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点 参考系——2022-2023学年初升高物理人教版(2019)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质点 参考系——2022-2023学年初升高物理人教版(2019)

资源简介

质点、参考系
知识衔接
回顾初中:
1.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参照物的理解
(1)参照物的选定是为了研究机械运动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
(2)所选定的参照物是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有了它作为标准,再看被研究的物体跟它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就比较方便了。
3.参照物的选择
(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既可以选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相对地面运动的物体。
(2)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不能选作参照物,因为以此研究对象为参照物,研究对象永远都是静止的。
(4)研究对象为多个时,应选取同一个参照物。
衔接高中:
在高中,我们不仅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还要研究物体位置的变化,这就要求会确定物体的位置;为了方便研究问题,需要掌握一种科学抽象一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的处理方法,这种处理方法称为理想化模型法。如果物体大小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就可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这个点叫质点。
在高中,我们把参照物叫参考系,究其本质,参考系就是初中所讲的参照物,只是名称不同而已。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参照物)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得到的结论可能不同,由于我们得到的结论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因此说物体运动也好,说物体静止也罢,都是相对参考系来说的,则运动和静止都具有相对性。
既然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定,参考系就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但是,必须明确,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因此,我们常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可以选定不同的参考系,使物体的运动形式尽可能简单,这会使我们研究问题大大简化。
习题衔接
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引入了“质点”的概念,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很小一定可以看作质点
B.研究体操运动员在空中的翻滚动作时,可将体操运动员看作质点
C.只有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属于主要因素时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D.引入“质点”从科学方法上来说是属于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
2.2020年11月10日,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 909 m。“奋斗者”号照片如图所示,下列情况中“奋斗者”号一定可视为质点的是( )
A.估算下降总时间时 B.用推进器使其转弯时
C.在海沟中穿越窄缝时 D.科学家在其舱内进行实验时
3.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
B.诗句“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是以“水”为参考系的
C.毛泽东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八万里”是以“人”为参考系的
D.“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
4.某校高一某班的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公园游玩.当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根据上述观察到的现象可说明( )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5.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的运动状态是( )
A.A船肯定向左运动 B.A船肯定是静止的 C.B船肯定向右运动 D.B船可能是静止的
6.云台山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青龙峡景点有“中原第一峡谷”美誉,这里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除乘坐索道缆车观赏怡人的风景以外,还能感受悬挂在高空的刺激感。对于正在乘坐索道缆车观光的某游客来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自己静止不动
B.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向对面的山不断靠近
C.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迎面走来
D.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树向身前走去
7.如图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滑板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
A.大地 B.太阳 C.滑板运动员 D.步行的人
8.观察图中的旗帜和甲、乙两火炬手所传递的圣火火焰,关于甲、乙两火炬手相对于静止旗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有可能的是(旗杆和甲、乙火炬手在同一地区)( )
A.甲、乙两火炬手都向左运动 B.甲、乙两火炬手都向右运动
C.甲火炬手运动,乙火炬手向右运动 D.甲火炬手静止,乙火炬手向左运动
9.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相对于站在岸边的人,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
A.江水 B.青山 C.帆船 D.红日
答案
1.答案:D
解析:物体能否看作质点是由研究的问题决定的,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次要因素时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实际大小无关,原子核很小,但要研究原子核的转动情况时就不能把原子核看作质点,故A、C错误;研究体操运动员在空中的翻滚动作时,不能忽略体操运动员的身体大小,因此不能将体操运动员看作质点,故B错误;引入“质点”从科学方法上来说是属于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符合客观事实,故D正确.
2.答案:A
解析:估算“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下降的总时间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选项A正确;用推进器使其转较小的弯时和在海沟中穿越窄缝时,必须考虑“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选项BC错误;科学家在“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舱内进行实验时,必须考虑“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内部空间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选项D错误。
3.答案:B
解析:“飞流直下三千尺”是说飞流相对于山在动,故参考系为“山”,故A错误;“桥流水不流”中是以“水”为参考系,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故B正确;毛泽东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八万里”是以“地心”为参考系,故C错误;“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观众”为参考系的,故D错误.
4.答案:D
解析:树木相对地面本是静止的,由此判断乙车(相对地面)一定向东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则说明甲、乙两车相对静止,速度一定是相同的,故D正确.
5.答案:C
解析:因为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可判断出风是从左向右刮的.A船上旗帜向右飘,有三种可能:一是A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右侧;二是A船向左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右,把旗帜刮向右侧;三是A船向右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右侧,故A、B错误.如果B船静止不动,那么旗帜的方向应该和河岸上的旗帜方向相同,而B船上旗帜的方向向左,则B船不会静止;如果B船向左运动,旗帜一定向右飘,所以B船一定向右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大于风速,这样才会出现图中旗帜向左飘的情景,故C正确,D错误.
6.答案:C
解析:对该游客来说,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自己是运动的,选项A错误;
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是静止不动的,选项B错误;
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迎面走来,选项C正确;
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树向身后走去,选项D错误。
7.答案:C
解析:“追拍法”是跟踪运动的物体,将运动的物体看做是静止的,该图片是运动的滑板运动员被摄影师当做静止的,而用镜头跟踪,故参考系是滑板运动员。故C正确,ABD错误。
8.答案:AD
解析:由旗帜的飘扬方向可知风向左吹,甲图火焰向左飘,那么甲火炬手可以静止,也可以向左运动,但是向左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还可以向右运动;乙图火焰向右飘,则乙火炬手只能向左运动,且向左运动的速度大于风的速度。故选A、D。
9.答案: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