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什么是“快乐读书吧”温儒敏教授曾言“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种子”。为培养这颗“读书的种子”,教材除了“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还把课外阅读编进教材,纳入课程。“快乐读书吧”是“课外阅读进课程”的一个代表性新栏目,是统编版教材中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板块,是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指引。这个栏目旨在激发学生阅读各种类型读物的兴趣,并有基本的文体知识,学习一些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 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导读激趣、方法指引、总结拓展等策略,实现教材指引学生快乐阅读的意图。二、为什么要设置“快乐读书吧”阅读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朗读手册》的作者吉姆·崔利斯更是秉持这样的观点:“教育的深远目标是让孩子爱上阅读。孩子们一旦喜欢上阅读,就会自然而然地主动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单凭一本国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国文教材以外多看一些书,越多越好。”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也说过:“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可见,不管从专家到一线老师,都意识到课外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但以往各个版本教材里的阅读,都只有单篇课文的阅读,缺乏对课外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引领,以致很多家长、老师在具体操作时,把教室里的“读书”片面定位在“读教材”上。我们知道,“教材”和“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材,即教科书,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来指导学生读写的范本。而书,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说,是“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心灵”的。陈先云先生在 2016 年全国统编教材培训会上特别强调:统编教材三至六年级的课文由原来的三十几篇减少到二十几篇,但是阅读量却增加了,其增加的地方就在课外阅读上,具体说就在“和大人一起读”和“快乐读书吧”。统编教材把课外阅读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课外阅读课程化,解决了课外阅读的边缘化问题,促进了儿童阅读进教材、进课程,体现了亲子阅读、全民阅读、自主阅读的思想。所以,“读教材”不等于“读书”,阅读光靠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统编教材把课外阅读纳入课程,就是在告诉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分内事!带动家长、社会人士参与儿童阅读,也是语文老师的应为之事!“快乐读书吧”汇总表年级 主题 书名 具体要求一年级(上) 读书快乐 介绍“阅读的方式和途径” 阅读方式:亲子阅读、师生共读、自主阅读、同伴分享……阅读途径:书店、图书馆、阅览室、学校、家里……一年级(下) 童谣儿歌 《读读童谣和儿歌200首(上)》 感受童谣的韵律与节奏在反复诵读中培养语感《读读童谣和儿歌200首(下)》二年级(上) 童话故事 《小鲤鱼跳龙门》 感受童话的想象树立正确的判断《“歪脑袋”木头桩》《孤独的小螃蟹》《小狗的小房子》《一只想飞的猫》二年级(下) 儿童故事 《神笔马良》 感受儿童的生活与愿望播下真、善、美的种子《七色花》《一起长大的玩具》《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愿望的实现》三年级(上) 经典童话 《安徒生童话》 感受中外经典童话体会名家语言魅力《稻草人》《格林童话》三年级(下) 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 感受中外经典寓言小故事背后大道理《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四年级(上) 神话故事 《中国古代神话》 感受中外神话的魅力体悟人民愿望与追求《希腊神话故事》《北欧神话故事》《印第安神话故事》四年级(下) 科普读物 《十万个为什么》(苏联) 米·伊林 广泛阅读爱上科学《十万个为什么》(中国)《穿过地平线》李四光2《细菌世界历险记》高士其《爷爷的爷爷哪里来》贾兰坡《森林报》(苏联)比安基《地球的故事》房龙五年级(上) 民间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 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学习预测故事的方法体会人类美好的愿望《列那狐的故事》《非洲民间故事》《小羊倌》(意大利)《伊凡王子和灰狼》(俄罗斯)五年级(下) 古典名著 《西游记》 了解古代章回体小说的特点学会对长文进行提炼与概括《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六年级(上) 儿童小说 《童年》 了解不同时期儿童的成长故事感受性格各异的儿童人物形象《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六年级(下) 世界名著 《鲁滨逊漂流记》 感受小说中的曲折情节《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