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齐白石 徐悲鸿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 齐白石 徐悲鸿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齐白石 徐悲鸿 教学设计
课题 齐白石 徐悲鸿 课型 欣赏课
学校 年级 初三
执教 性别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欣赏美术家的作品,能够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进行评述。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美术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了解美术家艺术创新之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美术家的艺术经历,作品的对比分析,理解美术家家与美术作品、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美术家通过美术作品隐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了解齐白石、徐悲鸿的生平及其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能够用美术专业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及形式进行分析评述。
教材内容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初三第一单元内容,在课程内属于“欣赏 评述”学习领域,通过了解画家齐白石、徐悲鸿的艺术生平和代表特色,学习美术家继承优秀传统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课程取向是“美术与人生”,故从艺术与人生的关系切入进行教学。 初三的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已经较为成熟,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组织和引导后,学生可用专业美术语言对美术作品进行评述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探究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相关教具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导入 向学生讲述齐白石和老舍的小故事并展示《蛙声十里出山泉》作品,让学生观察体会作品内容与题目的巧妙结合。 欣赏分析作品,学习齐白石高超的中国画技法,体会作品的诗情画意。 引出主题, 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
课堂发展 向学生介绍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老人,欣赏齐白石老人作品,让学生了解其艺术生平及代表作特 色。 引导欣赏齐白石作品《祖国万 岁》,分析作品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画学理论,及作者的创新精神,并引出徐悲鸿。 对比欣赏徐悲鸿作品《奔马》与传统文人画马的异同,让学生思考美术创新的动因。 带学生了解徐悲鸿的艺术生平及代表作特色,理解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 认真欣赏齐白石作品了解白石老人艺术生平及代表作品特色,感受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欣赏《祖国万岁》,学习美术作品欣赏的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对美术作品进行点评,分享感受。 了解美术家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及革新。 通过对美术家艺术生平的了解,尝试理解美术家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以及美术家借作品表达的文化内涵。 让学生通过对两位美术家艺术生平及代表作特色的了解,尝试理解艺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通过对两位作者作品的赏析,让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美术作品欣赏的方法。
评价小结 总结两位美术家作品异同。 引导学生分析《田横五百士》 总结两位美术家作品异同,自主欣赏评述《田横五百士》。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
课后延伸 在中国美术史上,还有很多美术家通过对国外艺术的学习、吸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课后查阅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按照美术评述方法进行探究。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