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活动(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活动(学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活动(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区位因素的变化
2.读图3—1—5了解农业地域类型的多样性
3.知道热带迁移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4.了解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区 、有利区位条件及生产特点
5、了解混合农业的主要分布、形成区位条件及生产优点
二、预习内容
(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农业的概念
2、农业生产有什么优点
3、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有哪些
4、举例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技术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二)农业的地域类型
1、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
2、读图3—1—5,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了解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的多样性
3、热带迁移农业的分布,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4、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区,生产特点,有利得区位条件
5、混合农业的主要分布,形成条件,生产优点
(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 惑 点 疑 惑 内 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农业区位因素,理解各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掌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并能够分析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通过本地区的具体案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具体因素。
4、学会判断农业地域类型,并能分析其形成条件。
5、树立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二者协调发展的观念。
学习重难点:
1.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2.农业地域类型的分析。
二、学习过程
(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农业的定义
2、农业生产活动具有 、 和 等显著特点
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 、 、 、 。
社会因素主要有 、 、 、 、 、 。
技术因素主要有 、 、 、 等
4、随着社会的进步 和 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例
如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5、阅读课本的活动内容,找出寿光蔬菜基地建设的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 、
社会经济因素 、 、 、
农业技术因素
(二)、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
2、读图3-1-5“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世界上有 种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它们分布的大体范围在哪里?
3、热带迁移农业是一种怎样的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4、水稻种职业
(1)读图3-1-8世界水稻种植业分布图。说出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在哪里?
(2)从地形,气候,人口等方面归纳影响传统水稻种植业区的有利区位条件。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
(3)依据所给资料,说出传统稻作业的生产特点
科技水平 机械化水平 单位产量 商品率
经营规模 水利工程量
5、现代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的现代混合农业为例
(1)分布于澳大利亚的 部和 部,生产方式为种植 和放牧 相结合
(2)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生产优点有哪些?
(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农业生产如果能保持 农业土地等资源就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但人类若 为目的,不顾 违反 ,单纯谋求短时间内的 ,可能会导致 、 、 、 等问题。
2、砍伐森林会引起 ,过度放牧会引起 ,
不合理灌溉会引起 ,大量使用化肥会引起 ,
广泛使用农药会引起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农业生产的对象是( )
A.土地 B.农产品 C.土壤 D.动植物
2.我国糖料作物“南蔗北甜”的分布体现农业生产的( )
A.地域性 B.季节性 C.商品性 D.周期性
3.我国东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市场 B.土壤 C.地形 D.水分
4.冬季我国南方四川、广东的蔬菜能大量供应北方,主要取决于( )
A.市场区位及变化 B.北方人口众多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 D.国家政策支持
5.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
A.决策 B.交通运输 C.科技 D.市场
6.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使鲜花市场扩大的区位因素是( )
①气候 ②交通运输 ③政策 ④科技
A.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对农业区位影响最为突出的是( )
A.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 B.政府的计划
C.农业机械的改进 D.农民的法律意识
8.下面四幅图分别表示我国南疆的棉花、松嫩平原的甜菜、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美国的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形成的主导因素,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棉花 ②甜菜 ③垂直农业 ④区域专业化
B. ①甜菜 ②棉花 ③区域专业化 ④垂直农业
C. ①棉花 ②甜菜 ③区域专业化 ④垂直农业
D. ①甜菜 ②垂直农业 ③棉花 ④区域专业化
9.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有( )
①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②夏季高温多雨或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便利的交通运输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读图回答问题。图中所示是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态恶性循环示意图,请按因果关系推理,选择下列适当环节内容的代表字母,填入图中适当的空白方框内(每一个字母限用一次)。
A.土壤肥力衰退
B.毁林开荒
C.旱灾加剧
D.毁草开荒
E.土地破碎
F.粮食单产下降
课后练习与提高
1.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一种新颖的( )
A.自给农业 B.种植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混合农业
2、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密切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热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3、限制新疆绿洲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4、从土壤条件来分析,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在( )
A、广泛分布红壤的地区
B、广泛分布盐碱土的地区
C、肥沃的冲积平原
D、黑土分布广泛的温带草原
5、我国东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市场 B、地形 C、土壤 D、水分
6、东京鲜花市场上,有荷兰与中国的鲜花,中国的竞争优势有
A、运费少 B、质量高
C、科技含量高 D、生产资料投入多
7、关于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说来,社会经济因素是最稳定的因素
B、因为自然因素可以改造,所以任何地区都能发展种植业
C、城市周围农业生产的重点主要是粮食、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
D、我国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与政府政策有关
8、目前,农民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时主要考虑( )
A、气温和降水的变化
B、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流动人口的变化
9、关于农业分类的提法,正确的是( )
A、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区别是依据农业生产对象
B、粗放农业属于畜牧业
C、种植业都属于密集农业
D、我国当前农业是以商品农业占优势
10、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 )
①劳动力②技术装备③生产技术④种植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不同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劳动力的要求是不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经济作物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大于粮食作物②粮食作物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大于经济作物
③水稻种植的劳动力需求大于小麦种植④小麦种植的劳动力需求大于水稻种植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2.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时,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的农民正在( )
①剪羊毛 ②收割小麦 ③犁地 ④放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显著优点是( )
①农业生产有很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 ②机械化水平高 ③交通运输便利
④农场是一良性的生态系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区,需改造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条件是( )
A.土壤条件 B.气候条件 C.地形条件 D.灌溉条件
15.有关美国和澳大利亚在农业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国都是世界上主要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②澳大利亚农业生产的混合经营方式很突出,而美国实行专业化生产,没有混合农业生产区 ③两国都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羊毛出口国
④两国主要商品农业区都是地广人稀的地区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6.世界上的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 )
A.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季风区 B.气候温和湿润的欧洲西部地区
C.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的美国和加拿大 D.全年高温多雨的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
17.读下面“某城镇周围农业区位安排图”,回答下列问题。
(1)B、E两地,何处种蔬菜更合理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麦田在D地,苹果园在A地是否合理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本城镇今后农业发展以花卉种植为主要部门是否有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18.读“浙江西部某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经济作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该地种植上述农作物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前,农民经济收入低且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该地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还发展了加工业,请列举两个以上加工工业部门________________。此类加工业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 B.市场 C.技术 D.动力
(4)最近,该地茶叶遭遇“绿色壁垒”,出口受阻。你认为还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答出两点)
当堂检测答案
1、D 2、A 3、B 4、C 5、D 6、D 7、A 8、C 9、B
10、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为:F E A C B D
课后练习与提高答案
1、D 2、A 3、B 4、C 5、C 6、A 7、D 8、C 9、A 10、A 11、A 12、C 13、D 14、D
15、C 16、A
17、(1)B 种植蔬菜需水量大,靠近河流用水方便
(2)不合理 小麦宜种植在平地,土层深厚,利于生长;丘陵宜栽种果树
(3)有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量会增大,且本地水源充足,交通方便
18、(1)水稻、冬小麦 油菜 光、热、水资源充足
(2)农业结构单一,增产缓慢;能源短缺,植被破坏严重
(3)水果罐头、食品加工、茶饮料、毛竹加工等 B
(4)①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增施有机肥,提高品质;②提高科技水平,进行综合开发;③利用WTO有关条款加以保护等。(答出两点即可)
农业生产

地理环境
概念
:人类利用   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
特点
_____性
_____性和_____性
区位因素
__________条件
__________条件
__________条件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强度合理:资源可持续利用
违反____:可能导致 ,引起_
农业地域类型
热带迁移农业

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