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讲 有理数2.1正数与负数正数与负数正数:像,,这样大于的数叫做正数.正数都大于.负数:像,这样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负数都小于.符号: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正数前面的“” 号可以省略,注意与表示是同一个正数.负数前面的“” 号不可以省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果正数表示某种意义,那么负数表示它的相反意义,反之亦然.比如:用正数表示向南,那么向北可以用负数表示为.“相反意义的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意:一是相反意义;二是要有量.“”的特殊性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是自然数;的意义:有时表示没有,比如文具盒中有支铅笔,表示没有铅笔;有时是一个数,比如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有时也作为基准,比如海拔高度为表示的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常见名词:非负数: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非正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例1】某大米包装袋上标注着“净含量10kg±150g”,小华从商店买了2袋大米,这两袋大米相差的克数不可能是( )A.100g B.150g C.300g D.400g 【练习1】四个足球与足球规定质量偏差如下:(超过为正,不足为负).质量相对最合规定的是( )A.+10 B.﹣20 C.﹣3 D.+5【例2】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例如从A到B记为:A→B(+1,+4),从D到C记为:D→C(﹣1,+2),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1)图中A→C(___,___),B→C(____,____),D→____(﹣4,﹣2);(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 【练习2】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1)图中A→C( +3 , +4 ),B→C( +2 , 0 ),C→ D (+1,﹣2);(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4)若图中另有两个格点M、N,且M→A(3﹣a,b﹣4),M→N(5﹣a,b﹣2),则N→A应记为什么? 2.2有理数有理数整数:正整数、、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所有的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的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为分数,所以我们也把它们看成分数.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理数的分类:(1)(2)【例1】观察下面一列数:﹣1,2,﹣3,4,﹣5,6,﹣7,…将这列数排成下列形式:按照上述规律排下去,那么第10行从左边数第9个数是___;数﹣201是第____ 行从左边数第____个数. 【练习1】阅读下而文字,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面问题:把几个数用大括号括起来,中间用返号隔开,如:{3,4};{﹣3,6,8,18},其中大括号内的数称其为集合的元素.如果一个集合满足:只要其中有一个元素a,使得﹣2a+4也是这个集合的元素,这样的集合称为条件集合.例如;{3,﹣2},因为﹣2×3+4=﹣2,﹣2恰好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所以吕{3,﹣2}是条件集合:例如;(﹣2,9,8,},因为﹣2×(﹣2)+4=8,8恰好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所以{﹣2,9,8,}是条件集合.(1)集合{﹣4,12}是否是条件集合?(2)集合{,﹣,}是否是条件集合?(3)若集合{8,n}和{m}都是条件集合.求m、n的值.【例2】观察下列两个等式:2﹣=2×+1,5﹣=5×+1,给出定义如下:我们称使等式a﹣b=ab+1的成立的一对有理数a,b为“共生有理数对”,记为(a,b),如:数对(2,),(5,),都是“共生有理数对”.(1)数对(﹣2,1),(3,)中是“共生有理数对”的是 (3,) ;(2)若(m,n)是“共生有理数对”,则(﹣n,﹣m)____ “共生有理数对”(填“是”或“不是”);(3)请再写出一对符合条件的“共生有理数对”为_______ ;(注意:不能与题目中已有的“共生有理数对”重复)(3)若(a,3)是“共生有理数对”,求a的值. 【练习2】观察下列两个等式:3+2=3×2﹣1,4+﹣1,给出定义如下:我们称使等式a+b=ab﹣1成立的一对有理数c,b为“椒江有理数对”,记为(a,b),如:数对(3,2),(4,),都是“椒江有理数对”.(1)数对(﹣2,1),(5,)中是“椒江有理数对”的是 _____;(2)若(a,3)是“椒江有理数对”,求a的值;(3)若(m,n)是“椒江有理数对”,则(﹣n,﹣m)_____“椒江有理数对”(填“是”、“不是”或“不确定”).(4)请再写出一对符合条件的“椒江有理数对” _____ (注意:不能与题目中已有的“椒江有理数对”重复)2.3数轴数轴数轴: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以下要求: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这个点叫做原点.原点是数轴的基准点.正方向: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从原点向左,用类似的方法依次表示,,,….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数轴的画法画一条水平的直线(一般画水平的数轴);在这条直线上适当位置取一实心点作为原点:确定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用箭头表示;选取适当的长度作单位长度,用细短线画出,并对应标注各数,同时要注意同一数轴的单位长度要一致.有理数与数轴的关系一切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数轴上的点并不全是有理数,如也可以在数轴上表示,但并不是有理数.正有理数位于原点的右边,负有理数位于原点的左边.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对应的数总比左边的点所对应的数大.因此,正数总大于零,负数总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例1】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c+b>a+b B.cb<ab C.﹣c+a>﹣b+a D.ac>ab 【练习1】如图,在数轴上有六个点,且AB=BC=CD=DE=EF,则这条数轴的原点在( )A.在点A,B之间 B.在点B,C之间 C.在点C,D之间 D.在点D,E之间 【巩固】已知点A、B、C分别是数轴上的三个点,点A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是2,且B、C两点间的距离是A、B两点间距离的3倍,则点C表示的数是( )A.11 B.9 C.﹣7 D.﹣7或11【例2】如图,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40,50.现有一动点P以2个单位每秒的速度从点A向B运动,另一动点Q以3个单位每秒的速度从点B向A运动.当AQ=3PQ时,运动的时间为( )A.15秒 B.20秒 C.15秒或25秒 D.15秒或20秒 【巩固】一只小球落在数轴上的某点P0,第一次从 p0向左跳1个单位到P1,第二次从P1向右跳2个单位到P2,第三次从P2向左跳3个单位到P3,第四次从P3向右跳4个单位到P4…,若小球从原点出发,按以上规律跳了6次时,它落在数轴上的点P6所表示的数是 3 ;若小球按以上规律跳了2n次时,它落在数轴上的点P2n所表示的数恰好是n+2,则这只小球的初始位置点P0所表示的数是 2 .2.4相反数相反数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一般地,与互为相反数,表示任意一个数,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特别地,的相反数是.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相反数的几何意义: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应分别位于原点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求任意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上“”号即可.多重符号的化简一个正数前面不管有多少个“”号,都可以全部去掉;一个正数前面有偶数个“”号,也可以把“”号全部去掉;一个正数前面有奇数个“”号,则化简后只保留一个“”号口诀“奇负偶正”,其中“奇偶”是指正数前面的“”号的个数,“负正”是指化简的最后结果的符号 【例1】在左右一条直线共种有100棵树,从左数第35棵树,从最右边数这棵树是第a棵树,则a的相反数是( )A.﹣65 B.﹣66 C.﹣64 D.66 【巩固】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1与(﹣1)2 B.(﹣1)2与1 C.2与 D.2与|﹣2|【例2】a、b互为相反数,则下列成立的是( )A.ab=1 B.a+b=0 C.a=b D.2.5绝对值绝对值绝对值的概念: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的绝对值,记作.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的绝对值是.即:(1)如果,那么;(2)如果,那么;(3)如果,那么.可整理为:,或,或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取绝对值的结果总是正数或.即:有理数的比较大小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利用数轴: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对应的数总比左边的点所对应的数大.【例1】如图,图中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如果点B,C表示的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点A表示的数是( )A.﹣4 B.﹣5 C.﹣6 D.﹣2【练习1】如图,在数轴上,若示有理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表示有理数b的点在原点的右边,则式子|a﹣b|﹣(﹣b)化简的结果是( )A.a﹣2b B.2a C.a D.﹣a+2b 【巩固】若|﹣m|=2018,则m= ±2018 . 【例2】已知m、n、p都是整数,且|m﹣n|+|p﹣m|=1,则p﹣n= ±1 . 【练习2】若|m|=3,|n|=2且m>n,则2m﹣n=___ .【例3】如果一个零件的实际长度为a,测量结果是b,则称|b﹣a|为绝对误差,为相对误差.现有一零件实际长度为5.0cm,测量结果是4.8cm,则本次测量的相对误差是_____ . 【巩固】已知数轴上三点A,O,B表示的数分别为﹣3,0,1,点P为数轴上任意一点,其表示的数为x.(1)如果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那么x=____ ;(2)当x=_____时,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是6;(3)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最小,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4)在数轴上,点M,N表示的数分别为x1,x2,我们把x1,x2之差的绝对值叫做点M,N之间的距离,即MN=|x1﹣x2|.若点P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时,点E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点F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且三个点同时出发,那么运动______秒时,点P到点E,点F的距离相等.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6小题)1.若数轴上表示数﹣3和1的两点分别是点A和点B,则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是( )A.﹣4 B.﹣2 C.2 D.42.如果实数a满足|a|=3,且a<0,那么a的值为( )A.±3 B.1 C.3 D.﹣33.下列各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3)和+(﹣3) B.+(﹣3)和+|﹣3|C.﹣(﹣3)和+|﹣3| D.+(﹣3)和﹣|+3|4.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正确的是( )A.a<b<﹣b<﹣a B.a<﹣b<﹣a<b C.a﹣b>0 D.﹣a+b>05.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2|a|的结果为( )A.﹣a﹣b B.3a﹣b C.a+b D.2a﹣b6.已知a,b两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0 B.﹣a+b>0 C.ab<0 D.﹣a﹣b>0二.填空题(共1小题)7.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c|﹣|c﹣b|+|b|= .三.解答题(共1小题)8.快递配送员王叔叔一直在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上送快递,如果规定向北为正,向南为负,某天他从出发点开始所行走的路程记录为(长度单位:千米):+3,﹣4,+2.+3.﹣1,﹣1,﹣3(1)这天送完最后一个快递时,王叔叔在出发点的什么方向,距离是多少?(2)如果王叔叔送完快递后,需立即返回出发点,那么他这天送快递(含返回)共耗油多少升(已知每千米耗油0.2升)?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讲 有理数2.1正数与负数正数与负数正数:像,,这样大于的数叫做正数.正数都大于.负数:像,这样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负数都小于.符号: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正数前面的“” 号可以省略,注意与表示是同一个正数.负数前面的“” 号不可以省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果正数表示某种意义,那么负数表示它的相反意义,反之亦然.比如:用正数表示向南,那么向北可以用负数表示为.“相反意义的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意:一是相反意义;二是要有量.“”的特殊性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是自然数;的意义:有时表示没有,比如文具盒中有支铅笔,表示没有铅笔;有时是一个数,比如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有时也作为基准,比如海拔高度为表示的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常见名词:非负数: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非正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例1】某大米包装袋上标注着“净含量10kg±150g”,小华从商店买了2袋大米,这两袋大米相差的克数不可能是( )A.100g B.150g C.300g D.400g【解答】解:根据题意得:10+0.15=10.15(kg),10﹣0.15=9.85(kg),因为两袋两大米最多差10.15﹣9.85=0.3(kg)=300(g),所以这两袋大米相差的克数不可能是400g;故选:D. 【练习1】四个足球与足球规定质量偏差如下:(超过为正,不足为负).质量相对最合规定的是( )A.+10 B.﹣20 C.﹣3 D.+5【解答】解:∵|﹣3|<|+5|<|+10|<|﹣20|,∴质量相对最合规定的是﹣3,故选:C.【例2】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例如从A到B记为:A→B(+1,+4),从D到C记为:D→C(﹣1,+2),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1)图中A→C(___,___),B→C(____,____),D→____(﹣4,﹣2);(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解答】解:(1)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A→C记为(3,4)B→C记为(2,0)D→A记为(﹣4,﹣2);(2)P点位置如图所示.(3)据已知条件可知:A→B表示为:(1,4),B→C记为(2,0)C→D记为(1,﹣1);该甲虫走过的路线长为1+4+2+1+1=9.故答案为:(3,4);(2,0);A; 【练习2】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1)图中A→C( +3 , +4 ),B→C( +2 , 0 ),C→ D (+1,﹣2);(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4)若图中另有两个格点M、N,且M→A(3﹣a,b﹣4),M→N(5﹣a,b﹣2),则N→A应记为什么?【解答】解:(1)图中A→C(+3,+4),B→C(+2,0),C→D(+1,﹣2);故答案为:(+3,+4),(+2,0),D;(2)P点位置如图1所示;(3)如图2,根据已知条件可知:A→B表示为:(1,4),B→C记为(2,0)C→D记为(1,﹣2);则该甲虫走过的路线长为:1+4+2+1+2=10;(4)由M→A(3﹣a,b﹣4),M→N(5﹣a,b﹣2),所以,5﹣a﹣(3﹣a)=2,b﹣2﹣(b﹣4)=2,所以,点A向右走2个格点,向上走2个格点到点N,所以,N→A应记为(﹣2,﹣2). 2.2有理数有理数整数:正整数、、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所有的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的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为分数,所以我们也把它们看成分数.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理数的分类:(1)(2)【例1】观察下面一列数:﹣1,2,﹣3,4,﹣5,6,﹣7,…将这列数排成下列形式:按照上述规律排下去,那么第10行从左边数第9个数是___;数﹣201是第____ 行从左边数第____个数.【解答】解:根据题意,每一行最末的数字的绝对值是行数的平方,且奇数前带有负号,偶数前是正号;如第四行最末的数字是42=16,第9行最后的数字是﹣81,∴第10行从左边数第9个数是81+9=90,∵﹣201=﹣(142+5),∴是第15行从左边数第5个数.故应填:90;15;5. 【练习1】阅读下而文字,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面问题:把几个数用大括号括起来,中间用返号隔开,如:{3,4};{﹣3,6,8,18},其中大括号内的数称其为集合的元素.如果一个集合满足:只要其中有一个元素a,使得﹣2a+4也是这个集合的元素,这样的集合称为条件集合.例如;{3,﹣2},因为﹣2×3+4=﹣2,﹣2恰好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所以吕{3,﹣2}是条件集合:例如;(﹣2,9,8,},因为﹣2×(﹣2)+4=8,8恰好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所以{﹣2,9,8,}是条件集合.(1)集合{﹣4,12}是否是条件集合?(2)集合{,﹣,}是否是条件集合?(3)若集合{8,n}和{m}都是条件集合.求m、n的值.【解答】解:(1)∵﹣2×(﹣4)+4=12,∴集合{﹣4,12}是条件集合;(2)∵﹣2×(﹣)+4=,∴{,,是条件集合;(3)∵集合{8,n}和{m}都是条件集合,∴当﹣2×8+4=n,解得:n=12;当﹣2n+4=8,解得:n=﹣2;当﹣2n+4=n,解得:n=;当﹣2m+4=m,解得:m=.【例2】观察下列两个等式:2﹣=2×+1,5﹣=5×+1,给出定义如下:我们称使等式a﹣b=ab+1的成立的一对有理数a,b为“共生有理数对”,记为(a,b),如:数对(2,),(5,),都是“共生有理数对”.(1)数对(﹣2,1),(3,)中是“共生有理数对”的是 (3,) ;(2)若(m,n)是“共生有理数对”,则(﹣n,﹣m)____ “共生有理数对”(填“是”或“不是”);(3)请再写出一对符合条件的“共生有理数对”为_______ ;(注意:不能与题目中已有的“共生有理数对”重复)(3)若(a,3)是“共生有理数对”,求a的值.【解答】解:(1)﹣2﹣1=﹣3,﹣2×1+1=1,∴﹣2﹣1≠﹣2×1+1,∴(﹣2,1)不是“共生有理数对”,∵3﹣=,3×+1=,∴3﹣=3×=1,∴(3,)是“共生有理数对”;(2)是.理由:﹣m﹣(﹣m)=﹣n+m,﹣n (﹣m)+1=mn+1,∵(m,n)是“共生有理数对”,∴m﹣n=mn+1,∴﹣n+m=mn+1,∴(﹣n,﹣m)是“共生有理数对”;(3)(4,)或(6,)等;(4)由题意得:a﹣3=3a+1,解得a=﹣2.故答案为:(3,);是;(4,)或(6,). 【练习2】观察下列两个等式:3+2=3×2﹣1,4+﹣1,给出定义如下:我们称使等式a+b=ab﹣1成立的一对有理数c,b为“椒江有理数对”,记为(a,b),如:数对(3,2),(4,),都是“椒江有理数对”.(1)数对(﹣2,1),(5,)中是“椒江有理数对”的是 _____;(2)若(a,3)是“椒江有理数对”,求a的值;(3)若(m,n)是“椒江有理数对”,则(﹣n,﹣m)_____“椒江有理数对”(填“是”、“不是”或“不确定”).(4)请再写出一对符合条件的“椒江有理数对” _____ (注意:不能与题目中已有的“椒江有理数对”重复)【解答】解:(1)﹣2+1=﹣1,﹣2×1﹣1=﹣3,∴﹣2+1≠﹣2×1﹣1,∴(﹣2,1)不是“共生有理数对”,∵5+=,5×﹣1=,∴5+=5×﹣1,∴(5,)中是“椒江有理数对”;(2)由题意得:a+3=3a﹣1,解得a=2.(3)不是.理由:﹣n+(﹣m)=﹣n﹣m,﹣n (﹣m)﹣1=mn﹣1∵(m,n)是“椒江有理数对”∴m+n=mn﹣1∴﹣n﹣m=﹣(mn﹣1)m∴(﹣n,﹣m)不是“椒江有理数对”,(4)(5,1.5)等.故答案为:(5,);不是;(5,1.5).2.3数轴数轴数轴: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以下要求: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这个点叫做原点.原点是数轴的基准点.正方向: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从原点向左,用类似的方法依次表示,,,….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数轴的画法画一条水平的直线(一般画水平的数轴);在这条直线上适当位置取一实心点作为原点:确定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用箭头表示;选取适当的长度作单位长度,用细短线画出,并对应标注各数,同时要注意同一数轴的单位长度要一致.有理数与数轴的关系一切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数轴上的点并不全是有理数,如也可以在数轴上表示,但并不是有理数.正有理数位于原点的右边,负有理数位于原点的左边.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对应的数总比左边的点所对应的数大.因此,正数总大于零,负数总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例1】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c+b>a+b B.cb<ab C.﹣c+a>﹣b+a D.ac>ab【解答】解:由数轴上各点的位置判断:c<b<0<a,|b|<|a|<|c|,A.c+b<0,a+b>0,所以c+b<a+b,故该选项错误;B.c,b同号,所以cb>0,同理,ab<0,所以cb<ab,故该选项错误;C.﹣c>0,﹣b>0,a>0,因为|c|>|b|,所以﹣c>﹣b,不等式两边同时加a,不等号方向不变,故该选项正确;D.c<b,所以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正数a,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故该选项错误;故选:C. 【练习1】如图,在数轴上有六个点,且AB=BC=CD=DE=EF,则这条数轴的原点在( )A.在点A,B之间 B.在点B,C之间 C.在点C,D之间 D.在点D,E之间【解答】解:∵|11﹣(﹣5)|=16,AB=BC=CD=DE=EF,∴AB=BC=CD=DE=EF==3.2,∴这条数轴的原点在B与C之间.故选:B. 【巩固】已知点A、B、C分别是数轴上的三个点,点A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是2,且B、C两点间的距离是A、B两点间距离的3倍,则点C表示的数是( )A.11 B.9 C.﹣7 D.﹣7或11【解答】解:如图所示:∵点A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是2,∴A、B两点间距离为3,∵B、C两点间的距离是A、B两点间距离的3倍,∴BC=9,故点C表示的数是:﹣7或11.故选:D.【例2】如图,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40,50.现有一动点P以2个单位每秒的速度从点A向B运动,另一动点Q以3个单位每秒的速度从点B向A运动.当AQ=3PQ时,运动的时间为( )A.15秒 B.20秒 C.15秒或25秒 D.15秒或20秒【解答】解: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P、Q相遇前,依题意有50﹣(﹣40)﹣3t=3[50﹣(﹣40)﹣2t﹣3t],解得t=15;P、Q相遇后,依题意有50﹣(﹣40)﹣3t=3t=3[2t+3t﹣50+(﹣40)],解得t=20.故运动的时间为15秒或20秒.故选:D. 【巩固】一只小球落在数轴上的某点P0,第一次从 p0向左跳1个单位到P1,第二次从P1向右跳2个单位到P2,第三次从P2向左跳3个单位到P3,第四次从P3向右跳4个单位到P4…,若小球从原点出发,按以上规律跳了6次时,它落在数轴上的点P6所表示的数是 3 ;若小球按以上规律跳了2n次时,它落在数轴上的点P2n所表示的数恰好是n+2,则这只小球的初始位置点P0所表示的数是 2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小球从原点出发,按以上规律跳了6次时,它落在数轴上的点P6所表示的数是6÷2=3,小球按以上规律跳了2n次时,它落在数轴上的点P2n所表示的数恰好是n+2,则这只小球的初始位置点P0所表示的数是:n+2﹣(2n÷2)=2,故答案为:3,2.2.4相反数相反数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一般地,与互为相反数,表示任意一个数,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特别地,的相反数是.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相反数的几何意义: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应分别位于原点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求任意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上“”号即可.多重符号的化简一个正数前面不管有多少个“”号,都可以全部去掉;一个正数前面有偶数个“”号,也可以把“”号全部去掉;一个正数前面有奇数个“”号,则化简后只保留一个“”号口诀“奇负偶正”,其中“奇偶”是指正数前面的“”号的个数,“负正”是指化简的最后结果的符号 【例1】在左右一条直线共种有100棵树,从左数第35棵树,从最右边数这棵树是第a棵树,则a的相反数是( )A.﹣65 B.﹣66 C.﹣64 D.66【解答】解:由题意,得a=100﹣34=66,a的相反数是﹣66,故选:B. 【巩固】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1与(﹣1)2 B.(﹣1)2与1 C.2与 D.2与|﹣2|【解答】解:A、(﹣1)2=1,1与﹣1 互为相反数,正确;B、(﹣1)2=1,故错误;C、2与互为倒数,故错误;D、2=|﹣2|,故错误;故选:A.【例2】a、b互为相反数,则下列成立的是( )A.ab=1 B.a+b=0 C.a=b D.【解答】解:因为a、b互为相反数,所以a+b=0,故选:B.2.5绝对值绝对值绝对值的概念: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的绝对值,记作.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的绝对值是.即:(1)如果,那么;(2)如果,那么;(3)如果,那么.可整理为:,或,或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取绝对值的结果总是正数或.即:有理数的比较大小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利用数轴: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对应的数总比左边的点所对应的数大.【例1】如图,图中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如果点B,C表示的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点A表示的数是( )A.﹣4 B.﹣5 C.﹣6 D.﹣2【解答】解:因为点B,C表示的数的绝对值相等,即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所以点B,C表示的数分别为﹣2,2,所以点A表示的数是﹣2﹣2=﹣4.故选A. 【练习1】如图,在数轴上,若示有理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表示有理数b的点在原点的右边,则式子|a﹣b|﹣(﹣b)化简的结果是( )A.a﹣2b B.2a C.a D.﹣a+2b【解答】解:由数轴可得:a<0<b,∴a﹣b<0,∴|a﹣b|﹣(﹣b)=﹣(a﹣b)+b=﹣a+b+b=﹣a+2b,故选:D. 【巩固】若|﹣m|=2018,则m= ±2018 .【解答】解:因为|﹣m|=|m|,又因为|±2018|=2018,所以m=±2018故答案为:±2018 【例2】已知m、n、p都是整数,且|m﹣n|+|p﹣m|=1,则p﹣n= ±1 .【解答】解:因为m,n,p都是整数,|m﹣n|+|p﹣m|=1,则有:①|m﹣n|=1,p﹣m=0;解得p﹣n=±1;②|p﹣m|=1,m﹣n=0;解得p﹣n=±1.综合上述两种情况可得:p﹣n=±1.故答案为:±1. 【练习2】若|m|=3,|n|=2且m>n,则2m﹣n=___ .【解答】解:∵|m|=3,|n|=2且m>n,∴m=3,n=±2,(1)m=3,n=2时,2m﹣n=2×3﹣2=4(2)m=3,n=﹣2时,2m﹣n=2×3﹣(﹣2)=8故答案为:4或8.【例3】如果一个零件的实际长度为a,测量结果是b,则称|b﹣a|为绝对误差,为相对误差.现有一零件实际长度为5.0cm,测量结果是4.8cm,则本次测量的相对误差是_____ .【解答】解:若实际长度为5.0cm,测量结果是4.8cm,则本次测量的相对误差为=0.04,故答案为:0.04. 【巩固】已知数轴上三点A,O,B表示的数分别为﹣3,0,1,点P为数轴上任意一点,其表示的数为x.(1)如果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那么x=____ ;(2)当x=_____时,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是6;(3)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最小,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4)在数轴上,点M,N表示的数分别为x1,x2,我们把x1,x2之差的绝对值叫做点M,N之间的距离,即MN=|x1﹣x2|.若点P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时,点E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点F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且三个点同时出发,那么运动______秒时,点P到点E,点F的距离相等.【解答】解:(1)由题意得,|x﹣(﹣3)|=|x﹣1|,解得x=﹣1;(2)∵AB=|1﹣(﹣3)|=4,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是6,∴点P在点A的左边时,﹣3﹣x+1﹣x=6,解得x=﹣4,点P在点B的右边时,x﹣1+x﹣(﹣3)=6,解得x=2,综上所述,x=﹣4或2;(3)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点P在AB之间时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最小,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3≤x≤1;(4)设运动时间为t,点P表示的数为﹣3t,点E表示的数为﹣3﹣t,点F表示的数为1﹣4t,∵点P到点E,点F的距离相等,∴|﹣3t﹣(﹣3﹣t)|=|﹣3t﹣(1﹣4t)|,∴﹣2t+3=t﹣1或﹣2t+3=1﹣t,解得t=或t=2.故答案为:(1)﹣1;(2)﹣4或2;(3)﹣3≤x≤1;(4)或2.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6小题)1.若数轴上表示数﹣3和1的两点分别是点A和点B,则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是( )A.﹣4 B.﹣2 C.2 D.4【解答】解:1﹣(﹣3)=4故选:D.2.如果实数a满足|a|=3,且a<0,那么a的值为( )A.±3 B.1 C.3 D.﹣3【解答】解:∵|a|=3,且a<0,∴a=﹣3.故选:D.3.下列各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3)和+(﹣3) B.+(﹣3)和+|﹣3|C.﹣(﹣3)和+|﹣3| D.+(﹣3)和﹣|+3|【解答】解:A、﹣(+3)=﹣3和+(﹣3)=﹣3,不是相反数,故此选项错误;B、+(﹣3)=﹣3和+|﹣3|=3,是相反数,符合题意;C、﹣(﹣3)=3和+|﹣3|=3,不是相反数,故此选项错误;D、+(﹣3)=﹣3和﹣|+3|=﹣3,不是相反数,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4.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正确的是( )A.a<b<﹣b<﹣a B.a<﹣b<﹣a<b C.a﹣b>0 D.﹣a+b>0【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a<0<b,且|a|>|b|,∴a<﹣b<b<﹣a∴答案A、B都错误;又∵a<0<b,∴a﹣b<0,b﹣a>0故选:D.5.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2|a|的结果为( )A.﹣a﹣b B.3a﹣b C.a+b D.2a﹣b【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0,b>0,∴a﹣b<0,∴|a﹣b|﹣2|a|=b﹣a+2a=a+b.故选:C.6.已知a,b两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0 B.﹣a+b>0 C.ab<0 D.﹣a﹣b>0【解答】解:由图可知b<a<0,|b|>|a|,所以a+b<0,﹣a+b<0,ab>0,﹣a﹣b>0,故选:D.二.填空题(共1小题)7.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c|﹣|c﹣b|+|b|= ﹣a .【解答】解:由题可得a﹣c<0,c﹣b>0,b<0,∴|a﹣c|﹣|c﹣b|+|b|=﹣a+c﹣c+b﹣b=﹣a.故答案为:﹣a.三.解答题(共1小题)8.快递配送员王叔叔一直在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上送快递,如果规定向北为正,向南为负,某天他从出发点开始所行走的路程记录为(长度单位:千米):+3,﹣4,+2.+3.﹣1,﹣1,﹣3(1)这天送完最后一个快递时,王叔叔在出发点的什么方向,距离是多少?(2)如果王叔叔送完快递后,需立即返回出发点,那么他这天送快递(含返回)共耗油多少升(已知每千米耗油0.2升)?【解答】解:(1)由题意得:+3﹣4+2+3﹣1﹣1﹣3=﹣9+8=﹣1答:王叔叔送完最后一个快递时,在出发点的南方,距离出发点是1km.(2)设王叔叔总的行驶路程为S,则S=|+3|+|﹣4|+|+2|+|+3|+|﹣1|+|﹣1|+|﹣3|+|﹣1|=18∵每行驶1千米耗油0.2升,∴耗油量为18×0.2=3.6答:王叔叔这天送快递(含返回)共耗油3.6升.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讲.有理数的概念--满分班(学生版).docx 第2讲.有理数的概念--满分班(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