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8科8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8科8份)

资源简介

2013.5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 三 道大题,共4 页。
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原子量:H 1 Fe 5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4分)
1.原计划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需发射77颗卫星,这与铱(Ir〕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等,因此称为“铱星计划”。已知铱的一种同位素是19177Ir,则其核内的中子数是
A.77     B.286       C.191      D.114
2.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同位素的是
A.16O和18O B.H2O和D2O C.H2和D2 D.24Mg和24Na
3.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磷 B.铁 C.钙 D.碘
4.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根本原因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
B、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5.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B.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6.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 Ba(OH)2 B. H2SO4 C. Na2O2 D. CaCl2
7.下列各项表达式正确的是
A. N2的电子式: B. CO2的电子式 :O::C::O:
C.NaCl的电子式: D.F - 的结构示意图:
8.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A.制催化剂的材料 B.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C.制农药的材料??????????D.半导体材料
9.与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跟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
A.MgBr2 B.Na2S C.CCl4 D.KCl
10.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 加热 B. 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
C. 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反应X + Y = M是放热反应,该反应一定不用加热。
B. 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 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
D.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所具有总能量
12.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金属性强弱:Na >Mg> Al B.原子半径大小:Na> S >O
C.碱性强弱:KOH > NaOH > LiOH D.酸性强弱:HIO4 >HBrO4> HClO4
13. 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A( 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 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 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 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14. 对于反应A2+3B2=2C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B2)=0.8 mol/ (L·s) B. v(A2)=0.4 mol/ (L·s)
C. v(C)=0.6 mol/ (L·s) D. v(B2)= 0.9 mol/ (L·s)
15. 可逆反应H2(g)+I2(g) 2HI(g)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标志是
A. 混合气体的体积恒定不变 B.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 H2、I2、HI的浓度相等 D. I2、H2这两种气体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相等
16. X元素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 X< Y B.原子半径:X< Y
C.离子半径:X> Y D.最外层电子数:X< Y
17.下列四种盐酸溶液,均能跟锌片反应,其中最初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10℃ 20mL 3mol/L的盐酸溶液 B.20℃ 10mL 4mol/L的盐酸溶液
C.20℃ 20mL 2mol/L的盐酸溶液 D.20℃ 30mL 2mol/L的盐酸溶液
18.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锌片:Zn+2OH――2e-=ZnO+H2O;
碳棒:O2+2H2O+4e- =4OH- ,据此判断,锌片是
A.正极,被还原 B.正极,被氧化C.负极,被还原 D.负极,被氧化
19.把金属A和金属C分别投入到等浓度的盐酸中,A比C反应剧烈;A与金属B组成原电池时,A为电池的正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C>B B.A>B>C C.B>A>C D.B>C>A
、0.某实验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下了如下6条记录,其中合理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21. 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 + Cu2+ = Zn2+ + Cu,该反应的原电池的组成正确
的是
?
A
B
C
D
正极
Zn
Ag
Cu
Cu
负极
Cu
Cu
Zn
Zn
电解质溶液
CuCl2
H2SO4
CuSO4
FeCl2
2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时
A.CaCl2 和 Na2S B.Na2O 和Na2O2
C.CO2 和 CaO D.HCl 和NaOH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包括4小题,共49分)
23.(10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在下列事实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分别为:
(1)夏天的食品易霉变,冬天不易发生该现象 ;
(2)在5﹪的H2O2溶液中加入1滴~2滴1mol∕LFeCl3溶液,很快产生气体 ;
(3)工业上常将固体燃料粉碎,以提高燃烧效率 ;
(4)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快 ;
(5)工业合成氨通常要在高压下进行 。
24.(8分)如图示的原电池中,
(1)铜极为原电池的 (填“正”或“负”)极,
该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属于
(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2)如铁棒质量减轻5.6 g,则另一极放出气体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
25.(20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E
F
3
A
C
D
G
R
4
B
H
(1)这9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
(2)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A、B、C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
(4)F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该氢化物在常温下跟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所得溶液的PH_______7;
(5)H元素跟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高温灼烧该化合物时,火焰呈现_______色;
(6)G元素和H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_________
26.(11分)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B、E 3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3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A B C D E
(2)A与E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写出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B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比较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用化学式表示)
三、计算题(共7分)
27.在一密闭的2 L容器中装有4 mol SO2和2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2 min末测得容器中有1.6 mol SO2,请计算:(1)2 min末SO3的浓度 ;(2)2 min内SO2的平均反应速率 (3)2 min末SO2与O2的压强的比 。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5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4 分)
二、填空题(共 49 分)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3.5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 二 道大题,共 8 页。
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50 分)
1.以下农作物的原产地在中国的是
①小麦 ②水稻 ③玉米 ④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右图所示为甲骨文“田”字的不同写法,它们反映的我国古代土地制度是
A. 井田制 B. 均田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3.下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酒器牛尊,牛鼻上穿有环。由此可推断出当时社会
A.人们酗酒成风
B.牛的数量很多
C.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
D.青铜器均以牛为造型
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反映了
A.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B.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C.手工业生产方式 D.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5.我国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修建于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6.右图为山东沂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牛郎织女传说”
纪念邮戳。“牛郎织女”是我国民间流传千古的爱情传说,
这一传说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因素有
① 男耕女织② 农业手工业相结合③ 自给自足④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7.下图中由曹魏马均改进的灌溉工具是

A B C D
唐朝《水轮赋》描述当时发明的一种工具:“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文中描述的工具是
A.筒车 B.桔槔 C.水排 D.翻车
9.上图中水排是
A.灌溉工具 B.播种工具
C.翻土工具 D.鼓风冶铁工具
10.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我国的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1.对比图2与图1,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 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打破 B.“草市”盛行,集镇兴起
C. 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D. 政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监管
12.“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现象始现于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13.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古代著名的瓷都是
A.淄博 B.佛山 C.唐山 D.景德镇
14.“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自元代流传下来的一
首民谣,它表达了人们对黄道婆的感念之情。黄道婆的杰出贡献在于
A. 丝纺织业 B. 棉纺织业 C. 麻纺织业 D. 毛纺织业
15.我国古代史上,民营纺织、矿冶、制瓷等行业开始居于社会生产的主导地位,是在
A. 唐朝初期 B. 北宋晚期 C. 明朝中期 D. 清朝前期
16.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有
①商周 ②西汉 ③明清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17.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商业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者侵略 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阅读表1:
表1 1820~1879年广东某地居民离乡谋生的情况
时期
迁出总人数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1820-1849
29
29
0
1850-1879
72
15
49
表1反映出这一地区在鸦片战争以后
A.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宗法社会遭到破坏
C.农业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9.“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势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的创办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发昌机器厂
20.某同学要研究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的发展情况,可作为史料的是
A.同文馆 B.江南制造总局 C.汉阳铁厂 D.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21.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 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 ② 培养了近代军事、科技人才
③ 实现了“自强”目标 ④ 开启了中国工业近代化历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下列图片记录了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其中最能直接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 ③④
2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因素有
①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② 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
③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④ 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甲午战争期间 D.戊戌变法期间
25.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①自然经济 ②民族工业 ③洋务企业 ④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6.右图为两枚90多年前的火花,它们透露的历史信息有
① 清朝覆灭民国成立 ② “实业救国”风潮影响
③ 民族火柴工业发展 ④ 民族资产阶级爱国情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27.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说的“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
A.产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呈东密西疏
C. 生产技术水平低 D.生存环境未根本改变
28.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A.采煤业和冶金业 B.火柴业和卷烟业 C.纺织业和面粉业 D.化工业和皮革业
29.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30.下列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因素,具有根本性的因素是
A.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 B.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C.欧洲社会出现“寻金热” D.《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
3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
A.地中海沿岸 B.太平洋沿岸
C.大西洋沿岸 D.印度洋沿岸
32.右图中,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航海路线是
A. ① B. ② C.③ D.④
33.“三角贸易”是15到19世纪西方殖民掠夺的一个重要方式。读《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航程B贩运的主要是
A.枪支和工艺品 B.香料和布匹
C.黑人奴隶 D.黄金和白银
34.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贸易强国是
A.西班牙 B.英国 C.葡萄牙 D.荷兰
35.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 凯伊发明“飞梭” B.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C. 水力织布机发明 D. 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36.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率先使用机器的生产行业是
A.采矿业 B.运输业 C.冶金业 D.棉纺织业
37.右图中a - 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主要使用的能源是
A. 电力 B. 石油
C. 煤 D. 核能
38.下列工业革命的成果,按照发明的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39.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河水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由此可见
A.煤炭已成为当时主要动力能源 B.城市日益喧杂和拥挤
C.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 D.工业革命助长了奢侈风气
40.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A.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B. 先进的通讯手段
C. 物美价廉的工业品 D. 威力巨大的炮舰
41.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
A. 18世纪上半期 B. 18世纪中后期 C. 19世纪中后期 D. 20世纪上半期
4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扮演非常重要角色的国家是
A.英国和法国 B.俄国和日本 C.美国和德国 D. 美国和英国
43.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其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44.下列工业部门,新兴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
① 汽车工业 ② 航天工业 ③ 石油工业 ④ 化学工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5.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
C.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 D.棉纺织部门首先应用机器
46.美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导火线是
A.股市崩溃 B.石油涨价 C.农业衰退 D.种族矛盾
47.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是
A.规令银行暂时休业进行整顿 B.发展经济鼓励消费
C.通过劳资谈判缓解社会矛盾 D.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48.“……幻想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可以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最终危及苏维埃政权的生存。”针对上述局势,苏俄采取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
49.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利用市场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调整发展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50.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A.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B.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
C.国家干预与市场相结合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二、非选择题(共50分,51题10分,52题10分,53题14分,54题16分)
51.(10分)文物证史。阅读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17世纪,中国犁由荷兰人带入欧洲。由于中国犁简便轻巧,操作容易,节省畜力,而工作高效,因此,很快就在欧洲推广开来,……甚至还传到了美国。到18世纪,中国犁已是欧洲最便宜而又最好的犁。后来,欧洲人在中国犁的基础上设计出钢架犁,进一步提高了工效,推动了欧洲农业革命
明代“耕耘图” 的到来。
(1)这幅明代“耕耘图”揭示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即重视 。(1分)
A.小农经济 B.自给自足 C.男耕女织 D.精耕细作
(2)根据图文:对欧洲农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犁是 犁(1分);中国历史上,这种犁最早出现于 时期(1分)。
图1 唐都长安城平面图 图2 北宋东京城平面图
(3)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与图1唐代长安相比,图2北宋东京城布局有什么变化?(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3分)
52.(10分)有人说1500年前后,在中国与世界出现的一些经济现象,呈现出向新的经济文明演进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观察右图,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4分)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对新土地进行殖民和占有,……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早期殖民扩张对西欧、对亚非拉和整个世界的影响。(6分)
53.(14分)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影响到中国。
材料1:牛顿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摘自《近现代英国发展史》
(1)根据材料1结合所学,说明英国是如何确立殖民霸权和经济霸权的。(2分)
在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两种经济的碰撞,带来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2)为了应对这种变化,从1860年到1895年,清朝当局尝试构建一个高效、仁慈的儒家政府,以解决社会和经济问题,同时采用外国技术来加强国力。清政府在经济上采取的改革方案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简要评价这场改革运动(4分)。
(3)观察下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并结合材料2回答问题:
材料二:经济史专家认为:“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代工业在中国不断增多……,国人致力于实业(指投资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曾出现三次热潮……中国近代(指五四运动前)的社会进步无疑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3)材料中所提到的“三次热潮”指什么?(3分)依据上述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3分)
54.(16分)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加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公元1500年之后的时代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开始起了冲突。而在此前,这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全球联系尚不存在,更不用说全球统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简述16世纪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4分)
材料2:进入20世纪,市场力量与政府调控力量都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苏联在这方面的成功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了种种经济政策。有些国家甚至开始了自己的持续时间不一的计划,希望来减轻本国的经济困难。
(2).苏联政府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什么样的经济体制?结合所学评价该体制。
(6分)
(3)材料中“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指的是什么?美国政府为走出“经济的崩溃”采取了怎样的措施?(6分)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5
—、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51题10分,52题10分,53题14分,54题16分)
52.(1)信息:大量的农、副产品投入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形成晋商、徽商等大商帮;出现一些专门的手工业产品和原料集散地。(或出现专业生产区域)(4分)(答对两方面即可)
(2)(6分)(每一方面各2分)给亚非拉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人口丧失,财富被掠,贫穷与落后);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西欧: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本原始积累),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得以拓展;
世界:促进了世界物产的交流和传播;促进了人类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分)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3分)。但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2分,答中两方面即可)
(3)“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指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1分)美国采取罗新福新政(1分):整顿财政金融,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加强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4分)

2013.5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 二 道大题,共 8 页。
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50 分)
读图1 “20世纪世界及部分地区人口增长状况”,回答1-3题
1. 人口自然增长状况属于①地区的国家
是:
A.英国  B.中国 
C.埃塞俄比亚  D.印度
2.图中②表示世界人口增长状况,据图
可知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为:
A.先上升后下降  B.逐渐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逐渐下降
3.依据③地区在1990~1995年期间的自
然增长率可以判断,该地区:
A.人口增长迅速   B.出现老龄化
C.属于高低高型   D.出现负增长
4.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5. 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读图2“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6-8题:
6.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④⑤
7.表示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人口迁移
的有:
A.①② B.③⑤ C.②④ D.②⑤
8.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最类似的两个国家是:
A.中国、蒙古 B.澳大利亚、新西兰 C.墨西哥、美国 D.法国、德国
9.人口合理容量:
A.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 B.总是大于环境承载力
C.等同于环境承载力 D.等同于人口密度
10.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B.资源状况
C.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D.人口的文化水平
11.与人口合理容量成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 C.地区开放程度 D.人口消费水平
12.石家庄是河北省的政治中心,体现出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是:
A.管理中心 B.服务中心 C.经济增长中心 D.交通运输中心
13.北京王府井大街、方庄小区、亦庄经济开发区分别属于: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14.从城市等级上可以看出服务范围不同的一组是:
A. 顺义 昌平 B.上海 北京 C. 长春 哈尔滨 D. 北京 通州
15.美国有许多老人在退休以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土壤 C.地形 D.矿产资源
16.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应过快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人口的素质还不够高 B.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够高
C.我国城市建设的经验还不足 D.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
读图3“华北地区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元/平方米),完成17-19题。
17.图3中序号中地租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图中②处的地租为:
A.大于300元/平方米 B.200~300元/平方米
C.小于200元/平方米 D.100~200元/平方米
19.①处常常形成商业区,主要原因是该处:
A.位于市中心,交通十分便利,地租高
B.位于市中心,此处居住的人口数量多
C.位于市中心,历史悠久,经济基础雄厚
D.位于城乡外围的公路交汇处,交通便利
20.世界城市化的特点表现在:
A.中小城市迅速发展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放缓
C.城市化进程加快 D.发达国家城市化加快
2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不良影响有:
A.住房紧张 B.环境污染 C.入学困难 D.交通拥挤
22.2011中国城市竞争力测评纳入了“幸福感”指标,北京的产业层次竞争力排名第一,
而在幸福指数一项排名第9。其原因为:
A.北京市政治中心,政治活动频繁  
B.北京外来人口激增,导致失业率上升,社会治安状况不佳
C.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城市病使北京人生活压力增大
D.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环境质量急剧下降。
23.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
A.绿地面积 B.建筑风格 C.饮食习惯 D.服装服饰
24.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含蓄。北京城的布局和建设中就含蓄的突出了其皇权地位。下列选项
中不能表达北京为皇城的是:
A.北京乃兴龙之地,在北京城的城市建筑中设置了陆龙和水龙的“双龙”布局
B.老北京城内道路呈现九横九纵的棋盘式格局
C.北京城有护城河环绕城外 
D.以紫禁城为核心,以中轴线为纽带,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25."京绣"又名"宫廷绣"或"宫绣",因辽在燕京设立绣院而诞生的,主要是为供奉宫廷、帝王、侯爵服饰之用。明代以后,"宫廷绣"的针法、技艺、用料、图式等特点更加鲜明,清代更是名扬海内外,被誉为"宫绣"。在清代,由于"宫绣"艺术的影响不断扩大,京城民间亦纷纷效仿。清末期北京涌现了许多家"绣坊",传承了"宫廷绣"的一些特点和针法,使得图案内容更加民俗化、与生活更加贴近。以上说明:
A 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B 文化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
C 文化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 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26.传统建筑风格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比如中国传统建筑一般都有围墙,而美国建筑绝
少围墙,这体现了:
A.中国历史比美国悠久 B.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封闭性
C.中国与美国的伦理观念不同 D.美国比中国社会治安好
27.当地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的是:
A.深圳的摩天大楼 B.上海的高架道路
C.陕北的窑洞 D.罗马的教堂
28.我国的海南岛可以种植三季稻,黑龙江的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水分 C.热量 D.市场
29.近些年来,北京市场上出现了品种繁多的热带水果,这是因为:
①北京自然条件的改变 ②北京市场需求的变化
③税收政策的变化   ④交通和冷藏条件的改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0.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影响因素主要是:
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技术
31. 华北平原是典型的传统旱作农业区,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是:
A.水源 B.地形 C.热量 D.交通
32. 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类型是:
A.小麦和玉米混合农业 B.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混合农业
C.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D.牧羊和牧牛混合农业
昌平的兴寿镇是北京最大的草莓基地,上千亩草莓地为久居都市的人们提供着大量新鲜的
草莓。去了兴寿才知道什么是草莓的海洋。一下京承高速,满眼都是鳞次栉比的草莓大棚。
每年元旦过后,所有大棚里的草莓都娇艳欲滴,红颜和章姬两个品种,味道特别香浓,都是
用有机农家肥培育。据此回答
33.资料中体现兴寿镇草莓基地形成的区位因素有:
A.气候、市场、政策 、技术 B.市场、交通、技术、政策
C.气候、地形、交通、市场 D.市场、交通、地价、劳动力
小麦是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近些年来我国小麦的种植高度已扩展到海拔4000米高原地区。据此回答34~35题。
34.小麦种植范围扩大的原因是:
A.改良耕作制度 B.提高收购价格 C.改造自然条件 D.科学培育良种
35. 从小麦的分布范围扩大可以看出:
A.人口迁移的现象
B.影响农业区位发生变化的因素是单一的
C.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是在变化的
D.自然条件的改变是导致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主要因素 
36. 影响昆明花卉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37. 近几年,我国退耕还草还牧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 B.市场 C.政策 D.交通运输
38. 季风水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有: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39.每年五月下旬,山东农民纷纷驾驶收割机南下到江苏参加麦收,然后返回家乡麦收。
导致两省麦收时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江苏降水量少于山东 B.江苏纬度较低,气温回升的早
C.江苏小麦品种好于山东 D.山东农村富余劳力比江苏多
40.关于原始迁移农业的说法,合理的是:
A.该农业普遍使用畜力 B. 种植方法“刀耕火种”
C.是分布最广泛的农业地域类型 D. 该农业生产对环境没有破坏
41.北京市中心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历史因素   D.自然因素
位于北京市东北部的平谷区,历史上就以出产“北京贡桃”而闻名。这里有温和洁净的空气和特有的土质,近年来,平谷区还从国际市场的需要出发,引导果农科学施肥,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得到了有效控制,出口合格率达到了100%。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享有盛名。根据资料回答42~43题。
42.平谷生产出优质大桃的自然条件是: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科学技术
43.使平谷大桃在市场上享有盛名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A.特有的土壤   B.科学技术    C.市场需求  D.便利的交通 
44.城市等级、数量、服务范围的关系是:
A.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B.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C.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D. 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澳大利亚南部气候温和,降水适宜,适合种植小麦和发展畜牧业。读图4回答45~46题。
45.图4中阴影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水稻种植业 D.现代混合农业
46.关于图4中阴影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B.与城市市场和工业关系密切
C.大牧场上牧羊与小麦种植混合
D.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47.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A. 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 城市用地规模 D.城市绿地面积
48.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
A.起步早,发展慢 B.城市化水平高 C.起步晚,发展快 D.出现逆城市化
49. 有关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B.山地耕作业主要是解决水源问题
C.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影响极大
D.我国东南丘陵种植茶树是地形条件影响的结果
50. 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布局合理的是:
A.工业用地要考虑便利的交通,生活用地则不需要考虑
B.城市的居民区内可以布置化学工业
C.工业区和生活区间要设置卫生防护带
D.防护带内可以布置一些非长期停留的建筑,如学校、停车场 二、 综合题(共50分)
51.读图5我国人口及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和表1“我国部分省市人口增量与增速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13分)
图5:中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
表1: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省市常住人口增量与增速(较第五次人口普查)
地区
2010年
2000年
增量
增速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全国
133972
126583
7389
5.84%
8.87%
广东省
10430
8642
1788
20.69%
6.75%
北京市
1961
1382
579
41.90%
8.7%
四川省
8042
8329
-287
-3.45%
10.95%
(1)描述2006年至2011年我国自然增长率变化特点(2分)
(2)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为 型,然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 (较多、较少),其原因为 。
(3)依据表格数据,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口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 、 ,其原因为 。这表明我国目前人口的迁移特点为

(4)资料中显示, 省(市)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为突出,其主要原因为
(选择填空),人口的老龄化将导致该地区将会出现 、 等问题。
A 经济发达,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B 医疗条件好,人们寿命普遍较长
C 大量劳动人口外迁
D 生育观念改变,新增人口少
52.图6为“农业影响因素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 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 F________ 。
(2) C、D、E,F中,最终决定农业类型和规模的是________。
(3) 分析以下各地农业类型主要的影响因素。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________; 南方红壤区种茶树:________;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
(4) 限制下列两地粮食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东北平原:________;宁夏平原:________;
53.读图7和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资料:
山东省寿光市总面积2180平方千米,人口104万。20世纪80年代以来,寿光市采用了冬暖式大棚种植蔬菜技术,引进诸多国外蔬菜新品种,应用了大量生产新技术。短短几年,蔬菜大棚积发展到了70万亩,年产蔬菜30亿公斤。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蔬菜之乡”,寿光蔬菜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日、韩、俄等国。
寿光农业优势突出,农业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98%,科技对农业贡献率达58.6%,但为了提高蔬菜产量,过多使用农药和化肥对土壤和水源产生了一定影响。
(1)分析图7中信息,说出寿光市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区位因素。(答出三项即可得3分)
(2)根据资料和图中信息,说出寿光市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因素。(答出两项即可
得2分)
(3)蔬菜属于易腐烂产品,能够销往全国很多省市并远销日、韩、俄等国,需要 条件的改善和 技术的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4)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寿光市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可以有 。
A.观光农业 B.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C.扩大用材林面积 D.生态旅游
E.提高草场利用率,增加畜产品产量
54.读表2“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年 份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01
发达
国家
城市人口(亿)
4.5
5.7
7.0
8.0
8.8
9.5
10.1
城市化水平%
55.8
60.5
66.6
70.2
72.5
74.4
76.0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亿)
2.9
4.6
6.7
9.7
13.6
19.0
26.1
城市化水平%
17.0
22.2
25.4
29.2
33.6
39.3
46.2
世界
城市人口(亿)
7.4
10.3
13.7
17.7
22.4
28.5
36.2
城市化水平%
29.2
34.2
37.1
39.6
42.6
46.6
51.8
(1)根据表中数据画出1950—2001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折线图。(2分)
(2)从表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 ,水平 。
(3)1950—1980年期间,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上升了 %,1980—2001年,上升了
%,这表明 。
(4)发展中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了 %,1980—2001年,上升了 %,这表明 。
(5)在 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到2000年,两者之比约为 ,表明 。
(6)表中数据可反映出当今世界城市化的特点是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上还有较大差别,主要表现在 。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5
—、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50 分)
二、综合题(共 50 分)

2013.4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 三 道大题,共 7 页。
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图案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回答1—3题。
1.齿轮和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这表明我国的 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 国体 B. 政体 C. 政治体制 D. 政党制度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A.民主的阶级性 B.民主的广泛性 C.民主的真实性 D.人民当家作主
3.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大团结。我国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平等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尊重民族的多样性
4.某小区通过居民直选、户代表选举和居民代表选举,产生新一届居委会。这反映了
①居民通过选举基层政府,参与民主管理
②居委会选举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居委会干部居民选,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
④居民通过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方式,推动基层政权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在我国社会公共管理中,城市居民委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的性质是
A.基层党组织 B.基层自治组织 C.基层政府机关 D.基层政权组织
6.履行参与政治生活的责任,要懂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中学生应该采取下面那些形式行使监督权
①向人大代表反映 ②给市政府打电话 ③张贴大字报 ④向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反映情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在我国,任何人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是因为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比例分配的
B.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C.权利也是义务,义务也是权利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
8.在我国,行使___是公民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A.监督权 B.维护国家安全 C.政治自由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9.下列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使选民
B.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都是由直接选举产生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D.依法被判刑的人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0.干部用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是某市政府工作人员任用实行公示制的通俗说法,该市选用干部通过媒体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最后一关,将干部人选交给群众评审、把关。这种制度说明
A.公民享有民主选举的权利
B.公民享有民主管理的权利
C.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接受监督
D.我国公民享有广泛政治权利和自由
11.各地政府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积极探索运用“网上述职”“暗访式”等考核方法,充分吸收群众意见。这使得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有了更多合法渠道参与
A.民主决策 B.民主监督 C.民主选举 D.民主管理
12.某市人民代表大会经过多年探索,创立了人民代表接待站和专职的人民代表联络员制度,每天至少一位人大代表在现场听取民众反映情况。这一制度创新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基层民主活力不断增强
②公民的政治表达渠道不断拓宽
③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逐渐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选举法的修改列入2008年立法计划,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建议反映了
A.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了日益充分的实现
B.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高于全国人大
C.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D.人大常委会享有国家立法权
14.2005年9月,由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共同组织举行了个人所得税工薪减除费用标准听证会,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过程中的第一次立法听证会。其中有20名公众听证陈述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另有18名出席听证会的旁听人提交了书面意见。以上事实说明
①广大群众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②公民的建议权等政治权利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法律的保护
③国家机关善于倾听人民的呼声,采纳人民的意愿,为人民办实事
④全国人大正在行使其最高决定权、最高立法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A.享有监督权 B.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C.享有国家立法权 D.享有国家决定权
16.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参加会议的人大代表通过认真审议,分别对温家宝总理的报告以及其他报告提出了意见,国务院及其他机关认真做了相应修改。这说明
A.人民代表享有质询权
B.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利的直接行使者
C.人民代表行使决定权
D.人民代表的权力来自人民
每年三月,我国都要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汇集北京,共商国是。
17.以下关于两会、代表、委员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代表的任务是参政议政,委员的任务是政治协商
B.代表参加制定国家法律,委员协商国家重大事务
C.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政协是最高国家监督机关
D.人大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政协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
18.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今年,PM2.5一词今年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PM2.5说明
①人大代表维护人民利益和要求
②政协委员关注民生,参政议政
③政协委员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④他们都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全国人大代表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的职权有
①立法权 ②质询权 ③提案权 ④任免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0.在我国,产生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
A.间接选举 差额选举 B.直接选举 差额选举
C.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D.直接选举 等额选举
21.下列对全国人大表述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国家的所有法律法规都有全国人大制定
③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④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利都不能超越全国人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中,由选民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上届代表没有行使过提案权的不选,不为百姓说话的不选。“三不选”直接表明
A.选民的权利意识显著增强
B.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原则
C.各级人大代表均实行直选
D.我国的选举制度已经完善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雄壮的歌群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回答23~25题
2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 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下列选项能够体现党的性质的是
①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③中国共产党能代表人民立法
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面对新世纪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审时度势,居安思危,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为民执政 D.依法执政
25.一位民主党派前中央领导人说,多党合作好比是交响乐团,在作曲的时候,大家都可以提意见,各民主党派都应积极参与,最后公认由中国共产党博采众长来定谱。此外,乐团里有大提琴手、小提琴手等几十上百个演奏家,人们各有专长,各有其职,但如果各行其是,乐团就无法奏出和谐、动听的乐曲,关键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演奏多党合作这部“交响曲”的指挥就是中国共产党。这段材料体现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是
①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②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
③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④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
①马克思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27.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救援现场多次讲到:“抢救人的生命,是我们这次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体现了
①依法治国的原则得到落实
②党的性质和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④党和政府依法履行政府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8.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下列选择中,正确支撑这一论点的论据是
①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②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③我国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④我国法律法规对各民族成员基本政治权利的不同规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回答29、30题
29.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其内涵包括
①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②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
③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④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0.我国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C.遵守宪法和法律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31.下图是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示意图。在行政体系内部的监督中,方框处应填入的是

32.在我国,农村_______和城市_______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33.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 。
3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 、 和 的有机统一。
35.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也是多宗教国家。我国实行 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 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 相适应。
36.我国公民可以通过 、 、 、 等方式参与民主决策。
三、问答题:(共25分)
37.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对参与政治生活有了更高的热情。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3分)
38.在某市开展的“我为建设节约型城市献一计”活动中,广大市民纷纷建言献策。不到半年时间,市政府就收到9000多条建议。经过认真研究,很多合理的建议被政府采纳。
市民纷纷向市政府建言献策有何现实意义?(4分)
39.某大型住宅区由于交通配套不合理,居民饱受出行困难的困扰。居民小张找到市人大代表老王反映自己的苦恼。老王和其他人大代表深入实地考察,并把意见反映到市政府。市政府很快把该住宅居民出行难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并予以解决。
阅读材料,以“假如我是人大代表老王”为题,回答下列问题:(5分)
问题
《政治生活》知识
我将履行什么职责
(1)
这个职责的来源是什么
(2)
履行这个职责有什么重要意义
(3)
作为人大代表,我应该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
(4)
4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国务院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制定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党中央、全国政协在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后,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这一《方案》,同意将《方案》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批准这个方案。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形成及审批过程,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请尝试对此做出说明:(5分)
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看,中国共产党是

从人民政协的职能看,人民政协履行
的职能。
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41.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34票赞成、6票反对、1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税法于2011年9月1日起实施。
在此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了社会公众对修改草案的意见。从4月25日至5月31日,人大常委会共收到网民提出的意见23万多条,群众来信181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11位专家和16位社会公众的意见。意见分歧主要集中在个税“起征点”的调整上,由于通过网络发表意见的公众中有占83%的人,以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大多对进一步提高个税起征点呼声强烈,最后表决的个税法修正案将起征点由原定的3000元提高至3500元,“税级”由修改前的9级调整为7级,以利于更好地“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代表们普遍认为,“个税法修改一小步,民主立法迈大步”。
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为什么是“民主立法迈大步”。(8分)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高一年级政治学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4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三、问答题(共25分)
37.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38.广大市民纷纷向市政府建言献策,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者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39.
问题
《政治生活》知识
我将履行什么职责
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协助宪法和法律的事实,努力为人民服务等。
这个职责的来源是什么
人民的委托
履行这个职责有什么重要意义
确保国家权力为人民谋利益,对人民负责
作为人大代表,我应该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
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密切联系群众,接受选民监督等
4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
(2)政治协商的职能(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亦可)
(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决定权。


2013.5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 三 道大题,共 3 页。
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1.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可由函数的图象怎样平移得到
A.向右平移
B.向左平移
C.向右平移
D.向左平移
2.函数的定义域是(  )
A.
B.
C.
D.
3.已知向量,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4.若向量a?=(1,2),b?=(1,-3),则向量a与b的夹角等于(???)
A.
B.
C.
D.
5.已知则的值等于(?????)
A.
B.
C.
D.
6.在三角形ABC中,则????(??)
A.
B.
C.
D.以上答案都不对
7.下列函数中,周期为,且在区间上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A.
B.
C.
D.
8.已知,则(??)
A.
B.
C.
D.
9. 已知向量=(3,4),=(2,-1),如果向量与垂直,则实数k的值为(??)
A.
B.
C.2
D.
10. 已知与的夹角为,,,则(??)
A.5
B.4
C.3
D.1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已知函数y=sin(ωx+1)的最小正周期是,则正数______.
12.已知向量=(1,2),=(x,4),且则x=?????????????
13.若向量,的夹角为,,则???? ?????
14.在中,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已知的面积等于则?? ????
三.解答题
15.(本小题8分)已知.
(Ⅰ)化简;??????????????(Ⅱ)已知,求的值.
16. (本小题8分)在△ABC中,已知b=,c=1,∠B=60°,求a和∠A,∠C.
17.(本题8分)已知||=3,||=2,且3+5与4-3垂直,求与夹角的余弦值。
18.(本题8分)已知向量=?, ?=(1,2) (1)若∥?,求tan的值。 (2)若||=||,?,求的值
19.(本题8分)在中,分别是角A,B,C的对边,,. (Ⅰ)求的值; (Ⅱ)若,求边AC的长.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高一年级数学学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5
—、选择题(每小题 4分,共40 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1.4 12.-8 13.7 14.4
即 12||2+11·-15||2=0,由于||=3,||=2,∴·=-,则?=-,……………8
18. (1) ……………4
(2)?? ? 。……………8


2013.5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 四 道大题,共 5 页。
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 39分)
1.一个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则其速度( )
A.大小一定不断变化 B.方向随时间而改变
C.方向跟加速度的方向一致 D.方向跟力的方向一致
2.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引力常量的发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伽利略测定的
B.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的
C.万有引力定律是由伽利略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牛顿测定的
D.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的
3. 如图所示,一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软木塞R(软木塞的
直径略小于玻璃管的直径,轻重大小适宜,使它在水中能匀速上
浮)。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图甲),现将玻璃管倒置(图乙),
在软木塞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加速移动,观察木塞的运
动,将会看到它斜向右上方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玻璃管移至图丙
中虚线所示位置,软木塞恰好运动到玻璃管的顶端,在下面四个图中,
能正确反映软木塞运动轨迹的是 ( )


4.如右图所示,小物体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的受力情况是( )
A.受重力、支持力
B.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向心力、摩擦力
D.以上均不正确
5.在匀速圆周运动中,下列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
A.角速度 B.线速度 C.向心加速度 D.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
6.把太阳系中各行星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离太阳越远的行星( )
A.周期越大 B.线速度越大 C.角速度越大 D.加速度越大
7.同一恒力按同样方式施于物体上,使它分别沿着粗糙水平地面和光滑水平地面移动相同的一段距离,恒力的功和功率分别为W1、P1和W2、P2,则两者的关系是( )
A. W1>W2, P1>P2 B. W1=W2, P1<P2
C. W1=W2, P1>P2 D. W1<W2, P1<P2
8.两个互相垂直的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物体通过一段位移时,力F1对物体做功4J,力F2对物体做功3J,则力F1和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
A.1J B.2J C.5J D.7J
9.设河水阻力跟船的速度平方成正比,若船匀速运动的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船的功率变为原来的( )
A.倍 B. 2倍 C. 4倍 D.8倍
10.长度为L=0.5m的轻质细杆OA,A端有一质量为m=3 kg的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以O点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小球的速率为2m/s,g取10m/s2,则此时细杆OA受到( )
A.24N的压力 B.24N的拉力
C.6.0N的压力 D.6.0N的拉力
11.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o,物体在距离地面高度为3R(R是地球半径)处,由于地球的作用而产生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g/go为 ( )
A.1/3 B.1/4 C.1/9 D.1/16
12.甲乙两个行星各有一个卫星绕其表面运行,已知甲乙两个卫星的周期之比为1:2,甲乙两个行星半径之比为2:1,则( )
A、甲乙两行星密度之比为4:1
B、甲乙两行星质量之比为1:16
C、甲乙两行星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1:8
D、甲乙两行星速率之比为1:4
13.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块与斜面始终相对静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斜面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没有做功
B.若斜面竖直向上匀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gs
C.若斜面沿水平方向向左以加速度a匀加速动移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as
D.若斜面竖直向下以加速度a匀加速动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g+a)s
二、多选题(每小题3 分,共 9分,漏选得2分,错选0分)
14.关于摩擦力做功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所以总是做负功
B.静摩擦力起着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所以总是不做功
C.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可能都做正功
D.系统内相互作用的两物体间一对摩擦力做功的总和总是等于零
15.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水平面,圆锥筒固定,有质量相等的小球A和B沿着筒的内壁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A的运动半径较大,则:
A.球A的线速度大于球B的线速度
B.球A的角速度大于球B的角速度?
C.球A的运动周期小于球B的运动周期
D.球A与球B对筒壁的压力相等?
16. 同步卫星A的运行速度为v1,向心加速度为a1,运转周期为T1;放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为v2,向心加速度为a2,运转周期为T2;与赤道平面重合做匀速圆周 运动的近地卫星C的速度为v3,向心加速度为a3,运转周期为T3。比较上述各量的大小得( )
A.T1=T2>T3 B.v3>v2>v1 C.a1<a2=a3 D.a3>a1>a2
三、填空题(每题4分,共8分)
17.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从45m高的楼上自由下落至地面,则这一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为:  瓦,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瓦。 g=10m/s2
18.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1.25cm,如果取g=10m/s2,那么:
⑴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___________Hz;
⑵小球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m/s;
四、 计算题(共5题,共44分)
19.(8分)小球以3m/s的水平初速度向一个倾角为37°的斜面抛出,飞行一段时间后,恰好垂直撞在斜面上.求:(1)小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2)抛出点距离落球点的高度.
(,)
20.(9分)一个质量m=2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10N,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s=2m,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求:
(1)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2)摩擦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3)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21.(9分)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宇航员可以乘航天器登陆一些未知星球。一名宇航员在登陆某星球后为了测量此星球的质量进行了如下实验:他把一小钢球托举到距星球表面高度为h处由静止释放,计时仪器测得小钢球从释放到落回星球表面的时间为t。此前通过天文观测测得此星球的半径为R,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不计小钢球下落过程中的气体阻力,可认为此星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物体与星球之间的万有引力。求:
(1)此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此星球的质量M;及第一宇宙速度
(3)若距此星球表面高H的圆形轨道有一颗卫星绕它做匀速圆周运动,求卫星的运行周期T。
22.(9分)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0KW,质量为2000kg,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阻力为车重的0.1倍,
(1)汽车在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1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一过程能持续多长时间
(3)当汽车速度为10m/s时的加速度?
23.(9分)如图所示,轨道ABCD的AB段为一半径R=0.2的光滑1/4圆形轨道,BC段为高h=5的竖直轨道,CD段为水平轨道。一质量为0.1的小球由A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到B点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为其重力的3倍,离开B点做平抛运动(g取10/s2),求:
(1)小球到达B点速度的大小为多少?
(2)小球到达B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大小?
(3)如果在BCD轨道上放置一个倾角θ=45°的斜面(如图中虚线所示),那么小球离开B点后能否落到斜面上?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如果能,请求出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的位置。
.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高一年级物理学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5
—、二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 48 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 4 分,共 8分)
17 750瓦 1500瓦
18 (1) 20 Hz; (2) 0.75 m/s;
三、计算题(44分)


2013.5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 六 道大题,共 6 页。
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请将1—15题答案直接填涂在机读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监生(jiān) 更迭(dié) 残骸(hái) 陈抟老祖(tuán)
B.烟霭(ǎi) 朱拓(tuò) 两颊(jiá) 间或一轮(jiàn)
C.嗜杀(shì) 呜咽(wū) 桅杆(wéi) 沸反盈天(yíng)
D.渣滓(zǐ) 戳进(chuō)俨然(yǎn) 少不更事(gè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谬种? 尘芥? 训熟? 百无聊赖 B.搭讪? 蹙缩? 炮烙? 见风使舵
C.唾弃? 草窠? 歆享? 揣揣不安 D.牲醴? 寒喧? 倔强? 踌躇满志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
  B.《师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文起八代之衰”,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琵琶行》(并序)是他的长篇叙事诗之一。
  D.鲁迅,原名周树人,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孔乙己》《故乡》《祝福》选自《呐喊》。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我是无所谓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5.选出对“瓮牖绳枢”的翻译和理解正确的一项   
A.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户枢。形容家里穷。
B.窗户像破瓮,户枢像草绳。形容房屋破旧。
C.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户枢。比喻门窗的样子。
D.破瓮像窗户,草绳像户枢。比喻家里穷。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邻国之民不加少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B.直不百步耳 系向牛头充炭直
C.弃甲曳兵而走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日出江花红胜火
7.对下列加点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斧斤以时入山林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③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④斯天下之民至焉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8.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数罟不入洿池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9.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项是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夫晋,何厌之有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0.对文章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核心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重点批评了梁惠王在荒年所采取的移民移粟的政策。
B.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描述了理想的社会生活图景。
C.孟子就梁惠王希望“寡人之民”“加多”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D.孟子委婉地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还要寻找托辞的做法。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项王亡将钟离眛家在伊庐,素与信善。项王死后,亡归信。汉王怨眜,闻其在楚,诏楚捕眜。信初之国,行县邑,陈兵出入。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①会诸侯,南方有云梦,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游云梦。”实欲袭信,信弗知。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人或说信曰:“斩眜谒上,上必喜,无患。”信见眜计事。眜曰:“汉所以不击取楚,以眜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于汉,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乃骂信曰:“公非长者!”卒自刭。信持其首,谒高祖于陈。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②。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③信。至雒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怏怏,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注:①巡狩,天子亲往诸侯境内巡视。天子所至,诸侯都要来朝见。②后车,随皇帝出行的副车。③械系,用桎梏锁起来,拘捕关押。) (《史记·淮阴侯列传》)
11.下列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素与信善 善:友善、交好
B.高帝以陈平计 以:用
C.信由此日夜怨望 怨望:抱怨、希望
D.信知汉王畏恶其能 畏恶:害怕、嫉妒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乃骂曰:“公非长者!” B.弃甲曳兵而走
C.赦信罪,以为淮阴侯 D.若欲捕我以自媚于汉
13.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今有事,亡去不义 B.信初之国
项王死后,亡归信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C.欲谒上,恐见禽 D.高祖且至楚
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1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行县邑,陈兵出入:到各县邑巡视时,进出都带着武装卫队
B.所以不击取楚,以眜在公所:(沛公)之所以不攻取楚地,就因为我在您这里
C.天下已定,我固当亨:天下已经安定太平,我当然就应该享受
D.生乃与哙等为伍:我这一辈子竟然与樊哙这般人为伍
15.下列对本文意思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韩信位尊权重,招致疑忌,险酿杀身之祸。
B.韩信卖友保身,彻底解除了刘邦的疑忌,并被封为淮阴侯。
C.樊哙因韩信去拜会,深感荣幸,礼敬有加。
D.韩信才高气傲,不屑与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等同列。
四、默写和翻译句子(共21分)
16.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5分)
(1)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3)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5)师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6)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砯崖转石万壑雷。
(7)丛菊两开他日泪,????????? ????????? 。
(8) ,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9)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 独留青冢向黄昏。
(10)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铁骑突出刀枪鸣。
(1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
17.翻译句子(每小题2分,共6分)
(1)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五、阅读小说,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
木 笛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考试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进行。
“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朱丹披着雪花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急促,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18.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小说以木笛作为全文的线索结构全篇。选材独特,结构安排也有新意,可谓匠心独运。
B.文章中写朱丹“一身黑色云锦衣衫”,运用外貌描写,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表现朱丹当时参加决赛时的紧张心理。
C.小说中“孩子方阵”的自发出现,表现了像朱丹一样具有民族精神的人并不是少数,这样就使朱丹的举动更具有典型意义,从而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D.开始时大师觉得朱丹要求换曲子是对自己的不敬,但纪念碑前的演奏,让大师发现这是一位很难得的青年,有出色的音乐才华,所以录取了他。
E.这篇小说在艺术技巧方面很有特点:①情节曲折生动,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②细节描写生动细致。③场面描写庄严凝重,真切感人。
19.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20.小说中的朱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六、写作(40分)
???最近,“金庸茶馆”网站上出现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位笔名为“步非烟”的北大女研究生,在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放言“要革金庸们的命”,写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尽管这位获奖的女作家后来作了解释,称“革命”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希望超越的意思,但这句话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批评步非烟“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也有人认为她勇气可嘉,狂妄得可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少于700字。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11
12
13
14
15
C
D
A
C
.B
四、诗文默写和翻译句子(共21分)
16. 略
17. 略
五、阅读小说,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
前的吹奏可以看出他具有很高的音乐才华,大师的高度称赞和最终被音乐学院录取也证明这一点。(1分)
同时他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这主要表现在:①宁可落选也不愿吹奏欢乐曲,②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凭吊死难同胞,并吹奏起悲壮的木笛。(1分)
六、写作(40分)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40—35分)
紧扣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3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文章可得37分以上。
二类卷
(34—29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31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文章可得31分以上。
三类卷
(28—23分)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25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文章可得25分以上。
四类卷
(22—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2分为基准分,向下浮动。


2013.5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 三 道大题,共 10 页。
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his weekend?
A. Go to the movies. B. Work on the paper. C. Go swimming.
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hotel. B. In a restaurant. C. In a store.
3. How can the man get to the Tourist Information Office?
A. Go straight, turn right and pass the hotel.
B. Go straight, turn left and pass the hotel.
C. Go straight, turn left and pass the shop.
4.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A. Sunny. B. Rainy. C. Cloudy.
5. How is the woman feeling now?
A. Bored. B. Nervous. C. Confused.
第二节(共10 小题,每小题1分,10分)
听第6段对话或独白,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size jacket is the woman looking for?
A. Size 6. B. Size 8. C. Size 10.
7. Which color does the woman prefer?
A. Yellow. B. Pink. C. Black.
听第7段对话或独白,回答第8至9题
8. What does the woman probably do?
A. A manager. B. A secretary. C. A shop assistant.
9. When will the man come again?
A. Tomorrow afternoon. B. This afternoon. C. Tomorrow morning.
听第8段对话或独白,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en is the man going for the interview?
A. At 8:00 . B. At 9:00. C. At 10:00.
11. Which position is the man applying for?
A. Salesperson . B. Translator. C. Engineer.
12.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about the man?
A. He is qualified for the job.
B. He is good at business
C. He is experienced.
听第9段对话或独白,回答第13至15题
13. How many songs is Fiona’s latest album made up of?
A. 10. B. 12. C. 14
14. When did Fiona begin to break into the music field?
A. In 2000. B. In 2002. C. In 2004.
15. What part-time job did Fiona do?
A. A model. B. An assistant C. A teacher
第三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听第10段材料,从所听到的内容中获取必要信息,填入相应的题号的空格中.每格只填一个词.
Children are lacking sleep
Reasons
Too much 16
After school activities
Late-night 17
Early school
Side effects
Become 18 easily
Have trouble controlling their emotions
Have problems with clear 19
Suggestion
20 hours of sleep every night
第二部分:知识运用(共两节)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20分)
21. ----When did ______ accident happen?
-----Let me see. It was on _____ very hot afternoon in August.
A. the; the B. an;/ C. the; a D. an; the
22. -----I like coffee with nothing in it. What about you?
-----I prefer coffee _____ sugar.
A. to B. for C. with D. than
23. When asked _____ they need most, the kids said they wanted to feel important and loved.
A. what B. why C. whom D. which
24. My daughter’s blue jeans _____ easily, and she can wash by herself.
A. washes B. are washed C. wash D. is washed
25. I won’t be able to answer any phone all the afternoon.I_____________ a conference.
A.am attend B.was attending? C.will be attending D.will have attended
26. — My leg hurts a lot.
— You’d better go to the doctor and have it _____.
A. examine B. examined C. examining D .to be examined
27. I think basketball is _______.I like to watch it.
A. boring B. bored C. exciting D. excited
28. I’d like to arrive 20 minutes early I can have time for a cup of tea.
A.as soon as B.as a result C.in case D.so that
29. —What’s that terrible noise?
—The neighbors for a party.
A.have prepared B.are preparing C.prepare D.will prepare
30. — Why did you leave that position?
— I a better position at IBM.
A. offer B. offered C. am offered D. was offered
31. the final round in Shanghai September 30, the television show“The voice of China
raised one billion Yuan in advertisement bidding for its second season.
A.Having finished B.To finish C.Having been finished D.Finishing
32. My dog made a mess in the living room, ______ really annoyed me.
A. who B. when C. that D. which
33. There is no point making complaint of getting low-paid ______ you don’t make any effort at all.
A. until B. when C. once D. though
34. Could it be in the public phone box ______ you made me the call yesterday ______ you lost your IP card?
A. that; how B. which; that C. where; that D. when; how
35. _____ more time, we could have done the job better.
A. Given B. To give C. Giving D. Having given
36. Those are model teachers, most of ______ are young women.
A. that B. who C. whom D. whose
37. You are late. If you ____ a few minutes earlier, you ____ him.
A. came; would meet B. had come; would have met
C. come; will meet D. had come; would met
38. The play next month aims mainly to reflect the local culture.
A. produced B. being produced
C. to be produced D. having been produced
39. ---Fifty dollars for such a T-shirt!You_____ be joking!
--- I’m serious. It’s made of silk..
A. must B. need C. may D. can
40. ______ sweet and fresh, this kind of food is so popular with local people and the tourists.
A. Smell B. Smelling C. To smell D. Smelt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A rich man was camping alone on a hill. One day it began to rain and the rain made the tent wet.
At last he 41 make his way home. As he passed a beautiful house he 42 to look for rest. A lady in 43
walked past him with her 44 holding up high. Following her were her two pretty daughters. They
stopped and stared at him 45 .
“Who are you? We don’t like tramps(流浪汉)going 46 our home .”one of them shouted.
“Go away at once. ”cried the other.
“But I’m not a 47 . ”said the man, “All I want is food and stay for the night.”
“How 48 you come here? Go away at once!” they 49 “We don’t like your feet around our house. Go, go!”
The man moved on and reached a 50 house. On entering it he saw a 51 preparing their
supper. Though the light was 52 and the furniture was poor, it made him feel 53 and comfortable.
“Can I have some 54 and rest for the night?” he asked. “Of course, friend,” said the woman,
bringing forward a little chair for him. “We are going to 55 our supper. Come and 56 us.”
The food was not 57 but they shared it with the stranger. That night they let him sleep on their
bed 58 they themselves used the stable(厩). Early the next morning, the man said good-bye
to them. Their 59 left him a memory full of thanks.
When he reached home he 60 ordered a lovely house to be built for the couple in
the woods.
41. A. had to B. must C. should D. would
42. A. tried B. managed C. asked D. stopped
43. A. sight B. cloth C. silk D. trouble
44. A. nose B. head C. eyes D. hands
45. A. curiously B. suddenly C. surprisingly D. angrily
46. A. around B. over C. to D. at
47. A. madam B. tramp C. thief D. stranger
48. A. do B. can C. will D. dare
49. A. explained B. continued C. repeated D. announced
50. A. big B. small C. lovely D. dirty
51. A. woman B. man C. person D. couple
52. A. weak B. bright C. dark D. strong
53. A. sad B. cold C. warm D. clean
54. A. cloth B. food C. light D. chair
55. A. prepare B. cook C. buy D. have
56. A. join B. help C. attend D. enjoy
57. A. enough B. scary C. short D. lot
58. A. and B. while C. then D. when
59. A. coldness B. sickness C. kindness D. thank
60. A. quickly B. finally C. happily D. quietly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3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共22.5分)
A
Knott’s Berry Farm is the nation’s oldest, and first, theme park and draws around five million visitors each year. Knott’s Berry Farm hardly had a very good start. Arriving in Southern California in the 1920s, the Knott Family farmed about 20 acres of land and finally started a restaurant called Mrs. Knott’s Chicken Dinner Restaurant. Mrs. Knott’s food became well known and her husband Walter built a Ghost Town as a way of entertaining waiting customers. The family kept expanding and today, Knott’s Berry Farm has 165 rides, shows, attractions and restaurants. For more than 80 years, Knott’s Berry Farm has been entertaining families and visito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great rides and fantastic fun.
Knott’s Berry Farm is separated into six different themed areas with rides and attractions. Fiesta Village highlights (突出) California’s Spanish heritage (遗产) with art work, rides and food. Indian Trails is similar to Fiesta Village but with an accent on Native American legends, crafts, music and dancing. The heart and soul of Knott’s, Ghost Town is an 1880s California Boom Town with cowboys, gunfights, stagecoaches, and a real steam train. The Boardwalk makes people think of Southern California beach and surfing heritage plus the Boomerang roller coaster and the Hammer-Head. Wild Water Wilderness is an 1800s-style park with water rapids and a magical journey into Native North America. For Peanuts fans, Camp Snoopy is a six-acre children’s wonderland with 30 rides and attractions. Knott’s Berry Farm also stages yearly special events such as Scary Farm and Halloween Haunt plus Knott’s Merry Farm for the holiday season.
Knott’s Berry Farm is in Buena Vista, Orange County, California. It is about half an hour from downtown Los Angeles and 10 minutes from Disneyland. Knott’s Berry Farm is open from 10 a.m. to 6 p.m. during the week. The park is open on Saturdays from 10 a.m. to 10 p.m. and from 10 a.m. to 7 p.m. on Sundays. During the summer months, the park is open later. The theme park is closed on Christmas Day. Tickets for 2010 are: adults, $53.99 all day; people older than 62, $23.99; children three to 11 years, $23.99.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Knott’s Berry Farm, call 714-220-5220.
61. The first paragraph is mainly about Knott’s Berry Farm’s _____.
A. attractions B. history C. services D. prices
62. Besides Indian Trails, you can also experience Native American culture in _____.
A. Fiesta Village B. the Boardwalk C. Wild Water Wilderness D. Camp Snoopy
63. How long is Knott’s Berry Farm open on week-days?
A. For eight hours. B. For nine hours. C. For ten hours. D. For twelve hours.
64. What do we know about Knott’s Berry Farm from the passage?
A. It is in Northern California. B. It is open all the year round.
C. It has eight themed areas. D. It is not far from Disneyland.
65. The type of this passage would be _____.
A. explanation B. argumentation C. narration D. practical writing
B
Mr. Harris used to work in Dover, but then he changed his work, and he and his wife moved to another town. They did not have many friends there, but they soon met a lot of interesting people, and after a few weeks, they often went to dinner or to parties at other people’s houses.
Then Mrs. Harris said to her husband, “We’ve been to a lot of other people’s houses, and now we must invite them to our house, mustn’t we?”
“Yes, certainly,” answered her husband, “A big party will be the easiest thing, won’t it? Then we can start to invite people to dinner in small numbers next month.”
So Mrs. Harris said, “Yes, I’ll invite all our friends here to a big party on 5th December.”
“How many will that be?” Mr. Harris asked. “Don’t invite too many.”
Mrs. Harris was beginning to write the invitations when her husband saw that she was writing, “Party: 6:30 to 8:30 p.m.”
“That isn’t very nice, is it?” he said. “You’re telling our guests that they must go at 8:30.” So Mrs. Harris just wrote “Party: 6:30 p.m.”
A lot of guests came, and they all had a good time, so they did not go home at 8:30. In fact they were still there at mid-night when the door bell rang and a policeman arrived. He said, “You must stop making a noise, because someone has complained.”
Mr. Harris said he did not want to quarrel with the policeman, so everyone went home. They were sorry to have to go.
When Mr. and Mrs. Harris were alone again, she said to him. “That was a surprise, wasn’t it? Who complained about the noise?”
“I did,” Mr Harris answered in a tired voice.
66. Why did Mr. Harris and his wife move to another town?
A. They wanted to make some new friends.
B. Mr. Harris changed his work.
C. They wanted to meet a lot of interesting people.
D. They enjoyed going to parties and visiting other people’s houses.
67. What made Mr. and Mrs. Harris hold a party at their house?
A. It was easy to hold a big party at home.
B. They could ask people to dinner in small numbers.
C. They had gone to other people’s parties many times.
D. They liked making friends with others.
68. How long would Mrs. Harris like the party to last?
A. From the morning till night. B. About fourteen hours.
C. About two hours. D. Till midnight
69. When did the party end that evening?
A. At about 8:30.
B. When the policeman talked with Mr. Harris on the phone.
C. About twelve o’clock..
D. When someone telephoned the police station.
70. Why did Mr. Harris telephone the policeman about the noise?
A. Because someone rang his door bell many times at mid-night.
B. He did not want his friends to stay late that night.
C. His friends had a good time that night and also feel tired.
D. Because he hated the noise.
C
When Emily Beardmore first heard that a trip was being planned by the biology class at Windsor High School, she thought about how much fun it would be.
“I thought it would be a really good experience to go with other friends and teachers to another country in an environment other than a vacation environment,” the 10- year-old girl said.
A few months later, Emily got her chance when she and 14 of her classmates, along with biology teacher Tamara Pennington went to Costa Rica for eight days in late May.
“It was not just a tour,” said Pennington, who organized the trip. “You can go to any place in the world on just a tour. This one was practical, really working with the sea turtles and practicing conservation (保护). It just seemed like the perfect science field trip for kids who think they want to get into science to see what it’s really like to be out in the field and enjoy themselves.”
Emily said her time on the turtle project, which was the focus of the trip, was “crazy”. “We were walking on the beach at night and you can’t see anything — just see a big black dot (点),” she said with a laugh. “I was not expecting the turtles to be that big.” The turtles are leatherback turtles, which are becoming extinct because their eggs are used as food.
“When they would move their legs while laying their eggs they were really hard to control because they were a lot more powerful than you would imagine,” Emily said.
Once the eggs were collected, the students took them back to a hatchery (孵化场) and dug holes to copy the hole the mother turtle had made and then buried the eggs for the 60 days needed to hatch.
“It was an amazing experience,” Emily said. “You go to another country to see what their culture is like and learn what their everyday lives are like. It made me really want to help out my mom a lot more than I do, and value what I have.”
71. What did Pennington consider the trip to be?
A:It was a common tour to a foreign country.
B:It was a journey to practice what students learned.
C:It was a trip to do practical science activities.
D:It was to attract students’ interest in science.
72. From what Emily said on her turtle project, we know that _____.
A:She was afraid of walking on the beach at night
B:She didn’t dare to catch the powerful turtles
C:She got crazy at the sight of turtles at night
D:She had thought turtles were small animals
73. What did Emily learn from her experience?
A:She understood the importance of what she had.
B:She learned to be grateful to her teachers.
C:She realized the beauty of foreign culture.
D:She knew the importance of everyday life.
7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Emily thought the trip being planned by the biology class would be fun.
B:Totally, 16 people went to Costa Rica for the 8-day trip in May.
C:Generally, it takes about 60 days to hatch little turtles.
D:The trip mainly aimed to get fun and rest.
75.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Teens take a science field trip in Costa Rica B:Teens help fight turtle extinction
C:Teens have a research on turtles D:Teens learn to be independent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My mother is a diligent and kind woman. She is very busy from morning till night. As a teacher, she works hard.???76????Both my brother and I love her dearly as she loves us.
My mother has been teaching math at a middle school in my hometown. She goes to work early in the morning and does not return home until late in the afternoon.????77???She treats them with patience and teaches them well. For her excellent quality and very good teaching results, she has been elected as a model teacher several times.
??78????Every day, when she comes back home from work, she sets about doing housework, sweeping the living room and bedrooms or cleaning the furniture, and putting everything in good order. She seems to be busy all the time. As she has been very busy working every day, she looks older than her age. But she looks as cheerful and happy as ever. Mother never buys expensive dresses for herself, but she often buys some inexpensive but high quality clothes for us.??79????She just eats a plain meal outside when she is too busy to cook herself. She lives a busy yet simple life, without any complaints.
Often she says to us, “work while you work, and play while you play. That is the way to be happy and gay. If you do not work, you will become lazy and be of no use to society”. What a piece of good advice this is!???80?This advice of hers will always serve as a guide to my behavior. My mother is great indeed, and I always feel proud of her.
A. She enjoys listening to classic music.
B. As a mother, she takes good care of us and gives us every comfort.
C. She loves her students and cares for them.
D. She never goes to expensive restaurants to enjoy meals.
E. My mother is hard-working and never wastes money.
F. I never forget it and always bear it in my mind.
第四部分作文(共10分)
假设你是红星中学的学生李华,为校刊英语园地写一篇题为“Our Spring Outing” 的英文稿件。请根据以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叙述上周你们班从准备春游到春游结束的完整过程。
注意:词数不少于60.
提示词:游乐园amusement park 垃圾 litter 可回收的垃圾箱 recycling bin
不可回收的垃圾箱non-recycling bin

Our Spring Outing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高一年级英语学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5
听力理解(共三节,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