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讲练】第12讲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及根系关系(学生版+教师版,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项讲练】第12讲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及根系关系(学生版+教师版,PDF版)

资源简介

第12讲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及根系关系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知识导航
根的判别式 示例剖析
设一元二次方程为

其根的判别式为:
则 应用一:不解方程,直接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① 方程 不解方程,直接判断下列方程的解的情况:
有两个不 ①
相等的实数根 ②
② 方程 ③
有两个相 ④ ( 为常数)
等的实数根 解:① ,有两个不相等实根
③ 方程 ② ,有两个相等实根
没有实数 ③ ,无实根
根 ④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根
注: 方程
有实数根
或有两个实数根
应用二:已知方程根的情况,求参数及参数的取值范围
1、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
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 的取值范围为 .
解:由题意,得 ,
解之得 且 .
2、已知关于 的方程 有实数根,则
的取值范围为 .
解:①当 时,原方程为 有解,故 符合题
意;
②当 时,
由题意,得
解之得 且 ;
综上,
应用三:根的判别式在几何中的应用
经典例题
例题1
1 当 取什么值时,关于 的方程 .
(1)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2)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3) 无实根.
2 已知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实数根,则 的取值范围为 .
3 若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实根,则 的取值范围是 .
例题2
1 已知 、 、 为 的三边,请判断关于 的方程 根的情况.
2 已知 、 、 是 的三边,且方程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
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
例题3
已知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
(1) 求证:不论 取何实数,该方程总有实数根.
(2) 若等腰 的一边长为 ,另两边长恰好是方程的两个根,求 的周长.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系关系
知识导航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系关系(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 示例剖析
应用一:已知一根,求另一根
1、已知 是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若方程 的两根是 、
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 是多

少?
则 , 法1:将 代入原方程得:

注意:隐含的条件
法2:由题可得:3+ =4

应用二、已知方程,求关于两根的代数式
已知实数 , 是方程 的两根,求代数
式 的值.
解:由题知: ,

应用三:已知方程和两根的关系求字母系数
已知关于 的方程 的两根 、 满足
条件 ,求 的值.
解: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联立方程组解得:


经典例题
例题4
1 已知方程 的一个根是 ,求它的另一个根及 的值.
2 已知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根 ,求方程的另一根 .
例题5
1 已知 , 是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 .
(2) .
(3) .
(4) .
2 设 , 是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则 .
例题6
1 已知关于 的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 、 满足 ,求 的值.
2 已知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
(1) 若方程有实数根,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 若方程两实数根分别为 、 ,且满足 ,求实数 的值.
三、数学万花筒
古代方程趣味题赏析
我国古代历史悠久,特别是数学成就更是十分辉煌,在民间流传着许多趣味数学题,一般都是以朗
朗上口的诗歌形式表达出来,以下几例供大家欣赏。
(一)周瑜的年龄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数人物 。
而立之年督东吴 ,早逝英年两位数 。
十比个位正小三 ,个位六倍与寿符 。
哪位学子算得快 ,多少年华属周瑜 ?
解析:依题意得周瑜的年龄是两位数,且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3,若设
十位数字为x,则个位数字为(x+3),由“个位6倍与寿符”可列
方程得:6(x+3)=10x+(x+3),解得x=3,所以周瑜的年龄为36岁 。
(二)壶中原有多少酒
李白街上走 ,提壶去买酒 。
遇店加一倍 ,见花喝一斗 。
三遇店和花 ,喝光壶中酒 。
试问酒壶中 ,原有多少酒?
解析:李白的壶中原有x斗酒,第一次遇到店加了x斗酒后变为2x斗酒,
第一次赏花喝去1斗酒,此时还剩下(2x-1)斗酒,第二次遇到店时,
壶中酒变为2(2x-1)斗酒,第二次赏花又喝去1斗酒,此时壶中还剩
下【2(2x-1)-1】斗酒,第三次遇店时,壶中酒变为2【2(2x-1)
-1】斗酒,第三次赏花时又喝去1斗酒,这是正好壶中的酒喝完。因此
可得到下面的方程:2【2(2x-1)-1】-1=0,解得x=7/8,所以壶中原
有7/8斗酒。
(三)寺内多少僧人
巍巍古寺在山林 ,不知寺内几多僧 。
三百六十四只碗 ,看看用尽不差争 。
三人共食一碗菜 ,四人共吃一碗羹 。
请问先生名算者 ,算来寺内几多僧 ?
解析:设寺内有僧人x个,三人共食一碗菜,则吃菜用碗x/3个,四人共吃
一碗羹,则喝羹用碗x/4个,正好用完364个碗,得x/3+x/4=364,解得
x=624,所以寺内有624个僧人。
怎么样,同学们,这些古代方程有趣吧,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对古诗文的正确理解,找出关键词
和句,准确列出方程求解,不妨试试下面的《鸡兔同笼》: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四、巩固加油站
巩固1
若关于 的方程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 .
巩固2
关于 的方程 有两个实数根,则 的取值范围是 .
巩固3
若关于 的方程 无实根,则 的取值范围为 .
巩固4
如果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那么以正数 , , 为边
长的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任意三角形
巩固5
已知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
(1) 如果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 的取值范围;
(2) 在⑴中,若 为符合条件的最大整数,求此时方程的根.
巩固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关于 的方程 的一个根是 ,则方程的另一根是 ; .
(2) 已知 , 为方程 的两根,且 , ,求 , 的值.
巩固7
若方程 的一个根为 ,则方程的另一个根为 , .
巩固8
若 , 是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则 的值为 .
巩固9
已知 , 是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
,则 的值是( ).
A. B. C. 或 D. 或
巩固10
设 、 是方程 的两个不同的实根,且 ,求 的值.第12讲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及根系关系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知识导航
根的判别式 示例剖析
设一元二次方程为

其根的判别式为:
则 应用一:不解方程,直接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① 方程 不解方程,直接判断下列方程的解的情况:
有两个不 ①
相等的实数根 ②
② 方程 ③
有两个相 ④ ( 为常数)
等的实数根 解:① ,有两个不相等实根
③ 方程 ② ,有两个相等实根
没有实数 ③ ,无实根
根 ④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根
注: 方程
有实数根
或有两个实数根
应用二:已知方程根的情况,求参数及参数的取值范围
1、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
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 的取值范围为 .
解:由题意,得 ,
解之得 且 .
2、已知关于 的方程 有实数根,则
的取值范围为 .
解:①当 时,原方程为 有解,故 符合题
意;
②当 时,
由题意,得
解之得 且 ;
综上,
应用三:根的判别式在几何中的应用
经典例题
例题1
1 当 取什么值时,关于 的方程 .
(1)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2)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3) 无实根.
答案 (1) ;
(2) ;
(3) .
解析 (1)
,即 , 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2)
,即 , 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3) $
,即 , 时无实数
标注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 > 根的判别式 > 题型:由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确定参数
2 已知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实数根,则 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且
解析 由题知, ,解之得 且 .
故答案为: 且 .
标注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 > 根的判别式 > 题型:由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确定参数
3 若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实根,则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且
解析 且 .
标注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 > 根的判别式 > 题型:由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确定参数
例题2
1 已知 、 、 为 的三边,请判断关于 的方程 根的情况.
答案 方程无实根
解析 ∵ ∴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 , , ,
∴ ,
∴ ,∴方程无实根.
标注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 > 根的判别式 > 题型:与三角形三边关系结合
2 已知 、 、 是 的三边,且方程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
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
答案 为等边三角形.
解析
∵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
∴ ,即
∴ ,即
∴ 为等边三角形.
标注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 > 根的判别式 > 题型:与三角形三边关系结合
例题3
已知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
(1) 求证:不论 取何实数,该方程总有实数根.
(2) 若等腰 的一边长为 ,另两边长恰好是方程的两个根,求 的周长.
答案 (1) 证明见解析.
(2) 的周长为: .
解析 (1) ,
故不论 取何实数,该方程总有实数根.
(2) 当 的底边长为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则 ,
解得 ,
方程为 ,
解得 ,
故 的周长为: .
当 的一腰长为 时,方程有一根为 ,
方程为 ,
解得, , ,
故 的周长为: .
标注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 > 根的判别式 > 题型:与等腰三角形结合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系关系
知识导航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系关系(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 示例剖析
若方程 的两根是 、 应用一:已知一根,求另一根
, 1、已知 是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 是多
则 ,
少?
法1:将 代入原方程得:

法2:由题可得:3+ =4

应用二、已知方程,求关于两根的代数式
已知实数 , 是方程 的两根,求代数
式 的值.
解:由题知: ,
注意:隐含的条件

应用三:已知方程和两根的关系求字母系数
已知关于 的方程 的两根 、 满足
条件 ,求 的值.
解: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联立方程组解得:


经典例题
例题4
1 已知方程 的一个根是 ,求它的另一个根及 的值.
答案 , .
解析 方法一:设方程的另一根为 ,则由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得:

解得: .
方法二:由题意: ,
解得: ,
根据韦达定理设另一根为 ,则
,∴ ,
∴ , ,
故答案为: , .
标注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 > 根与系数的关系 > 题型:韦达定理应用
2 已知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根 ,求方程的另一根 .
答案 .
解析 由题知 ,∴ .
故答案为: .
标注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 > 根与系数的关系 > 题型:韦达定理应用
例题5
1 已知 , 是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 .
(2) .
(3) .
(4) .
答案 (1) .
(2) .
(3) .
(4) .
解析 (1) 由韦达定理知 , .于是 , .则

(2) 由韦达定理知 , .于是 , .则

(3) 由韦达定理知 , .于是 , .则

(4) 由韦达定理知 , .于是 , .则

标注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 > 根与系数的关系 > 题型:韦达定理应用
2 设 , 是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则 .
答案
解析 由已知可得: .
∴ ,
即 .
再结合 .
∴ .
∴原式 ,由韦达定理即可得到 = .
标注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 > 根与系数的关系 > 题型:韦达定理应用
例题6
1 已知关于 的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 、 满足 ,求 的值.
答案 .
解析 , ,
∵ ,
即 ,
得 ,
解得 , ,
但当 时, , 应舍去,
故 ,
故答案为: .
标注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 > 根与系数的关系 > 题型:韦达定理应用
2 已知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
(1) 若方程有实数根,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 若方程两实数根分别为 、 ,且满足 ,求实数 的值.
答案 (1) .
(2)
解析 (1) ∵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实数根,
∴ ,即 ,
∴ .
(2) 根据题意得 , ,
∵ ,
∴ ,
即 ,
解得 , (舍去),
∴ .
标注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 > 题型:由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求参数的

三、数学万花筒
古代方程趣味题赏析
我国古代历史悠久,特别是数学成就更是十分辉煌,在民间流传着许多趣味数学题,一般都是以朗
朗上口的诗歌形式表达出来,以下几例供大家欣赏。
(一)周瑜的年龄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数人物 。
而立之年督东吴 ,早逝英年两位数 。
十比个位正小三 ,个位六倍与寿符 。
哪位学子算得快 ,多少年华属周瑜 ?
解析:依题意得周瑜的年龄是两位数,且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3,若设
十位数字为x,则个位数字为(x+3),由“个位6倍与寿符”可列
方程得:6(x+3)=10x+(x+3),解得x=3,所以周瑜的年龄为36岁 。
(二)壶中原有多少酒
李白街上走 ,提壶去买酒 。
遇店加一倍 ,见花喝一斗 。
三遇店和花 ,喝光壶中酒 。
试问酒壶中 ,原有多少酒?
解析:李白的壶中原有x斗酒,第一次遇到店加了x斗酒后变为2x斗酒,
第一次赏花喝去1斗酒,此时还剩下(2x-1)斗酒,第二次遇到店时,
壶中酒变为2(2x-1)斗酒,第二次赏花又喝去1斗酒,此时壶中还剩
下【2(2x-1)-1】斗酒,第三次遇店时,壶中酒变为2【2(2x-1)
-1】斗酒,第三次赏花时又喝去1斗酒,这是正好壶中的酒喝完。因此
可得到下面的方程:2【2(2x-1)-1】-1=0,解得x=7/8,所以壶中原
有7/8斗酒。
(三)寺内多少僧人
巍巍古寺在山林 ,不知寺内几多僧 。
三百六十四只碗 ,看看用尽不差争 。
三人共食一碗菜 ,四人共吃一碗羹 。
请问先生名算者 ,算来寺内几多僧 ?
解析:设寺内有僧人x个,三人共食一碗菜,则吃菜用碗x/3个,四人共吃
一碗羹,则喝羹用碗x/4个,正好用完364个碗,得x/3+x/4=364,解得
x=624,所以寺内有624个僧人。
怎么样,同学们,这些古代方程有趣吧,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对古诗文的正确理解,找出关键词
和句,准确列出方程求解,不妨试试下面的《鸡兔同笼》: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四、巩固加油站
巩固1
若关于 的方程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 .
答案
解析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 ,∴ ,故 .
标注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 > 根的判别式 > 题型:由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确定参数
巩固2
关于 的方程 有两个实数根,则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且
解析
由题知, ,
∴ 且 .
故答案为: 且 .
标注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 > 根的判别式 > 题型:由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确定参数
巩固3
若关于 的方程 无实根,则 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解析 ∵ 无实根,
∴ ,
∴ .
标注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 > 根的判别式 > 题型:由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确定参数
巩固4
如果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那么以正数 , , 为边
长的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任意三角形
答案 C
解析 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
∵ ,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
∴ .
即 ,∴为直角三角形,选C.
标注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 > 根的判别式 > 题型:与三角形三边关系结合
巩固5
已知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
(1) 如果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 的取值范围;
(2) 在⑴中,若 为符合条件的最大整数,求此时方程的根.
答案 (1) m的取值范围是
(2) , .
解析 (1) .
.
∵ 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
解得 .
∴ m的取值范围是 .
(2) ∵ ,
∴ 符合条件的最大整数是 .
此时方程为 ,
解得 .
∴方程的根为 , .
标注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 > 根的判别式 > 题型:由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确定参数
巩固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关于 的方程 的一个根是 ,则方程的另一根是 ; .
(2) 已知 , 为方程 的两根,且 , ,求 , 的值.
答案 (1) 1.
2.
(2) ; .
解析 (1) 设另一根为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建立关于 和 的方程组,解之即得. ,

(2) ; .
标注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 > 根与系数的关系 > 题型:利用构造的方程求解
巩固7
若方程 的一个根为 ,则方程的另一个根为 , .
答案 1.
2.
解析 设另一根为 ,则 ,
∴ ,
∴ .
标注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 > 根与系数的关系 > 题型:韦达定理应用
巩固8
若 , 是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则 的值为 .
答案
解析 ∵ 是方程 的根,
∴ ,
∴ ,
∴ ,
∵ 、 是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
∴ ,
∴ .
故答案为: .
标注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 > 根与系数的关系 > 题型:韦达定理应用
巩固9
已知 , 是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
,则 的值是( ).
A. B. C. 或 D. 或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条件知:
, ,
∴ ,
即 ,
所以,得 ,
解得 .
标注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 > 根与系数的关系 > 题型:韦达定理应用
巩固10
设 、 是方程 的两个不同的实根,且 ,求 的值.
答案 .
解析 方法一: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 .
且有 ,即 .
已知 .
从而 ,
解之得 或 .又 ,所以 .
故答案为: .
方法二:由题意得,
,得 .
又 , ,那么

即 ,

解得 , .
但 不满足 ,所以 .
标注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二次方程 > 根的判别式 > 题型:由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确定参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