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升五衔接训练题(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暑假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升五衔接训练题(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
暑假四升五衔接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理解(一)
小古文阅读。
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③。
【注释】①逐走:追着跑。逐,追赶。②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③邓林:地名。译为“桃林”。
1.“走”的古义是______,今义是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未至:_________ 欲得饮:__________ 弃其杖: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至,道渴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为邓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夸父能吞河饮渭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人有亡①斧者,意②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视其颜色③,窃斧也;视其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④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⑤,复⑥见其邻之子,其行动、颜色、动作皆无似窃斧者。
【注释】①亡:丢掉、丢失。②意:怀疑、猜想。③颜色:神情脸色。④俄而:不久。⑤他日:另一天。⑥复:再,又。
5.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有/亡斧者 B.意/其邻人/之子
C.无为/而不/窃斧也 D.复/见其邻之子
6.对这篇小古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丢斧子人通过观察邻居家儿子的行为、表情、动作判定自己的斧子是被邻居家儿子偷走的。
B.丢斧子的人通过与邻居儿子的交谈,怀疑自己的斧子是被邻居家儿子偷走的。
C.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善于观察,才会有所发现。
D.我们从这个故事明白:做事情要实事求是,不能凭空猜想。
古文赏析。
曹冲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7.从短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 )
8.选择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欲知其轻重( ) A.需要 B.将要 C.想要
②使水及原痕( ) A.原来划的记号 B.原来的伤痕
9.翻译句子。
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
___________________
10.把称象时正确的顺序序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
①把大象牵上岸,再往船上放入石块,直到船下沉到船舷上的线再次与水面相平时为止。
②石头的重量即为大象的重量。
③把大象放在船上,在水面处的船舷上刻一条线。
④称出此时船上石头的重量。
11.读完短文,你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2.根据句意断句。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1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倦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的车胤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再写出两个古人读书求学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写一句有关读书学习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凿壁偷光(节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②光而读之。
【注释】①〔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②〔映〕照耀。
18.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例:衡乃穿壁引(引来)其光。 衡乃穿( )壁引其光。
19.借助注释,写一写下面句子的意思。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个故事赞美了匡衡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1.这样的故事还有( )和( )。(填序号)
①宣王好射 ②悬梁刺股 ③囊萤夜读 ④愚公移山
课外阅读。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下,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2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未成,弃去。( ) 逢老媪方磨铁杵( )
太白感其意( ) 还卒业( )
23.翻译下列句子。
问之,曰:“欲作针。”
___________________
24.“铁杵磨针”的故事后来成为一句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5.下面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雨墙坏(下雨)
B.不筑,必将有盗(修补)
C.暮而果大亡其财(晚上)
D.其家甚智其子(甚至)
26.朗读下面这句话,停顿正确的是( )
A.其邻人/之父/亦云
B.其/邻人之父/亦云
C.其邻/人之父/亦云
D.其邻人之父/亦/云
27.不属于宋人被盗的原因是( )
A.家里富有
B.天雨墙坏
C.邻居是贼
D.不及时修墙
28.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_____。
参考答案:
1. 跑 走路
2. 到达。 想要。 扔掉。
3. 夸父追着太阳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还没有赶到(大泽湖),(夸父)就在半路渴死了。 (他的手杖)变成了一片桃林。
4.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5.C
6.D
7. 轻 重
8. C A
9.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
10.③①④②
11.曹冲是个善于观察,善于动脑,聪明的孩子。
12.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13. 疲倦 通晓,明白
14.夏天的夜晚,他就用白绢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亮读书。
15.车胤是一个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人。
16. 凿壁偷光 程门立雪
17.①少年不知勤学早,老来方知读书迟。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8.凿穿
19.邻居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居家的烛光,让烛光照在书上来读。
20.不怕艰苦,勤奋读书
21. ② ③
22. 离开 正在 被感动 回去
23.李白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
24.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5.D
26.B
27.C
28.①不能以亲疏远近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②做人做事要公平公正,实事求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