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春飞扬
一、教材分析
1.本课时以”什么是青春“和:对青春的不同理解”为话题,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表达对青春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意愿与心中疑问,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如何把握青春。
2.本课时由2部分内容构成即“成长的渴望”和“飞翔的力量”。
3.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自强自信”部分。
二、学情分析: 青春期的青少年,年少气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和力量,他们渴望在生活中获得力量感,胜任感和成就感,渴望证明自己。现实生活和外部环境不可能完全满足他们独立性和成人感的发展需求,当他们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很容易陷入失落,挫败中,变得敏感,脆弱和自卑,甚至有意逃避或者出现攻击行为。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十分必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知道自信,自强对于青春成长的意义。
2.能力目标:提高对青春活力的理解能力,增强实现青春梦想的能力。培养自信,自强的优秀品质,做到自尊自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珍惜青春、热爱青春的情感,并为实现青春理想而努力奋斗。
四.教学重点、难点:成长的渴望,认识自信自强在青春探索中的重要作用。飞翔的力量,即如何发挥青春的活力去创造。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体验法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青春畅想曲》——温亮亮
教师点拨:青春的力量在滋长,青春的梦想在飞扬。带着青春的力量,让我们一起探索,青春是什么?青春,该奔向何方?明日的梦想,今日起航!我们带着梦想一起让《青春飞扬》。
二、探究新知
(一)成长的渴望
活动一:说一说~青春是什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23,p24内容)
设计意图:活动以“什么是青春”和“对青春的不同理解”为话题,引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对与青春有关的词语的理解,在与同伴交流的中思考青春的意义、青春的价值、青春的探索。以此聚焦主题,为本框内容的教学做好认知铺垫。
问题出示:
1.提到青春,你更容易把青春与哪些事物联系起来?
2.提到青春,你更容易把青春与哪些词语联系起来?
3.根据自己的理解,你认为青春是什么?
要求:独立思考,小组分享,达成共识,参与班级分享展示。
教师点评,引导,归纳。
教师小结:青春是什么?不同的人对青春的理解各不相同。但在青春的词典里,青春更多是与朝阳、蓬勃、信念、活力、独立、自由、理想等词语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青春的力量让年少气盛的我们拥有成长的渴望,令我们对未来更加憧憬和向往。
多媒体呈现结论:青春的力量令我们对未来更加憧憬和向往
我们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渴望自由、渴望飞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活动二:阅读感悟、探究与分享~对我们的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生活中青春活力的表现,让学生体会到成长的渴望是青春飞扬的前提,鼓励学生敢想、敢做,帮助学生理解“心之所向,身之所想”的内涵,引导学生思考想与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多媒体呈现:林清玄的成功路
一个农民的孩子,家里穷,从小就跟着父亲下地种田。每次休息时,他都望着远方出神。父亲问他在想什么,他说,将来长大了,不要种田,也不要上班,天天待在家里,有人往家里邮钱。父亲笑着说,别做梦了。后来他上了学,从课本上知道有个金字塔,他就对父亲说,长大了想去看金字塔。父亲又笑着说,别做梦了。十几年以后,这个孩子当上了作家,写文章、出书,每天坐在家里写作,出版社、报社就往他家里邮钱。有了钱,他就去看了金字塔。站在金字塔下,他默默地说,爸爸,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这个孩子就是后来台湾最受欢迎的作家林清玄。
问题:
1.林清玄的成功是因为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2.你的青春梦想是什么?你打算怎样让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
要求:分角色表演,独立思考后小组分享交流,讨论探究达成共识,参与班级分享展示。
教师点评,引导归纳,结合课文p24“探究与分享”师生共同把握。
教师小结:面对青春,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憧憬,形成不同的理想。青春的遐想令我们兴奋,让我们跃跃欲试。面对青春的理想,我们都可以规划自己的青春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过青春之路,永不停止地探索并将理想变为现实。
多媒体呈现结论:青春的我们拥有无尽的遐想并不停探索。
教师出示王蒙的<青春万岁》引导学生阅读感悟
(二)飞翔的力量
活动三:阅读思考、探究与分享~王小丫从容面对失误
设计意图:从文学的视角感知青春,了解青春在作家心目中的样子,从感情上再次体会青春是什么,为学习下一目“飞翔的力量”奠定基础。
多媒体呈现: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王小丫有这样一次经历。有一次,在一场全国性的律师辩论大赛中,王小丫前去采访一位著名的大律师。走到他跟前,王小丫很自然地坐了下去,没想到椅子没放好,“噌”的一下,她一屁股坐到地上去了,全场哄堂大笑。最可恶的是她要采访的那位大律师居然不伸手去扶她一把,反而在她的旁边哈哈大笑,还笑得最响。当时王小丫真的很尴尬。但没办法,自己摔倒就自己爬起来。她调侃着说:“我摔得太不漂亮了,下次摔跤我一定要注意姿势。”接着,就若无其事地笑着,开始了采访。事后,王小丫告诉大家:“自信,有时需要学会自我解嘲。”其实,王小丫的自嘲恰恰表现了她的自信。问题:
1.你认为自信有什么重要作用?
2.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信的品质呢?
要求:邀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进行情景模拟扮演,让同学们在欣赏中思考并参与小组分享交流,讨论探究并达成共识后参与班级交流分享。
教师小结:自信的人生不一般,不一般的人生有自信。著名主持人王小丫能从容面对失误,就是源于自信。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是对自我的准确定位,是相信自己必定能取得成功的态度和精神力量。青春的我们,要放飞自己的梦想,拥有青春的力量,就必须拥有自信。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1)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2)自信的人能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
活动四:欣赏思考、探究与分享~自信者的风采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领略自信者的风采,观察自信者的表现,启发学生从言谈、举止、性格、为人处世等方面建立和培养自信。
多媒体呈现: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图片、九三胜利日大阅兵式图片,问题:
1.请你观察两组图片,这两组图片说明了什么?
2.你认为自信者应该具有怎样的风采?
3.如何才能让自己和民族更加自信?
要求:邀请两位同学分享神舟十一号发射和九三胜利日大阅兵的故事,其他同学在聆听中观察图片,感悟思考,小组内分享交流、讨论探究并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国家和民族的强大,极大地鼓舞和提升了民族自信心,使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倍感自豪和骄傲。由此可见,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我们要努力发现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增强自身的实力,使自己变得更自信。
多媒体呈现:全国美德少年胡梓斌:自强不息浇灌生命之花
15岁的胡梓斌,现在在湘潭市湘钢一中就读高一。在大家眼中,胡梓斌是一个真诚谦虚、品学兼优的小伙子。自幼起母亲语言残疾带来的不便没有影响他,七岁时父亲意外溺水身亡造成的变故没有打倒他。家境贫困,却自力更生、积极进取,时光的淬炼过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新生的阳光少年。
要求: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胡梓斌身上具有什么高贵品质?
教师小结: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多媒体呈现结论: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1)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成长的足迹,印记着我们克服惰性、抵制诱惑、战胜自我的努力。
(2)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1)自强的重要内容: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2)自强的途径: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活动五:合作总结 梳理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掌握本节课知识要点,强化记忆。并能在实践生活、学习中灵活运用。
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简要画出本课时的知识导图,并在小组内展示分享。教师可将愿意在全班分享知识导图的学生在多媒体展台展示分享。
本课小结:为梦想插上翅膀,让青春飞扬。青春的我们,拥有青春的活力,拥有很多梦想,憧憬美好的未来。梦想需要我们努力去实现,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激荡的青春活力,自信的青春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会给我们飞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长!坚信自己,青春的探索永不停步,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三、作业设计:资源与评价同步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