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讲练】第5讲 函数初步与正比例函数(学生版+教师版,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项讲练】第5讲 函数初步与正比例函数(学生版+教师版,PDF版)

资源简介

第5讲 函数初步与正比例函数
一、函数的概念及表示
知识导航
定义 示例剖析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
常量与变量
量,取值始终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如:在圆的面积公式中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量,例如 和 ,对于 中, 是常数,是一个常量,而 随
自变量、因
x的每一个值,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其中 的变化而变化,所以 、 是变量
变量与函数
是自变量, 是因变量,此时也称 是 的函数
注意:
⑴函数不是数,它是指在一个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函数本质就是变量间的对应关系
⑵对于每一个给定的 值, 有一个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否则 就不是 的函数
⑶对于每一个给定的 值, 可以有一个值与之对应,也可以有多个值与之对应
在初中阶段,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考
虑下面几个方面:
⑴整式:自变量取值范围是任意实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指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

的取值的全体,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通常从两方
函数自变量 ⑵分式:自变量取值范围是使分母
面考虑:
的取值范围 不为零的任意实数
一是要使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
⑶根式:当根指数为偶数时,被开
二是要符合客观实际.
方数为非负数
⑷零次幂或负整数次幂;使底数不
为零的实数
函数的三种
⑴列表法:通过列表表示函数的方法 如:
表示方法
⑵解析法: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解析

⑶图象法:用图象直观、形象地表示一个函数的
方法
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 如:当 时, ,此时对应
函数的图象 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 坐标为 ,
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当 时, ,此时对应坐标
为 ,
画函数图象
列表—描点—连线(平滑的曲线) 满足 的所有的点的坐标组
的步骤
成的图形就是函数 的图象
函数解析式
⑴满足函数解析式的坐标的点,一定在函数图象上
与图象的关
⑵函数图象上的点坐标满足函数解析式

经典例题
例题1
1 在下列式子中, 是 的函数的有(  )
① ;② ;③ ;④ ⑤ .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2 下列图象中 一定不是 的函数的是( ).
A. B.
C. D.
例题2
求下列函数关系式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
(1) .
(2) .
(3) .
(4) .
例题3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画出函数① ;② 的图象,并解决以下问题:
判断下列哪些点分别在函数①②的图象上: ; ; ; ;
; .
二、正比例函数
知识导航
定义:一般地,形如 ( 为常数, )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 叫比例系数
图象:正比例函数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函数
示意图(草图) 图象位置 变化趋势 性质(增减性)
随 的增大而增大
> 经过原点和第一、三象限 从左向右上升
随 的减小而减小
随 的增大而减小
< 经过原点和第二、四象限 从左向右下降
随 的减小而增大
关于 :① > ,图象过一、三象限; < ,图象过二、四象限
② 越大,图象越靠近 轴
经典例题
例题4
请回答下列各题
(1) 下列函数关系式中, 是 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
A. B.
C. D.
(2) 若函数 是正比例函数,则 的值是 .
(3) 若函数 ( 为常数)是正比例函数,则 的值为 .
例题5
1 下面哪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象限( ).
A.
B.
C. ( 为常数)
D.
2 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那么 为( ).
A. B. C. D.
3 如图:三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对应的解析式是① ,② ,③ ,则 、 、 的大
小关系是(  ).
y
x
O
A. B. C. D.
例题6
1 已知函数 , 随 增大而(  ).
A. 增大 B. 减小 C. 与 有关 D. 无法确定
2 和 是正比例函数 图象上的两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当 时,
D. 当 时,
3 若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和点 ,当 时,若 ,则 的取值
范围是 ;若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4 已知正比例函数 的函数值随 的增大而减小,则函数的图象经过( ).
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二、三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三、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知识导航
定义 示例剖析
方法:待定系数法
例题:
步骤:
正比例函数 上有一点
⑴设出正比例函数解析式

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⑵找出满足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点 ,
将 , 代入 得:
⑶将点 , 其中 带入正比例函数解
解得:
析式得
则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⑷确定正比例函数解析式
经典例题
例题7
1 正比例函数 上有一点 , ,则 的值为 .
2 一个函数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直线,并且这条直线经过点 与点 ,求这个函数解析式及
的值.
3 已知: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第四象限内的两点 ( , )及 ( , ).
(1) 求 、 两点的坐标及这个正比例函数.
(2) 根据图象回答,当 从 逐渐减小到 时, 的值是如何变化的?
四、数学万花筒
函数的起源
函数的起源(产生)十六、十七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兴起,为了争夺霸权,迫切需要发展
航海和军火工业。为了发展航海事业,就需要确定船只在大海中的位置,在地球上的经纬度;要打仗,
也需知道如何使炮弹打的准确无误等问题,这就促使了人们对各种“运动”的研究,对各种运动中的数量
关系进行研究,这就为函数概念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实际需要的基础。十七世纪中叶,笛卡儿
(Descartes)引入变数(变量)的概念,制定了解析几何学,从而打破了局限于方程的未知数的理解;
后来,牛顿( Newton)、莱布尼兹(Leibniz)分别独立的建立了微分学说。这期间,随着数学内容的
丰富,各种具体的函数已大量出现,但函数还未被给出一个一般的定义。
牛顿于 1665年开始研究微积分之后,一直用“流量”( fluent)一词来表示变量间的关系。1673年,
莱布尼兹在一篇手稿里第一次用“函数”( fluent)这一名词,他用函数表示任何一个随着曲线上的点的变
动而变动的量。(定义1)这可以说是函数的第一个“定义”。例如,切线,弦,法线等长度和横、纵坐
标,后来,又用这个名词表示幂,即表示 x , x2, x3,…。显然,“函数”这个词最初的含义是非常的模糊和
不准确的。人们是不会满足于这样不准确的概念,数学家们纷纷对函数进行进一步讨论。二、函数概念
的发展与完善⒈以“变量”为基础的函数概念在 1718年,瑞士科学家,莱布尼兹的学生约翰·贝奴里
(Bernoulli,Johann)给出了函数的明确定义:变量的函数是由这些变量与常量所组成的一个解析表达
式。(定义2)并在此给出了函数的记号φx。这一定义使得函数第一次有了解析意义。
五、巩固加油站
巩固1
判断下列式子中 是否是 的函数.
1. .
2. .
3. .
4. .
巩固2
函数 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
巩固3
在函数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
巩固4
在函数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
巩固5
函数 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
巩固6
下列 关于 的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的为( ).
A. B.
C. D.
巩固7
若函数 是正比例函数,则 的值是 .
巩固8
已知函数 ,如果 是 的正比例函数,则 的值为( ).
A. B. C. , D.
巩固9
函数 是正比例函数的条件是( ).
A. B.
C. 且 D. , 可取任意实数
巩固10
正比例函数 的图像经过坐标系的( ).
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一、四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巩固11
, 是正比例函数 图像上两点,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B.
C. 当 时,
D. 当 时,
巩固12
已知正比例函数 ,且 随 的增大而减小,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巩固13
正比例函数 图象上有两点 ,当 时, ,则 的取值范围
是 .
巩固14
关于正比例函数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图象必经过点( , ) B. 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C. 随 的增大而减小 D. 不论 取何值,总有
巩固15
已知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
(1) 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 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
y
4
2
x
–4 –2 O 2 4 6
–2
–4
(3) 判断点 、点 是否在这个函数图象上 .
(4) 已知图象上两点 , , , ,如果 ,比较 , 的大小.第5讲 函数初步与正比例函数
一、函数的概念及表示
知识导航
定义 示例剖析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
常量与变量
量,取值始终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如:在圆的面积公式中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量,例如 和 ,对于 中, 是常数,是一个常量,而 随
自变量、因
x的每一个值,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其中 的变化而变化,所以 、 是变量
变量与函数
是自变量, 是因变量,此时也称 是 的函数
注意:
⑴函数不是数,它是指在一个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函数本质就是变量间的对应关系
⑵对于每一个给定的 值, 有一个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否则 就不是 的函数
⑶对于每一个给定的 值, 可以有一个值与之对应,也可以有多个值与之对应
在初中阶段,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考
虑下面几个方面:
⑴整式:自变量取值范围是任意实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指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

的取值的全体,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通常从两方
函数自变量 ⑵分式:自变量取值范围是使分母
面考虑:
的取值范围 不为零的任意实数
一是要使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
⑶根式:当根指数为偶数时,被开
二是要符合客观实际.
方数为非负数
⑷零次幂或负整数次幂;使底数不
为零的实数
函数的三种
⑴列表法:通过列表表示函数的方法 如:
表示方法
⑵解析法: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解析

⑶图象法:用图象直观、形象地表示一个函数的
方法
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 如:当 时, ,此时对应
函数的图象 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 坐标为 ,
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当 时, ,此时对应坐标
为 ,
画函数图象
列表—描点—连线(平滑的曲线) 满足 的所有的点的坐标组
的步骤
成的图形就是函数 的图象
函数解析式
⑴满足函数解析式的坐标的点,一定在函数图象上
与图象的关
⑵函数图象上的点坐标满足函数解析式

经典例题
例题1
1 在下列式子中, 是 的函数的有(  )
① ;② ;③ ;④ ⑤ .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答案 C
解析 在下列式子中, 是 的函数的有①, ③, ④ ,所以选C.
标注 函数 >函数概念和图象 >函数基础 >题型:判断函数
2 下列图象中 一定不是 的函数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根据函数的定义可得选D
标注 函数 >函数概念和图象 >函数的图象 >题型:判断函数的图象
例题2
求下列函数关系式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
(1) .
(2) .
(3) .
(4) .
答案 (1) .
(2) .
(3) 或 .
(4) .
解析 (1) 略.
(2) 略.
(3) 略.
(4) 略.
标注 式 >分式 >分式的基础 >题型: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例题3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画出函数① ;② 的图象,并解决以下问题:
判断下列哪些点分别在函数①②的图象上: ; ; ; ;
; .
答案 图象见解析.点 、 、 均不在两个图象上,点 在②上,点 在①上,点 均在①和②
上.
解析 列表略,图象如下,注意强调几点:⑴自变量在定义域内取值;⑵连线时按照横坐标由小到
大的顺序用平滑曲线连接;⑶由定义域判断图象是否有端点.
标注 函数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基础 >题型:画二次函数图象
二、正比例函数
知识导航
定义:一般地,形如 ( 为常数, )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 叫比例系数
图象:正比例函数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函数
示意图(草图) 图象位置 变化趋势 性质(增减性)
随 的增大而增大
> 经过原点和第一、三象限 从左向右上升
随 的减小而减小
随 的增大而减小
< 经过原点和第二、四象限 从左向右下降
随 的减小而增大
关于 :① > ,图象过一、三象限; < ,图象过二、四象限
② 越大,图象越靠近 轴
经典例题
例题4
请回答下列各题
(1) 下列函数关系式中, 是 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
A. B.
C. D.
(2) 若函数 是正比例函数,则 的值是 .
(3) 若函数 ( 为常数)是正比例函数,则 的值为 .
答案 (1) B
(2)
(3)
解析 (1) 是 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
(2) 且 ,所以 .
(3) 略.
标注 函数 >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 >题型:解析式
例题5
1 下面哪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象限( ).
A.
B.
C. ( 为常数)
D.
答案 D
解析 ∵ ,
∴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二、四象限.
故A错误.
∵ .
∴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二、四象限.
故B错误.
∵ .
∴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二、四象限.
故C错误.
∵ .
∴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一、三象限.
标注 函数 >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 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那么 为(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因为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所以 ,所以 .
故选 .
标注 函数 >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 >题型: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
3 如图:三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对应的解析式是① ,② ,③ ,则 、 、 的大
小关系是(  ).
y
x
O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首先根据图象经过的象限,得 , , ,再根据直线越陡, 越大,则 .
故选 .
标注 函数 >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 >题型: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
例题6
1 已知函数 , 随 增大而(  ).
A. 增大 B. 减小 C. 与 有关 D. 无法确定
答案 A
解析 已知函数 , 随 增大而增大 .
标注 函数 >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 >题型: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
2 和 是正比例函数 图象上的两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当 时,
D. 当 时,
答案 C
解析 正比例函数 ,所以 随 的增大而减少.故选 .
标注 函数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基础 >题型: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
3 若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和点 ,当 时,若 ,则 的取值
范围是 ;若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1.
2.
解析 若正比例函数 的图像经过点 和点 ,当 时, ,则函数随
值增大而减小,为减函数,那么 .
标注 函数 >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 >题型: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
4 已知正比例函数 的函数值随 的增大而减小,则函数的图象经过( ).
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二、三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答案 D
解析 ∵ ,
∴函数的图象过二、四象限,
故选 .
标注 函数 >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 >题型: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
三、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知识导航
定义 示例剖析
方法:待定系数法
例题:
步骤:
正比例函数 上有一点
⑴设出正比例函数解析式

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⑵找出满足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点 ,
将 , 代入 得:
⑶将点 , 其中 带入正比例函数解
解得:
析式得
则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⑷确定正比例函数解析式
经典例题
例题7
1 正比例函数 上有一点 , ,则 的值为 .
答案
解析 ∵正比例函数 上有一点 ,
∴ ,
∴ ,故答案为: .
标注 函数 >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 >题型:解析式
2 一个函数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直线,并且这条直线经过点 与点 ,求这个函数解析式及
的值.
答案 , ,.
解析 设解析式为 ,由过点 可得当 , 代入得 ,
∴解析式为
再将 , 代入 中,解得 .
画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可选取两点: , .
标注 函数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题型:已知两点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3 已知: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第四象限内的两点 ( , )及 ( , ).
(1) 求 、 两点的坐标及这个正比例函数.
(2) 根据图象回答,当 从 逐渐减小到 时, 的值是如何变化的?
答案 (1) ( , ), ( , ),
(2) 的值从 增大到
解析 (1) 将 、 两点坐标代入 中,得 解得 ,
∵点在第四象限,所以 , ,
∴解析式为 , ( , ), ( , ).
(2) 当 时, ,当 时, ,
∴ 的值从 增大到 .
标注 函数 >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 >题型: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
四、数学万花筒
函数的起源
函数的起源(产生)十六、十七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兴起,为了争夺霸权,迫切需要发展
航海和军火工业。为了发展航海事业,就需要确定船只在大海中的位置,在地球上的经纬度;要打仗,
也需知道如何使炮弹打的准确无误等问题,这就促使了人们对各种“运动”的研究,对各种运动中的数量
关系进行研究,这就为函数概念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实际需要的基础。十七世纪中叶,笛卡儿
(Descartes)引入变数(变量)的概念,制定了解析几何学,从而打破了局限于方程的未知数的理解;
后来,牛顿( Newton)、莱布尼兹(Leibniz)分别独立的建立了微分学说。这期间,随着数学内容的
丰富,各种具体的函数已大量出现,但函数还未被给出一个一般的定义。
牛顿于 1665年开始研究微积分之后,一直用“流量”( fluent)一词来表示变量间的关系。1673年,
莱布尼兹在一篇手稿里第一次用“函数”( fluent)这一名词,他用函数表示任何一个随着曲线上的点的变
动而变动的量。(定义1)这可以说是函数的第一个“定义”。例如,切线,弦,法线等长度和横、纵坐
标,后来,又用这个名词表示幂,即表示 x , x2, x3,…。显然,“函数”这个词最初的含义是非常的模糊和
不准确的。人们是不会满足于这样不准确的概念,数学家们纷纷对函数进行进一步讨论。二、函数概念
的发展与完善⒈以“变量”为基础的函数概念在 1718年,瑞士科学家,莱布尼兹的学生约翰·贝奴里
(Bernoulli,Johann)给出了函数的明确定义:变量的函数是由这些变量与常量所组成的一个解析表达
式。(定义2)并在此给出了函数的记号φx。这一定义使得函数第一次有了解析意义。
五、巩固加油站
巩固1
判断下列式子中 是否是 的函数.
1. .
2. .
3. .
4. .
答案 FTFT
解析 ⑴不是;⑵是;⑶不是;⑷是.
标注 函数 >函数概念和图象 >函数基础 >题型:判断函数
巩固2
函数 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
解析 函数 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
标注 式 >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基础 >题型: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巩固3
在函数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解析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 ,
∴ ,解得 .
标注 函数 >函数概念和图象 >函数基础 >题型: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巩固4
在函数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且
解析 由题意,得 且 ,
解得 且 .
标注 函数 >函数概念和图象 >函数基础 >题型: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巩固5
函数 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解析 略.
标注 式 >分式 >分式的基础 >题型: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巩固6
下列 关于 的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的为(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是正比例函数,故选 .
标注 函数 >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 >题型:判断正比例函数
巩固7
若函数 是正比例函数,则 的值是 .
答案
解析 由题意可得 ,
解之,得 ,
所以, .
故答案为: .
标注 函数 >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 >题型:解析式
巩固8
已知函数 ,如果 是 的正比例函数,则 的值为( ).
A. B. C. , D.
答案 A
解析 由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 , ,解得; .
故选 .
标注 函数 >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
巩固9
函数 是正比例函数的条件是( ).
A. B.
C. 且 D. , 可取任意实数
答案 C
解析 根据正比例函数定义,有 ,故 .
故选 .
标注 函数 >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 >题型:判断正比例函数
巩固10
正比例函数 的图像经过坐标系的( ).
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一、四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答案 D
解析 根据 ,
所以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故选 .
标注 函数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基础 >题型:一次函数系数与图象关系
巩固11
, 是正比例函数 图像上两点,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B.
C. 当 时,
D. 当 时,
答案 C
解析 中一次项系数为负数,
∴ 随 的增大而减小,
∴当 时, .
标注 函数 >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 >题型: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
巩固12
已知正比例函数 ,且 随 的增大而减小,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的系数小于 , ,故选 .
标注 函数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基础 >题型:一次函数系数与图象关系
巩固13
正比例函数 图象上有两点 ,当 时, ,则 的取值范围
是 .
答案
解析 由于 时, ,所以函数递减,则 ,
标注 函数 >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 >题型: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
巩固14
关于正比例函数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图象必经过点( , ) B. 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C. 随 的增大而减小 D. 不论 取何值,总有
答案 C
解析 A. 当 时, 错误;
B. 不对;
C. 根据 ,得图像经过二、四象限, 随 的增大而减少,正确;
D. 不对.
标注 函数 >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 >题型: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
巩固15
已知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
(1) 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 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
y
4
2
x
–4 –2 O 2 4 6
–2
–4
(3) 判断点 、点 是否在这个函数图象上 .
(4) 已知图象上两点 , , , ,如果 ,比较 , 的大小.
答案 (1) .
(2) y
4
2
x
–4 –2 O 2 4 6
–2
–4
–6
(3) 点 不在这个函数图象上;点 在这个函数图象上.
(4) .
解析 (1) ∵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
∴ ,
解得:
∴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
(2) y
4
2
x
–4 –2 O 2 4 6
–2
–4
–6
(3) 把 代入 , ,故点 不在这个函数图象上.
把 代入 , ,故点 在这个函数图象上.
(4) ∵ ,
∴ 随 的增大而减小.

∴ .
标注 函数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基础 >题型: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