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上册《走近传统民居》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走近传统民居》是第一单元“漫步建筑世界”第 1 课的内容, 属于“欣赏 ·评述”学习领域。从课题定位来看,传统民居是建筑艺 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也是乡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历来就是对 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一个具备人文性质的学 习专题。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民居了解应该不多,或者只对某一、 两种民居有些了解,尤其是传统民居背后的人文因素、建筑的艺术之 美是学生必须有所了解的,所以这节课会让学生通过学习对中国传统 民居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五种民居建筑的造型特点、功能优势 以及屋顶、门、窗的外形特点,并能用艺术词汇和语言描述视觉感受。 尝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喜欢的传统民居。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讲授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民居 的造型特点和功能优势,表达自己的视觉感受。尝试用线条和色彩表 现喜欢的民居建筑,注意其外形及屋顶、门、窗的形状。3、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家园时与大自然共生共处的 精神和智慧。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主要的五种传统民居,了解造型上的不同点,在建筑材 料方面的多样性及其视觉感受。教学难点:了解民居的人文性质,能描述环境、气候对民居造型、居住功能的 影响关系。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说到民居,估计大家脑子里出现的一定是一栋栋高楼大厦,一座 座漂亮的住宅小区,没错!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民居。那你们 知道在几百年前人们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吗?下面请大家跟着老 师一起走近传统民居!二、了解五种民居师:今天我们将要对这五种民居作一个小小的探究 (PPT),因为各 地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民居的样式和风格也各不 相同。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气候、环境差异最为明显,北方:少雨、 干燥,南方:多雨、湿润。根据这五种民居所在的位置,我们由北向 南依次去看一看吧 (PPT)。1 、北京四合院师: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里,坐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围合起来的院落住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合院(造型特点:四面围合) 。四合院在布局上最显著的特点是整个院子以南北贯穿的中轴 线向两边对称设计,处处显示了对称规整、和谐的美感 (视觉感受: 对称规整) 。整个院子的围墙一般不会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 幽静。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 (功 能优势:幽静舒适) 。宅门从建筑规模、材料、形式、色彩等方面可 以看出主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屋顶,一色的青瓦,沿屋脊向两 边伸展,犹如大雁展翅,遨游空中;门窗呈方形用木材制作,为庭院 增加一抹绚丽的色彩。。四合院内的砖雕、木刻、石雕、彩绘等装饰 工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四合院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许多充满吉祥寓意的画面表达了人们对幸福 美好生活的向往 2 、陕西窑洞师:四合院在我国历史悠久,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财富。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同在北方地区,却远在黄土高原上的古老的窑洞民 居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视频 1) .师:看来窑洞是人类战胜困难得以生存而产生的。窑洞施工简便、 造价低廉,是一种很古老的居住方式,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出现过。洞 内上圆下方,拱形的圆顶能使窑洞更加牢固 (造型特点:上圆下方)。 洞内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功能优势:冬暖夏凉)。半圆形的木色窗 格虽没艳丽的彩绘装饰,但与黄土墙的结合,却显示出了最本真、质朴的美感,被称为“窑洞建筑的眼睛”。窗格图形样式丰富,各种吉 祥符号构成的窗格显示出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窗花就像是 装扮窗格的花衣裳,为窑洞增添了一抹喜庆吉祥的色彩。更为质朴的 窑洞民居增添了一丝秀丽 (视觉感受:朴实秀丽)。 一眼望去,洞洞 相连,除了给我们留下古韵遗风的天然之趣,更让我们看到了西北人 民顺应自然、因地制宜与大自然共生共处的精神和智慧。3 、皖南民居师:下面我们要离开这片黄土地,去一个美丽而宁静的世外桃源, 这里青山环绕、绿水相伴,白墙黛瓦的色调显示着特有的清新与淡雅, 高高的宅墙矗立于曲曲窄窄的深巷两边,那鳞次栉比、重檐翘角的马 头墙尽显历史的沧桑,那幽深的庭堂宅院依然弥漫着淳朴和儒雅的气 息。这就是具有九百多年历史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村落— —皖南民居。只有白墙黛瓦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就像一幅美丽的山 水画卷,这又是怎样的一种视觉感受呢? (视觉感受:清新淡雅)师:刚才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有没有关注到两个关键词:幽深 的庭院、高高的院墙,为什么会这么形容呢?从这张图片里你能找到 答案吗?原来,这里是人多地少,所以房子的面积都不会太大,只能 往上拓展,一般都会建两至三层的楼房,房子高了小小的院子就会显 得幽深,所以“高墙深院”由此而来 (造型特点:高墙深院) 。虽然 “人多地少”的问题解决了,但又有了新的问题:风大时会吹落瓦片 , 还有家家户户只有一墙之隔,万一发生火灾那就非常危险了。于是他 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建造这种高高的墙头 ,因酷似马头的样子,又有“一马当先”的吉祥意图,所以称之为“马头墙”。不仅可以挡住 大风,还可以起到隔离火源的作用。看来马头墙不仅美观还有着防火、 防风的功能呢 (功能优势:防火防风) 。此外他们还在有限的空间内 开凿水池 、巧设盆景、雕梁画栋并绘制各种楹联匾额,创造了优雅 的生活环境。4 、福建土楼师: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动画片 (视频 2 :客家土楼) 这就是世 界上独一无二的福建土楼 (PPT),对于这样的建筑,你能用一、两 个词语来形容你的感受吗?老师想到了这两个词“高大”、“奇特”(视 觉感受:高大奇特) 。现存的有圆楼、方楼、五角楼……圆楼最具特 色。厅堂、主楼、大门都在中轴线上,两边对称而建。以一个圆心层 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十分壮观 (造型特点:环 环相套)。被称为圆楼之最的承启楼,共有 400 个房间,60 户人家, 可住几百口人,体积之大,为民居之最。那土楼为何要建成这样、并 且有这么多人住在一起呢?当时的客家人是为了防范外族的骚扰和 侵略,便创造了这种庞大的土楼用于大家族结伴而居,土楼的主要材 料就是黄土和木材,他们建成的土楼上小下大,外墙厚实非常坚固, 只有在 三、四层才设有小窗户,用于观察外面的敌情及时进行抵御。 建设土楼对外可抗敌,对内利于大家族团结、聚力。(功能优势:聚 力抗敌)屹立六百多年的土楼雄浑古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而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更值得大家去传承。5 、开平碉楼师:其实在一些动乱的年代,当老百姓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他们 就只能靠智慧和集体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在我们广东也极具防御功能 的建筑群,那就是开平的碉楼。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它们的百变造型!师: 这些造型各异的碉楼用“千楼千面” 来形容它们太合适了 (视觉感受:千楼千面),那碉楼具有哪些防御功能?原来开平地处 偏远,所以经常有匪徒的骚扰,而且还时有洪水的侵害,所以碉楼具 有集防匪、防洪的功能 (功能优势:防洪防匪);为何碉楼的造型各 不相同?下面这段视频也许能告诉你答案,你要看仔细哦!(视频 3: 开平碉楼) 许多远在海外的华侨回乡建碉楼,所以在传统的基础上碉 楼又吸取了世界各国建筑的特点而造型各异 (造型特点:中西合璧); 碉楼因为运用了钢筋水泥、青砖、泥、土等建筑材料使得碉楼更加坚 固。现在这些中西合璧精美的碉楼不仅保护了百姓的生命安全、还在 抗日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地作用呢!现在的碉楼已成为开平的一道奇 特的风景。(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五种传统民居的欣赏、观察、比较 了解建筑的造型特征,通过讲述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生活习 惯,让学生明白民居的建设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所具有的相 应的功能,并尝试用艺术词汇或语言加以描述传统民居的艺术特色。)三、学习回顾、小结师: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这五种民居的造型特点你能在下面选 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吗? (PPT) 还有功能优势和艺术特色?师:今天我们从造型特点、功能优势、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对民居进行欣赏,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自然环境不佳、生产力和 生活水平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还能以积极的态度战胜困难,因地制 宜用智慧和经验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大家可以尝试用同样的方法去 了解其他的民居,或者用手中的画笔把它们描绘出来,用线条和色彩 感受民居建筑的魅力。视频演示。(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既是对所学内容的总结也是复习巩固的关 键,引导学生梳理五种民居在造型特征、功能优势和艺术特色三方面 的内容以便更加清晰地了解相关知识,并尝试使用艺术词汇和语言加 以描述。同时也鼓励学生用同样方法尝试独立去欣赏身边其它的传统 民居,感受艺术的魅力,这样本节课就不会仅仅局限于欣赏这五种民 居,而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欣赏民居的方法,可以独立去了解更多的 传统民居。)四、小结师:同学们 我国传统民居种类众多,是建筑艺术宝库中的珍贵 遗产。我们今天只是对其中的五种民居作了初步的了解 ,课后大家 还可以通过书籍、 网络、旅游等方式,深入了解它们,这样才能更 多地感受传统民居所蕴含的无穷魅力,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 智,只有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继承和不断创新,才能让我们拥有更加 宜人的民居。(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人类与大自然相处中所体现的伟大智 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