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宇宙生命之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茫茫宇宙中,人类是不是唯一的存在? 在地球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生命形式?这些问题既富有文学的浪漫想象,又包含 科学的理性追求。而《宇宙生命之谜》这篇文章在教材中的呈现形式,就是一位 同学为了解决这个疑惑所找到的一篇阅读材料。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 了科学家对“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 索。这篇课文一共有十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 1、第 2 自然段为第一 部分,引出“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话题并从理论上提出猜 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第 3、第 4 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列出生 命存在的四个必要条件,并根据这些条件,分析太阳系中除地球和火星之外的六 大行星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第 5-8 自然段为第三部分,主要讲科学家对火星的 探索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章最后 两个自然段为第四部分,告诉我们太空有可能存在生命,但是还需要人类继续探 索。这篇课文在表达上很有层次。宇宙这么大,怎样揭开宇宙生命之谜呢?课文 把探索的重点放在了太阳系,对太阳系以外的太空只作了简略介绍。在太阳系的 八大行星之中,首先排除了水星、金星等六大行星上有生命存在,重点研究的是 与地球十分相似的火星。这样的表达,有条不紊,层层深入,为读者准确把握主 要信息提供了便利。作为一篇科普文章,这篇课文的语言非常严谨、准确,逻辑性很强。比如, “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 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前一句是从理论上作出的猜测,“绝不是”,显得非常 肯定,因为有充足的理由;后一句是目前的现实状况,“至今尚未找到” ,是因 为人类认知能力有限、探索范围有限。“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 ,“至少”说明了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这证明, 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这句话很谨慎地下结论,说明 地点只是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而且只是火星的“表面”没有生命存在,并 没有说火星深处是否有生命存在。课文中这样表达严谨的句子还有多处。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这篇文章既表现出了谨慎探索的科学精神,也有一些 生动的描写,能让读者保持阅读的兴趣。课文从古代神话谈起,既引出说明的话 题,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文中,作者还提到了意大利天文学家的观察,人 们据此猜测火星上有运河、有四季交替、有草木枯荣,这里一方面吸引读者继续 阅读,好像马上就要揭晓火星有生命存在,另一方面也真实再现了人们对火星认 识和了解的过程。本课的学习提示传递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信息:在日常的阅读活动中,我们往 往是先有阅读目的,再根据阅读目的去寻找阅读材料。“寻找阅读材料”,是“有 目的地阅读”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课文有六处随文批注。这六处旁批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是呈现了一位 同学带着目的阅读文章、解决困惑的思考过程。安排这六处批注,意图有两个。 一是为了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有目的地阅读”是怎样一步一步进行的:首先浏览 文章,过滤跟自己阅读目的没有关系的内容,然后针对有关系的部分展开仔细阅 读,运用已经掌握的各种阅读方法比如寻找中心句、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 等方法,得出重要信息,最后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并借助查找到的相关资 料加以判断,去除不准确的信息,留下准确的信息,得出结论。二是向学生展示 “有目的地阅读”的一些具体方法,帮助学生对“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进行 梳理。最后一条批注特别需要我们注意,因为本文提供的关于火星的资料只截止 到 1975 年,那么,最近四十多年里,科学家们对火星的研究又有哪些新的进展, 需要学生从课外去搜集、整理。课后的两个练习,一是引导学生对自己阅读时的做法进行梳理和小结,并以 一位同学分享自己阅读方法的形式,给学生一些启发,也对旁批中没有涉及的方 法进行了补充。比如,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甄别,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进行比较、 判断。这个意识和方法非常重要,能有效提高结论的可信度。二是安排了两个新 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再去读文解决,从而将在本单元中学习的阅读策略继续加以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巩固。【学情分析】学生从三年级开始进行了阅读策略单元的专门训练,这些阅读策略主要包括 学会预测、学会提问、提高阅读速度和有目的地阅读等。经历了低中年级的学习 后,高年级的学生自我监控意识开始发展,他们可以开始独立地选择和运用较为 熟悉的阅读策略。课文中的旁批是一个熟练阅读者以学习伙伴的身份呈现阅读思 考的过程。在学生亲历了阅读实践之后,可以结合旁批找到差距,从而引领学生 在策略运用上从单一走向综合。【教学目标】1. 能借助文中旁批,学习“有目的地阅读”策略,了解思维过程。2. 能借助课后习题,熟练运用“有目的地阅读”策略,积累阅读经验。【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阅读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能根据阅读目的,借助文中旁批,学习有目的地阅读,了解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根据阅读目的,灵活选择并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教学难点】根据阅读目的,灵活选择并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教学过程】板块一 大脑运动操一、明确要求,准备学习二、看图猜星,导入新课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设计意图:《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科普类说明文,提出了“地球之外是否 存在生命”这个问题,按照“假设、验证、结论”这个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进 行了一系列探索。利用“看图猜星”导入新课,能唤起学生对探索宇宙生命之 谜的兴趣。】板块二 目标导学一、回顾有目的阅读的方法二、明确学习目标: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设计意图:策略的习得是一个经历反复实践的过程,开课对上一节课《竹节 人》 中习得的策略进行简单的回顾,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板块三 知识点讲解一、借助提示,明确目的( 一) 阅读导语,明确阅读目的。(二) 根据阅读目的,预测阅读重点。二、 自主阅读,分享交流( 一) 运用旧知, 自主阅读学生根据阅读目的,运用学习《竹节人》时学到的方法,快速地阅读课文, 填写学习单。(二) 汇报学习单,交流方法。学生汇报完成阅读任务情况和填写学习单的过程。(三) 借助表格,归纳小结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学习单进行归纳小结。阅读目的: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的存在?相关段落 有用的信息2 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3 生命存在条件:温度、水分、大气、光和热。4 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不可 能有生命存在。5—8 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 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表面没有微生物9 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 太空可能存在生命结论: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是宇宙之谜。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三、结合旁批,比较学习( 一) 学生阅读课文批注,了解同学是怎样带着阅读目的学习课文并把表格补充 完整。(二) 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批注中提到的阅读方法进行对比,然后对阅读方 法进行交流梳理,梳理出浏览、寻找中心句、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等阅读 方法。【设计意图:阅读策略单元重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和阅读方法的交流,教 学中需要着重引导学生将阅读的思维过程可视化;课文中的旁批是一位熟练的 阅读者以同伴的身份呈现的阅读思维过程,提示学生实现阅读目的的多种阅读 方法,教师借助旁批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可以引领学生在阅读策略的运用 上从单一走向综合。】板块四 练习与评价一、运用启示,完善表格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对照老师提供的补充资料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完成阅 读任务,进一步完善学习单。二、汇报所得,点拨提升( 一) 学生借助表格,汇报阅读过程中如何运用浏览、寻找中心句、圈画关 键词等习得的阅读方法完善学习单阅读目的: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的存在?相关段落 我的阅读方法 有用的信息2 寻找中心句 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3 圈画关键词 生命存在条件:温度、水分、大气、光和热4 提取关键信息 概括段意法 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 不可能有生命存在。5—8 找中心句 提取关键信息 比对筛选 查阅补充资料 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 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表面没有微生物 发现了有机分子、 甲烷和地下液态水湖9 提取关键信息 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 太空可能存在生命结论: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是宇宙之谜。(二) 教师点拨。我们进行有目的地阅读的时候,灵活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法,就能更好地解决困惑找到答案。【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对本课学习中使用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归纳和 梳理,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板块五 拓展阅读或练习一、梳理回顾,归纳小结这节课对如何进行“有目的地阅读”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了按照“明确阅 读目的、筛选相关内容、选择合适方法提取有用信息、再进行分析判断”这样的 过程,就能达到阅读目的。二、拓展阅读,布置作业1.写本课生字词。2.做《阳光学业评价》第 27 页第二大题的第一部分阅读题《丰收的生产节 日》。3.推荐阅读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今日天文——太阳系和地外生命探 索》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主要是布置完成《阳光学业评价》中的阅读理解练习。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习得的阅读策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 自主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积累阅读经验。【教学重点】能自主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教学难点】能自主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教学过程】板块一 大脑运动操一、明确要求,准备学习二、课前检测,回顾方法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 学生根据表格提示,把阅读方法的序号填到相应的表格中。1.第 1 自然段 (浏览了这一段后……) ④2.第 2 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往往有提示主要意思的语句……) ⑤3.第 3 自然段 (画出关键词帮我理清了……) ⑥4.第 4 自然段 (通过……我知道了这些星球上是不存在生命的) ①5.第 5 自然段 (前面排除了……) ②6.第 9 自然段 (近年来科学家……) ③(①提取关键信息②比对筛选③查阅补充资料④浏览⑤找中心句⑥圈画关键词 ⑦概括段意)(二) 梳理小结,回顾方法上节课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我们先带着疑问,浏览课文进行材 料筛选,筛选出相关的段落进行仔细阅读,然后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如找关键 句、圈画关键词等,再对提取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最后完成阅读目的的。【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习得的阅读方法,聚焦单元目标, 引导学生自然 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板块二 目标导学关注学习目标: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自主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解决问 题。【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板块三 知识点讲解一、选择课题,确定目的( 一) 聚焦课后习题:问题一: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问题二: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二) 预测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二、运用方法, 自主探究( 一) 根据阅读目的, 自主探究,填写表格。学生根据阅读目的,再次默读《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边阅读边找到相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关段落,将运用的阅读方法和找到的有用信息,填写在表格中。阅读目的:相关段落 我的阅读方法 有用的信息结论:(二) 展示问题一的思考过程。1.明确目的: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2.回顾已知:提取关键信息,呈现表格内容。阅读目的: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相关段落 我的阅读方法 有用的信息3 圈画关键词 生命存在的条件:温度、水分、大气、光和热4 找中心句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外 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5 概括段意 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昼夜长短相近 有四 季更替6 找中心句 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利用 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7 提取关键信息 水汽含量极少 氧气含量极少 表面温度很低 没有臭氧层8 提取关键信息 “海盗号”探测器 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9 提取关键信息 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结论:科学家以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为依据,排除了除地球和火星外的行 星,再用理论分析,加上探测器对火星进行实地探测、取样分析来判断的。3.对比发现:围绕这个阅读目的,提取到了不一样的信息。 4.围绕目的重新提取信息。5.分析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6.小结提升。根据阅读目的浏览筛选出相关的段落,还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 方法,灵活地提取出相关的信息,整个分析判断的过程很清晰,运用了我们上节 课学到的方法,一步步完成这个阅读目的。(三) 展示问题二的思考过程。阅读目的: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相关段落 我的阅读方法 有用的信息5 提取关键信息 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 有四季更替6 提取关键信息 只是暗环形山、暗的斑点 尘土吹来吹去7 找中心句 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 在。8 圈画关键词 查阅补充资料 未检测到 未发现 表面没有 发现了有机分子、 甲烷和地下液态水湖结论:人类是有可能移居火星的。三、对比发现,总结提升三份学习单的相同之处就是有目的地阅读,都是经过明确阅读目的、筛选内 容、选择合适的方法提取信息,再进行分析判断这几个步骤的。但是,当要解决 的问题不同,也就是阅读目的不同时,即使同一篇文章,关注的部分都有可能不 同,运用的方法,或提取到的信息也不同。所以平时在阅读的时候,就要根据阅 读目的,灵活地运用策略,筛选出有关系的部分,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提取的信 息加以分析判断,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习题,及时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本课所学的方法再次细读 课文相关段落,提取重要信息解答问题,从而将课堂中习得的阅读策略加以巩 固。】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板块四 练习与评价自主练习,完成表格阅读目的:我国某海滨城市,光照时间长,热量充足,山地的海拔在 500 米左 右。请问这里是否适合种植小粒咖啡?为什么?相关段落 我的阅读方法 有用的信息结论:梳理表格,汇报交流阅读目的:我国某海滨城市,光照时间长,热量充足,山地的海拔在 500 米左右。 请问这里是否适合种植小粒咖啡?为什么?相关段落 我的阅读方法 有用的信息5 提取关键信息 查阅补充资料 小粒咖啡应种在海拔 800 至 1800 米的山地上 光照时间长 昼夜温差大 海滨城市昼夜温差小结论:某海滨城市并不适合种植小粒咖啡回顾策略,总结方法在日常的阅读活动中,我们往往是先有阅读目的,再根据阅读目的去寻找阅 读资料,比如五年级进行“汉字真有趣”综合性学习,围绕这个阅读目的,我们 可以去阅读与汉字有关的资料,如《汉字就是这么来的》《原来你是这样的汉字》 这类型的书籍;又比如我们想进一步了解一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围绕这个目的 去寻找与之相关的阅读资料,如文章的写作背景,或作者的生平,以及其他人对 这篇文章的评价。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设计意图:开展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灵活 运用各种阅读策略达成自己的阅读目的,完整体验一个熟练阅读者的阅读过程。】板块五 拓展阅读或练习一、 自主选择,拓展阅读完成《宇宙生命之谜》学习,学生对有目的地阅读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课后, 对宇宙知识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有目的地去阅读下面的文章,根据拟定的阅读任务去寻找答案。想了解的方面 相关的文章宇宙是什么形状的? 《宇宙的形状超乎你想象》 作者:高长军观察宇宙的手段发生什么变 化? 《多信使天文学:帮科学家由表及里“看透” 宇宙》 作者:王善钦宇宙的温度是多少? 《你知道宇宙中最低温度是多少吗?》 作者:李鉴什么是宇宙“打水漂”? 《“打水漂”的小行星》 作者:钱磊 郭亮二、布置作业1.预习《故宫博物馆》。2. 自选老师推荐的文章,设计一份学习单。【设计意图: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延伸,激发 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