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评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评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说明:1.答题前先将本人信息填涂在答题卡相应栏目的指定位置。
2. 答题时请将答案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的指定位置。
3. 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某学者曾经这样形容大运河“3+4+5 = 1(一条完整的大运河,其中“3”寓意大运河的三个端点;“4”寓意大运河的四段;“5”寓意大运河沟通的五大水系。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涿郡、余杭、长安是其三个端点
B. 四段是江南河、邦沟、通济渠、都江堰
C. 隋文帝在位时开始修建
D. 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A. 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 B.科举成为入位的唯一途径
C.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 D.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
3 .贞观年间,中书省拟定了一份征兵文件,报太宗签署,但文件下到门下省后被驳回, 退回中书,又经御画(皇帝御批),中书省再发,门下省依然驳回。材料说明()
A. 中央权力削弱 B.地方权力过大
C.两省相互牵制 D.唐太宗勤于政事
4. 七年级的小奇同学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民族关系发展
C.经济重心南移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4.“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50万,而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
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20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 兵力则不满8万。”材料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后期 ( )
A.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B.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C.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D.民族间交融进一步发展
5. 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唐朝是我国
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时期,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能体现唐朝这一主题的 是 ()
A.玄奘西行天竺 B.鉴真东渡日本 C.册封达赖和班禅D.文成公主入藏
6. 右下图文物是1970年在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杯”,其造型是西方一
种叫“来通”的酒具,这种造型的酒具在中亚、西亚,特别是波斯(今伊朗)十分常见。 该文物可以用于研究唐代 ( )
A.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 开放的社会风气
C. 民族交往与交融
D. 多彩的文学艺术
7. 下图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部分),描绘了北宋都城开封繁华的都市生活。欣
赏图画,能够从中看到 ()
A.繁荣的东市贸易 B.巍峨的宫城
C.遣唐使纷纷来华 D.热闹的瓦子
9 .《宋史》记载:“时累年兴师,千里馈粮,居民疲乏,太宗亦颇有厌兵之意。”由此可知, 宋与辽议和的主要原因是 ()
A.宋朝国力较弱 B.战场一再溃败 C国内厌战情绪 D.太宗畏惧战争
10. 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 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下列选项对此材料解 读正确的是 ()
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 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C.宋代茶盐企业已釆取现代管理制度 D.银企之间票据流通
11. 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枢密使是枢密院主官,枢密使作为武职, 有宋一代,武将官拜枢密使却只有狄青一人。据此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宋朝重文轻武 B.宋朝尚武轻文
C.宋朝没有藩镇割据 D.宋军收入低
12. 小明同学参观历史博物馆,导游在介绍一件文物时说道:“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 币,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商贸的繁荣。”这件文物是 ( )
13. 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宋代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
编印、学术得到广泛传播。这说明活字印刷术 , ()
A.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B,完全取代雕版印刷术
C.推动了宋代文化的繁荣 D.发明于唐成熟于宋代
14. 见如图所示的著作封面,如果某图书网站要求为此图书
写一句简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 统蒙古,立政权,未灭西夏身先死
B. 建大元,灭南宋,统一全国设行省
C. 统契丹,建政权,瀆渊之盟结和平
D. 统女真,抗大辽,建立金朝灭北宋
15. 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以下有关元朝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族平等——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B. 制度创新一一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C. 有效管理——对台湾西藏等地实施有效管辖
D. 疆域广阔一一其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16. 清朝学者徐大椿写道:“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 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就教他 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该学者抨击的是( )
A.八股取士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军机处的设立 D.文字狱与文化专制
17. 武则天不惜动用酷吏打击贪官污吏;朱元璋实行“重典治吏”,官吏枉法受赃80贯
处以绞刑;雍正帝时,赃官的罪行一经核实,就把他的家底抄个干净,连他们亲戚 子弟的家也不放过,并下令“丝毫不得碍于情面,务必严加查处。把贪官追得水尽 山穷,叫他子孙做个穷人,方符朕意”。古代帝王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
A,为了维护王朝的长久统治 B.为了肃清官员的贪污腐败
C.为了强化皇权,平抑穷富 D.为了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
18. 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 大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
B. 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
C. 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
D. 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19.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用毕生精力编写,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是( )
A B C D
20.《红楼梦》因思想性强、艺术性高而享誉世界。小说中贾宝玉“毁僧谤道”,痛恨“八 股”,偏爱“杂书”,据此可判断该小说的思想性体现在( )
A.禁锢独立思考 B.维护封建礼教
C.追求个性解放 D.吸取众家之长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3分;22题12分;23题各15分;24题20分;共60分)
21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它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 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3分)
材料一 隋大业年间,增设进士科,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 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 子弟通过门第进入仕途的局面。
(1)材料一体现的制度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确立? (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这 一制度曾经起到的积极作用。(4分)
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毂中 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庶言》
(2)材料二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 (1分)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实施的 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
材料三 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 考试录取士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 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3) 根据材料三,回答宋代科举考试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
材料四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 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明朝八股取士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2分)
(5)综上所述,以上材料说明了科举制的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1分)
22. 隋唐到宋元时期是中国的繁盛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制度篇)
(1)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分别是我国哪个朝代创立的什么政治制度?(4分)
(经济篇)
材料二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候政府的财 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哪一谚语体现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分)
(外交篇)
(3)根据材料三,说出ABC的内容。(6分)
23.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唐宋元明清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科技、文学、艺术各个方面成就卓然。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洋中不可住,惟观星斗前迈。若晦暝(天气昏暗),则用指浮针以揆(推 测)南北。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1) 材料一所说的“指浮针”是指什么?中国的海船上何时开始使用“指浮针”?指 出这项发明对世界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5分)
材料二“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2) 材料二中的发明是指什么?何时发明的?(4分)
材料三
(3)写岀材料三年代尺上①②处代表性文学表现形式,并分别举出一个对应的代 表作品。(4分)
材料四“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说唱脸谱》
(4) 材料四歌中所述的戏曲形式是我国的“国粹”之一,被称为“国剧”,请说出该剧 种名称,该剧种诞生于哪个朝代?(2分)
24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 展,都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管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 分)
材料一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政权交往的历史事件?该少数民族政权的 最高统治者被称为什么?(2分)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 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2) 材料二反应了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怎样的民族关系? (2分)
材料三 史书记载元朝统一全国后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 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
——《元史-地理志》
(3)阅读材料三,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元朝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的机构是什么?为 加强对西藏管辖,元朝在西藏设立什么机构?(3分)
材料四 逆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张学良
(4) 材料四中“逆子孤臣一稚儒”指的是谁?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请列举元朝和 清朝对台湾加强管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4分)
材料五 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 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中国的边疆治理调整与创新》
(5) 依据材料五,明中后期至清前期,我国边疆危机主要来自外来的侵略和少数民 族分裂势力叛乱,请各举一例说明中央政府是怎样应对的? (4分)
材料六
(6)说出材料六名称?清朝哪位皇帝确立了这种管理西藏的制度?除此之外,清 政府还釆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材料一到材料六这些措施的 实施,有什么积极意义?(5分)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3 分)
(1)隋炀帝(2分)
作用: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 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答出两 点即可)(4分)
(2) 皇帝。(1分)目的:巩固统治(1分)
(3) 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使读书风气日盛:促进了文明高度发展。(答出一点
得2分)
(4) 禁锢了思想,使被录取者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2分)
(5) 功能由以选拔人才为主,演变到以控制人才为主。(1分)
22. (12 分)
(1) 图一:隋朝,三省六部制(2分)图二:元朝,行省制度(2分)
(2) “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2分)
(3) A鉴真东渡;B玄奘西行;C市舶司。(6分)
23. (15 分)
(1)指南针(1分);北宋末年(2分);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分)
(2)活字印刷术;北宋(4分)
(3) ①元曲;②明清小说。《窦娥冤》;《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 梦》举一例即可(4分)
(4) 京剧。清朝(2分)
24. (20 分)
(1) 吐蕃;赞普(2分)
(2) 有战有和,签订和约后保持长时间的和平(2分)
(3) 信息:元朝疆域辽阔;枢密院;宣慰使司都元帅府(3分)
(4) 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清朝设置台湾府 或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4分)。
(5) 抵抗外来侵略:戚继光抗倭;组织雅克萨之战(举一例2分)
针对少数民族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康熙平底卩葛尔丹(举一例2分)
(6) 金奔巴瓶(1分);乾隆(1分);册封达赖或册封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等 (答出一点即可,2分)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推动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边疆开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