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试卷(pdf版 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试卷(pdf版 无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市西城区 2021—2022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三年级语文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第一部分 识字与写字
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规范。(共 8 分)
nu^ ru^ s9 x) chu4ng j( f5n f1ng
bi6 zh@ x@ shu3 yu2n r)n ku1 ji3ng
二、按要求做。(共 17分)
1.选择带点字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用“√”标出。
(1)纤.细(xi1n qi1n) (2)活泼.(b# p#)
(3)乘.凉(ch8ng ch6ng) (4)着.急(zh2o zh1o)
2.下列词语中带点字与“匀称”的“称”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名称. B. 称.呼 C. 相称.
3.下列每组词语中都含有一个错别字,先用“ ”标出,再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1)A. 石匠 B. 苏醒 C. 争其斗艳 ( )
(2)A. 碍事 B. 分烈 C. 光彩夺目 ( )
(3)A. 厉史 B. 变幻 C. 欣然怒放 ( )
(4)A. 锋利 B. 流躺 C. 源源不断 ( )
4.根据句子意思,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负:①遭受 ②担当,承担 ③失败 ④具有
(1)我们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 ( )
(2)在年级篮球比赛中,我们班胜多负.少,顺利进入决赛。 ( )
(3)李医生医术高超,在病人心目中颇(p#)负.盛名。 ( )
(4)这位年轻的战士已经身负.重伤,但一直在坚持战斗。 ( )
第 1 页 / 共 7 页
5.“辨”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第八笔是( );可以组成词语( )。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三、填空。(共 4 分)
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往往藏着深刻的道理。本学期我们学习过的寓言
《 》就告诉我们“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有侥幸心理”的道
理。在课外,我还读了很多寓言故事。其中我最喜欢《 》这则
寓言,它让我懂得了 的道理。
四、古诗文积累。(共 9 分)
1.根据古诗《清明》,补充诗句。
清明时节 ,路上行人 。
何处有? 杏花村。
2.诗句连线。
梅子黄时日日晴 总把新桃换旧符
千门万户曈曈日 小溪泛尽却山行
蒌蒿满地芦芽短 上有黄鹂深树鸣
独怜幽草涧边生 正是河豚欲上时
3.判断正误。在正确的后面画“√”,错误的后面画“×”。
(1)在“迟日江山丽”中,“迟日”指的是“春日”。 ( )
(2)诗句“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诗人在春节来临时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
(3)在“因释其耒而守株”中,“释”的意思是“放下”。 ( )
五、根据下面的情境,按要求做。(共 5分)
三年级(2)班同学计划于 7月 12 日上午 9点,在操场举办“中国传统文化之
旅”体验活动,邀请全年级同学来参加。
1.请你为他们的活动写一个通知。
通 知
第 2 页 / 共 7 页
2.同学们设计了以下两道“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趣味题,请你来做一做,选择正确
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真正的过错,就是有过失却不加以改正”这个道理是名言( )告诉我们的。
A.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B.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C.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成语( )能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大。
A.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B.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第三部分 阅读
六、阅读下面两篇短文,然后按要求做。(共 27 分)
(一)走近唐三彩
①在我国,陶瓷(c0)的历史非常悠久,历代都有精品出现。唐三彩是盛行于唐
代的一种低温釉(y^u)陶器,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
②唐三彩颜色多样。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在同一器物上不同的釉
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其中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
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③唐三彩不仅颜色多样,造型也很丰富。有文官、武士等惟(w6i)妙惟肖(xi4o)
的人物,有骆驼、骏马等栩(x()栩如生的动物,有杯、盘等不同样式的生活器物……
每一件都生动传神,独具一格。
④在唐三彩的众多造型中,马的形象最为突出。在唐代,马不仅是重要的交通工
具,还用于战争、农业等不同领域(y))。唐三彩中马的造型以静为主,仔细观察
可以发现,马.的.眼.睛.是.圆.睁.的.,耳.朵.是.贴.着.的.,好.像.是.在.倾.听.有.什.么.动.静.一.样.,可
见制作工艺非常高超。
⑤唐三彩早在唐朝初年就输(sh&)出国外,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是中国古代
陶器中一颗璀(cu!)璨(c4n)的明珠。
1.第①自然段中的“1300多年”说明( )的历史悠久。
A. 我国陶瓷 B. 唐三彩 C. 唐朝
2.第②、③自然段是从 、 两方面介绍唐三彩。
3.第④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 ”画下来。
4.第④自然段中加点的部分形象地写出了唐三彩马( )。
A. 种类众多 B. 造型多样 C. 工艺高超
5.判断正误。在正确的后面画“√”,错误的后面画“×”。
(1)唐三彩只有黄、绿、白三种釉色,所以称之为“唐三彩”。 ( )
(2)在唐代,马只用于战争,因此在唐三彩中马的造型最为突出。 ( )
(3)唐三彩早在唐朝初年就输出国外,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 )
第 3 页 / 共 7 页
(二)妹妹的角色
①学校准备排练一部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地去报名当演员。可是定角
色那天,妹妹回家后显得( ),经过询问我们才知道这部话剧里只有 4 个人
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而妹妹演的是家中的宠(ch%ng)物狗——豆豆。
看着一脸不高兴的妹妹,我们不知该恭(g#ng)喜她,还是安慰(w8i)她。饭.后.
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她.一.边.听.一.边.点.着.头.。
②从此,妹妹参加排练一丝不苟(g%u)。每次排练归来,小脸上都汗津津的,但
眼里却闪着兴奋的光芒。她还特意买了一副护膝,说这样在舞台上学狗爬时,膝盖
就不会疼了。
③在没有排练的日子里,她就成了我家小狗的“跟班儿”,观察着它的一举一动。
④演出那天,礼堂坐满了人。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先出场的是“父亲”,他
在舞台正中的沙发上坐下。接着“母亲”“女儿”和“儿子”先后出场。在一家人
的谈话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道具服装,手脚并用地爬进场。但这
不是简单地爬,只见“豆豆”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上舞台,先在地毯上伸个懒
腰,然后昂起头,仿佛也在( )地听着故事,但没过多久就开始呼呼大睡。
一连串动作引得四周观众笑出声来。
⑤接下来,“父亲”开始给全家讲故事。他刚说道:“夜晚,一只老鼠……”“豆
豆”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儿有老鼠?”神情
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父亲”继续讲:“突然,轻微
的响声从屋顶传来……”。“豆豆”好像察觉到什么,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
的低吼。太逼真了!她的表演虽然无法和专业演员( ),但依旧吸引了观众
的目光,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笑声此起彼(b!)伏。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
句台词,却也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
(本文有删改)
1.第①自然段中写到“妹妹”很不高兴,是因为她( )。
A. 不能参加话剧演出 B. 对扮演的角色不满意 C. 没有得到我们的安慰
2.填空:
(1)第②自然段主要写 。
(2)第 自然段至第 自然段主要写演出当天,妹妹的表演非常成功。
3.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 相提并论 B. 津津有味 C. 没精打采
第 4 页 / 共 7 页
4.第①自然段加点的部分中写到“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 联系上下文想一
想,爸爸说了些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5.联系全文想一想:妹妹演出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至
少写出两个原因)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四部分 习作
七、任选一个题目,完成习作。(共 30分)
题目一:短文《妹妹的角色》记录了“妹妹”参加学校戏剧表演的经历。在生
活中,你也参加过许多活动吧?也许是一场游戏、一次比赛、一次参观……活动
的过程可能让你倍感愉悦,也可能让你深受启发,还可能给你留下深刻的教训……
请你选择一个内容写下来。
题目二:动物是我们的伙伴,它们各有各的特点。请你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
大胆想象,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提示:注意语句要通顺,内容要清楚。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