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暑假预习学案---15.1电荷与电流( word版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暑假预习学案---15.1电荷与电流( word版有答案)

资源简介

电流与电荷
两种电荷
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摩擦起电。
牢记:只要物体带上了电,就能吸引轻质的物体。所以两个轻质物体相互靠近,两物体不一定都带异种 电荷。可能一个带电 一个不带电 。
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四、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牢记:验电器只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不能检验物体所带电荷的电性及所带电荷的多少
五、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
五、元电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6×10-19;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
六、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或得失。(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七、导体和绝缘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所有的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陶瓷、玻璃、塑料等);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第二节 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类型一 两种电荷
例1、摩擦产生的电荷,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下列各现象中,不是由于摩擦起电引起的是( )
A.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
B.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时,手会被粘在铁棒上
C.买食品时,将食品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
D.印刷厂里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练1.1、四个小球甲、乙、丙、丁,已知甲带负电,乙排斥甲,丙吸引乙,丁吸引丙,则丁球( )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带电或不带电均有可能
练1.2、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分开,那么结果则是( )
A.丝绸和玻璃棒都带正电 B.丝绸带负电,玻璃棒带等量正电
C.丝绸不带电,玻璃棒带正电 D.丝绸和玻璃棒都带负电
练1.3、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
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B.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橡胶棒上
C.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D.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
练1.4、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
A.梳头时,空气进人头发 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 D.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
例2、验电器是检验 的仪器;验电器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
练2.1、电荷的多少叫 ,单位是 。
练2.2、原子核带 电,电子带 电.
练2.3、(1) 的物体叫做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及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 。导体善于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 。
的物体叫做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油等都是 。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 。
类型二 电流
关于电流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只有负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只要导体中有电荷就能形成电流
金属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
练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负电荷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只要导体中有自由电荷就会形成电流
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巩固练习
单项选择题
1. 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
A. 灰尘的自然堆积
B. 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
D.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
2. 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 (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先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再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时,橡胶棒排斥吸管。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
C. 与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带负电
D. 与吸管摩擦过的餐巾纸带负电
3. 如图,实验中的女生长发上扬。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保证该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是(  )
A. 金属球壳必须带电 B. 身体必须直接接触金属球壳
C. 身体必须与金属球壳不断摩擦 D.身体与大地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隔离
4.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橡胶棒(  )
A. 失去一些电子 B. 得到一些电子
C. 失去一些质子 D. 得到一些质子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带负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金属球、金属箔均带上负电
B. 两个小球彼此靠近时相互吸引,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C. 6.25×1018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是1 C
D.把一个带电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则带电体一定带负电荷
6. 如图所示的是三个用细线悬吊着的轻质小球A、B、C的相互作用情况,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如A带正电,C一定带正电
B. 如A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
C.如B带正电,A一定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
D.A、B一定带同种电荷,C则可能不带电
7. 带正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验电器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以下解释中正确的是 (  )
A. 验电器带正电,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
B. 验电器带正电,验电器上的电子转移到物体上
C. 验电器带负电,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
D. 验电器带负电,验电器上的电子转移到物体上
8. 打开水龙头,放出一股细细的水流,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将发生的现象及其原因是 (  )
A. 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排斥水流
B. 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吸引水流
C. 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排斥水流
D. 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吸引水流
9. 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 (  )
A. 大气压的作用 B. 摩擦力的作用
C. 分子间有斥力 D.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10. 楠楠同学在中考备考时,准备有:①透明塑料笔袋②金属刀片③塑料三角板④铅笔芯⑤橡皮擦等物品。上述五种物品中,其中属于绝缘体的有(  )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④
11. 如图所示是一种按钮开关的构造截面图,图中C是按钮,D是外壳,A、B各有接线柱与电路相连接,其中 (  )
A. A、B是导体,C、D是绝缘体
B. A、B、C是导体,D是绝缘体
C. C、D是导体,A、B是绝缘体
D. A、B、D是导体,C是绝缘体
12.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都放在绝缘支架上。A带大量负电荷,B带大量正电荷,用铜导线C连接两球,则(  )
A.电子从B流向A,电流方向从A到B
B.电子从A流向B,电流方向从B到A
C.正电荷从B流向A,电流方向从A到B
D.正电荷从A流向B,电流方向从B到A
13. 关于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所以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B. 在食盐水溶液中,正负电荷同时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所以电流方向不能确定
C. 电池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
D. 带电粒子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14.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带点微粒的运动方向就是电流方向
金属中原子核自由移动形成电流
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规定的电流方向相反
科学上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就是电流方向
填空题
15. 用金刚钻钻孔时要不断往钻头处浇水,这主要是为了解决摩擦    带来的问题;干燥天气开启塑料袋,手往往会粘着塑料薄膜,这是    引起的现象.
16. 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    带正电;用久的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主要是风扇旋转与空气发生    ,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
17. 长毛狗在家中的沙发上玩耍,淘气的小明用干燥的毯子将它包裹起来并来回摩擦,
结果小狗的长毛竖了起来,像一只可爱的刺猬,如图所示,狗毛是因为摩擦带上了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的。在实验室中用到的    (填“验电器”
或“试电笔”)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仪器。
18. 用一个带电体接触已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出现下列情况,试判断带电体的带电性质:
(1)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变为零,则带电体带    电荷;
(2)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变大,则带电体带    电荷;
(3)金属箔先闭合又张开,则带电体带    电荷。
19. 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因带负电荷张开一定角度,现用手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金属箔片闭合,说明人体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产生的瞬间电流方向从    (填“人体到验电器”或“验电器到人体”).
答案
B 练1.1.D 练1.2.B 练1.3.A 练1.4.B
物体是否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练2.1 电量 库伦
练2.2 正 负
练2.3 (1)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作导体 导体 自由电荷
(2)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作导体 绝缘体 自由电荷
例3.D 练3.1.A
巩固练习
选择题
1. 【答案】D【解析】电视机工作时,由于电子运动到了屏幕上,使屏幕带了电,而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把灰尘吸引到了屏幕上。
2. 【答案】C 【解析】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是使正负电荷分开,A错误;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B错误;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时,橡胶棒排斥吸管。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吸管带负电,C正确;摩擦起电使摩擦过的两个物体带有异种电荷,所以餐巾纸带正电,D错误。
3. 【答案】C【解析】A中女生长发上扬是因为金属球上的电荷转移到头发造成的。所以金属球必须带电,不符合题意;B中金属球上的电荷能够转移到头发上,女生的身体必须直接接触金属球壳,不符合题意;C中金属球本身已经带电,所以女生不需要与金属球摩擦生电,符合题意;D中为保证电荷从金属球转移到女生的头发,而不会转移到大地,女生的身体与大地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隔离,不符合题意。故选C。
4. 【答案】B【解析】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时,毛皮失去电子,橡胶棒得到电子,而电子带负电,所以橡胶棒带负电。故选B。
5. 【答案】B【解析】摩擦起电带异种电荷,接触起电带同种电荷, A正确;排斥,肯定带同种电荷,D正确;物体间相互吸引有两种情况: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和异种电荷间的相互吸引,B错误;6.25x1018个电子所带电荷量为1 C,C正确。
6. 【答案】D【解析】由于A、B两小球相斥,说明A、B带的是同种电荷,由于B、C相吸,故C球可能与B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不带电,故该题有两种可能:(1)若A球带正电,即B球也带正电,由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2)若A球带负电,即B球也带负电, C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7. 【答案】B【解析】带正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验电器接触后,物体上的正电荷与电子相互吸引,电子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两片金属箔片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金属箔片张开。
8. 【答案】D【解析】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会因摩擦带电,而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会吸引细水流,故选D。
9. 【答案】D【解析】塑料绳细丝与干燥的手相互摩擦而带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会张开。
10. 【答案】A【解析】由导体及绝缘体定义及生活常识可知A选项正确.
11. 【答案】A【解析】A、B是用来连接导线的,故应是导体;C是按钮,用手按下使电路接通,因此是绝缘体;D是外壳,为了防止触电,应是绝缘体。故选A。
12. B
13.C
14.C
15.起电 摩擦起电
16.小球B 摩擦 吸引轻小物体
17.同种 验电器
18.(1) 【答案】负
【解析】异种电荷相互抵消,箔片张角变小。
(2) 【答案】正
【解析】同种电荷不能相互抵消,且相当于增大了电荷量。
(3) 【答案】负
【解析】异种电荷相互抵消,金属箔闭合;当正电荷中合后,带电体仍带有负电荷,金属箔张开。
19.导体 人体到验电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