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图形·联想·创意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图形·联想·创意 教案

资源简介

《图形联想创意》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本课是岭南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7 课的内容。本课依据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建议设置。图形·联想·创意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内容。本课在要求学生在学会赏析的基础上,利用图形的总体或局部特征进行联想和创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留意生活中的美的习惯,锻炼学生发散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学习理解联想和创意的方法,锻炼学生思维。
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图形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及图形的内涵,学会认同别人的作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审美判断、图像识别、文化理解)
认知“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并利用图形联想和创意的方法进行创作。(美术表现、创意实践)
三、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图形联想、创意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图形联想、创意的方法进行有内涵的创作。
四、工具及资源准备
自行打印学习纸、A4 白纸、铅笔、橡皮、勾线笔、上色工具(马克笔、彩铅等皆可)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教师分享自己拍的云朵的照片,与同学们分享生活中看到云朵的经历与创意。把学生拉入生活情景,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导入本课关键思维方式“发现图形-积极联想-思考创意”。
(二)发现图形
图形是在特定思想意识支配下对某一个或多个视觉元素组合的一种蓄意刻画和表达形式。我们身边的图形有几何形、有机形、随机形。
(三)积极联想
【想】方形可以联想到什么?
(
1
)
教师分享自身联想。引出联想的类型: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并进行分析。方形→手表、窗户、学校建筑→相似联想
方形→圆形、立方体→对比联想方形→数学、菱形→接近联想
(四)思考创意
概念:一切带有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认知和想法都叫创意。
图形创意的表现手法:
异中求同A.正负构形:
-分析埃舍尔(荷兰)版画作品《天空与水》
-分析同类型创意作品
B.图形同构: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通过图形设计的组合、嫁接等处理手段组合在一起, 共同构成一个新图形,并且要传达出一个新的意义。
-分析超现实主义达利(西班牙)油画作品《比基尼岛的三尊狮身人面像》
-分析同类型创意作品C.异影构成:
-分析同类型创意作品
同中求异
-结合《鞋子的联想》分析同中求同
-分析同类型创意作品
【练】自主分析-完成学习纸内容
(五)练习运用
1. 【练】以“绿色的梦”为主题,结合至少一种创意的表现手法,画一张创意作品。2.练习分析:
以“绿色的梦”中的其中一个元素“地球”为例,分析创作方法。3.教师示范
(六)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重点、难点内容,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在课堂外也能用探究的精神,终身学习。
(七)课后分享
在平台中上传自己的作品,收获点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