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岭南版美术八年级上册《我们的 T 型舞台》教学设计课 题 《我们的 T 型舞台》 课 型 设计应用学 校 年 级 八年级执教人 朱凤婷 性别 年龄 职称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服装设计基本知识与方法,了解多元化的服饰文化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所学进行主题性服装设计,走秀展示。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制作、策划、展示服装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创新能力, 提高美化生活意识与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理解服装设计中的中国风元素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或解决以上重点,如何与团队合作策划服装展活动教学内容分析 上这一节课前,对教材进行充分解读,结合上节课的内容制定服装主题,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感受,将学生的成果作业策划为一次走秀活动,对教材进行了设计。本课上起来是相当有难度的,从学生方面分析,初中生大多知识面较窄, 很难在一个课时中去解决问题,因此,我更着重的是引导,同时尽量把课本上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知识与美的感受从课本上延伸到课本外。既能让学生感觉到课堂轻松的氛围,同时又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设计服装的意义。教学策略 讲授式、启发式 图例视频展示 教学示范展示 教师的理念是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每个环节都参与其中,能画能说能做能演。教学中以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把课堂移到舞台上,紧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引导为辅,让学生去思考并分析服装设计的一些规律。教具 课前准备:PPT、教师走秀视频、教师作品制作视频、效果图、案例、示范视频、学具 采访片段视频、走秀片段视频、学生设计片段视频等。媒体准备教 学 过 程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导入阶段 观察与发现 1. 看一看:视频《妙手风姿醉荔影》 (教师穿着“朱雀精灵”在大舞台走秀) 亮出课题:我们的 T 型舞台——古尚之风 衣依不舍服装秀 看视频:教师走秀片段 想一想:教师身穿的服装作品叫什么名字?灵感来源于哪里?有什么含义? 运用视频观看服装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趣热爱美的情怀,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下一个环节铺垫1. 播放教师制作服装的视频、效果图和成品图 出示《教师服装作品展示》 师:“朱雀精 灵”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神话天之四灵之一“朱雀”,将中国元素以手绘、纯手工、面料再造、立体花型等微妙而细致的运用,突出女性如凤凰的魅力; 师:时装表演 认真观看老师制作 播放制作服装 激发学生学习展开 服装的视频,思考问 微视频,直观 服装设计的兴阶段 题,回答问题 展示创作的过 趣程初步认识服装设计,鼓励学生尝试动手做一次服装设计师是由时装模特在特定场所通过“定台—走台 —摆台”表演的过程, 把服装、音乐、表演融 为一体;c. 师:我们将以“古尚之风,衣依不舍”为主题,策划一次班级服装秀。2.服装设计的步骤a. 服装设计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 观看 PPT 板书,掌握好步骤,做好笔记 PPT 课件演示 使学生学会服装设计的步骤b. 设计师一般先有一个构思和设想;c. 然后收集材料,确定设计方案;d. 其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服装整体风格、主题、造型、色彩、面料、服饰品的配套设计等。3.展示案例分析同学们仔细观察, 请看看这套婚纱作品, 大家知道它的设计灵 感来源于哪里吗?面 料用了什么?辅料又 用了什么?颜色呢? 作品运用了什么元 素? 观看图片,思考回答问题:灵感来源于禽鸟造型刺绣; 面料用了柔软的 真丝;辅料是珠 片、羽毛;颜色是中国传统婚礼中 最常见的中国红。 出示一组国风服装照片 欣赏国风服装作品,学会分析其灵感来源、元素、面料等知识4. 时装表演活动策划方案图 先决定主题; 分配工作; c.活动总结; 开始示范,播放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 《蓝青花裙》微视频,边看边解说具体的做法: 准备一个小模特架子, 剪好尺寸的布料、蕾丝边、几颗小珠、大正方形的黑色布、小正方形的黑色布、玻璃溶胶, T 型舞台平面图师:“我们的 T 型舞台 平面图是这样的,T 型舞台在中间,观众在两边,前面是评委,同学们根据我给的主题策划了一次服装秀的活 在分配工作中,同 播放课件,展示 使学生学会团学们需要发挥团 时装表演活动 队合作精神,队合作的精神,这 策划方案图 学会分配工作个过程包括策划时装表演流程、排练活动、服饰化妆、布景音乐。学生认真观看示 播放示范视频, 师生共同合作范视频,思考作品 成品图片展示 示范,让学生的材料运用、作品 更有亲切感,的理念、以及作品 学会多种材料的创作步骤、布料 的灵活运用到的处理等方法 服装设计中,大胆表达主题学生认真观察 T 课件展示舞台 熟悉平面图分型舞台平面图,熟 平面图 布悉舞台走位,观众与评委的位置分布,清楚自己的角色分配任务动,他们尝试当了设计师、模特、策划者以及解说员和主持人。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课堂现场吧。” 7. 播放两组的采访片段与作品理念 墨轩组; 落清念繁组; 师:“看完了这两组作品,同学们是否意犹未尽呢?其实课堂上他们还设计了傲红尘、兰亭、倾城、古韵绣花、如荷” 等古风作品,我们一起来回顾走秀片段吧。” 8.播放高大上走秀视频 师:“看完了同学们的作品,我除了欣赏他们的口才,更佩服他们的才华,正所谓团队的合作,用心的收获。最后, 老师想让课堂提升一 个档次,我们来观看一个国际的国风时装秀 视频冲击一下眼球吧。” 把舞台交给学生, 播放两组采 体验设计的乐学生做主持、模特、 访片段、一 趣、体验团队合设计师、策划者、 段课堂走秀 作的快乐、体验解说员、道具组 片段、学生 创作的过程,观作品图片 赏作品,互相学习、学会思考、讨论、总结学生认真观赏国际走 播放国际国风 让学生开阔眼界,秀片段,学习真正的 的走秀视频 体会高大上的走高端走秀,体会完美 秀,学习国风设计的国风服装展示 运用在舞台上结束阶段 总结:点缀主题。师:“同学们,通过这 次课堂,让你们尝试了 很多‘第一次’,我希望你们以后都能大胆地追求美,多留意身边美好的事物,把生活与美术联系起来,要自信、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要勇于展示自我,常怀有爱国之心。课后,动手做一次服装设计师吧,老师期待着大家的作品!” 学生进行练习与创作,回忆教师的示范或讲述的语言,发挥想象,大胆动手,体会乐趣 课件播放防护服设计图片、学生设计方案图片及学生设计理念的视频 启发学生大胆 尝试,创造性地运用材料结合 主题创作服装。大胆动手体验 服装设计的情 趣; 启发学生个性探究和创造性地设计服装实践活动:答疑内容 (拓展) 将课堂问题延伸出主题“疫”起来做设计师 ——“防护服设计。” “从心痛到行动,借着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布置了设计一套防护 服的课后实践活动,请同学们设计一套防护 服,即使再多的病毒, 也不会侵入你暖暖的 心里。我们以效果图的方式解决以上问题。” a.材料 b.性能 学生根据课程提出了一个问题:“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疫情影响下,防护装备变成了我们日常出 门的必备品。而未来我们是不是会一直 带着口罩出门呢? 如果我们是时装设 计师,要做一套防护服,未来的防护服装又会是什么模样的 呢?”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大胆地质疑、讨论、交流,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加深了解了新型冠状病毒的防疫知识,同时加深了对前线医护人员的敬意c.美观 d.成本这节课的课容量很大,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让学生们活起来也极为重要。这次展示课在以前上过一次,是以环保为主题的,但学生作品欠缺,不完整,难以得到效果,借此我为之定了“古尚之风”中国风这个主题,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是我这节课的主旨。美术教育目的大多数时候并不在于传授给学生什么知识,更多时候,它追求的是对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课堂我让学生把构思与设计理念画在效果图上,小组合作分工,各善其用,各尽其责,寻找最重要的因素——面料,废弃材料,在操作过程中体现团结,遇到问题学会协作解决。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我不再局限于课本,更多的是让学生与现实生活,社会背景相联系。通过服装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通过学生亲身体验设计服装的乐趣,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他们勇于参与,他们的创造力使我惊喜,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1, 题材新,服装设计并走秀,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它打破了以往以技能为主的学习形式,使服装艺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2,课前准备充分,材料的积累,流程安排,教学过程等都有了充分的准备;3,在课堂中合作性学习尤为明显。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分组合作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理想方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事物的体验和理解是有差异的,合作分组既可以课后尊重他们的个体对事物的感受同时又可以让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相互磨合,有利于反思 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学生充分的发扬了团队精神;4,学生的作品效果,每个小组都顺利完成了,效果不错 ,每个组的作品都与众不同,各式各样,有的学生还加了装饰物,每套服装上都有学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学生的个性与创新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我感到学生的创新火花在闪耀,合作的精神在滋长。将素材重新整理再设计一节新的电视课堂,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整个流程的重新设计,从导入加进教师的亮点,再过渡到知识点的讲解,然后拍摄与学生合作完成作品的视频,再到重新呈现组员的作品、采访的片段以及走秀的片段, 增加师生互动的环节,每个作品、每张效果图、每个画面、每个动作、每句话都需要重新思考和设计,比线下上课的难度大很多,虽然很难,但是,过程就是收获。总之,不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我应该多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在以后作业练习中,学生可以毫无顾虑,自由自在的进行设计、表演。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自己要更加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学法,让每一节课都成为示范课。古人云:授之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方可终身受益。我希望通过这次服装秀,让学生能多元发展,真正终身受益!设计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