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9 功和功率(教师版)一、目标要求目标要求 重、难点功的基本概念 重点恒力做功 重点变力做功 难点功率的基本概念 重点机车启动问题 重难点二、知识点解析1.功的定义我们把恒力作用下,物体所受的力F和它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l的乘积,叫做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用W表示功,若F和l的夹角是α,则上述定义可表示为:2.功的说明(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力,二是在这个力方向上的位移.(2)式中的F一定是恒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即此式是求恒力做功的公式.若是变力,则无法直接使用此式,需要借助微积分或者图像计算.(3)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 J等于1 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 m的位移时所做的功.(4)功是过程量,反映力对位移的累积效果.(5)功是标量,虽有正负之分,但却无方向.3.正功和负功继续对公式讨论有:(1)当0≤α<时,,,表示力对物体做正功;(2)当时,,,表示力对物体不做功;(3)当<α≤π时,,,表示力对物体做负功.可见,一个力作用于物体,可以对物体做正功,做负功,也可能不做功.4.恒力做功的计算当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通常可以用下述两种方法求解:(1)根据公式,先分别求出各个力F1、F2 、… 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再求各力所做的功的代数和,即=W1+W2+…(注意代入时应注意功正负问题,即带入W时的正负号).(2)由力的矢量合成方法先求出这几个力的合力,再根据功的公式,其中α是合力方向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5.变力做功的计算(1)平均值法基本依据:当力F的大小发生变化,且F、l成线性关系时,F的平均值,可用表示力F做的功.基本方法:先判断变力F与位移l是否成线性关系,然后求出该过程初状态的力和末状态的力,再求出每段平均力和每段过程位移,然后由求其功.(2)图像法原理:在F-l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功,作出变力变化的F-l图象,图象与位移轴所围的“面积”即为变力做的功.方法:对于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大小随位移变化的力,作出F-l图象,求出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就求出了变力所做的功.如图所示,变力的功可用F-l图线与l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l轴上方的面积表示力对物体做了多少正功,l轴下方的面积表示力对物体做了多少负功.(3)等效变换法基本思路:在某些情况下,通过等效变换可以将变力做功转换成恒力做功,然后用求解.基本方法:找出不变的因素,将变力做功转换成恒力做功及与之对应的位移,然后用求功公式求解.(4)微元求和法基本思路:当物体在变力的作用下作曲线运动时,可用微元法将曲线分成无限个小元段,每一小元段可认为恒力做功,总功即为各个小元段做功的代数和.基本方法:求出力在每小段位移方向上的分量,求出曲线总长度,总功即为各个小段做功的代数和.6.功率的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7.功率的说明(1)物理意义: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单位:瓦特,简称瓦,用W表示.1 W=1 J/s.(3)功率是标量.(4)额定功率指机器长时间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也就是机器铭牌上的标称值;实际功率指机器工作时实际输出的功率.8.功率的两种表达式功率①,将带入之后,可得到功率的另一种表达式:②公式①、②分别为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计算式.(1)平均功率描述力在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快慢.是平均功率的定义式,反映时间t内做功的快慢;我们也可以用来计算平均功率,此时,v表示的是平均速度.(2)瞬时功率是表示某个时刻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瞬时功率的表达式,其中v为所求时刻的瞬时速度.同样,在时,也可以表示瞬时功率.9.恒定的功率P启动机车以恒定的功率P启动后,若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f不变,由于牵引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可知,当速度v增大时,加速度a减小.当加速度a=0时,机车的速度达到最大,此时有:.此后,机车保持速度为vm做匀速直线运动.综上:恒定功率启动过程中,整个过程变化可表示为:用v-t图表示这一过程为(最大速度之前是一段曲线):10.恒定的加速度a启动由公式和知,F恒定,所以a恒定,机车做匀加速运动,而随着v的增大,P也将不断增大,直到P达到额定功率P额,功率不能再增大了.这时匀加速运动结束,其最大速度为,此后机车要想继续加速就只能做恒定功率的变加速运动了.综上:恒定加速度启动过程中,整个过程变化可表示为:这一启动过程的v-t关系如图所示:图象中的v1为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时,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但并非是加速过程的最大速度,因为此后还有一个变加速运动过程.而为机车以额定功率运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三、考查方向题型1:恒力做功的计算典例一:用40.0 N与水平成60°角向上的力作用在质量是10.0 kg的物体上,使它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0.当物体通过2.0 m位移时求:(1)物体所受各力对它做的功;(2)物体所受合力对它做的功.题型2:变力做功——微元法典例二:(多选)如图所示,摆球质量为m,悬线的长为L,把悬线拉到水平位置后放手.设在摆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F阻的大小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做功为mgLB.绳的拉力做功为0C.空气阻力F阻做功为-mgLD.空气阻力F阻做功为阻πL题型3:变力做功——平均值法典例三:一辆汽车质量为105kg,从静止开始运动,其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其牵引力的大小与车前进的距离变化关系为F=103x+f0,f0是车所受的阻力。当车前进100m时,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题型4:功率的基本概念和功率的计算典例四:如图,质量为m=2 kg的木块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sin37=0.6,cos37=0.8,g=10 m/s2)求:(斜面足够长)(1)前3 s内重力做多少功?(2)前3 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3)3 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题型5:以恒定功率启动典例五:一辆质量为2.0×103 kg的汽车以额定功率为6.0×104 W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一定值,在某时刻汽车的速度为20 m/s,加速度为0.50 m/s2,(g取10 m/s2)求:(1)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2)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大?(3)当汽车的速度为10 m/s时的加速度是多大?题型6:以恒定加速度启动典例六:一质量为4.0×103 kg,发动机额定功率为60 kW的汽车从静止开始以a=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g取10 m/s2,求(1)启动2 s末发动机的输出功率;(2)它以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能行驶的时间;(3)汽车在此路面上所能行驶的最大速度.四、模拟训练一、基础练习1.关于功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矢量,位移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B.功有正、负之分,所以功可能有方向性C.功是标量D.-10 J的功小于+5 J的功2.(多选)一同学穿着旱冰鞋处于静止状态,推一下竖直墙壁后有了向后的速度。关于该同学推墙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墙壁对该同学做正功 B.墙壁对该同学没有做功C.该同学对墙壁做正功 D.该同学对墙壁没有做功3.(多选)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去,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h,若物体的质量为m,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则在从物体被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全过程中( )A.重力所做的功为零 B.重力所做的功为2mghC.空气阻力做的功为零 D.空气阻力做的功为﹣2fh4.在光滑水平面上推物块和在粗糙水平面上推物块相比较,如果所用的水平推力相同,物块在推力作用下通过的位移相同,则推力对物块所做的功( )A.一样大B.在光滑水平面上推力所做的功较多C.在粗糙水平面上推力所做的功较多D.要由物块通过这段位移的时间决定5.如图所示,一物体分别沿AO、BO轨道由静止滑到底端,物体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则( )A.W1>W2 B.W1=W2C.W16.如图所示,某力F=10 N作用于半径R=1m的转盘的边缘上,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始终保持与作用点的切线方向一致,则转动一周这个力F做的总功应为:( )A、 0 J B、20πJ C 、10 J D、20 J7.(多选)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说明物体做的功多B.功率小说明物体做功慢C.由P=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大D.单位时间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大8.关于功率,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由,可知功率越大的机器做的功越多B.由P=Fv,可知汽车发动机功率越大,汽车的速率越大C.由,可知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则功率越大D.由P=Fv,可知做功的力越大其功率越大9.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越大,做功越快B.瞬时功率始终大于平均功率C.实际功率一定等于额定功率D.功率越大,做功越多10.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F3将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沿同一光滑斜面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底端拉到斜面的顶端,物体到达斜面顶端时,力F1、F2、F3的平均功率关系为( )A.P1=P2=P3 B.P1>P2=P3C.P3>P2>P1 D.P1>P2>P311.(多选)如图甲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静止在倾角θ=37°的粗糙固定斜面的顶端,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推力F,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物块的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4 s末物块恰好运动到斜面底端,取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2 s末,力的瞬时功率为0.32 WB.第4 s内,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0.24 WC.前4 s内,力的平均功率为0.24 WD.0~4 s时间内,力的最大功率为0.32 W12.(多选)质量为2×103 kg,发动机额定功率为80 kW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若汽车所受阻力大小恒为4×103 N,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A.汽车的最大速度是20 m/sB.若汽车以加速度2 m/s2匀加速启动,启动后第2 s末时发动机实际功率为32 kWC.若汽车以加速度2 m/s2匀加速启动,达到最大速度时阻力做功为1×105 JD.若汽车保持额定功率启动,则当汽车速度为5 m/s时,其加速度为6 m/s213.用F=100 N的水平恒力拉质量m=20 kg的小木箱,使木箱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木箱的加速度a的大小;(2)木箱运动2.0 s时,它的速度v的大小;(3)从静止开始到木箱运动2.0 s的过程中,水平恒力F对木箱做的功W.14.汽车的质量为2×103 kg,其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 kW,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运动过程中阻力大小不变,阻力是车重的0.2倍(g=10 m/s2)求:(1)汽车从静止启动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2)若汽车以2 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这一过程能维持的时间及牵引力所做的功?(3)4 s末汽车牵引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二、提升练习1.(2017·新课标Ⅱ卷)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A.一直不做功 B.一直做正功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 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2.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当斜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距离s时,如图所示,物体m相对斜面静止,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摩擦力对物体m做功为零B.合力对物体m做功为零C.摩擦力对物体m做负功D.弹力对物体m做正功3.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弯曲的槽道弧AB,槽道由半径分别为和R的两个半圆构成,现用大小恒为F的拉力将一光滑小球从A点沿滑槽道拉至B点,若拉力F的方向时时刻刻均与小球运动方向一致,则此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 )A.0B.FRC.πFRD.2πFR4.(2018·新课标全国III卷·多选)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 )A.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B.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2:1C.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2:1D.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4:55.(多选)某汽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匀加速启动,最后做匀速运动.已知汽车的质量为m,额定功率为p,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1,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m,所受阻力为f.下图是反映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及加速度、牵引力和功率随速度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典例一【答案】(1)Wf=-13 J,WF=40 J;(2)W合=27 J【解析】(1)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以及拉力,则根据运动情况,有mg=N+Fsinα,Fcosα-f=ma,f=μN,重力、支持力与位移垂直,做功为零;摩擦力f对物体m做功为:Wf=-fL=-μ(mg-Fsinα)L=-13 J,拉力F对物体m做功为:WF=FcosαL=40 J;(2)合力对物体m做功为:W合=WF+Wf=27 J.典例二【答案】ABD【解析】A.重力做功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所以重力做功为 WG=mgL.故A正确;B.因为绳的拉力FT始终与球的运动方向垂直,故不做功,故B正确;CD.F阻所做的总功等于每个小弧段上F阻所做功的代数和,即.故C错误,D正确.典例三【答案】1×107J【解析】由于车的牵引力和位移的关系为F=103x+f0,是线性关系,故前进100m过程中的牵引力做的功可看作是平均牵引力所做的功。由题意可知f0=0.05×105×10N=5×104N,所以前进100m过程中的平均牵引力:∴W==1×105×100J=1×107J。典例四【答案】(1)前3s内重力做功为108 J;(2)前3 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为36 W;(3)3 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72 W【解析】(1)由F合=ma得,木块的加速度:a=,前3 s内木块的位移:s=,重力在前3 s内做的功:W=mgsinθ s=2×10×0.6×9 J=108 J;(2)由知出3 s内平均功率为:;(3)木块在第3 s末的瞬时速度为:v=at=2×3 m/s=6 m/s,第3 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mgsinθ v=2×10×0.6×6 W=72 W.典例五【答案】(1)汽车受到的阻力是2×103 N;(2)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30 m/s;(3)当汽车的速度为10 m/s时的加速度是2 m/s2【解析】(1)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当速度为20 m/s,加速度为0.50 m/s2,则有:,解之得:f=2×103 N;(2)当阻力等于牵引力时,汽车达到最大速度为vmax==30 m/s;(3)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当速度为10 m/s,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解得:a′=2 m/s2.典例六【答案】(1)启动2 s末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6 kW;(2)它以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能行驶的时间为20 s;(3)汽车在此路面上所能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5 m/s【解析】(1)汽车受到的阻力为:f=0.1mg=4000 N,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f=ma,解得:F=f+ma=6000 N,2 s末的速度为:v=at1=0.5×2 m/s=1 m/s,起动后2 s末发动机的输出功率:P=Fv=6 kW;(2)汽车做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当汽车的实际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时,由P=Fv1得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v1===10 m/s,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20 s;(3)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达到最大,故:P=fvmax,解得:vmax===15 m/s.五、模拟训练一、基础练习1.【答案】C【解析】A.功是物体之间能量转化的量度,它是标量,所以A错误;B.功有正、负之分,但功的正负不是表示方向,是表示力对物体的做功效果的,所以B错误;C.功虽然有正负之分,但功是标量,所以C正确.D.功是标量,在比较大小时比较绝对值的大小,所以D选项错.2.【答案】BD【解析】(1)先分析墙壁的受力及做功情况:墙壁受推力,但没有位移,所以该同学对墙壁不做功:C错误。D正确。(2)再分析人的受力及做功情况:墙壁对人的作用力是作用在手上的,人的手在力的作用下没有位移,所以壁对人不做功:A错误、B正确。3.【答案】AD【解析】A、物体被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全过程中,初末位置相同,高度差为零,所以重力做功为零.故A正确,B错误.C、在上升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做功为﹣fh,在下降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做功为﹣fh,则整个过程中空气阻力做功为﹣2fh.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4.【答案】A【解析】在两次的运动过程中,拉力的大小是恒定的,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位移的大小也是相同的,根据功的公式W=FL可知,两次拉力做功一样多,所以A正确.故选:A.5.【答案】B【解析】设轨道水平部分的长度为x,对于倾角为θ的轨道,斜面长l=,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f=μmgcos θ,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fl=μmgcos θ=μmgx,由于两轨道的水平部分长度相等,所以W1=W2。6.【答案】B【解析】把圆周分成无限个小元段,每个小元段可认为与力在同一直线上,故ΔW=FΔS,则转一周中各个小元段做功的代数和为W=F×2πR=10×2πJ=20πJ,故B正确。7.【答案】BD【解析】A.功率大说明物体做功快.故A错误;B.功率小说明物体做功慢.故B正确;C.由P=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功率不一定大,还与时间有关.故C错误;D.单位时间内机器做功就是功率.故D正确.8.【答案】C【解析】A.由P=可得,功率的大小与做功的多少及做功时间有关,故只有做功多不能说明功率大;故A错误;B.P=Fv说明功率与力和速度有关,功率大不能说明速率大或速度大;故B错误;C.功率为功与时间的比值,其物理意义即为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快慢,故C正确;D.P=Fv,只有力大,不能说明功率大;故D错误.9.【答案】A【解析】A.功率是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故A正确;B.瞬时功率表示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功率,平均功率表示某段时间内的功率或某段位移内的功率,瞬时功率不一定大于平均功率,故B错误;C.实际功率的大小可以小于额定功率,故C错误;D.功率越大,做功越快,但是做功不一定多,故D错误.10.【答案】A【解析】物体的加速度相同,说明物体受到的合力相同,即拉力在沿着斜面方向的分力都相同,由于斜面的长度相同,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所以物体到达顶端的时候,物体的速度的大小也是相同的,根据功的公式W=FL可得,拉力在沿着斜面方向上的分力相同,位移相同,所以拉力做的功相同,由于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同,所以物体运动的时间也相同,所以拉力的平均功率也就相同,所以A正确.11.【答案】AC【解析】从图中可以读出第2 s末,物体的速度v和力F的大小分别为0.4 m/s和0.8 N,因此由瞬时功率的定义式P=Fv,可以算的瞬时功率为0.32 W,A正确;B.第4 s内F大小恒为0.4 N,物体发生的位移为0.8 m,有公式W=Fx可以算出第4 s内力做功为0.32 J,用时1 s,故平均功率为0.32 W,B错误;C.整个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0~1 s物体没有发生移动,因此力做功W1=0;第二阶段1~3 s,F恒为0.8 N,有v-t可以看出物体位移x2=0.8 m,力做功W2=0.64 J;第三阶段3~4 s,物体做功W3=0.32 J.可以得到总功W总=W1+W2+W3=0.96 J,平均功率,C正确;D.0~4 s内,物体在t=3 s时力F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为 P=Fv=0.8×0.8 W=0.64 W,故D错误.12.【答案】ABD【解析】A.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最大,则最大速度为:,故A正确;B.匀加速运动的牵引力为:F=f+ma=4000+2000×2 N=8000 N,则2s末的速度为:v=at=2×2 m/s=4 m/s,匀加速运动的最大速度为:,可知2 s末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P=Fv=8000×4 W=32000 W=32 kW,故B正确;C.根据题意,无法求出达到最大速度时阻力做功的大小,故C错误;D.当汽车速度为5 m/s时,牵引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为:a=,故D正确.13.【答案】(1)木箱的加速度a的大小为1 m/s2;(2)木箱运动2.0 s时,它的速度v的大小为2 m/s;(3)从静止开始到木箱运动2.0 s的过程中,水平恒力F对木箱做的功W为200 J.【解析】(1)木箱受到的合外力为F﹣f=F﹣μmg=20N,那么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1 m/s2;(2)木箱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木箱运动2.0 s时,它的速度为:v=at=2 m/s;(3)木箱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木箱运动2.0 s时,它的位移为:;故从静止开始到木箱运动2.0 s的过程中,水平恒力F对木箱做的功为:W=Fs=200 J;14.【答案】(1)汽车从静止启动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20 m/s(2)若汽车以2 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这一过程能维持的时间及牵引力所做的功分别为5 s和2×105 J(3)4 s末汽车牵引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64 kW【解析】(1)当汽车发动机达到额定功率并做匀速运动时,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此时发动机牵引力等于所受到的阻力,vmax=.(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f=ma,F=ma+f=8000 N加速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加速时间为t=通过的位移为牵引力做功W=Fx=2×105 J(3)4s末的瞬时速度v′=at′=8 m/s牵引力的瞬时功率P′=Fv′=8000=8 W=64 kW二、提升练习1.【答案】A【解析】小环在固定的光滑大圆环上滑动,做圆周运动,其速度沿大圆环切线方向,大圆环对小环的弹力(即作用力)垂直于切线方向,与速度垂直,故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不做功,选项A正确、B错误。开始时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背离圆心,到达圆心等高点时弹力提供向心力,故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指向圆心,选项C、D错误。2.【答案】A【解析】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重力mg、弹力N和摩擦力f,作出受力分析图.AC.摩擦力f与位移的夹角为钝角,所以摩擦力对物体m做功不为零,做负功.故A错误,C正确;B.物体匀速运动时,合力为零,合力对物体m做功为零.故B正确;D.由图看出,弹力N与位移s的夹角小于90°,则弹力对物体m做正功.故D正确.要选的是不正确的,故选A.3.【答案】C【解析】拉力F的方向时时刻刻均与小球运动方向一致,则W=Fs=F()=.4.【答案】AC【解析】设第②次所用时间为t,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等于位移(此题中为提升的高度)可知,×2t0×v0=×(t+3t0/2)×v0,解得:t=5t0/2,所以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所用时间之比为2t0∶5t0/2=4∶5,选项A正确;由于两次提升变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同,在匀加速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可得提升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1∶1,选项B错误;由功率公式,P=Fv,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等于最大速度之比,为2∶1,选项C正确;加速上升过程的加速度a1=,加速上升过程的牵引力F1=ma1+mg=m(+g),减速上升过程的加速度a2=–,减速上升过程的牵引力F2=ma2+mg=m(g–),匀速运动过程的牵引力F3=mg。第①次提升过程做功W1=F1××t0×v0+F2××t0×v0=mgv0t0;第②次提升过程做功W2=F1××t0×v0+F3×v0×3t0/2+F2××t0×v0=mgv0t0;两次做功相同,选项D错误。5.【答案】ABC【解析】汽车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达到额定功率时,匀加速结束,然后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直至最后匀速运动.开始匀加速时:F﹣f=ma,设匀加速刚结束时速度为v1,有:P额=Fv1,最后匀速时:F=f,有:F额=Fvm,由以上各式解得:匀加速的末速度为:,最后匀速速度为:.A.在v﹣t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汽车开始加速度不变,后来逐渐减小,最终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开始汽车功率逐渐增加,P=Fv=Fat,故为过原点直线,后来功率恒定,故B正确;C.汽车牵引力开始大小不变,然后逐渐减小,最后牵引力等于阻力,故C正确;D.汽车运动过程中开始加速度不变,后来加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加速度为零,故D错误.专题9 功和功率(教师版)一、目标要求目标要求 重、难点功的基本概念 重点恒力做功 重点变力做功 难点功率的基本概念 重点机车启动问题 重难点二、知识点解析1.功的定义我们把恒力作用下,物体所受的力F和它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l的乘积,叫做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用W表示功,若F和l的夹角是α,则上述定义可表示为:2.功的说明(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力,二是在这个力方向上的位移.(2)式中的F一定是恒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即此式是求恒力做功的公式.若是变力,则无法直接使用此式,需要借助微积分或者图像计算.(3)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 J等于1 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 m的位移时所做的功.(4)功是过程量,反映力对位移的累积效果.(5)功是标量,虽有正负之分,但却无方向.3.正功和负功继续对公式讨论有:(1)当0≤α<时,,,表示力对物体做正功;(2)当时,,,表示力对物体不做功;(3)当<α≤π时,,,表示力对物体做负功.可见,一个力作用于物体,可以对物体做正功,做负功,也可能不做功.4.恒力做功的计算当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通常可以用下述两种方法求解:(1)根据公式,先分别求出各个力F1、F2 、… 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再求各力所做的功的代数和,即=W1+W2+…(注意代入时应注意功正负问题,即带入W时的正负号).(2)由力的矢量合成方法先求出这几个力的合力,再根据功的公式,其中α是合力方向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5.变力做功的计算(1)平均值法基本依据:当力F的大小发生变化,且F、l成线性关系时,F的平均值,可用表示力F做的功.基本方法:先判断变力F与位移l是否成线性关系,然后求出该过程初状态的力和末状态的力,再求出每段平均力和每段过程位移,然后由求其功.(2)图像法原理:在F-l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功,作出变力变化的F-l图象,图象与位移轴所围的“面积”即为变力做的功.方法:对于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大小随位移变化的力,作出F-l图象,求出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就求出了变力所做的功.如图所示,变力的功可用F-l图线与l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l轴上方的面积表示力对物体做了多少正功,l轴下方的面积表示力对物体做了多少负功.(3)等效变换法基本思路:在某些情况下,通过等效变换可以将变力做功转换成恒力做功,然后用求解.基本方法:找出不变的因素,将变力做功转换成恒力做功及与之对应的位移,然后用求功公式求解.(4)微元求和法基本思路:当物体在变力的作用下作曲线运动时,可用微元法将曲线分成无限个小元段,每一小元段可认为恒力做功,总功即为各个小元段做功的代数和.基本方法:求出力在每小段位移方向上的分量,求出曲线总长度,总功即为各个小段做功的代数和.6.功率的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7.功率的说明(1)物理意义: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单位:瓦特,简称瓦,用W表示.1 W=1 J/s.(3)功率是标量.(4)额定功率指机器长时间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也就是机器铭牌上的标称值;实际功率指机器工作时实际输出的功率.8.功率的两种表达式功率①,将带入之后,可得到功率的另一种表达式:②公式①、②分别为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计算式.(1)平均功率描述力在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快慢.是平均功率的定义式,反映时间t内做功的快慢;我们也可以用来计算平均功率,此时,v表示的是平均速度.(2)瞬时功率是表示某个时刻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瞬时功率的表达式,其中v为所求时刻的瞬时速度.同样,在时,也可以表示瞬时功率.9.恒定的功率P启动机车以恒定的功率P启动后,若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f不变,由于牵引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可知,当速度v增大时,加速度a减小.当加速度a=0时,机车的速度达到最大,此时有:.此后,机车保持速度为vm做匀速直线运动.综上:恒定功率启动过程中,整个过程变化可表示为:用v-t图表示这一过程为(最大速度之前是一段曲线):10.恒定的加速度a启动由公式和知,F恒定,所以a恒定,机车做匀加速运动,而随着v的增大,P也将不断增大,直到P达到额定功率P额,功率不能再增大了.这时匀加速运动结束,其最大速度为,此后机车要想继续加速就只能做恒定功率的变加速运动了.综上:恒定加速度启动过程中,整个过程变化可表示为:这一启动过程的v-t关系如图所示:图象中的v1为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时,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但并非是加速过程的最大速度,因为此后还有一个变加速运动过程.而为机车以额定功率运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三、考查方向题型1:恒力做功的计算典例一:用40.0 N与水平成60°角向上的力作用在质量是10.0 kg的物体上,使它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0.当物体通过2.0 m位移时求:(1)物体所受各力对它做的功;(2)物体所受合力对它做的功.题型2:变力做功——微元法典例二:(多选)如图所示,摆球质量为m,悬线的长为L,把悬线拉到水平位置后放手.设在摆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F阻的大小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做功为mgLB.绳的拉力做功为0C.空气阻力F阻做功为-mgLD.空气阻力F阻做功为阻πL题型3:变力做功——平均值法典例三:一辆汽车质量为105kg,从静止开始运动,其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其牵引力的大小与车前进的距离变化关系为F=103x+f0,f0是车所受的阻力。当车前进100m时,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题型4:功率的基本概念和功率的计算典例四:如图,质量为m=2 kg的木块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sin37=0.6,cos37=0.8,g=10 m/s2)求:(斜面足够长)(1)前3 s内重力做多少功?(2)前3 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3)3 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题型5:以恒定功率启动典例五:一辆质量为2.0×103 kg的汽车以额定功率为6.0×104 W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一定值,在某时刻汽车的速度为20 m/s,加速度为0.50 m/s2,(g取10 m/s2)求:(1)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2)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大?(3)当汽车的速度为10 m/s时的加速度是多大?题型6:以恒定加速度启动典例六:一质量为4.0×103 kg,发动机额定功率为60 kW的汽车从静止开始以a=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g取10 m/s2,求(1)启动2 s末发动机的输出功率;(2)它以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能行驶的时间;(3)汽车在此路面上所能行驶的最大速度.四、模拟训练一、基础练习1.关于功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矢量,位移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B.功有正、负之分,所以功可能有方向性C.功是标量D.-10 J的功小于+5 J的功2.(多选)一同学穿着旱冰鞋处于静止状态,推一下竖直墙壁后有了向后的速度。关于该同学推墙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墙壁对该同学做正功 B.墙壁对该同学没有做功C.该同学对墙壁做正功 D.该同学对墙壁没有做功3.(多选)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去,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h,若物体的质量为m,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则在从物体被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全过程中( )A.重力所做的功为零 B.重力所做的功为2mghC.空气阻力做的功为零 D.空气阻力做的功为﹣2fh4.在光滑水平面上推物块和在粗糙水平面上推物块相比较,如果所用的水平推力相同,物块在推力作用下通过的位移相同,则推力对物块所做的功( )A.一样大B.在光滑水平面上推力所做的功较多C.在粗糙水平面上推力所做的功较多D.要由物块通过这段位移的时间决定5.如图所示,一物体分别沿AO、BO轨道由静止滑到底端,物体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则( )A.W1>W2 B.W1=W2C.W16.如图所示,某力F=10 N作用于半径R=1m的转盘的边缘上,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始终保持与作用点的切线方向一致,则转动一周这个力F做的总功应为:( )A、 0 J B、20πJ C 、10 J D、20 J7.(多选)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说明物体做的功多B.功率小说明物体做功慢C.由P=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大D.单位时间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大8.关于功率,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由,可知功率越大的机器做的功越多B.由P=Fv,可知汽车发动机功率越大,汽车的速率越大C.由,可知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则功率越大D.由P=Fv,可知做功的力越大其功率越大9.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越大,做功越快B.瞬时功率始终大于平均功率C.实际功率一定等于额定功率D.功率越大,做功越多10.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F3将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沿同一光滑斜面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底端拉到斜面的顶端,物体到达斜面顶端时,力F1、F2、F3的平均功率关系为( )A.P1=P2=P3 B.P1>P2=P3C.P3>P2>P1 D.P1>P2>P311.(多选)如图甲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静止在倾角θ=37°的粗糙固定斜面的顶端,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推力F,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物块的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4 s末物块恰好运动到斜面底端,取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2 s末,力的瞬时功率为0.32 WB.第4 s内,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0.24 WC.前4 s内,力的平均功率为0.24 WD.0~4 s时间内,力的最大功率为0.32 W12.(多选)质量为2×103 kg,发动机额定功率为80 kW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若汽车所受阻力大小恒为4×103 N,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A.汽车的最大速度是20 m/sB.若汽车以加速度2 m/s2匀加速启动,启动后第2 s末时发动机实际功率为32 kWC.若汽车以加速度2 m/s2匀加速启动,达到最大速度时阻力做功为1×105 JD.若汽车保持额定功率启动,则当汽车速度为5 m/s时,其加速度为6 m/s213.用F=100 N的水平恒力拉质量m=20 kg的小木箱,使木箱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木箱的加速度a的大小;(2)木箱运动2.0 s时,它的速度v的大小;(3)从静止开始到木箱运动2.0 s的过程中,水平恒力F对木箱做的功W.14.汽车的质量为2×103 kg,其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 kW,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运动过程中阻力大小不变,阻力是车重的0.2倍(g=10 m/s2)求:(1)汽车从静止启动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2)若汽车以2 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这一过程能维持的时间及牵引力所做的功?(3)4 s末汽车牵引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二、提升练习1.(2017·新课标Ⅱ卷)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A.一直不做功 B.一直做正功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 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2.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当斜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距离s时,如图所示,物体m相对斜面静止,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摩擦力对物体m做功为零B.合力对物体m做功为零C.摩擦力对物体m做负功D.弹力对物体m做正功3.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弯曲的槽道弧AB,槽道由半径分别为和R的两个半圆构成,现用大小恒为F的拉力将一光滑小球从A点沿滑槽道拉至B点,若拉力F的方向时时刻刻均与小球运动方向一致,则此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 )A.0B.FRC.πFRD.2πFR4.(2018·新课标全国III卷·多选)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 )A.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B.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2:1C.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2:1D.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4:55.(多选)某汽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匀加速启动,最后做匀速运动.已知汽车的质量为m,额定功率为p,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1,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m,所受阻力为f.下图是反映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及加速度、牵引力和功率随速度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09 功和功率——学生版.docx 专题09 功和功率——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