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名画中的人像【授课老师】【教学对象】 初中三年级【学习领域】造型 . 表现【教学课时】1 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岭南版美术教材九年级第二单元《有性格的形象》中的《名画中的人像》一课。通过欣赏不同的表现方法来感受与了解人物的五官比例及面部特征。【学情调查】初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二年的初中美术学习,已经掌握基本的造型基础,了解美术的基本表现手法,乐于动手实践,学生整体对美术的学习兴趣高,让学生在自画像、画自己的家人或画身边的英雄三种题材中任选其一进行实践创作,从中掌握肖像画的画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掌握人物的五官比例,头部与面部特征,学会基本的写生方法。2、过程与方法:能欣赏名家人像画作品,懂得形神皆备的特点。3、情感价值观:能积极探索画家在肖像画中表达人物的情感与个性特征。【教学重点】掌握人物头像的基本比例和写生方法。【教学难点】人物头像三庭五眼的基本比例。【教学策略及方法】(一)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讨论法、体验法、探究法。(二)活动方式:教师讲授、学生探究性学习。(三)教学模式:采用“情景创设——主题导入——知识点探讨————总结归纳——拓展探究”的教学模式。(四)教学准备:微视频准备、材料准备、背景音乐。(五)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题 导入 出示卢浮宫照片,欣赏《蒙娜丽莎》 视频片断,导入新课。 欣赏视频,了解作品《蒙娜丽莎》。(1)课堂 【课堂活动一】 欣赏名画中的人像: 1、罗中立的作品《父亲》。 2、欣赏梵高的自画像。 3、出示石鲁的照片及杨之光先生的作品《石鲁》。 【课堂活动二】 【出示蒙娜丽莎、父亲、梵高自画像、】教师问:名画中的人像在表现上有什么特点? 【课堂活动三】 作业练习:请为下面的脸型摆放五官。 先出示二幅五官比例不正确的学生作品,引出三庭五眼,讲授知识点。再请同学来摆放三庭五眼,反馈知识点掌握情况。 【课堂活动四】 1、视频播放老师示范画正面自画像, 了解头像写生步骤。 2、拓展到侧面或 3/4 的脸形,五官的透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出示不同透视的五官。 【课堂活动五】 1、刚才我们欣赏的是具象的表现手法,还有其他的表现手法吗?我们来看一段视频。通过视频我们发现,除 【学生反馈活动一】思考、回答发展【学生反馈活动二】思考、回答【学生反馈活动三】学生上台将五官移动到脸型相应的位置,探究放置在什么位置最合适。学生总结五官比例特征。【学生反馈活动四】1、看视频,了解作画步骤。2、学生看图片理解不同角度五官的透视发生变化。【学生反馈活动五】学生讨论、回答了具象,原来还有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手法。 2、拓展其他表现形式:还有素描、版 画、水彩等形式。实践体验 课堂实践: 1、仔细观察你自己的相片,或者你在镜子里的形象,画一幅自画像。 仔细观察家人的相片或给家人写生,画一张画像。 身边有很多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英 雄,请选择 你最尊敬的一位,给他 (她)画一张画像。 (以上三个题目任选其一) 学生体验与创作。点评 展示作品、评价和总结。 展示作品,自评、互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