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位移——2022-2023学年初升高物理人教版(2019)(word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时间、位移——2022-2023学年初升高物理人教版(2019)(word版素材)

资源简介

时间、位移
知识衔接
回顾初中: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为秒(s)。
比秒大的单位有时(h)、分(min),比秒小的单位有毫秒(ms)、微秒(us)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us
时间的测量工具主要有停表、手表、钟表以及古代用的日晷、沙漏等。在一些要求不太严格的时间测量中,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脉搏(或心率)来测量时间,知道自己心脏每分钟的跳动次数,再数出做某件事时自己脉搏的总次数,就可以求出做这件事所用的时间了[注意:必须是在脉搏(或心率)稳定的情况下]。
衔接高中:
物理学中,时刻——指某一瞬时,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各个状态先后顺序的标志。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用来表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长短的量度。如果用一个时间轴来表示,那么,时刻为时间轴上的“一点”,而时间为时间轴上的“一段”。根据以上说明,可知8:10指的是时刻,10分钟指的是时间,作息时间表上指的是时刻。
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其位置发生了改变,为了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不管是沿直线还是沿曲线,我们都是用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其位置的变化。物体不管是沿曲线从位置A到位置B,还是沿直线从位置A到位置B,其位移都是有向线段AB,这条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如果初、末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大,说明位移大;物体位置的变化总是从初位置变为末位置的,显然这个位置变化是有方向的,位移的方向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因此,位移这个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从位移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位移与路程是不同的,它们的区别如下:
位移:从物体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路程:物体运动路径的实际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如果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其运动的路径与位移恰好重合,这说明物体在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除此之外,都是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
习题衔接
1.《淮南子·原道训》中写到“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古往今来的圣贤都是非常珍惜时间的。下列关于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8:30上课,其中“8:30”指的是时间间隔 B.“一天有24小时”中的“24小时”指的是时刻
C.时间有大小、方向,是矢量 D.“中华五千年”中的“五千年”指的是时间间隔
2.下列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
A.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
B.武大靖在平昌冬奥会上以39.584秒的成绩打破了短道速滑男子500米的世界纪录
C.里约奥运会马龙、张继科乒乓球男单决赛8:30正式开始
D.北京时间2020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黑洞研究中的突出贡献
3.下列关于民间俗语中所说的时间,理解正确的是( )
A.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表示做事得过且过,“一天”指时间间隔
B.用“三分钟热度”形容做事没有持久性,“三分钟”指时刻
C.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形容做事情不能一蹴而就,“一日”指时刻
D.用“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三分”和“一秒”均指时刻
4.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 m高处竖直下落,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 m高处被接住。选开始下落的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落地点的坐标和从开始下落到被接住过程中的位移分别是( )
A.4 m,1 m B., C.4 m,3 m D.4 m,
5.如图所示,标准的排球比赛场地为长方形,其为18 m,为9 m.某同学从A点起跑,沿着排球场地的边缘,依次经过B点、C点、D点,最终回到A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同学从A点到C点,位移大小是27 m
B.该同学从A点到D点,位移大小是9 m
C.该同学从A点到A点,路程是0
D.该同学从A点到D点和从D点到A点,位移相同
6.下面涉及运动概念的几个说法,你认为哪一个是正确的( )
A.“第3 s内”是指时间
B.“位移”大小总是等于路程大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它是矢量
D.汽车以20 km/h的速度通过人民路,这个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
7.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刻的是( )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日19时开播
B.我国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跨栏决赛中,用12秒91夺得了冠军
C.某场足球赛踢了95分钟
D.由北京南开往上海的Z1次列车,历时5小时48分到达上海火车站
8.小明同学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1000 m长跑比赛中,在最后的冲刺中发力,到达终点前看到小华在相对自己向前运动,而小强相对自己向后运动,最后小明以3分45秒33跑完全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成绩3分45秒33是时间间隔
B.小明跑完全程的位移为1000 m
C.小明看到小华向前运动,一定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D.在研究小强比赛中的总路程时,不能把小强看成质点
9.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3 s初是指时间轴上的D点 B.第5 s内是指时间轴上段
C.前4 s内是指时间轴上段 D.第2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
答案
1.答案:D
解析:A.8:30上课,其中“8:30”指的是时刻,A错误;
B.“一天有24小时”中的“24小时”指的是时间间隔,B错误;
C.时间没有方向,是标量,C错误;
D.“中华五千年”中的“五千年”指的是时间间隔,D正确。
故选D。
2.答案:B
解析: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是时刻,故A错误.39.584秒是武大靖比赛的时间间隔,故B正确.8:30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是时刻,故C错误.北京时间2020年10月6日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是时刻,故D错误.
3.答案:A
解析:时间间隔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一天”对应的是一个过程,所以是时间间隔,A正确;“三分钟”表示持续的时间,为时间间隔,B错误;“一日”表示寒冷持续的过程,为时间间隔,C错误;“三分”和“一秒”对应的都是一个过程,均为时间间隔,D错误.
4.答案:C
解析:坐标原点选在开始下落的点,向下为正方向,则落地点的坐标为4 m,从开始下落到被接住过程位移为3 m,故C正确,A、B、D错误。
5.答案:B
解析:该同学从A点到C点,位移大小是,故A错误;该同学从A点到D点,位移大小是,故B正确;该同学从A点到A点,路程是路径的长度,则,故C错误;该同学从A点到D点和从D点到A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D错误.
6.答案:AD
解析:“第3 s内”是一个时间间隔,选项A正确;“位移”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路程大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选项B错误;“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矢量,选项C错误;汽车以20 km/h的速度通过人民路,这个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选项D正确。
7.答案:A
解析: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日19时开播,指的是时刻,选项A正确;我国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跨栏决赛中,用12秒91夺得了冠军,指的是时间,选项B错误;某场足球赛踢了95分钟,指的是时间,选项C错误;由北京南开往上海的Z1次列车,历时5小时48分到达上海火车站,指的是时间,选项D错误。
8.答案:A
解析:3分45秒33指的是一段时间,即时间间隔,故A正确;由于比赛跑道是环形,所以1000 m指的是路程,故B错误;小明看到小华向前运动,是以自己为参考系,故C错误;由于小强的形状和大小相对1000 m的路程可以忽略,所以在研究小强比赛中的总路程时,可以把小强看成质点,故D错误。
9.答案:C
解析:第3 s初是指第3 s内的起点,故为时间轴上的C点,故A错误;第5 s内是指第5个1 s的时间,故为时间轴上段,故B错误;前4 s内是指4 s的时间,故为时间轴上段,故C正确;第2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段,故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