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华师大版 七上§ 6. 3 千姿百态的地形(2)---等高线地形图今天就让我们走进 等高线地形图这张地图你看得懂吗?1、海拔(绝对高度):海拔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一、海拔与相对高度如图,甲地海拔1500米,乙地海拔500米。表示地面高度的两种表示方法:海拔与相对高度2、相对高度:相对高度指某地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甲地比乙的高1000米;(相对乙地而言,甲地高度1000米)视频:海拔和相对高度(点击图片可播放)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经过实地测量各地的海拔高度,然后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起来,就成了等高线。一般要在每条等高线上标明海拔高度。如,测出某地区海拔100米的各个地点,并用曲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形成一条等高线。2、等高距:某个地形(如一座山),可以画出无数条等高线 ,两条相邻的等高线之间的距离称为等高距。画出所有的等高线 ,并说一说等高距多大。等高距50米3、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称为等高线地形图。视频:等高线地形图(点击图片可播放)4、等高线地形图中不同部位的地形形态请你观察右边的等高线地形 图,回答下列问题:(1)每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 高度都相等吗?(2)每两条相邻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都一样吗?(3)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会 不会交叉?(4)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形是陡坡还是缓坡?(5)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 形是平缓还是陡峭?相等一样不相交密集处是陡坡,稀疏处是缓坡。5、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1)等高线上的高度是海拔,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相等,单位是米;(2)等高距全图一致;(3)等高线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凡等高线重合处,必为峭壁;(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越大,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6)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的形状是从山顶起逐渐向外凸出的为山脊,两条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称为山的鞍部。(7)等高线地形图中,若是盆地,则为中间低四周高。读等高线地形图:(1)指出甲的名称、乙的海拔;(2)指出①的海拔、②、③与⑤的名称;(3)指出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4)指出A位于B的什么方位。甲是山顶,乙山的海拔560米;①的海拔500米;②是鞍部、③是山谷、⑤是悬崖峭壁;A、B两地相对高度为0米(两地等高)。A位于B的东南方向(南偏东方向)。三、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如图,想要绘制这个山地的等高线地形图。方法如下:第1步,设想有一个海平面,当把海平面移动到海拔1100m处时,海平面会与山体有无数个交点,这些交点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海拔相同。我们把这些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成为等高线。第2步, 将海平面再移动到海拔1200m处时,还是会形成这一海拔高度的等高线。第3步, 用相同的方法,将海平面再移动,分别可以得到海拔高度为1300m、1400m时的等高线,以此类推……得到更多的等高线。第4步, 将这些等高线全面投影到水平面上,就得到了等高线地形图。课堂小结1、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某地比另一地高出的垂直距离。2、等高线地形图是指用等高线来表示高低起伏的地形的地图;3、等高线为闭合曲线,等高距全图一致;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等高线重合处为峭壁,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陡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5、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的形状是从山顶起逐渐向外凸出的为山脊,两条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称为山的鞍部。课堂小练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深度为11034米,它们的相对高度为( )A.2185.14米 B.3152.84米C. 19882.86米 D. 无法计算C课堂小练2、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A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A.山脊 B.山顶C.山谷 D.陡崖A课堂小练3、下列关于等高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等高线上标的数据是相对高度B.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C.等高线上也可以不标数据D.等高线地形图上不能表示出平原B课堂小练4、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中,主要表示山脊的是( )A. B. C. D.D课堂小练5、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鞍部的是( )D课堂小练6、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A. B. C. D.B下节精彩继续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HS版七上§6.3千姿百态的地形(2)课后练习姓名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指的是( )A.绝对高度 B.相对高度 C.海拔 D.平均高度2、甲地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2000米,比乙地低1000米,则( )A. 甲地海拔1000米 B. 甲乙两地相对高度1000米 C. 乙地海拔1000米 D. 甲地海拔3000米3、关于等高线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上相对高度相同各点的连线 B.所有等高线平行C.坡陡地方等高线稀疏 D.坡缓地方等高线稀疏4、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高线的高度是相对高度 B.等高线闭合的地方一定是山顶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 D.等高线向高凸出的地方是山脊5、某登山队要到山顶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到山顶C容易 B. A到山顶C容易 C.从正南到山顶C容易 D.从正北到山顶C容易(第5题图) (第6题图)6、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图表示的实地面积比②小 B. 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C. 虚线位置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谷 D. 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7、下列关于等高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等高线是均匀分布的,处处等距B.同一幅等高线图上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密集C.等高线的数值中间大周围小则表示盆地D.同一幅等高线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8、等高地形图中,适合攀岩运动的地形是( )A. 陡崖 B.山顶 C.山脊 D. 山谷9、下面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 B.山谷、山顶、山脊、盆地C.山脊、山顶、山谷、盆地 D.山谷、山脊、山顶、盆地10、图中,A点的海拔是 ,B点的海拔是 ,AB两点的相对高度 ,BC两点的相对高度是 ,AC两点的相对高度是 。(第11题图) (第12题图)11、图中,A为 ;G为 ;EF为 ;CD为 ;H的海拔约为 ;此图中等高距为 ;甲比乙两山峰高出 。参考答案1、B 2、B 3、D 4、C 5、A6、D 7、D 8、A 9、A10、1500米 500米 1000米 1000米 2000米11、鞍部 悬崖 山谷 山脊 500米左右 200米 170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HS版七上§6.3千姿百态的地形(2)预学案姓名请您以教材为蓝本,完成下列问题:一、知识点预习:1、海拔是指地面某地高出 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某地比 高出的垂直距离;2、有些地图上画有很多弯弯曲曲的曲线,可以看出 ,这叫做 “等高线地形图”;3、经过实地测量各地的 高度,然后把 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起来,就成了等高线。4、请你观察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每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都相等吗?(2)每两条相邻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都一样吗?(3)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会不会交叉?(4)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形是陡坡还是缓坡?(5)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形是平缓还是陡峭?二、知识点运用:1、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地面起伏高低的地形图是( )A.等高线地形图 B.分层设色地形图C.导游图 D.政区图2、等高线地形图上,若干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 )A.盆地 B.陡崖 C.鞍部 D.山顶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 )A.海拔高 B.坡度陡 C.坡度缓 D.相对高度小4、等高线地形图表示( )A. 地形的类型 B. 地形的分布 C. 地形的起伏 D. 地形的地质构造5、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表示的是山谷B. 等高线闭合的地方,表示的是山峰C.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D. 不在同一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不同6、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缓的是( )参考答案:一、知识点部分:1、海平面 另一地 2、高低起伏的地形 3、海拔 海拔高度相同4、(1)相等 (2)一样 (3)不交叉 密集处是陡坡 (5)稀疏处是缓坡二、知识运用部分:1、A 2、B 3、B 4、C 5、C6、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清风明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HS版七上6.3千姿百态的地形(2).pptx HS版七上6.3千姿百态的地形(2)课后小练.doc HS版七上6.3千姿百态的地形(2)预学案.doc 海拔与相对高度.mp4 等高线地形图.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