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1、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2、举例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4、总结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异同点
选择育种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挑选品质好的个体来传种。这样利用生物变异,通过长期选择,汰劣留良,就能培育出新品种。例如:产蛋多的家禽。这种育种方式是选择育种。
选择育种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有限。
小麦不抗病(A)对抗病(a)是显性,高产(B)对低产(b)是显性,现有纯合的高产不抗病(AABB)小麦和低产抗病小麦(aabb),如果你是育种工作者,怎样才能得到高产抗病(aaBB)小麦呢?
尝试写出育种方案(遗传图解)
aabb
P
AABB
高不抗
低抗
AaBb
F1
高不抗
A-B-
F2
A-bb
aaB-
aabb
高不抗
高抗
低不抗
低抗
aaBb
aaBB
aaBB
F3
高抗
aaBB
aaBb
高抗
杂交
自交
选优
自交
选育
思考:要培育出一个能稳定遗传的植物品种至少要几年?
一、杂交育种
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 通过 集中在一起,再经过 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基因重组。
概念:
原理:
将不同个体中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操作简单。
只能利用已有的基因的重组,按需选择,不能创造新的基因,也不能产生新性状,育种时间长。
优点:
缺点:
优良性状
交配
选择
常用方法:
杂交 自交 选种 自交
杂交育种的应用:

荷斯坦牛
中国黄牛
中国荷斯坦牛
如果要培育出新的基因控制的新的性状,应该怎么做?
诱变育种
二、诱变育种
概念:
利用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激光等)和化学因素(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原理:
基因突变。
常用方法: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
作物空间技术育种
γ射线
P  DDRR高秆抗锈病
ddRR矮秆抗锈病
γ射线
P  ddrr矮秆不抗锈病
ddRR矮秆抗锈病

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的应用
2、基因突变有什么特点,联系基因突变的特点,谈谈诱变育种的局限性?
1、与杂交育种相比,诱变育种有什么优缺点?
3、要克服这些局限性,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二、诱变育种
优点:
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缺点:
具有不定向性,难以控制突变的方向,有利突变个体少,需大量处理材料。
二、诱变育种
①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新品种具有抗病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如“黑农五号”大豆,产量提高了16%,含油量比原来提高了2.5%。
②用于微生物育种
例如青霉素的选育。1943年从自然界分离出来的青霉菌只能产生青霉素20单位/mL。后来人们对青霉菌多次进行X射线、紫外线照射以及综合处理,培育成了青霉素高产菌株,目前青霉素的产量已达到50000~60000单位/mL。
染色体变异
原理:
方法:
优点:
缺点: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从而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发育为多倍体植株,得到多倍体品种。
种子与果实大,营养物质含量高。
发育延迟,结实率低;适用于植物,在动物中难于开展。
多倍体育种
类型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原理
常用方法
优点
缺点
基因重组
杂交→自交→选优→自交
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基因突变
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处理生物
提高变异频率,产生新基因,加速育种进程。
染色体变异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染色体变异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育种时间长,不能产生新基因
具有不定向性;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供试材料
技术复杂,需与杂交育种配合
发育延迟,结实率降低,一般只适用于植物
请写出下面各项培育方法:
(1)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加倍得到烟草新品种的方法是 。
(2)用60Co 辐射谷氨酸棒状杆菌,选育出合成谷氨酸的新菌种,所用方法是 。
(3)用小麦和黑麦培育八倍体黑小麦的方法是 。
(4)无性繁殖(不属于育种)的优点是 。
(5)用抗倒伏、不抗锈病和不抗倒伏、抗锈病的两个小麦品种,培育出抗倒伏、抗锈病的品种,所用方法是 。
(6)用秋水仙素或硫酸二乙酯处理蕃茄、水稻种子,获得成熟期早、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系,这种方法是 。
单倍体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保持优良性状
2.为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获得早熟、抗倒伏、抗病等性状,科学工作者往往要采取多种育种方法来培育符合农民要求的新品种,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每小组设计一套育种方案:
已有的材料:A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B小麦的矮秆不抗锈病纯种,C水稻的迟熟种子 非生物材料:根据需要自选
(1)育种名称:
(2)所选择的生物材料:
(3)希望得到的结果:
(4)预计产生这种结果的(所需类型)的几率
(5)写出育种的简要过程(可用图解)
(6)简答选择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的方法。
生物材料:A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B小 麦的矮秆不抗锈病纯种,C水稻的迟熟种子
非生物材料:根据需要自选
方案1:
(1)育种名称:杂交育种
(2)所选择的生物材料:A、B。
(3)希望得到的结果:矮秆抗锈病。
(4)预计F2产生这种结果的(所需类型)的几率:3/16。
(5)写出育种的简要过程(可用图解)
高抗ⅹ矮病 F1 高抗 自交 F2(高抗、矮抗、高病、矮病)。
(6)简答选择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的方法。
将F2矮秆抗锈病品种连续自交,分离淘汰提纯到基本不分离为止。
方案2:
(1)育种名称:单倍体育种
(2)所选择的生物材料:A、B。
(3)希望得到的结果:矮秆抗锈病。
(4)预计产生这种结果的(所需类型)的几率:1/4。
(5)写出育种的简要过程(可用图解)
高抗ⅹ矮病 F1高抗
F1花药离体培养 单倍体植株,再经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加倍成为纯合的高抗、矮抗、高病、矮病植株。
(6)简答选择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的方法。
挑选矮秆抗锈病的植株即可。
方案3:
(1)育种名称:诱变育种
(2)所选择的生物材料:C。
(3)希望得到的结果:早熟水稻。
(4)预计产生这种结果的(所需类型)的几率:极低或不出现。
(5)写出育种的简要过程(可用图解)
用射线、激光照射或秋水仙素等化学试剂处理(或用太空飞船搭载)水稻,使之产生基因突变。
(6)简答选择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的方法。
将处理的水稻种植下去,进行观察,选择矮秆抗倒伏的水稻,并纯化。
(1)用①和②培育出⑤所采用的方法I和II分别称为_______和_______,其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
(2)由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III是_____________,由④培育成⑤的方法V称_______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
(3)由③培育出⑥的常用方法IV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⑥称_________。
(4)由②培育出⑦的方法VI是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以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为基础,培育出④、⑤、⑥、⑦四个品种的过程。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
自交
基因重组
花药离体培养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
缩短育种年限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人工诱变育种
⑦AAbb
如果水稻的某迟熟(AA)品种,那么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快速的得到早熟(aa)品种?
早熟品种(aa)
花药离
体培养
迟熟品种
(AA)
杂合子
(Aa)
人工
诱变
幼苗 (A)
幼苗
(a)
秋水仙
素处理
迟熟品种(AA)
秋水仙
素处理
人工诱变 + 单倍体育种
  当年就可以培育出优良新品种!
【例3】、现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依据的变异原理_________;另一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和④基因组成分别为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
发生在____________;
(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
为______________;
(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DT
ddTT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可以明显的缩短育种年限
【例1】小麦抗锈病(T)对易染病(t)为显性,易倒伏(D)
对抗倒伏(d)为显性。Tt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d位于
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抗病但易倒伏纯种和易染病
抗倒伏的纯种品种杂交,来培育既抗病又抗倒伏的高产
品种。请回答:
(1)F2代中,选种的数量大约占F2的( )
A.9/16 B.3/16 C.1/16 D.4/16
(2)抗病又抗倒伏个体中,理想基因型是( )
A.DT B.Dt C.ddTT D.Ddtt
(3)F2代中理想基因型应占( )
A.1/3 B.2/3 C.1/16 D.2/16
(4)F2代选种后,下一步应( )
A.杂交 B.测交 C.自交 D.回交
B
C
C
C
【例2】.右图纵轴表示青霉菌的菌株数,横轴表示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产量,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菌株数与产量之间的变化,曲线b、c、d表示使用不同剂量的诱变剂后菌株数与产量之间的变化。请根据图回答:
(1)从曲线a可以看出青霉菌中存在不同变异类型的个体,有的产生青霉素多,有的产生青霉素少。引起这种变异的主要来源是 。
(2)曲线b和a相比,说明了 。
(3)b、c、d 3条曲线比较,说明了 。
(4)比较b、c、d 3条曲线的变化,最符合人们的菌株是 ,
从中我们可得到什么启示
基因突变
诱变剂可以引起青霉菌发生基因突变,使青霉素的产量提高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d曲线对应的青霉菌株
人们可以通过反复诱变,不断地从诱变产生的突变中
筛选出高产菌株,从而提高青霉素的产量。
【例4】、以下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分析回答:
(1)A所示过程称“克隆”技术,新个体丙的基因型应与亲本中的_____________个体相同.
(2)B过程中,由物种P突变为物种P1。在指导蛋白质合成时,③处的氨基酸由物种P的_______ 改变成了_________。(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门冬氨酸GAC)
(3)C过程所示的育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该方法最常用的做法是在①处_____________ (4)D表示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若要在F2中选出最符合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过程中,②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D过程相比,E方法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门冬氨酸
缬氨酸
多倍体育种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杂交育种
从F2中选出符合要求的个体连续自交,直到得到不发生性状
分离的个体
花药离体培养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