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试卷(十四)一、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 ,心眼既不专一, ,决不能记,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 ?1.将短文内容补充完整。2.解释文中加点字。谓:__________ 急:__________3.用自己的话总结上文的读书方法。_________________4.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谈谈上述的读书方法对你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小古文阅读,完成后面练习。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①,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日:“汝见我不②?”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③云“不见”。嘿④然大喜,赍⑤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注释]①自障叶:遮蔽自己的树叶。②不:同“否”。③ 绐(dài):哄骗。④嘿:同“默”。⑤赍(jī):携带。5.下列加点字注音及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螳螂执叶伺蝉(sì,等待) 遂于树下仰取叶(zhú,就)B.扫取数斗归(shǔ, 好几) 不能复分别( biàn,辨别)C.乃厌倦不堪(kān,能忍受) 妻始时恒答言“见”(héng,总是)D.吏遂缚诣县(fù,绑)(zhǐ,到……去)6.借助注释,翻译句子。①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对面取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楚人”真的能够自隐其形吗?你认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七步成诗①文帝②尝令东阿王③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④菽⑤以为汁;萁⑥在釜⑦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注释】①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②文帝:指魏文帝曹丕。③东阿王:魏文帝曹丕的兄弟曹植。④漉(lù):滤出。 ⑤菽(shū):大豆。⑥萁(qí):豆茎。 ⑦釜(fǔ):锅。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尝令东阿王(尝试) B.煮豆持作羹(用来)C.应声便为诗(随着命令的声音,立即) D.萁在釜下燃(烧)9.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七步成诗》和《王戎不取道旁李》都选自《世说新语》。( )(2)从“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可以看出曹丕想迫害弟弟。( )(3)讲历史人物故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情吸引听众。所以,讲《七步成诗》这个故事时,我会用夸张的表情,炫耀的语气来讲述曹植作的诗。 ( )10.你觉得曹植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写下你的看法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园中有树,其①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②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③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④下也。(选自《说苑》)【注释】悲鸣:动听地鸣叫。 委身曲附:弯曲着身子。欲:想要。 延颈:伸长脖子。11.短文中有四个“其”,分别指的是什么,请依次写在番号后,错写漏写不得分。其:① 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 _________ ④__________12.写出短文中划横线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请你给这段短文加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选择,关于这个故事的启示,下列说法不太准确的一项是( )A.如果双方争执不下,互不相让,两败俱伤,那么就会让第三者占便宜。B.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C.一心暗算他人,必然遭人算计。做人做事一定不要目光短浅,要考虑长远利益。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日:“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令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gēng gèng)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日:“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晏予对日:“齐之临淄三百闾(lǘ),张抉(mèi)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王日:“然则何为使子 ”晏子对日:“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xiāo xiào)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15.为文中的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更________ (gēng gèng)道 不肖________ (xiāo xiào)主16.用自己的话来理解画线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出自本文的三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成语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来表现齐国人多。18..这则古文告诉我们,晏子是一个________的人。(请用两个四字词语回答)烛邹亡鸟景公好弋①,使烛邹②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③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 “烛邹! 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岛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 “勿杀,寡人闻命矣。 (选自《晏子春秋.外篇》)【注释】( ①弋: 用带着绳子的箭射岛。②烛邹:人名。他是齐国大夫。③数:列举。19.写出下面句中加点“之”的意思。(1)召吏欲杀之( ) (2)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3)使诸侯闻之( ) (4)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 ) (5)召而数之公前( )20.解释下面的文言句子。(1)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_______________。(2)以吾君重鸟而轻士。_______________。(3)寡人闻命矣。 _______________。21.请你分析晏子斥责烛邹罪状的用意和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你认为这个故事表现了晏子怎样的语言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文言文阅读马啮niè盗髻jì1 董熙载应友人延,至其家豪饮。自午及薄暮,已酩mǐng酊dǐng醉矣。2 友人留其宿,熙载曰:“毋wú庸,吾尚可乘马返家。”3 时月黑风骤,未几醉而堕马,僵仆道边,马缰持于手。4 忽有盗过,自喜曰:“天赞我也!”遂尽解其衣,又欲盗其马。5 方俯身执缰,马遽jù啮其髻,竭力挣扎而不得去。6 待熙载醉醒,尽复取所失物,马乃纵盗。字词解释延:_______ 薄:_________酩酊:______ 毋庸: ______ 尚: ______ 骤:______ 未几: ______ 赞: ______方:______ 俯:_______ 遽:________ 髻:________乃:_______ 纵:_______阅读《司马光》故事片段群儿( ),一儿( ),( )。众( ),光( ),( ),儿( )。24.把文言文补充完整。这篇文章选自 代的 。25.“庭”的意思是________,“群儿戏于庭” 是说孩子们__________。26.“瓮”的意思是 ( )A.口小肚大的陶器 B.水桶27.一儿登瓮的结果是“____________”。28.“光持石击瓮破之”中的“光”指的是_________,“之”在这里指的是____。这种做法的结果是“______”。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羽尝为流矢所中,贯①其右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②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③引酒,言笑自若。——《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注释:①贯:通,穿。②矢镞(shǐ zú):箭头。 ③炙(zhì):烤肉。29.这段话写的是( )的( )的事。30.故事中的主人公和刘伯承一样,都堪称“ ”。请用横线画出文中最能体现主人公这一特点的句子。文言短篇阅读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31.根据这段文字所形成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示该成语寓意的句子。33.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解释句中“其”指什么。(1)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2)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 )(3)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4)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3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写在下面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则眼不看仔细 却只漫浪诵读 记亦不能久也 眼口岂不到乎2. 说。 要紧,重要。3.读书要眼、口、心并用,集中注意力。4.读书的时候需用心,要全神贯注,识记效果最好,记东西记得最快。5.C6. 螳螂等待蝉时用树叶遮挡掩护,可以凭树叶隐蔽自己。 对面的人拿对方的东西。7.不能,他是一个妄想用一片树叶来掩盖自己的不正当行为、贪婪、愚蠢的人8.A9. √ √ ×10.文中曹植才思敏捷。它七步之内就作出一首诗,而且让曹丕听了以后潸然泪下,深感惭愧不忍借故害他。11. 树 蝉 螳螂 黄雀12.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人着弹弓在树下要射它。1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4.A15. gēng xiào16.齐国难道没有人了吗 竟然派你这样的人来当使臣。17. 张袂成阴 挥汗如雨 比肩继踵 夸张18.聪明机智、能言善辩19. 烛邹 的 国君杀人的消息 鸟 烛邹的罪状20. 使我们国君因为鸟的缘故杀人。 以为我们国君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 我明白你的指教了。21.用意是通过斥责烛邹的罪状来劝齐景公不要杀烛邹。效果很明显,达到了目的,齐景公改变了主意,没有杀烛邹。22.这个故事中,晏子表面上是斥责烛邹,实际是声东击西,指出齐景公因为鸟而杀人是错误的,从而让齐景公改变主意。表现了晏子巧言善谏的容智。23.邀请 靠近 大醉的样子 不需要还 急 没多久 帮助正要 弯下 立刻 发髻才 放24.戏于庭 登瓮 足跌没水中 皆弃去 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 得活宋 《司马光传》25. 庭院 在庭院里做游戏26.A27.足跌没水中28. 司马光 瓮 儿得活29. 关羽 刮骨疗毒30.军神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31.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3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33.树蝉螳螂黄雀34.我们做事情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而应该顾全大局,通盘考虑。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