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 城:
司马睿
公元317年
建康
灭亡时间:
公元420年
2.东晋的建立
一、东晋的兴亡
1.背景: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灭掉西晋。
晋元帝司马睿
南北对峙
王导
3.东晋的政治特点: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本身司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家大族把持,最先的一个乃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导,其后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王敦等等。
政治上依靠王导,
军事上依靠王敦。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
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失败的原因: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背景:东晋虽然偏安于江南,但在历代帝王在位的时候都希望收复北方的国土。
祖逖是东晋率先北伐的将领,他曾经率军收复黄河以南地区,但由于东晋内部出现纠纷,朝廷又担心他北伐成功后威望太高,结果没有给予支持,以致功败垂成,忧愤而死,曾收复的土地又被胡人重新占领。
东晋的北伐(军事)
祖逖(266年-321年)
淝水之战
前秦统一北方
淝水之战
时间:383年
交战双方:前秦、东晋
兵力对比:80万:8万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二、淝水之战
交战时间 383年
交战政权 前秦 VS 东晋
交战民族 氐族 VS 汉族
主要人物 苻坚 VS 谢安
著名典故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
战争结果 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南方相对稳定。
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背景:前秦强大统一黄河流域,与南方东晋形成对峙局面。
①军队民族成分复杂,民族矛盾严重,军心不齐。
②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
③战线过长,士兵疲于应战。
①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
②内部团结,士气高涨。
③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指挥得当
前秦
东晋
二、淝水之战:
在淝水之战中,拥兵80多万的前秦军队是如何被东晋的8万守军打败的呢?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说说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你觉得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而在于人心、战术。
说一说
北伐后东晋的社会局势:
表现:
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了东晋的统治,东晋灭亡。
北伐的结果:
1、最终未能收复中原;
2、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
1、统治局面相对稳定
2、社会经济发展有所发展
东晋灭亡:
             



西晋
十六国(前秦)
东晋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更替表
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南:
北:
三、南朝的政治
三、南朝的政治
宋文帝
1. 南方的政权: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 繁荣:宋是南朝疆域最大、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宋文帝、宋武帝在位时,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宋武帝
南朝
(建康)
420-589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三、南朝的政治
算一算,南朝中时间最长和最短的政权分别是哪个?
对比一下,南朝中领土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哪个政权?
宋 59年
齐 23年
刘宋最大;南陈最小。
3. 概况:
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一:(江南)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对比一下,《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2.同一个地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史记》江南尚未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发达。
《宋书》江南开发后的景象,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
【对比一下】
《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宋书》所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穿用。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江南的发展带来了劳动力、
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江南地区的战乱少,社会比较安定;
自然条件
人口条件
社会条件
政治条件
江南地区统治者采取适当的政策发展经济;
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四、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人民
(最主要因素)
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便于耕种;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1.农业方面:
表现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很多水利。农业技术也有很大改进。
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推广选种、育种
水稻育秧移栽。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双季稻
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2.手工业方面: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
史称,扬州“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织锦
东晋 纺织画像砖
魏晋南北朝大袖衫、间色条纹裙
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南朝十分重视造船,江南已发展到能建造1000吨的大船。 船速明显加快,尤其是祖冲之发明千里船,能日得百余里。民间的造船业也很兴盛,有不少私人营造的大船。
手工业
根据史籍绘制的千里船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东晋青瓷羊尊
东晋南朝时青瓷发展到成熟阶段,无论在胎质、釉色、纹饰与烧制技术方面,都有提高。青瓷胎体较薄,造型秀缺陷,釉色青灰,匀净莹润。瓷业以越窑规模最大,产量最高,质量最好。
东晋越窑小瓶
手工业
灌钢法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由北齐著名冶金家綦母怀文发明。17世纪以前,西方各国一般都是采取熟铁低温冶炼的办法,钢铁不能熔化,铁和渣不易分离,碳不能迅速渗入。经过"块炼法"--"百炼钢"--"炒钢法"的发展历程,中国发明了灌钢法,成功解决这一难题,为世界冶炼技术的发展做出划时代贡献。
手工业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
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3.商业
南方的经济地位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南宋
落后期
开发期
繁荣期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小知识:“经济中心”与“经济重心”的 区别
“中心”涉及政治的影响,一般来讲首都在哪儿,就在哪儿形成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统一时期,一般只有一个中心,分裂时期,则可能有多个中心。“经济重心”则是指经济最发达、地位最重要的某个较大地区。
4、影响:
东晋南朝
时期江南
地区的开发
南方政权更替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的
兴亡
南朝的统治
门阀士族政治:“王与马,共天下”
时间: -
北伐中原(祖逖)
王朝:
政治
前期(宋):
后期(梁):
原因
表现:
影响:
南方战乱少、较安定
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生产技术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趋向平衡
为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础。
本课小结
317年
420年
政治表现:
军事表现:
宋、齐、梁、陈
社会安定
侯景之乱
民族: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北齐
西魏
北周
十六国
北朝
南朝


东晋
西

北魏
东魏


三国两晋(魏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
北方
南方
统一
前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