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1节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酸的化学性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2、使学生逐步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过程与方法:1、 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2、 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情感与态度: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酸的化学性质即酸与指示剂作用、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是本堂课的学习重点。(2)难点用微观粒子解释酸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二、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人的胃液里含有什么酸?2.汽车电瓶里含有什么酸?3.食醋里含有什么酸?学生实验:酸的化学性质实验内容 现象与结论1、分别取少量稀盐酸于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2、将镁、铁、铜分别放入3支试管中并分别加入稀硫酸3、取生锈铁钉、氧化铜于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硫酸4、取石灰石、碳酸钠粉末于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5、取氯化钡溶液于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稀硫酸结合实验对酸具备的性质进行分析总结(1)酸与指示剂的作用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无色酚酞试液(2)酸与某些金属的反应如:H2SO4 +Mg ====H2SO4 +Fe ====H2SO4 +Cu====酸+活泼金属→ 盐 + 氢气(3)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3H2SO4 +Fe2O3====H2SO4 +CuO ====酸+金属氧化物→ 盐 + 水(4)酸与某些盐的反应盐 + 酸 → 新盐 + 新酸活动天地想一想: 酸为什么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提示: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H+),即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H+),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课堂小结一、酸的化学性质(1)酸与指示剂的作用(2)酸与某些金属的反应(3)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4)酸与某些盐的反应学生练习1. 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 )A.酸都能电离出H+ B.酸都含有酸根 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2、制作馒头时,需加入面碱(主要含碳酸钠),如果面碱放多了,蒸出的馒头会发黄,且口感不好。为除去过多的面碱,做馒头时可加入适量的( )A.食醋 B.食盐 C.料酒 D.味精3.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 )A.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B.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C. 除去碳酸钠中的石灰石 D. 除去铁丝上的铁锈4.下列物质,能由金属跟盐酸直接作用而制得的是( )A.MgCl2 B.FeCl3 C.CuCl2 D.AgCl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Fe2O3+ H2SO4====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CuO+H2SO4====___________________;(3)HCl+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除去稀盐酸中的少量稀硫酸可用—————————。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可用———————。学生作业P6-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