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达·芬奇 毕加索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达·芬奇 毕加索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达 芬奇 毕加索》教学方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达 芬奇 毕加索》是岭南版美术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课教材呈现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介绍达·芬奇和毕加索的生平及主要代表作。二是介绍重点赏析两位艺术家两幅美术作品。三是引导学生以比较、研究的方式,探究美术家的思想及创新的轨迹。虽然本课的内容很多,但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解两位美术家经典之作的艺术特征方面,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关注艺术创新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达·芬奇、毕加索两位艺术家的生平及代表作特色;
2、赏析比较传统油画与现代油画的异同,能用简单美术语言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描述分析,表达自己的感受;
3、能以比较、研究的学习方式剖析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积极探索时代与文化背景对艺术作品产生的深远影响,学习艺术家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达·芬奇和毕加索的艺术生平及代表作特色。难点:如何赏析达·芬奇、毕加索的艺术作品。
(四)教学活动过程
学习方法引导:观察、比较、讨论、探究。
活动方式: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程序:情境激趣—观察感受—欣赏分析—评价反思。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引入 小游戏“猜一猜,他们是谁?”: 同学们一边听老师描述两位艺术家,一边欣赏他们的代表作,然后猜一猜他们分别是谁? 导出课题:走进美术家——达 芬奇 毕加索 学生一边听老师描述,一边欣赏艺术家代表作,做出判断。 通过小游戏, 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吸引学生注意力, 同时快速了解画家生平和代表 作。
课堂发展 一、文艺复兴时期与达芬奇 1、欣赏感受: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和 20 世纪 的毕加索,两人相隔了 400 多年,他们所处时期的艺术面貌是怎样的?先来欣赏一组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出示一组图片) 归纳:A、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发展,注重写实传真B、经常表现宗教题材 C、应用了解剖学、透视学 2、赏析《最后的晚餐》:通过宗教故事引导学生从构图、透视、解剖、明暗等角度分析讨论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提问:作品背后有什么故事?其构图特征与画家的匠心是什么? 3、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影响 1.欣赏、感受 一 1、让学生初步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
2.赏析作品,思考问题 一 2、 引导学生对宗教主题绘画作品进行赏析
3.浏览作品,感受了解文艺复兴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一 3、 让学生感受了解文艺复兴对之后艺术发展的深远影响
二、西方现代艺术与毕加索 1、欣赏感受:感受画家毕加索所处的 20 世纪西方现代艺术的面貌,欣赏一组作品 归纳:艺术流派蜂拥而起,各种表现风格呈现 2、对比分析:达·芬奇作品《蒙娜丽莎》和毕加索作品《哭泣的女人》 通过《哭泣的女人》作品分析,大致了解立体主义绘画特点。 运用情境,启发思维,解读作品 播放电影《格尔尼卡》片段学生活动: A、观看电影《格尔尼卡》片段 B、连线学生回答问题:看完短片,你有什么感受呢?你会如何描绘战争主题的作品呢? 欣赏分析: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分析《格尔尼卡》 三、小结(填表格对比归纳,后附表格),布置作业 四、答疑环节,巩固知识点 4.欣赏、感受 二 1、让学生初步了解 20 世纪西方现代艺术特点 二 2. 通过对比两幅不同风格的油画作品,引导学生探索传统油画与现代油画的异同(风格、绘画技法)。 二 3. 通过创设情境, 让学生更深刻理解作品。解决知识重点,突破难点。 三、通过对比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对不同的美术作品有更深刻的印象 四、通过练习,巩固本课知识
5、对比赏析
6.(1)观看视频, 谈感受 对比毕加索的作品,谈感受。 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资料,解读 《格尔尼卡》
7. 填写美术欣赏表格
8.回顾知识点,解决问题。
(
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选本单元介绍的两位艺术家的美术作品作为欣赏内容,撰写一份简明的欣赏比较研究报告,比较项目可以任选一两个,如构图、色彩、题材、人物形象、
表现手法等、看看有什么特点,有何异同?
)
(
课后延伸
) (
画家

·
芬奇
毕加索
作品举例
《最后的晚餐》
《格尔尼卡》
题材
圣经故事
反对战争
构图
以耶稣为中心,
对称式构图
看似凌乱,
实则秩序严谨
色彩
色彩丰富、柔和
黑、白、灰三色
人物形象
写实、细腻,
注重刻画人物内心
扭曲、错位,
追求几何形体的美
表现手法
注重写实传真,
运用解剖学、透视学
采用象征、立体主义
超现实主义的手法
)课后作业示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