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沪粤版物理八下期末复习—实验题(附答案)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方向做___运动,根据___ 的知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为比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用图中_______两个实验进行探究;(3)比较甲、丁两个实验,小兰发现甲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她的结论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4)在做图甲的实验时,小兰想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速度的大小有关,她发现用不同的速度匀速拉动木块,弹簀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___ (选填“有关”或“无关”)。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实验序号 压力大小 表面光化程度 相对运动快慢 测力计示数/N1 一个木块 较光滑 很慢 2.02 一个木块 较光滑 慢 2.03 一个木块 较粗糙 慢 2.4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一面粗糙一面光滑的长木板、带钩的木块、钩码、弹簧测力计。(1)把长木板水平放置,木块放在木板上静止如图甲所示,请在图甲中画出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_______;(2)选用图______(选填乙或丙)的方案完成实验,能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3)下表是同学们测得的部分实验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可以验证______猜想是错误的,______猜想是正确的(均选填猜想序号)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是______。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组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做出了如下的猜想。猜想A: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猜想B: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C: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1)小明选取了以下实验器材:一个正方体木块、长木板、毛巾、棉布和弹簧测力计。使用这些实验器材可以验证___________(选填“猜想A”、“猜想B”或“猜想C”)。(2)在实验过程中,需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___________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拉力大小。 (3)如图所示,小明组的同学先后选择不同接触面依次进行实验,将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实验序号 接触面情况 压力情况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1 木板表面 一个木块 0.62 棉布表面 一个木块 1.23 毛巾表面 一个木块 1.8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4)小明要继续探究猜想C,他将木块切去一半放在木板上,如图丁所示,重复图甲的操作过程。他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A.木板的长度太长 B.没有匀速拉动木块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D.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4.小红和小婷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如图所示,所用的器材有:支架,刻度均匀的杠杆(每小格为1cm),细线,重0.5N的钩码若干。(1)实验前,杠杆在支架上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2)接下来,她们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杠杆调节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她们分别在杠杆两端加减、移动钩码,每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后,将实验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帮她们将表头栏目补充完整;次数 ① ______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②______1 1.5 2 1 323(4)小红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婷同学交流后,小婷同学为了证明她的结论是错误的,在图乙的基础上,做了如图丙的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示数为______N;该实验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小红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5.利用轻质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4个钩码,在B点挂______个钩码,仍可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3)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如图丙所示,不断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和力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其力臂l1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图像中每个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方形面积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其原因是______。6.如图所示,是小盛同学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1)三次实验中,均保持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目的是保证小车_______相同。(2)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停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由实验可以看出,小车在_______(选填“毛巾”、“棉布”或“木板”)表面上速度减小得最快;(3)由上述实验可知,当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填“远”或“近”)。从而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若不受阻力时,将保持_______运动状态,这种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推导得出结论的研究问题方法还应用在_______这一实验中。7.如图所示,在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滑下,观察和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距离。(1)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相同;(2)如图甲所示,第二次实验,小车在棉布表面运动,刚好滑到了棉布最右端,接下来改在木板上实验,最合理的操作方法是______;A.减轻小车的质量B.减小斜面的倾角C.降低小车释放的高度D.增加木板的长度(3)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运动越远。由此推理:如果水平面对小车完全没有摩擦,小车将做______;说明物体的运动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4)通过上面的探究,当篮球飞到空中A点时,如图乙所示,若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篮球的运动轨迹是______(选填图中数字)。8.某同学用微小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1)若在使用微小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两端水面左低右高(图甲所示)。通过______(填写正确选项前字母)方法可以进行调节。A.从U形管右管口向外抽出适量水B.让U形管倾斜放置,使两管液面相平C.取下U形管左管口的软管,重新安装(2)实验中,是通过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端液面的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3)图乙、图丙和图丁中,压强计探头处在水中同一深度,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经观察可以得到结论: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______。(4)在图乙中,若将烧杯中的水换成浓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的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实验中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________(填写正确选项前字母)方法可以进行调节;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3)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若在步骤(4)时,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___________Pa。(ρ盐水=1.2×103kg/m3,ρ水=1.0×103kg/m3,g=10N/kg)10.小明同学学习了“认识浮力”后,提出一个问题: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经过思考,他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弹簧测力计、烧杯、一个金属块、水和盐水等器材。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1)由实验可知,金属块在图C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2)分析BC两图知道:当金属块浸没水中后,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深度___(选填“有关”或“无关”);(3)小明准备利用图A和D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同组的小红同学认为不行,理由是______;(4)根据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请帮小明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12.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和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 (1)如图乙、丙、丁、戊四种情况,图______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2)分析______两图可知,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3)分析丙、丁两图实验数据可得:______;(4)为了研究“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明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己所示的实验,由此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宁认为这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______;(5)如图庚所示ABCD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金属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______(金属块未接触容器底)。13.在学习浮力部分知识时萱萱想要“探究浮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操作步骤如图a、b、c、d、e、f。实验步骤 b c d e f测力计示数/N 2.4 2.3 2.2 2.2 2.0(1)表格中缺少a的实验数据,请你根据图a读出数据:______N,在实验步骤b中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2)分析实验步骤a、b、c、d,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______有关;分析______三个实验步骤,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深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3)萱萱用表格中的数据算出了步骤f中液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4)同组的小春同学想用电子秤来测量矿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①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在电子秤上,电子秤示数如图A所示;②把被测矿石用细线拴好,缓慢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矿石未触碰到烧杯底部,电子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③然后缓慢放下矿石,让被测矿石沉入烧杯底部,如图C所示;根据实验步骤中的数据,可测出被测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被测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5)小鲁同学想到还可以利用这一矿石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她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圆柱形容器中装适量的这一液体,将另一平底烧杯放入圆柱形容器的液体中,烧杯静止时容器中液体的深度H1=0.13m,如图甲所示;②将刚才实验中的矿石擦干水放入烧杯中,此时烧杯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h1=0.04m,容器中液体的深度H2=0.18m,如图乙所示;③将矿石拴在烧杯底部,烧杯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2=0.07m,如图丙所示。已知圆柱形容器底部面积为烧杯底面积的2倍。则这一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试卷第1页,共10页参考答案:1.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乙、丙 错误 无关2. 丙 A B 控制变量法3. 猜想B 匀速直线 等于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不可靠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B4. 平衡 左 动力F1/N 阻力臂l2/m 2.2 能5. 左 6 相等 6. 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 毛巾 远 匀速直线 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7. 速度 D 慢 匀速直线运动 不需要 28. C U形管液面高度差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变大9. 高度差 转换法 B 相等 变大 50010. 1 无关 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2.8×103 1.1×10312. 乙 丁、戊 见解析 橡皮泥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同 D13. 2.7 0.3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a、d、e 无关 1.4×103 300 2.5×103 0.75×103答案第8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