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习题课 追击相遇问题一、对“相遇”与“追及”的认识1.相遇问题相向运动的两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2.追及问题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速度,即v1≥v2.二、追及问题的分析思路及临界条件1.追及问题中的两个关系和一个条件(1)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通过画草图得到.时间关系是指两物体运动时间是否相等,两物体是同时运动还是一先一后等;位移关系是指两物体同地运动还是一前一后运动等,其中通过画运动示意图找到两物体间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养成画运动示意图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对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启迪思维大有好处。(2)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追不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2.特征: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往往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条件是: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3.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物体B追赶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若vA=vB时,xA+x0注意: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判断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5.解题思路(1)根据对两物体运动过程的分析,画出两物体运动的示意图。(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这是解题关键。(4)联立方程求解,并对结果进行简单分析。(5)解决方法大致分为三种:①一是物理分析法:即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方程求解;②二是数学方法:因为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表达式中有时间的二次方,我们可列出位移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解;③有时也可借助v t图象进行分析。6、两点解题技巧2.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几种情况(1)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肯定能追上,且只能相遇一次。两者在追上前相距最远的条件是v加=v匀。(2)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①若当v减=v匀时,两者仍没到达同一位置,则不能追上,且此时有最小距离;②若当v减=v匀时,两者正在同一位置,则恰能追上,这种情况也是避免两者相撞的临界条件;③若当两者到达同一位置时有v减>v匀,则有两次相遇的机会。(3)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①若当v加=v匀时,两者仍没到达同一位置,则不能追上,且此时有最小距离;②若当v加=v匀时,两者恰好到达同一位置,则只能相遇一次;③若当两者到达同一位置时v加3.[多种方法解决追及相遇问题]【典例精析】例1.在水平轨道上有两列火车A和B相距s,A车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2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而B车同时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相同。要使两车不相撞,求A车的初速度v0满足什么条件。答案:v0<解析: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追上B车时其速度只能与B车相等。设A、B两车从相距s到A车追上B车时,A车的位移为sA、末速度为vA、所用时间为t,B车的位移为sB、末速度为vB,两者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现用三种方法解答如下:法一:情景分析法利用位移公式、速度公式求解对A车有sA=v0t+×(-2a)×t2vA=v0+(-2a)×t对B车有sB=at2,vB=at对两车有s=sA-sB追上时,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vA=vB联立以上各式解得v0=故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是v0<。法二:函数判断法利用判别式求解,由法一可知sA=s+sB,即v0t+×(-2a)×t2=s+at2整理得3at2-2v0t+2s=0这是一个关于时间t的一元二次方程,当根的判别式Δ=(-2v0)2-4×3a×2s<0时,t无实数解,即两车不相撞,所以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是v0<。法三:图像分析法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求解,先作A、B两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其图像如图所示,设经过t′时间两车刚好不相撞,则对A车有vA=v′=v0-2at′对B车有vB=v′=at′以上两式联立解得t′=经t′时间两车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差,即原来两车间的距离s它可用图中的阴影面积表示,由图像可知s=v0·t′=v0·=所以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是v0<。【变式训练1】 a、b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a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车运动方向始终不变B.a、b两车相遇两次C.t1到t2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小于b车的平均速度D.t1时刻,a车的速度大于b车的速度答案:B解析:选B 因x t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则b的斜率先正后负,可知b车先向正方向运动后向负方向运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选项A错误;图像a与b有两个交点,说明两车相遇两次,选项B正确;t1到t2时间内,两车的位移和时间均相同,则a车的平均速度等于b车的平均速度,选项C错误;因x t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由图像可知t1时刻,a车的速度小于b车的速度,选项D错误。【变式训练2】(多选)入冬以来,全国多地多次发生雾霾天气,能见度不足20 m,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甲、乙两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乙在前、甲在后同向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同时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两辆车刹车时的v t图像如图,则( )A.若两车发生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一定小于100 mB.若两车发生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一定小于200 mC.若两车发生碰撞,则一定是在刹车后20 s以内的某时刻发生相撞D.若两车发生碰撞,则一定是在刹车后20 s以后的某时刻发生相撞答案:AC解析:选AC 由图可知,两车速度相等经历的时间为20 s,甲车的加速度a1= m/s2=-1 m/s2,乙车的加速度a2= m/s2=-0.5 m/s2,两车速度相等时,甲车的位移x甲=v甲t+a1t2=25×20 m-×1×400 m=300 m,乙车的位移x乙=v乙t+a2t2=15×20 m-×0.5×400 m=200 m,可知要不相撞,则两车间的最小距离Δx=300 m-200 m=100 m,因为两车发生碰撞,则两车的距离小于100 m,故A正确,B错误;因为速度相等后,若不相撞,两者的距离又逐渐增大,可知两辆车一定是在刹车后的20 s之内的某时刻发生相撞的,故C正确,D错误。【自我检测】1.(多选) 甲、乙两辆车在同一水平直道上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车在0~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 m/sC.在0~10 s内,甲、乙两车相遇两次D.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图线上P点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8 m/s答案:BCD解析:x 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据题图可知,甲车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选项A错误;乙车在0~10 s内的位移x=(0-8) m=-8 m,则平均速度== m/s=-0.8 m/s,所以乙车在0~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 m/s,选项B正确;x t图象中图线的交点表示相遇,根据题图可知,在0~10 s内两车相遇两次,选项C正确;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其图线斜率变化特点知,乙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即5 s末的速度大小等于0.8 m/s,所以P点即位移中点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8 m/s,选项D正确.2. (多选)(2019年江西省宜春市五校联考)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车启动时,甲车在其前方50 m处B.运动过程中,乙车落后甲车的最大距离为75 mC.乙车启动10 s后正好追上甲车D.乙车超过甲车后,两车不会再相遇答案:ABD解析:根据v t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乙车在t=10 s时启动时甲车的位移为x=×10×10 m=50 m,即甲车在乙车前方50 m处,故A正确;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最大距离为xmax=×(5+15)×10 m-×10×5 m=75 m,故B正确;由于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当位移相等时两车才相遇,由题图可知,乙车启动10 s后位移小于甲车的位移,还没有追上甲车,故C错误;乙车超过甲车后,由于乙车的速度大,所以两车不会再相遇,故D正确.3. 汽车正在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前进,在它的正前方x处有一辆自行车以4 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a=-6 m/s2的匀减速运动,若汽车恰好碰不上自行车,则x的大小为( )A.8.33 m B.3 mC.3.33 m D.7 m答案:B解析:汽车减速到4 m/s所需的时间t==1 s,此时汽车的位移x1=v1t+at2;自行车的位移x2=v2t,若汽车恰好碰不上自行车,则有x2+x=x1,代入数据解得x=3 m,选项B正确.4.(2019年保定市期末)一步行者以6.0 m/s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在跑到距汽车25 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0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A.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6 mB.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7 mC.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43 mD.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答案:B解析:在跑到距汽车25 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0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当汽车加速到6.0 m/s时二者相距最近.汽车加速到6.0 m/s所用时间t=6 s,人运动距离为6×6 m=36 m,汽车运动距离为18 m,二者最近距离为18 m+25 m-36 m=7 m,A、C错误,B正确;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先减小后增大,D错误.5. (多选)(2019·保定模拟)a、b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行驶,两车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刻,b车在a车前方s0处,在0~t1时间内,a车的位移为s,则( )A.若a、b在t1时刻相遇,则s0=sB.若a、b在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2t1C.若a、b在时刻相遇,则s0=sD.若a、b在t1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2t1答案:AC【解析】:由图可知,a车的初速度等于2v,在t1时间内,a车的位移为s,则b车的位移为s,若a、b在t1时刻相遇,则s0=s-s=s,A选项正确;若a、b在时刻相遇,如图所示,s0等于阴影部分对应的面积,由几何关系可知s0=s,由图象中的对称关系可知,下次相遇的时刻为t1,C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若a、b在t1时刻相遇,则t1时刻后vb>va,两车不能再次相遇,D选项错误.6. (多选) 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 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答案:BC解析:1 h末,乙车方向仍为负值,方向不变,A错误;2 h末,x甲=×30×2 km=30 km。x乙=×(-30)×2 km=-30 km,∴相距10 km,B正确;前4 h内,乙车的斜率一直比甲车大,∴C正确。第4 h末,x甲′=120 km x乙′=30 kmx乙′+70≠x甲′,∴不相遇,D错。7.(多选)(2019年邢台市三校联考)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2>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s0=s1+s2,两车不会相遇B.若s0C.若s0=s1,两车相遇1次D.若s0=s2,两车相遇1次答案:ABC解析:若乙车追上甲车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即此时t=T,则s0=s1,此后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全程甲、乙仅相遇一次;若甲、乙两车速度相同时,s0s1,则此时甲车仍在乙车的前面,以后乙车不可能再追上甲车了,全程中甲、乙都不会相遇,综上所述,选项A、B、C对,D错。8.(2019年石家庄市期末测试)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比赛,某一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L1=11 m 处,乙车速度v乙=60 m/s,甲车速度v甲=50 m/s,此时乙车离终点线尚有L2=600 m,如图所示。若甲车加速运动,加速度a=2 m/s2,乙车速度不变,不计车长。(1)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间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2)到达终点时甲车能否超过乙车?答案:(1)5 s 36 m (2)不能解析:本题疑难之处是如何找准两车相距最远时的临界条件。(1)当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距离最大。由v甲+at1=v乙,得t1== s=5 s在这个过程中甲车的位移x甲=v甲t1+at=275 m,乙车的位移x乙=v乙t1=60×5 m=300 m。此时两车间距离最大,为Δxmax=x乙+L1-x甲=36 m。(2)甲车追上乙车时,位移关系满足x甲′=x乙′+L1,又甲车位移x甲′=v甲t2+at,乙车位移x乙′=v乙t2,将x甲′、x乙′代入位移关系,得v甲t2+at=v乙t2+L1,代入数值并整理得t-10t2-11=0,解得t2=-1 s(舍去)或t2=11 s;此时乙车位移x乙′=v乙t2=660 m,因x乙′>L2,故乙车到达终点时甲车还未追上乙车。9.(2019年洛阳联考)公交车作为现代城市交通很重要的工具,它具有方便、节约、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等许多作用.某日,李老师在上班途中向一公交车站走去,发现一辆公交车正从身旁平直的公路驶过,此时,他的速度是1 m/s,公交车的速度是15 m/s,他们距车站的距离为50 m.假设公交车在行驶到距车站25 m处开始刹车,刚好到车站停下,停车时间10 s.而李老师因年龄、体力等关系最大速度只能达到6 m/s,最大起跑加速度只能达到2.5 m/s2.(1)若公交车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是多少?(2)试计算分析,李老师是能赶上这班车,还是等下一班车.答案:见解析解析:(1)公交车的加速度为:a1== m/s2=-4.5 m/s2,所以其加速度大小为4.5 m/s2(2)公交车从与李老师相遇到开始刹车用时为:t1== s= s,公交车刹车过程中用时为:t2== s= s,李老师以最大加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用时为:t3== s=2 s,李老师加速过程中位移为:x2=t3=×2 m=7 m,以最大速度跑到车站用时为:t4== s显然,t3+t4<t1+t2+10 s,可以在公交车还停在车站时安全上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