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案

资源简介

分子和原子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概念和区别。
2、使学生学会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提高学生
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关于分子和原子定义的建立以及对分子和原子行为的微观想像的形成。
2、通过对分子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教学过程:
[要求]:阅读完课本的正文内容
[讲解]:科学技术证明,物质都是由一些看不见的粒子构成的,其中一种粒子
叫分子。如:水、酒精、碘、蔗糖、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板书]:一,分子的性质
[演示实验]:打开香水瓶:为什么可闻到香味?我们还能闻到花香,酒味,到
加油站能闻到油味,可我们看不到让我们闻到味道的小微粒,看课本图3—6,
3-7分析通过这两幅照片,我们能得到哪些结论?
[结论]: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但真实存在
活动与探究:
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得无色溶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只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观
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演示实验]:一杯开水,一杯冷水,各放一粒品红,观察现象。
[结论]:分子总是在不停运动的,温度越高,获得能量越大,运动速率越快
[演示实验]:酒精和水混合:为什么100ml水和100ml的酒精混合后体积小
于200ml?
[演示实验]:两支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各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力推栓塞:
为什么空气易推?
[结论]:3、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最大
(讨论)
1.蔗糖溶解在水中很快消失不见,说明分子的那些基本特征?
2.温度计为什么可以指示气温的高低?
3.为什么用针筒挤压空气比挤压水容易
4.为什么水沸腾时会顶起锅盖?
展示:几种常见分子模型,那么你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设问]:请同学们想一想,上面的几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讲解]:以上几种变化只是分子的运动状态、分子间的间隔改变而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结论]:物质的分子没有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改变;物质的分子发生变
化,物质的化学性质就改变。如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改变了,生成的物质不再
有水的化学性质。
[结论]:5、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板书]: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板书]: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设问]:那么一种分子是怎样变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的呢?如水受热分解。
[讲解]:在加热的条件下,水分子分解为更小的氢微粒和氧微粒,这些微粒重
新组合,每两个氧微粒构成了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微粒构成了一个氢分子;
化学家们把这些在化学反应中由分子分成的更小微粒叫做原子。
[板书]: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不变,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或物质.
[板书]:四、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板书]:五、原子具有哪些性质?
[结论]: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但和分子是同一层次的不同粒子
2、原子也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3、原子之间有间隔
4、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