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学设计【课标要求】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为核心内容,探究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世界和人的价值等。通过对比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课围绕哲学的起源、哲学的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哲的产生、基本特征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展开,属于哲学本体论的知识。第三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及意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从实践出发、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大的现实生命;介绍了与时俱进的特点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在中国发展,并有力指导中国的发展实践。【教学目标】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理论来源和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的相关著作。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相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精神: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使我们在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精神。公共参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实践活动。【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分析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实践准动工作》思考:为什么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实践准动工作?师: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课讲授:出示课题——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议题:把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议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要完成的历史使命是什么?议题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议题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第一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议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要完成的历史使命是什么?探究活动一:视频分析《三大工人运动》探究问题: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有何意义?为何最终会以失败而告终,给了我们什么经验教训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分析整理探究结果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指导自己行动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1)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探究活动二:视频分析《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探究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以费尔巴哈、黑格尔为主要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分析整理探究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2)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探究活动三:视频分析《三大自然科学》探究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这三大自然科学发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分析整理探究结果(3)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必然结果。探究活动四:材料分析《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科学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社会科学前提。近代社会科学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现象及其规律,获得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尤其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等取得的积极成果,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科学前提探究问题: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它们是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科学前提(4)社会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代以来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2、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身由解放的道学币店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相关链接:马克思主义哲学逐渐走向成熟第二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议题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探究活动五:材料分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实践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主义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探究问题:与以往旧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全部旧哲学的分水岭。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要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世界。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世界。探究活动六:视频分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探究问题:视频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什么基本特征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还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1)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2)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探究活动七:视频分析《指导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究问题:视频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什么基本特征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①科学性:它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反复检验。②革命性: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探究活动八:图示分析 《党的指导思想的不断发展》探究问题:我国党的指导思想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与时俱进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产生于19世纪,但他依然具有强大的现实生命力,依然闪耀着光辉灿烂的真理光芒,散发出永恒的思想魅力。探究活动:视频分析《觉醒年代》探究问题: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分析李大钊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整理分析结果知识整合:社会主义决不会辜负中国主观唯心主义:(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观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2)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3)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实践还证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三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议题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探究活动九:材料分析《中国没有幸负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可以骄傲的说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中国没有幸负马克思主义。探究问题: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说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整理分析结果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毛泽东思想形成、地位: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精髓:实事求是。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形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贡献:所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地位: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作用: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原创性贡献。知识整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本课小结: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