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写意花卉 教案 岭南版 六年上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写意花卉 教案 岭南版 六年上 表格式

资源简介

《写意花卉》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 学画中国画 课题 写意花卉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1 课时
学习要点 运用中国画写意技法表 现花卉,初步掌握墨色的深浅变化。 学习方式 观察、欣赏、探究、体验。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造型·表现”领域的一节国画课, 教学主要是围绕写意花卉作品欣赏和写意花卉技法学习两大部分的内容组成,以常见的荷花、菊花、牡丹等作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会运用写意画的笔墨技法,并且运用写意画的笔墨技法临摹或创造一幅 花卉作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写意花卉的基本知识,掌握写意花卉在描绘花、叶、茎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学会写意花卉在用笔、用墨、用色、构图等方面的技法。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写意花卉的临摹方法和造型乐趣,在掌握写意花卉用笔、用墨、用色、构图等技巧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大胆表现的的学习态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用写意花卉表现对自然花卉的兴趣,以及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中写意花卉的笔墨技法,并且学会通过写意花卉抒发和表达人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学会大胆用笔、用墨,培养学生掌握写意画的笔墨技 法,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用写意技法临摹一幅花卉作品,充分发挥想象力。 较高要求:参考画家作品,创作一幅写意花卉作品,大胆用笔, 要有墨色的变化,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背景。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微课、毛笔、墨汁、毛毡、生宣纸、调色碟、中国画颜料、水、笔洗等。 学具准备:毛笔、墨汁、生宣纸、小碟子、中国画颜料、书画毡、 小水桶、小毛巾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1.导语。 教师进行自我介绍。 1. 熟 悉 授 课老师。 1. 增进了 解,拉近距离。
2.看一看。 展示木棉花图片,通过介绍花城——广州,引入课题。 出示课题:写意花卉。 2. 认 真 观看各种花卉,体会花卉的美。 2. 通过直观欣赏身边的花卉,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课堂发展 3.猜一猜。 (1)展示谜面。 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 (打一花卉植物) (2)出示谜底。 (3)吟诵赞美荷花的诗句。 3.猜谜语, 并且用诗句表达自己对花卉的喜爱。 3. 在吟诵中感受花卉的美,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4.比一比。 初步对比:出示三幅荷花图片进行对比,并提出问题: 三幅图片有什么不同? 进一步对比:宋画《出水芙蓉》和齐白石的《红荷》又 有什么不同? 4. 在 欣 赏对比中,初步认识中国画里的写意花卉。 4.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
5.忆一忆。 (1)回忆上节课写意画在用笔、用墨等方面的技法。 用笔:中锋、侧锋。 5. 学 生 在回顾复习中,熟悉写意画的用 笔、用墨等技 5. 加深巩固。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 清。 法。
6.赏一赏。 欣赏一:潘天寿的《映日》, 并且提出思考的问题: 画家是怎样通过用笔、用墨、用色等技法来表现荷花的 这幅画的构图有什么特点? 欣赏之二:任伯年的《牡丹图》,分析用笔、用色的特点。 欣赏之三:贾世玉的《富贵硕果图》,分析作品在构图、用色 等方面的特点。 6.在欣赏、分析中,学习画家在用笔、用墨,以及立意构图等方面的技法特点。 6. 感受画家的笔墨情趣, 体会画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提高审美情趣。
7.学一学。 (1)教师教学示范.微课演示荷花的画法。 (2)小结写意荷花的作画步 骤,以及用笔、用墨等技法,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7. 仔 细 观察教师的教学示范, 学习用笔、用墨等相关的技法和绘画 步骤。 7. 体会画家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感受中国画的神奇魅力。
8.画一画。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用写意技法临摹一幅花卉小品,充分发挥想象力。 (2)较高要求:参考画家作 品,用笔大胆,创作一幅写意花卉作品,还可以给作品添加背景。 8. 运 用 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用色等技法进行临摹或创作练习。 8. 在创作体验中去感受写意画独特的美。
9.赏一赏 9. 在 欣 赏 9. 通过欣
出示画家作品和优秀的学生作品,让学生学习借鉴。 学习中,进一步体会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等技 法。 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10. 结语。 教育学生要热爱中国的传统艺术,可以用自己的作品,去美化生活。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 一个有心人,多发现生活中的美。 10.利用课外时间,多学习、多创作。 10. 发 现美、创造美。
板书设 计 写意花卉 用笔 中锋 侧锋用墨 浓墨 淡墨借物抒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