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衡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历史
考生注意:
1.本学科为闭卷考试,试卷分试题卷、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6页,答题卡2页。不要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入答题卡,否则不计分。
2.本卷共两道大题,29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90分钟。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试题卷、答题卡全部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题目要求。)
1. 如下表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 )
郡名 建置时代 郡治
陇西郡 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 今甘肃临洮
辽东郡 古燕置,始皇因之 今辽宁辽阳
南海郡 始皇置 今广东广州
A. 设立中央政权机构 B. 加强了地方权力
C.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D. 消除了地域差异
2. 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大同云冈石窟中北魏早期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 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
A. 书法艺术成熟 B. 北方民族交融 C. 江南经济开发 D. 南北政权对峙
3. 近年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着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可能看到( )
A. 瓦子的勾栏内正在表演鞠 B. 人们抢购热门新书《红楼梦》
C. 大相国寺在演戏剧《窦娥冤》 D. 市民在传颂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4. 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人悲愤是因为清政府签订了(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5. 下边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6. 去年以来,《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狙击手》等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不断热映,激发了人们对志愿军战士的无限崇敬。以下属于“最可爱的人”的是( )
A. 关天培 B. 邓世昌 C. 黄继光 D. 雷锋
7. 下图反映了我国1956年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完成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大跃进运动开展 D. 国民经济调整到位
8. 流行词汇的变化标志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下列词汇属于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是( )
A. 当家做主 B. 人民公社好 C. 包产到户 D. 中国梦
9. 1971年11月,两名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旗杆旁,将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这一幕的发生是因为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10. 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空间站顺利对接,中华民族的问天长歌又奏响了新的乐章。下列选项与上述成就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 “辽宁舰”交接入列
11. 西方有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时间惧怕金字塔”。创造金字塔的国度是( )
A. 中国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埃及
12. 迈尔斯教授认为,阿拉伯人几乎把他们所能触及的科学都加以改进和充实,然后再传到欧洲。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 “儒略历” B. 《天方夜谭》. C. 《荷马史诗》 D. “阿拉伯数字”
13. 莎士比亚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表明莎士比亚
A. 强调法律至上 B. 提倡人文主义 C. 忽视科学文化 D. 反对个性解放
14. 在黑奴贸易中,千千万万的黑人或在长途跋涉中死于炎炎烈日之下,或在阴暗狭窄、恶臭熏人的船舱里死于瘟疫,或因船上的粮食、淡水不足而被活活的抛入大海。据此可知( )
A. 三角贸易的血腥 B. 印第安人的悲惨处境
C. 鸦片贸易罪恶 D.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5. 运用时间轴培养时空观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时间轴中,与③对应的事件是
A. 美国独立战争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拿破仑帝国 D. 法国大革命
16. 1848年在伦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为“所有国家千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国际性的著作”。这部著作是( )
A. 《共产党宣言》 B.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 《国际歌》 D. 《苏联成立宣言》
17. 章西女王宣言:“我绝不会放弃我的章西,谁敢占领章西,绝对没有好下场!”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
A. 美国南北战争 B. 拉美独立运动 C. 印度民族大起义 D.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18. “这场伟大的战役,歼灭德军150万人,解放了苏联南部大片国土。它不仅是德国法西斯走向最后灭亡的开始,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这场战役( )
A. 凡尔登战役 B.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 莫斯科保卫战 D. 诺曼底登陆
19. 某初三班进行历史专题学习,列出了如图的专题学习大纲内容,请你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合适的主题名称( )
专题学习大纲 主题: 内容:①杜鲁门主义 ②马歇尔计划 ③北约组织成立 ④华约组织成立
A. 冷战 B. 第三世界崛起 C. 国际工人运动 D. 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20. 苏联解体后,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推动世界格局的发展,其方向是( )
A. 多极化趋势 B. 雅尔塔体系 C. 单极世界 D. 华盛顿体系
21. 湖南宁乡出土的著名文物是( )
A. 四羊方尊 B. 唐三彩 C. 兵马俑 D. 司母戊鼎
22. 他是衡阳人,古代中国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提出了“实践第一”的观点。他是( )
A. 贾谊 B. 蔡锷 C. 王船山 D. 胡安国、胡宏
23. 被誉为“再造民国第一人”的是( )
A. 宋教仁 B. 蔡锷 C. 陈天华 D. 熊希龄
24. 领导桑植起义,建国后成为十大元帅之一,并担任过新中国体委主任的是( )
A. 贺龙 B. 罗荣桓 C. 彭德怀 D. 陈毅
25. 研制出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的高等学府是( )
A. 湖南师范大学 B. 中南大学 C. 国防科技大学 D. 湘潭大学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0分)
26. 2022年6月6日,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目前我国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1万亿元。阅读有关水利工程的材料,探究历史,完成答题。
【水沃天府】
材料一 秦孝文王以李冰为郡守。……冰乃壅江作堋(分水的堤坝)……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形容蜀地物产丰饶,像大海一样富有)。故……曰:“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千里通波】
材料二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苏联奇迹】
材料三 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在第聂伯河上修建的水电站
【新政工程】
材料四 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项目。田纳西河流域面积广阔,但由于无节制的开发,这一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人民生活困苦。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建立田纳西流城管理局,允许该局建造和管理田纳西河流域的水坝。田纳西流域局管理局不仅解决了大量工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刺激了经济的恢复和增长。经过综合开发和治理,田纳西河流城的土地得到了保护,许多土地恢复耕种。田纳西河流域居民的收入也大福提高。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李冰修建的水利工程是什么?它的修建发挥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大运河中心城市的名称,并分析大运河修建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为什么能在短期内完成这一伟大工程?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设立的背景及发挥的作用。
【你的建议】
(5)入夏,南方进入汛期,出现洪涝灾害:各个地方也会存在不同的水利问题。请就本地水利问题谈谈你的建议。
27. 近代名人杨度所作的《湖南少年歌》唱道:“如果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也有人说: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两者皆凸显了中国近代史上湖南的重要地位和湖南人的卓越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风气渐开】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诉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购成之后,访募覃思(深入钻研)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通行之物,可以剩发捻(指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指抵御外国侵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风气渐开】
材料二 政变前夕,有人劝谭嗣同出走避祸,谭嗣同拒绝了,并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间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绒上册
材料三 黄花岗起义前夕,黄兴致绝命书与革命同志:“事冗,无暇通候,罪过,罪过!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
——中国历史博物馆编《中国近代史参考图录》,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抗日烽火】
材料四 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战的胜利信心,……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在对日大规模破袭战中,我军也取得了一部分攻坚经验,便利了以后我们开展敌后的敌后武工队的活动。
——彭德怀《彭德怀自述》
伟大旗帜】
材料五 毛主席对这次会议评价非常,认为开了一个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达到了预期目的。……开了50天的七大胜利闭幕了,这是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最盛大最完满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开得长了些,但由于充分发扬民主,畅所欲言,会议的气氛始终是热烈的,代表们的情绪始终是高涨的。
——胡乔木《我所知道的党的七大》
(1)材料一曾国藩奏折的主张是什么?目的何在?
(2)谭嗣同是为了什么“变法”而殉难?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谭嗣同和黄兴身上体现出怎样的共同品质?
(3)材料四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哪次战役?根据材料概括这次战争胜利的意义。
(4)中共七大召开于哪一年?七大上中国共产党确定以什么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从而在思想上形成了高度统一?
怎样努力】
(5)曾国藩、谭嗣同、黄兴、彭德怀、毛泽东等先贤表现了湖湘人的铮风骨,诠释了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涵,你认为他们身上哪些精神值得学习?你将怎样努力?
2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领先世界】
材料一 古代中国科技发明情况表(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年代 世界科技发明(件) 中国
件 占世界科技发明百分比
公元400年 45 28 62%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1)分析材料一表格,古代中国科技发明在什么时间以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列举古代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发明成就两例。
【再引风潮】
材料二 随着现代中国科技发展,很多科技发明与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引领世界潮流。网络上有人总结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分别是手机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网络购物、高铁,共享单车。他们已深入到中国的千家万户,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引领世界潮流的“新四大发明”发生在中国?
【你的感受】
(3)“新四大发明”中,你亲身体验了哪几种方式?并就此谈谈你的感受?
29. 城市化。
材料一 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见下图)。
(1)观察材料一图表,说说图中反映的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城市人口的剧增给城市住房、交通等方面都造成了巨大压力……1850年的巴黎道路狭窄、阴暗,建筑非常拥挤,到处都是贫民窟,公共卫生条件也很差,人口的死亡率很高。整个市区只有两个花园,公共交通设施也很少。
——吴玉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篇》
材料三 大规模的城市改建工作是19世纪50年代在巴黎开始的……巴黎的改建工程推到了许多旧的建筑,特别是铲除了许多贫民窟。拓宽展直了街道,街道两旁种植了树木……城市的供水系统也进行了改建,巴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1870年开始,欧洲各城市纷纷效仿巴黎进行了改建。
——吴玉座、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篇》
材料四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
——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
(2)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就城市化利弊问题谈谈你的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达规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衡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历史
考生注意:
1.本学科为闭卷考试,试卷分试题卷、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6页,答题卡2页。不要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入答题卡,否则不计分。
2.本卷共两道大题,29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90分钟。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试题卷、答题卡全部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题目要求。)
1. 如下表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 )
郡名 建置时代 郡治
陇西郡 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 今甘肃临洮
辽东郡 古燕置,始皇因之 今辽宁辽阳
南海郡 始皇置 今广东广州
A. 设立中央政权机构 B. 加强了地方权力
C.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D. 消除了地域差异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表格中“辽东郡”、“南海郡”、“陇西郡”等可知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秦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中央政权机构,A排除;材料内容体现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B排除;郡县制的推行没有消除地域差异,D排除。故选择C。
2. 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大同云冈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 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
A. 书法艺术成熟 B. 北方民族交融 C. 江南经济开发 D. 南北政权对峙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一中的“大同云岗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 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各民族生产生活上相互学习,错居杂处,加强了相互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故选项B符合题意;AC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B。
3. 近年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着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可能看到( )
A. 瓦子的勾栏内正在表演鞠 B. 人们抢购热门新书《红楼梦》
C. 大相国寺在演戏剧《窦娥冤》 D. 市民在传颂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答案】A
【解析】
【详解】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即“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蹴鞠是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宋代最为流行。因此,公主最有可能看到的是瓦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A项正确;《红楼梦》是清朝时期曹雪芹所著的小说,排除B项;《窦娥冤》是元朝时期关汉卿所著戏曲,排除C项;郑和下西洋是明朝时期郑和的壮举,排除D项。故选A项。
4. 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人悲愤是因为清政府签订了(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于1895年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由材料“去年今日割台湾”,可知与《马关条约》有关,故C项符合题意;1842年的《南京条约》、1860年的 《北京条约》和1901年的《辛丑条约》均没有割让台湾的条款,排除ABD。故选C项。
5. 下边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可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口号是拥护“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也就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往圣先贤”,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19世纪中期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在中国发生的一场主要针对西方侵略者及其在华附庸以及和西方文明成果有关的科学器物和相关人士,是具有强烈的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完全自发的民间运动,排除B项;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
6. 去年以来,《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狙击手》等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不断热映,激发了人们对志愿军战士的无限崇敬。以下属于“最可爱的人”的是( )
A. 关天培 B. 邓世昌 C. 黄继光 D. 雷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人们对志愿军战士的无限崇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其中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C项正确;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英雄,排除A项;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的英雄,排除B项;雷锋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人物,排除D项。故选C项。
7. 下图反映了我国1956年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完成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大跃进运动开展 D. 国民经济调整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图中“在国民收入中,公有经济占92.9%,在商品零售额中,公有经济占95.8%,工业总产值是100%”及题干中的“1956年”可知,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三大改造的完成。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B项正确;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排除A项;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展,排除C项;1961年,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反右倾”以后继续“大跃进”的错误,国家决定对国民经济调整,排除D项。故选B项。
8. 流行词汇的变化标志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下列词汇属于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是( )
A. 当家做主 B. 人民公社好 C. 包产到户 D. 中国梦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学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阐述了中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等,因此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梦成为时代的变迁和发展的流行词汇,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是人民当家做主,成为国家主人,排除A项;1958年开始人民公社运动,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排除C项。故选D项。
9. 1971年11月,两名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旗杆旁,将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这一幕的发生是因为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1971年11月,两名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旗杆旁,将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并结合所学可知,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大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1月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A项正确;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1972年中日建交,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0. 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空间站顺利对接,中华民族的问天长歌又奏响了新的乐章。下列选项与上述成就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 “辽宁舰”交接入列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属于新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科技成就,据此分析,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启了我国的航天时代,与这一成就属于同一领域,C项正确;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属于新中国在核武器研制方面的成就,排除AB项;“辽宁舰”交接入列,属于新中国在海军建设方面或航空母舰方面的成就,排除D项。故选C项。
11. 西方有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时间惧怕金字塔”。创造金字塔的国度是( )
A. 中国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埃及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也是法老权力的象征。ABC项与题意不符。故选D。
12. 迈尔斯教授认为,阿拉伯人几乎把他们所能触及的科学都加以改进和充实,然后再传到欧洲。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 “儒略历” B. 《天方夜谭》. C. 《荷马史诗》 D. “阿拉伯数字”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人们以为是阿拉伯发明,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故D正确;“儒略历”是罗马共和国独裁者儒略·凯撒在埃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帮助下制订了新历,故A错误;《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错误;《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诗人荷马创作的,故C错误。综上故选D。
13. 莎士比亚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表明莎士比亚
A. 强调法律至上 B. 提倡人文主义 C. 忽视科学文化 D. 反对个性解放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莎士比亚称人是‘宇宙精华,万物的灵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充分说明了人的重要性,是以“人”为中心,是人文主义思潮的体现,所以B符合题意;强调法律至上不是材料表明的,所以A不符合题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不表明忽视科学文化,所以C不符合题意;反对个性解放不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表明的,所以D不符合题意。
14. 在黑奴贸易中,千千万万的黑人或在长途跋涉中死于炎炎烈日之下,或在阴暗狭窄、恶臭熏人的船舱里死于瘟疫,或因船上的粮食、淡水不足而被活活的抛入大海。据此可知( )
A. 三角贸易的血腥 B. 印第安人的悲惨处境
C. 鸦片贸易的罪恶 D.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黑奴贸易中,千千万万的黑人或在长途跋涉中死于炎炎烈日之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三角贸易的血腥。16世纪开始的“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由于被贩运的是黑色人种,故又称“三角贸易”,A项正确;印第安人属于黄种人,排除B项;根据材料“在黑奴贸易中,千千万万的黑人或在长途跋涉中死于炎炎烈日之下”可知,贩卖的主要是黑奴,不是鸦片,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
15. 运用时间轴培养时空观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时间轴中,与③对应的事件是
A. 美国独立战争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拿破仑帝国 D. 法国大革命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时间轴可知,③处对应的内容是1789年《人权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革命形势飞速发展,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故D项正确;②对应的事件是A项,①对应的事件是B项,④对应的事件是C项,均与题干“③对应的事件”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16. 1848年在伦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为“所有国家千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国际性的著作”。这部著作是( )
A. 《共产党宣言》 B.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 《国际歌》 D. 《苏联成立宣言》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1848年”“所有国家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国际性的著作”和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科学理论的指导,也意味着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A项正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表于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期间,调动了黑人的积极性,排除B项;《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歌词由欧仁·鲍狄埃于1871年6月1日创作,排除C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宣言》又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盟约”,是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性文件。1922年12月30日于全俄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排除D项。故选A项。
17. 章西女王宣言:“我绝不会放弃我的章西,谁敢占领章西,绝对没有好下场!”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
A. 美国南北战争 B. 拉美独立运动 C. 印度民族大起义 D.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章西女王宣言:我绝不会放弃我的章西,谁敢占领章西,绝对没有好下场”可知,该史料可用于研究印度民族大起义。印度民族大起义是指1857-1859年由印度封建主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发生在北部和中部印度。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重要的领导人,C项正确;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场规模最大的内战,最终以北方联邦胜利告终,当时的美国总统是林肯,排除A项;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在拉丁美洲发生的一系列西属美洲对西班牙帝国的战争,领导人是圣马丁和玻利瓦尔,排除B项;非洲独立运动20世纪50年代,非洲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发生在北非,在20世纪60年代高涨 ,其中,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8. “这场伟大的战役,歼灭德军150万人,解放了苏联南部大片国土。它不仅是德国法西斯走向最后灭亡的开始,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这场战役( )
A. 凡尔登战役 B.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 莫斯科保卫战 D. 诺曼底登陆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它不仅是德国法西斯走向最后灭亡的开始,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可知,这场战役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B项正确;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重要战役,排除A项;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C项;1944年,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德国陷入东西两线夹击当中,排除D项。故选B项。
19. 某初三班进行历史专题学习,列出了如图的专题学习大纲内容,请你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合适的主题名称( )
专题学习大纲 主题: 内容:①杜鲁门主义 ②马歇尔计划 ③北约组织成立 ④华约组织成立
A. 冷战 B. 第三世界崛起 C. 国际工人运动 D. 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表格和所学知识,可知与二战后的美苏冷战有关,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正式开始,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北约组织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上的表现,为了应对美国的冷战措施,苏联也成立了华约组织,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A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二战后的美苏冷战或两极格局,没有体现第三世界崛起或国际工人运动或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排除BCD项。故选A项。
20. 苏联解体后,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推动世界格局的发展,其方向是( )
A. 多极化趋势 B. 雅尔塔体系 C. 单极世界 D. 华盛顿体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苏联解体后,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推动世界格局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终结,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推动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A项正确;雅尔塔体系是雅尔塔会议上所确立的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和秩序,排除B项;单极世界说法错误,排除C项;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通过华盛顿会议形成的,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
21. 湖南宁乡出土的著名文物是( )
A. 四羊方尊 B. 唐三彩 C. 兵马俑 D. 司母戊鼎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铜四羊方尊是商朝制作,出土于湖南宁乡。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青铜制品,A项正确;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排除B项;兵马俑,即秦始皇陵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排除C项;司母戊鼎是商后期铸品,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排除D项。故选A项。
22. 他是衡阳人,古代中国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提出了“实践第一”的观点。他是( )
A. 贾谊 B. 蔡锷 C. 王船山 D. 胡安国、胡宏
【答案】C
【解析】
【详解】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市)人,明末清初思想家,是古代中国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提出了“实践第一”的观点,C项正确;贾谊,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排除A项;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 ,汉族,湖南邵阳人,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排除B项;胡安国,字康侯,号青山,谥号文定,学者称武夷先生,后世称胡文定公,建宁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胡宏字仁仲,号五峰,人称五峰先生,胡安国之子,湖湘学派创立者,排除D项。故选C项。
23. 被誉为“再造民国第一人”的是( )
A. 宋教仁 B. 蔡锷 C. 陈天华 D. 熊希龄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 蔡锷是湖南宝庆人,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被孙中山称为“再造民国第一人”,B项正确;宋教仁是中国近代革命先驱者之一,被称作为"中国宪政之父",排除A项;陈天华是华兴会创始人之一,中国同盟会会员,清末的革命烈士,排除C项;熊希龄是民国时期政治家、教育家、实业家和慈善家。曾任北洋政府第四任国务总理,排除D项。故选B项。
24. 领导桑植起义,建国后成为十大元帅之一,并担任过新中国体委主任的是( )
A. 贺龙 B. 罗荣桓 C. 彭德怀 D. 陈毅
【答案】A
【解析】
【详解】贺龙是南昌起义和桑植起义领导者之一,时任两个起义军的总指挥,他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从建国初期开始,他一直兼任国家体委主任,是中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25. 研制出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的高等学府是( )
A. 湖南师范大学 B. 中南大学 C. 国防科技大学 D. 湘潭大学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银河计算机指由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一系列巨型计算机。1983年12月22日,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银河”在长沙研制成功,C项正确;银河计算机指由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不是湖南师范大学,排除A项;银河计算机指由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不是中南大学,排除B项;银河计算机指由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不是湘潭大学,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0分)
26. 2022年6月6日,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目前我国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1万亿元。阅读有关水利工程的材料,探究历史,完成答题。
【水沃天府】
材料一 秦孝文王以李冰为郡守。……冰乃壅江作堋(分水的堤坝)……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形容蜀地物产丰饶,像大海一样富有)。故……曰:“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千里通波】
材料二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苏联奇迹】
材料三 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在第聂伯河上修建的水电站
【新政工程】
材料四 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项目。田纳西河流域面积广阔,但由于无节制的开发,这一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人民生活困苦。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建立田纳西流城管理局,允许该局建造和管理田纳西河流域的水坝。田纳西流域局管理局不仅解决了大量工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刺激了经济的恢复和增长。经过综合开发和治理,田纳西河流城的土地得到了保护,许多土地恢复耕种。田纳西河流域居民的收入也大福提高。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李冰修建的水利工程是什么?它的修建发挥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大运河中心城市的名称,并分析大运河修建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为什么能在短期内完成这一伟大工程?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设立的背景及发挥的作用。
【你建议】
(5)入夏,南方进入汛期,出现洪涝灾害:各个地方也会存在不同的水利问题。请就本地水利问题谈谈你的建议。
【答案】(1)都江堰;防洪、灌溉、水运。
(2)洛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3)当时苏联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投入大部分精力建设重工业。
(4)背景:田纳西河流域面积广阔,但由于无节制的开发,这一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人民生活困苦。
作用:不仅解决了大量工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刺激了经济的恢复和增长;田纳西河流城的土地得到了保护,许多土地恢复耕种。田纳西河流域居民的收入也大福提高。
(5)结合当地实际兴修水利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的管理制度,增强防洪意识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一“秦孝文王以李冰为郡守。……冰乃壅江作堋(分水的堤坝)……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故……曰:“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冰修建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它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工程,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小问2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隋朝大运河从北往南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加强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三“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在第聂伯河上修建的水电站”可知,这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修建的水利工程。苏联的一五计划,处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小问4详解】
根据材料四“ 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项目。田纳西河流域面积广阔,但由于无节制的开发,这一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可知,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设立的背景是田纳西河流域面积广阔,但由于无节制的开发,这一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人民生活困苦。根据材料四“田纳西流域局管理局不仅解决了大量工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刺激了经济的恢复和增长。经过综合开发和治理,田纳西河流城的土地得到了保护,许多土地恢复耕种。田纳西河流域居民的收入也大福提高”可知,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的作用是不仅解决了大量工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刺激了经济的恢复和增长;田纳西河流城的土地得到了保护,许多土地恢复耕种。田纳西河流域居民的收入也大福提高。
【小问5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建议言之有理,符合正确的价值观即可。如:应结合当地实际兴修水利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的管理制度,增强防洪意识等等。
27. 近代名人杨度所作《湖南少年歌》唱道:“如果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也有人说: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两者皆凸显了中国近代史上湖南的重要地位和湖南人的卓越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风气渐开】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诉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购成之后,访募覃思(深入钻研)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通行之物,可以剩发捻(指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指抵御外国侵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风气渐开】
材料二 政变前夕,有人劝谭嗣同出走避祸,谭嗣同拒绝了,并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间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绒上册
材料三 黄花岗起义前夕,黄兴致绝命书与革命同志:“事冗,无暇通候,罪过,罪过!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
——中国历史博物馆编《中国近代史参考图录》,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抗日烽火】
材料四 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战的胜利信心,……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在对日大规模破袭战中,我军也取得了一部分攻坚经验,便利了以后我们开展敌后的敌后武工队的活动。
——彭德怀《彭德怀自述》
【伟大旗帜】
材料五 毛主席对这次会议评价非常,认为开了一个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达到了预期目的。……开了50天的七大胜利闭幕了,这是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最盛大最完满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开得长了些,但由于充分发扬民主,畅所欲言,会议的气氛始终是热烈的,代表们的情绪始终是高涨的。
——胡乔木《我所知道的党的七大》
(1)材料一曾国藩奏折的主张是什么?目的何在?
(2)谭嗣同是为了什么“变法”而殉难?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谭嗣同和黄兴身上体现出怎样的共同品质?
(3)材料四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哪次战役?根据材料概括这次战争胜利的意义。
(4)中共七大召开于哪一年?七大上中国共产党确定以什么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从而在思想上形成了高度统一?
【怎样努力】
(5)曾国藩、谭嗣同、黄兴、彭德怀、毛泽东等先贤表现了湖湘人的铮风骨,诠释了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涵,你认为他们身上哪些精神值得学习?你将怎样努力?
【答案】(1)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目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捻军等农民起义,抵御外国侵略。
(2)戊戌变法;为了国家不顾一切、不怕牺牲;爱国精神;
(3)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4)1945年;毛浙东思想;
(5)爱国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进取、不断奋斗。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一“至恭亲王奕诉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购成之后,访募覃思(深入钻研)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知,曾国藩奏折的主张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根据材料一“可以剩发捻(指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指抵御外国侵略)”可知,曾国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目的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捻军等农民起义,抵御外国侵略。
【小问2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谭嗣同是为了戊戌变法而殉难。谭嗣同湖南省长沙府浏阳县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1898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谭嗣同和黄兴身上都体现出为了国家不顾一切、不怕牺牲;爱国精神。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四“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战的胜利信心,……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可知,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百团大战;根据材料四“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这次战争胜利,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根据材料四“在对日大规模破袭战中,我军也取得了一部分攻坚经验,便利了以后我们开展敌后的敌后武工队的活动”可知,便利了以后我们开展敌后的敌后武工队的活动。
【小问4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于1945年在延安召开;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与统一,为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基础。
【小问5详解】
曾国藩、谭嗣同、黄兴、彭德怀、毛泽东等先贤表现了湖湘人的铮风骨,诠释了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涵,他们身上都体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进取、不断奋斗。
2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领先世界】
材料一 古代中国科技发明情况表(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年代 世界科技发明(件) 中国
件 占世界科技发明百分比
公元400年 45 28 62%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1)分析材料一表格,古代中国科技发明在什么时间以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列举古代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发明成就两例。
【再引风潮】
材料二 随着现代中国科技发展,很多科技发明与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引领世界潮流。网络上有人总结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分别是手机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网络购物、高铁,共享单车。他们已深入到中国的千家万户,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引领世界潮流的“新四大发明”发生在中国?
【你的感受】
(3)“新四大发明”中,你亲身体验了哪几种方式?并就此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1)公元1500年;活字印刷术、指南针。
(2)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迸发与技术基础设施的完善;改革开放推动中国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等等。
(3)我体验了手机支付、网络购物,这些新发明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一“古代中国科技发明情况表”可知,公元400年,中国科技占世界科技的62%,公元401~1000年,中国科技占世界科技的71%,公元1001~1500年,中国科技占世界科技的57%,公元1501~1840年,中国科技占世界科技的4%,所以说古代中国科技发明在公元1500年以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发明很多,例如: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等。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 随着现代中国科技发展,很多科技发明与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引领世界潮流”可知,引领世界潮流的“新四大发明”发生在中国的原因有中国科技创新力量的迸发与技术基础设施的完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引领世界潮流的“新四大发明”发生在中国的原因还有改革开放推动中国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等等。
【小问3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我体验了手机支付、网络购物,这些新发明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体验了共享单车,共享单车解决了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29. 城市化。
材料一 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见下图)。
(1)观察材料一图表,说说图中反映的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城市人口的剧增给城市住房、交通等方面都造成了巨大压力……1850年的巴黎道路狭窄、阴暗,建筑非常拥挤,到处都是贫民窟,公共卫生条件也很差,人口的死亡率很高。整个市区只有两个花园,公共交通设施也很少。
——吴玉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篇》
材料三 大规模的城市改建工作是19世纪50年代在巴黎开始的……巴黎的改建工程推到了许多旧的建筑,特别是铲除了许多贫民窟。拓宽展直了街道,街道两旁种植了树木……城市的供水系统也进行了改建,巴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1870年开始,欧洲各城市纷纷效仿巴黎进行了改建。
——吴玉座、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篇》
材料四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
——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
(2)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就城市化利弊问题谈谈你的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达规范)
【答案】(1)工业革命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进程(或者答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观点:城市化的利与弊。
论述:工业革命和和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随着工业化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开始时,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城市的卫生、居住等状况很差。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卫生条件开始得到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城市化虽然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但是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可知,图中反映的城市化现象(农村人口比例显著减少,城市人口比例显著上升)出现的原因是18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新兴工业城市不断涌现,大批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
(2)本题是开放性论文题,首先可就主题“城市化利弊问题”拟定一个观点“城市化的利与弊”。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依据材料二“城市人口的剧增给城市住房、交通等方面都造成了巨大压力……公共卫生条件也很差,人口的死亡率很高。整个市区只有两个花园,公共交通设施也很少”可知城市化初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交通等方面的拥挤,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城市的卫生、居住等状况很差等;依据材料三“大规模的城市改建工作是19世纪50年代在巴黎开始的……巴黎的改建工程推到了许多旧的建筑,特别是铲除了许多贫民窟。拓宽展直了街道,街道两旁种植了树木……城市的供水系统也进行了改建……”可知19世纪中期以来城市卫生条件开始得到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最后小结,城市化虽然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但是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