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神奇可爱的动画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神奇可爱的动画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神奇可爱的动画》教学设计
科 目 美术 年 级 七年级
授课形式 教 材 岭南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
课时安排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任课教师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岭南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动漫天地”》单元中的第二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由经典动画欣赏的视频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典型案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动画角色的创作方法,再由浅入深地进一步揭示动画制作的原理——“视觉暂留现象”,以及如何利 用视觉暂留的原理创作简单的动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兴趣广泛,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喜欢当下流行的事物,对动画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对本课内容比较容易接受。但如何利用视觉暂留现象制作一个简单的小动画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课通过教师对自己身边小小鹦鹉的动画造型设计、以及其飞翔动态的分解为示范来 讲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把所学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三、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经典动画视频,感受动画的魅力。 通过经典动画角色赏析,了解动画角色设计的造型表现手法“夸张”和“拟人”,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 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动画制作的原理,理解视觉暂留现象,体验创作动画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塑造动画角色; 2、理解视觉暂留现象,学会分解动画角色的动态轨迹。
难点 利用视觉暂留的原理画出动画形象的动态轨迹图。
五、课前准备
PPT 课件、视觉暂留原理相关教具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一、视频导入、直观感知 1.通过视频介绍中国动画从 1926 以来出现的一些经典作品,讲述中国动画近 1. 欣赏经典动画作品,直观感受动画的 1.以精彩的动画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百年发展史。 艺术魅力。
2.让学生初步感知中
2.小结中国动画的发展之路。 国动画事业在曲折中
前进的发展历程。
引入课堂:动画是如何制作的? 2.思考动画是如何制 3.问题设计为下面的
作的。 讲解做好铺垫。
课堂发展 二、图像识读、欣赏探究
1.了解动画的多种类型 1.认真观察,回忆经 1.通过教师举例,帮助
水墨动画、剪纸动画、木偶动画、皮影 典动画作品中的角色 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画
动画、手绘动画、电脑动画 造型,感受拟人与夸 造型手法中拟人与夸
张的造型特点与艺术 张的特点。
2.分析动画角色造型手法 魅力。
创造出极具特色的动画形象是动画作
品成功的关键。
2.通过观看演示,理 2.挖掘典型,引导学生
拟人、夸张 解夸张与拟人手法的 通过观察分析,让学生
拟人:服饰、动作、情感 夸张:造型、动作、表情 运用,学习如何从原 型“变”幻成动画造 掌握造型手法。
型。
3.动画角色实例示范
通过观察,设计小鸟的动画角色造型。 3.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3.思考问题,发散思 望。
维。
三.分析发现、深入探索
1.问题设置:完成了小鸟动画造型设计
后,如何让小鸟“飞”起来?
4.观看演示,认识图 4.通过观赏演示,认识
2.视觉暂留原理 像在快速播放下的视 视觉暂留现象的产生
动画演示视觉暂留 由传统的动画制作方式 觉变化。 原理。
圆盘动画
手翻书
视觉暂留原理:将一组略有不同的画
面,以每秒 15-24 张的速度出现在我们
眼前,就形成了动作连贯的精彩动画。
3.演示动画制作的过程 5.观察一组静态的略
如何抓住小鸟飞翔动态变化特征,画 有不同的小鸟图像,
出一组连续变化的动态轨迹图。 通过快速切换,从而
通过快速切换播放一组动态轨迹图 变幻成看上去“飞”
让小鸟造型动起来。 起来的样子,感受动
画的神奇可爱之处。
课堂作业 四、体验探究
尝试创作一个动画角色造型,并利用视
觉暂留原理,为其画出一系列动态轨迹
图。 基本要求: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设计一个可爱的动画角色,并画出一组动态轨迹图。 较高要求:为自己所设计的动画角色画 思考与实践,任选其一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并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让形象动起来。
出一组有趣、连贯的动态连续图。
作业展示
课后延伸 情感提升:动画给我们带来了视觉盛宴的同时也给我们传递了无穷的精神力量。动画的创作具有无限的魅力,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养成多观察多动手的习惯,积极探索、推进中国动画艺术的繁荣发展!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实践。期待未来能推进中国动画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