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考点密押】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精选精练卷 (含解析) (部编版)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的字注音。间隔( ) 便舍船( ) 便要还家( ) 男女衣着( )阡陌( ) 落英缤纷( ) 黄发垂髫( ) 豁然开朗( )2.多音字注音、形近字组词。缝:( )缝补 ( )裂缝龟:( )龟裂 ( )乌龟掸(dǎn)____ 惮(dàn)____ 弹(tán)____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①斓4.,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②màn___5___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③霓6.裳羽衣的纯洁天使。——马克·吐温《登勃朗峰》(1)给选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①斑斓( )②màn_________舞③霓( )裳(2)下列不属于“纷至沓来”近义词的一项是( )A.礼尚往来 B.络绎不绝C.接踵而来 D.川流不息(3)下列词语中短语结构与“奇形怪状”相同的一项是( )A.皑皑白雪 B.粉红嫩绿C.瞬息万变 D.彩霞满天(4)选文中有几处使用了比喻句?下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2处 B.3处C.4处 D.5处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崇廉尚洁、追求卓越、时代新人、全民阅读,分别是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B.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前述语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我们学过的《关雎》《子衿》都属“国风”。D.古人称谓丰富:所谓“名”实则“本名”:“字”则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谥号”则多为自己所取,表示自己的志趣爱好。8.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伐竹取道 伐:砍B.斗折蛇行 蛇:像蛇一样C.以其境过清 清:清澈D.佁然不动 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二、积累运用9.(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2)黄发垂髫,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年级开展主题为“友谊的力量”演讲活动。小丽同学在演讲稿中表达了友谊能给人安慰、勇气、信心的观点。她想引用古诗句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你给她推荐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精神引领】学校举行“青春向党,喜迎二十大”主题演讲。下面是洋洋演讲稿的结尾部分。请你从备选名著中提炼素材,帮他完善讲稿。面对军统特务的威逼利诱,许云峰不为所动,拒绝与反动派合作,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1) ,因为他有奉献的精神;(2) ,因为他有顽强的意志……我们要继承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备选名著:《红星照耀中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创业史》(1)(2)11.东方中学拟举办“最美中国”系列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1)为让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活动筹备组设计了问卷调查,请完成问题的设计。你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是( )(多选题) A.主题演讲 B.主题诗朗诵 C.主题阅读交流会 D.(2)图图同学撰写了一篇以“爱国,从小事做起”为主题的演讲稿。你认为图图的演讲稿中,必须要明确的内容应该包括哪两项?(3)班级要进行爱国诗文诵读比赛,打算用下图图片作为ppt背景主图。请你从这幅图的内容和寓意角度说说选此图是否合适?(4)在主题阅读交流环节中,同学们就名著中的“爱国情怀”相互援问质疑。下面是图图就《傅雷家书》所提的一个问题及提问原因。你也分享一下你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或《红星照耀中国》的质疑。图图读的名著:《傅雷家书》,作者:傅雷他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傅雷在给儿子傅聪中,总是提醒他不忘家国,早日回到祖国?提问的原因:我发现,一方面傅雷以父亲、朋友的身份谆谆教导着儿子学会学习、学会说话,感受着满满的亲情;一方面却又在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爱国神情,对儿子进行思想上的引导,有着隐隐的担忧。你阅读的名著:①___,作者:②___你提出的问题:③________提问的原因:④_________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甲】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乙】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可百许头 不可名状 历历可数 怒不可遏B.皆若空游 若无其事 旁若无人 门庭若市C.其境过清 水尤清冽 山清水秀 神清气爽D.不可久居 安居乐业 后来居上 居高临下13.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翻译: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走,往来轻快迅疾,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理解:潭中的游鱼,自由自在,活泼伶俐,好像与游人共享山水之乐,作者尽情沉浸于美景,完全忘却官场失意。【乙】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翻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理解:向西南望去,溪流呈蜿蜒曲折之状,时隐时现,令人产生一种幽深无法言说的感受,为下文情感抒发埋下伏笔。14.同是贬谪时期的记游之作,请你结合具体语句,说说《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的心境有何不同。【链接材料】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①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②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③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④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⑤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⑥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15.选文第三自然段各句的顺序已被打乱,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④②⑤⑥①③ B.②⑥⑤①③④ C.④⑥⑤①②③ D.②⑤⑥①③④16.下列对选文的说明顺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先主要说明春夏的物候,又介绍了秋冬的现象,使用了时间的先后顺序。B.选文说明的四个因素对物候的影响程度大小不一,使用了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C.选文先说明华北地区的物候,又介绍了华南丘陵的现象,使用了由北到南的空间顺序。D.选文先说明了国内的物候现象,最后又介绍了国外的现象,使用了由内到外的逻辑顺序。17.下列对第二自然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B.举例子 下定义 列数字C.作比较 举例子 引用D.列数字 作比较 举例子18.下列诗句内容没有体现物候现象的一项是(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B.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C.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D.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①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②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③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④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⑤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⑥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节选自梁衡《壶口瀑布》有改动)19.请根据选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壶口瀑布”的形成。20.请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比较选段②与下则材料的相同之处。材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节选自郦道元《三峡》)21.文中划线句子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作者用“不”字否定了前面的内容,为什么不删掉“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这一句呢?22.作者由壶口瀑布联想到什么?文章结尾处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作文23.文题一(1)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话题,同学自由发挥想象,开展故事接龙活动。文题二(2)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不少于600字。文题三(3)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以《 的故事》为题,写篇作文。要求:①填完整题目,写自己真正的见闻感受。②不要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 jiàn shě yāo zhuó mò bīn tiáo huò2. féng fèng jūn guī 掸去 忌惮 弹奏(1) lán 曼 ní(2)A(3)B(4)A7.D8.C9. 白露未晞 并怡然自乐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10.(1)面对艰难恶劣的生活环境,周恩来没有退缩,扛起革命的大任。(2)面对身体残疾的磨难坎坷,保尔没有屈服,拿起笔书写红色篇章。11.(1)主题手抄报(2)生活小事和表达爱国主义情怀(3)合适,图中展示的中国地图描画了辽阔的中国疆域,华表作为国家的象征,同时也可看作是英文字母“I”,是我的意思,地图外大大的心形和英文单词“YOU”,结合起来传达出我爱你,中国的含义。(4) 《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 为什么周恩来放弃优越的条件来到延安,参加艰苦的革命斗争? 周恩来生来家境优越,同时才华横溢,面对腐朽的政府,落后的制度,凋零的民生,面对着内忧外患,有志青年依然选择报效国家,为祖国的命运贡献自己的力量。12.B13.乙14.示例:从《小石潭记》中“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字句可以看出:柳宗元遭贬后的心境是忧伤凄苦的,即使“心乐之”,也是暂时的快乐。《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的情感是复杂的,从“欣然起行”“相与步于中庭”中能看出他与知已赏月的欣喜和漫步的悠闲,而“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既有被贬的失落,也有人生的感慨,更有身处逆境中的乐观豁达的精神。15.A16.B17.D18.C19.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这便是“壶口”。“壶口”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突然跌进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就形成了“壶口瀑布”。20.内容:都写出了水势大,速度快的特点。写法:都用到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21.比喻; “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突出了水势变化大,写出黄河壮阔的气势。但作者认为“飞毯”还不足以表现壶口瀑布的凝重、猛烈,所以又用“一卷钢板出轧”做对比,突显出这一特点。故意否定前一种说法而又不删除,是为了加强表达效果。22.联想到了人的情感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对壶口瀑布的热爱,对黄河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的赞美。23.佳作妙评军训的故事说起军训吧,我的故事有好多,令我最难忘的还是最后一天迎接阅兵前的准备,因为“决战”的时刻就快到了。那天上午,我们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踏步和齐步,教官扯着已经喊哑的嗓子为我们喊口令。终于,我们走得像模样,颇有拿第一的风范。教官脸上高兴的笑容,又大大增添了我们的自信心。威风拂过我们笑盈盈的脸颊,太阳公公对我们伸出大拇指点赞,在这紧张而又激动人心的气氛里,我们迎来了下午的阅兵仪式。终于到我们班了,我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主席台。我们步伐一致,气宇轩昂,喊着嘹亮的口号,凭借着我们获得了一阵阵的掌声。我们又害怕又期待公布名次的到来,我们班很荣幸的被评为优秀班集体!那一时刻,同学们欢呼着,用一阵阵笑声表达出了这么多天的辛苦与努力,我看见了教官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骄傲的笑容。我心里也高兴极了。等阅兵仪式结束了之后,我们与教官一起拍照,我们摆出自认为最好的笑容面对摄像头。我相信,这世界上没人会愿意面对离别,可是这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重逢就有离别。教官在拍完照之后,给我们上最后一节课!站军姿。他为我们准备了礼物,一些他当兵时的小挂饰。他慢慢的发礼物,每发一个都会说一段话,到最后的时候,我们都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泪水不受控制的留下来,我们都不敢回头,怕教官看到我们哭了,可是就在这个时刻,教官悄悄的走了,他不愿意看到离别时我们的泪水,老师在旁边提醒到!“教官走了该说什么?”我们大家说出了最想说的一句话:“教官再见!”我们愣愣的站在原地,回想着教官跟我们在一起的一幕幕,久久难以回过神来……【名师点评】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半命题作文时命题人知给出题目的一部分,现有考生按照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在进行写作,他兼顾限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半命题作文比较突出地考查了考生的审题构思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写好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补题。补题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考虑自我写作的特长。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在写什么,后写什么。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