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科 目 道德与法治 课型 新授课 年(班)级 八年级 印刷时间
主备人 同伴 组长签字 授课时间
课题:2.1坚持依宪治国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与分享知道宪法的构成、基本内容和性质。 2.通过观看视频明确维护宪法权威的原因和要求。 3.通过小组探究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
学习重点 根本的活动准则
学习难点 最高的法律效力
学习过程(学案) 备注
一、自主学习 1.宪法的构成和基本内容 2.宪法的性质和地位 3.维护宪法权威的原因和要求 4.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宪法知识知多少 1.观察图片,请你说出宪法有哪几部分构成?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2.阅读材料,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活动二:宪法权威我维护 通过观看中央纪委和监察委对惩治腐败零容忍、不放松,谈谈我们为什么维护宪法的权威? 结合课本P22,你认为我们应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活动三:宪法不同我区别 材料一:观察漫画 (1)从我国法律体系的角度看,你认为能够“锁"住“立法法”的是什么法律 你的依据是什么 (3分) 材料二:法律体系金字塔。 (2)材料二中的“法律体系金字塔”说明了什么道理? 材料三;有人说,宪法是一国法律的“母亲”;有人形象地将宪法比喻为“国家的资格证”和“政府开张营业的许可证”;还有人说,如果把我国所有的法律比作由多种乐器演奏的交响乐团,那么宪法就是这个交响乐团的最高指挥。 宪法与其他法律还有哪些区别 (3分) 材料三表明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2分) 四、课堂检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究法权威。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据此回答的内1~2题。 1.维护宪法权威的原因是( ) ①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③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无法保障,宪法就会受到漠视④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要求() ①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则②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职权③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④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21年3月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良好氛围。之所以贯彻宪法精神,是因为宪法 ①能够反映每个公民的意愿,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②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③是国家的根本法④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制定,下列观点中你赞同的是 ①必须以宪法为立法基础则和立法依据②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会因违宪而无效③制定和修改程序要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④这是一部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材料一]我国民法典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根据宪法”制定的。这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2)请你从宪法内容的角度比较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在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方面,宪法和其他法律分别发挥什么作用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