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校: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 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到力的作用的相互性.2. 通过讨论,认识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3. 能列举生活实例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课前检测.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体操运动员上场前在手中抹滑石粉B.给门轴上的合页加润滑剂C.足球守门员戴防滑手套D.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车轮安装防滑链(第2题图).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小王利用同一木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则F1、F2、F3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1>F2>F3B.F1<F2<F3C.F1=F2=F3D.F1>F2=F3.汽车超速行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快速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让车轮停止转动是通过增大 来增大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轮胎在路面留下一道痕迹后汽车停下来,这是利用 的方法增大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第4题图).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同学用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1)实验时,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做 ____________ 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分析甲、乙两个实验现象和数据,可得:当接触粗糙程度相同时, ______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分析 ______两个实验现象和数据,可得: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4)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有关,于是他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放木板上进行实验,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次数 木块大小 接触面积S/cm2 摩擦力f/N1 整块 150 1.52 三分之二块 100 13 三分之一块 50 0.6小明的这个做法是 __________ (洗埴“正确”或“错误”)的.三、典例分析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成语“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会有力的作用B.成语“以卵击石”其实蛋撞击石头的同时石头也撞击蛋C.不接触的物体间不会有力的作用D.小孩用力推墙,他同时也受到墙的推力例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向后划桨,船向前进B.百米比赛起跑时,向后下方蹬地C.战斗机的发动机向后喷气,战斗机高速飞行D.瞄准球门方向,头球攻门例3.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船桨 B.湖水 C.同学 D.龙舟(例4题图)例4.小明的梦中经历:他和小华困在池塘中央的冰面上,冰面非常光滑,无法利用摩擦推动小船.如图,是他们的奇思妙想--把行李向后扔出去,船就前进了.他们奇思妙想的物理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推动小船前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例5题图)例5.(2021·陕西省改)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器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上。降落过程中着陆器与火星大气摩擦。接着利用减速伞减速后抛去防护罩,再启动推力发动机向下喷气。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喷气对着陆器产生的作用力方向______ (选填“向上”或“向下”),使着陆器悬停在空中,寻找合适的位置后降落。四、课后练习(一)基础达标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B. 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C. 发生力的作用,物体必须相互接触D. 接触的两个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间要有力的作用,必须相互接触B. 用手拉弹簧时,手对弹簧有作用力,弹簧对手没有作用力C.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D.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已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第3题图)B.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5题图)A. 风筝飞得时快时慢不需要力的作用B.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相互的C.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 儿童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2021·江苏省连云港市)小明和弟弟掰手腕,小明获胜。小明对弟弟的力记为F1,弟弟对小明的力记为F2,则( )A. F1大于F2 B. F1和F2大小相等C. F1先于F2产生 D. F2先于F1产生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甲用逐渐增大的水平力推乙,如图当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发现甲先向后退,而乙保持静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第6题图)A. 甲对乙的推力小于乙对甲的推力B. 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力小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C. 甲对乙的推力小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D. 乙对甲的推力等于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在2020年9月的全国游泳冠军赛中,刘湘夺得女子50米自由泳的冠军.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玩滑板车时,一只脚用力向后蹬地,车便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若双脚站在滑板车上,滑板车由于受到_________的缘故会慢慢停下.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按进行实验.当甲乙同时用力拉,发现甲乙相互靠近;(1)若甲拉乙时,则__________.(选填序号即可)①甲不动乙靠近 ②乙不动甲靠近 ③相互都靠近(2)上述实验现象表明: .(第9题图)(二)能力提升如下图所示,两只小船静止在水面上,右边的小船上的人用力撑开左边的那一只小船,下列关于两只小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0题图)A. 右边小船对左边小船的作用力较大B. 左边小船对右边小船的作用力较大C. 右边的船向左运动,左边的船向右运动D. 左边的船向左运动,右边的船向右运动(第11题图)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如图所示,当机翼快速转动时将空气向下压,由于 ,飞机受到向上的力从而升空.人持无线遥控器发出电磁波来控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和速度.无人机上固定的照相机拍摄地面的情况,此时像距与焦距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从力学的角度说明“孤掌难鸣”的道理.参考答案:课前检测答案B 2.A 3.压力 ; 变滚动为滑动4.匀速直线 压力 甲、丙 错误典例分析答案例1.C例2.D例3.B例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行李例5.向上课后练习(一)基础达标1.C 2.D 3.B 4.B 5.B 6.B7.水;相互的 8.相互;摩擦力 9.③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能力提升10.D1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像距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12.“孤掌难鸣”的道理是: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选题理由:课前检测第1题:考查了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第2题:考查了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第3题:考查了改变摩擦力的方法第4题:考查了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典例分析例题1: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例题2:考查了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例题3:考查了力的概念,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例题4:考查了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例题5:考查了力的概念,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课后练习(一)基础达标第1题: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点第2题: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的概念的了解与掌握,当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3题: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深入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第4题:本题考查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相互作用力、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增大摩擦力的方法等知识第5题: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6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第7题:结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考虑,即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力,另一个物体在受力的同时必然也是施力物体.第8题: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摩擦力,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和物理知识紧密联系第9题:此题考查力的相互作用性(二)能力提升第10题: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和物理知识紧密联系.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第11题:本题通过无人机飞行考查了物体力的相互作用、电磁波的应用、照相机原理等知识,综合性强第12题: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