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必修下册期中知识梳理第一单元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一、字音曾皙(xī)哂之( shěn)铿尔( kēng)舞雩(yú)喟然( kuì)二、一词多义如(1)如或知尔(连词,如果)(2)如五六十、如会同(连词,或者) (3)如其礼乐(连词,表示另提一事,至于)(4)沛公起如厕(动词,到 去,往)(5)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动词,比得上)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3)则何以哉(动词,做)(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5)以俟君子(连词,表目的,来)(6)为国以礼(介词,用)方(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名词,纵横,方圆)(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名词,道,指是非准则)三、通假字1、鼓瑟希(希,通“稀”,稀疏)2、莫春者(莫,通“暮”)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四、词类活用1、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礼服、戴礼帽) 2、鼓瑟希(鼓:名词作动词,弹奏)3、风乎舞雩(风:名→动,吹风、乘凉)4、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事,大事)五、文言句式1、宾语前置句(1)毋吾以也(即,毋以吾也)(这一句还是省略句)(2)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3)则何以哉(即,则以何哉)(4)尔何如(即,尔如何)2、状语后置句(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2)浴乎沂,风乎舞雩六、注释:1曾皙(xī):名点。曾参的父亲。冉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名赤:字子华,公西是复姓。皆孔子弟子。侍坐:陪伴长者坐着。2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些。以:因为。一日:一两天,表示年岁大的一种谦虚说法。长(zhǎng):年长。乎:介词,表示比较。尔:你们。3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讲话了。以:因为。4居:闲居,指平时。5或:无定代词,有人。6何以:用什么方法治理国家呢。7率尔:轻率的样子。8千乘(shèng)之国: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指中等国家。9摄:夹。10加之以师旅:以师旅加之,意思是把战争强加到它的头上。师旅,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百人为一旅,二千五百人为一师。这里指大国来犯的军队。11 因:继,接着。饥馑:荒年。《尔雅·释天》:“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12 比及:等到,到了。13 使有勇:使之有勇。使国家的人民有勇。14方:方向,这里指道义的方向。15哂(shěn):微笑。16如五六十:如:连词,或者。下文“如会同”的“如”用法相同。17如:至于。其:那些。俟(sì):等待。18焉:于是(此),指在这方面。19宗庙之事:诸侯祭祀祖先的事。会同:诸侯之间会盟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一类的事。20相(xiàng):在祭祀或会盟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主持赞礼的分大相和从相。21鼓瑟:弹瑟。瑟,古代一种弦乐器。希:即“稀”。鼓瑟的声音稀疏,说明已近尾声。22铿(kēng)尔:象声词,描写推开瑟时的声音。舍:这里是放下、推开的意思。作:起立23撰:才能,才干。24何伤:何妨,意思是有什么关系呢。25亦:副词。“只不过”。26莫(mù)春:晚春,指三月。莫,即“暮”。春服:春天穿的衣服即夹衣。已成:已经做好,有穿在身上的意思。27冠(guàn)者:成年人。古时男子到了二十岁要行冠礼,表成年。28沂:沂水。29风:吹风,乘凉,用作动词。舞雩(yù):古时求雨的坛,在曲阜县城东南。32咏:唱歌。33喟(kuì)然:长叹的样子。与:同意,赞成。1.2*齐桓晋文之事一、识记字音胡龁(hé)衅钟(xìn)觳觫(hú sù)褊小(biǎn)忖度(cǔn duó)便嬖(pián bì)莅中国(lì)吾惛(hūn)放辟邪侈(pì)商贾(gǔ)狗彘(zhì)庠序(xiáng)孝悌(tì)二、一词多义⑴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道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道芷阳间行(取道)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启发)⑵之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的)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代词,他)牛何之(往)臣闻之胡龁曰(助词,无意义)⑶舍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舍之!吾不忍其觳觫(放)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停止)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建房)⑷诚然,诚有百姓者(的确)是诚何心也(真的)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三、通假字无以,则王乎(以,同“已”,止)为长者折枝(枝,同“肢”,肢体)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刑,同“型”,作榜样)盖亦反其本矣(盖,同“盍”,何不)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罔,同“网”)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同“矣”,确定语气)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同“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同“诉”)四、古今异义: 1、吾何爱一牛 爱:吝啬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以及: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 至于: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中国:指中原一带 6、然后从而刑之 从而:接着就五、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5、是罔民也 被动句 1、百姓之不见保 见:表示被动 省略句 1、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 2、将以(之)衅钟 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4、明以(之)教我 5、及(之)陷于罪6、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六、注释1、无以,则王乎王(本文有多处):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王业(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2、保民而王 保:爱护,安抚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异:意动,对……感到奇怪 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远离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6、老(1)吾老(2),以及人之老(2)老(1):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 ; 老(2):形容词作名词,老人7、幼(1)吾幼(2),以及人之幼(2)幼(1):形容词作动词,爱护 ;幼(2):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8、刑于寡妻:(通“型”)名词作动词,示范 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10、轻暖不足于体与 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11、危士臣 危:动词的使动,使……受到危害 12、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欲:形容词作名词,想要的东西 13朝秦楚 朝:使动,使……来朝见 14、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 ;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15、寡固不可以敌众 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 ;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16、弱固不可以敌强 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 ;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7、以一服八 服:动词的使动,使……降服 18、然后从而刑之 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9、是罔民也 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陷害 20、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名词作动词,穿 21、树之以桑 树:名词作动词,种 22、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闻:使动,使……听到1.3庖丁解牛一、识记字音膝之所踦(yǐ)砉然(xū)騞然(huō)莫不中音(zhòng)批大郤(xì)肯綮(qìng)軱(gū)良庖岁更刀(gēng)新发于硎(xíng)怵然为戒(chù)謋(huò)二、一词多义(1)善:善哉 (表示同意的应答词)善刀而藏之 (通“缮”,修治,擦拭)(2)族:族庖月更刀 (众,一般的)每至于族 (丛聚,集结之处)(3)为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介词,替,给)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都是动词。前一个,解的意思;后一个,作为的意思。)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因为的意思。)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两个“为”同义,因为。)(4)乎技盖至此乎 ( 相当于“于”,可不译。)依乎天理 (相当于“于”,可不译。)而况大軱乎 (表疑问语气,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5)然奏刀騞然 (拟声词词尾。)因其固然 (副词词尾,表“……的样子”。)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怵然为戒 (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6)于合于《桑林》之舞 (介词,引出对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 介词,从。)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介词,对于。)虽然,每至于族 (介词,引出对象。)(7)而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连词,表转折。)而况大軱乎 (连词,表递进。)提刀而立 (连词,表修饰。)三、古今异义所见无非牛者:古—没有不是 今—只,不外乎以神遇:古—会合,接触 今—碰见、遇见视为止,行为迟 :古—行,动作;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虽然,每至于族:古——虽然这样,但是 今——连词,表转折四、词类活用足之所履 (履,名词作动词,踩。)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岁、月,名词做状语。)而刀刃者无厚(厚,形容词作名词。厚度)五、特殊句式技盍至此乎 省略句,技盍至(于)此乎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断句新发于硎 状语后置,于硎新发技经肯綮之未尝 宾语前置,未尝技经肯綮视为止,行为迟 省略句,视为(之)止, 行为(之)迟注释庖丁解牛:剖开、分割足之所履:踩肩之所踦(yǐ ):支撑,接触砉 (huā)然向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向,通“响”。奏刀騞(huō)然:奏,进;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进乎技矣:超过。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会合、接触批大郤:击,劈开; 郤,空隙。导大窾: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窾:空因其固然: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技经肯綮之未尝:技经,犹言经络。经,经脉。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筋肉聚结处。而况大軱乎:大骨良庖岁更刀,割也:岁,名词作状语,每年;更,更换;割,割肉族庖月更刀,折也:众,指一般的;折,断,指用用刀折骨新发于硎:发,出;硎,磨刀石彼节者有间:节,关节;间:间隙。如泥委地:卸落,坠下,散落在地上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缮,擦拭刀2 烛之武退秦师一、识记字音氾南(fán)贰于楚也(èr)佚之狐(yì)夜缒而出(zhuì)共其乏困(gōng)朝济(zhāo)肆其西封(sì)阙秦(quē)逢孙(páng)戍之( shù)二、文化常识:《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编订。爵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盟:两国或两人以上相互约定协同办事称“盟”。会盟时一般要举行杀生、歃血(会盟时饮牲畜的血或涂牲畜的血在口旁,以示诚信),并宣读誓书,向神发誓。国家遇急难时,诸侯间临时约定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互相援助,称“会盟”。三、一词多义(1)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 )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越国以鄙远(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连词,表目的。)(2)而今急而求子/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连词,表承接。 )夜缒而出(连词,表修饰。)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转折。)(3)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晋,何厌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敝之(助词,的。)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这件事)(4)焉子亦有不利焉(语气助词,表陈述。)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哪里)朝济而夕设版焉(在那里)(兼词,于之。)(5)其以其无利于晋(指代郑文公)/ 君知其难也(这)/ 又欲肆其西封(指代晋国)/ 失其所与(指代自己)(代词。)吾其还也(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6)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表递进,况且。)四、古今异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夜缒而出 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在早上,在晚上③既东封郑 在东边2.名词作动词①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 驻扎 ②与郑人盟 结盟、订立同盟3.动词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恩惠4.形容词作名词①越国以鄙远 远地 ②共其乏困 缺少的东西5.形容词作动词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变雄厚;薄,变薄弱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损害6、数词作动词 且贰于楚也 从属二主7.使动用法①烛之武退秦师 使……退却(撤兵)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焉用亡郑以陪邻? 使……灭亡③既东封郑 使……成为疆界④若不阙秦 使……削减 ⑤阙秦以利晋 使……得利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 把……当作边邑六、特殊句式(一)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君之所知也(用“也”表判断)(二)倒装句1.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①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 佚之狐言于郑伯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三)省略句1.省主语①(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②(烛之武)许之 ③(烛之武)夜缒而出 ④ (晋惠公)许君焦、瑕⑤(秦伯)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2.省宾语① 敢以(之)烦执事(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②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指郑国)3.省介词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3 *鸿门宴一、识记字音飨( xiǎng)美姬(jī)鲰生( zōu)卮酒(zhī)有郤(xì)玉玦(jué)瞋目(chēn)目眦( zì)按剑而跽(jì)参乘(shèng)彘肩(zhì)刀俎(zǔ)戮力(lù)崤山(xiáo)切而啖之(dàn)二、通假字1.成五采:(采,同彩,颜色)2.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同纳)3.张良出,要项伯:(要,同邀)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同背)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同早)6.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郤,同隙)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同否)8.因击沛公于坐 置之坐上:(坐,同座)9.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距,同拒)三、古今异义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省份名。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今:省份名。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今:省份名。婚姻 古:儿女亲家。今:男女结为夫妻关系。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地讲述。于是 古:在这件事上(这种情况下)今:表顺承。四、一词多义(1)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罪(道歉)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乃令张良留谢。(辞谢、告别)(2)辞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告别)(3)故君安与项伯有故?(故旧、交情)故听之(因此)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特意)(4)幸妇女无所幸。(宠幸、亲近)故幸来告良。(幸亏、幸而)去相去四十里。(距离)脱身独去。(离去,离开)然沛公默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连词,然而)不然,籍何以至此(代词,这样)于贪于财货(向,对)长于臣。(比)复得见将军于此。(在)因不如因而善遇之。(就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就、于是)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势、趁机)因人之力而敝之。(依靠、凭借)为使子婴为相。(任,做)为击破沛公军!(替,给)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被)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制定)为之奈何(处理对付)军中无以为乐。(作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是)(10)且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臣死且不避(尚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况且)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籍(登记,动词)吏民。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道(取道,动词)芷阳间行。2.形容词作动词: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3.意动、使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之为王,称王,意动)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沛公旦日从(使……跟从即带领)百余骑来见项王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不内。4.名词作状语: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项伯乃夜(在夜里)驰之沛公军。头发上(向上)指。六、特殊句式1. 判断句:此天子气也。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亚父者,范增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2. 省略句:沛公军霸上。(省略了介词“于”)私见张良,具告以事。(省略主语“项伯”)欲呼张良与俱去。(省略主语“项伯”)毋从俱死也。(宾语省略)奉卮酒为寿。(省略主语“沛公”)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省略介词“于”)加彘肩上。(省略状语 “于盾”)置之坐上。(省略介词“于”)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宾语“之”)3. 被动句:珍宝尽有之(被占有)。若属皆且为所虏。(“为”表被动)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被动)4. 介宾短语后置:具告以事。贪于财货。长于臣。得复见将军于此。5.宾语前置: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籍何以至此?客何为者?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6.固定结构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没有……的 )为之奈何?(奈何: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怎么样(谁更……)?表示比较。)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军中无以为乐(无以:没有用来……的。)项王未有以应(有以:有用来……的。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第二单元4 窦娥冤(节选)一、识记字音刽子手(guì) 提防(dī fang) 盗跖(zhí) 错勘(kān)前合后偃(yǎn) 罪愆(qiān) 尸骸(hái) 一陌儿(bǎi)古陌荒阡(mò) 湛湛(zhàn) 苌弘(cháng) 亢旱(kàng)二、古今异义行动些,行动些 古义:走快(些)。今义:行走、走动或行为、举动。三、通假字(1)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糊突,通“糊涂”,混淆。)(2)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 (纽,通“扭”,拘束。)(3)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 (每,通“们”。)四、作者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白朴、郑光祖、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1958年,他的名字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列。五、文章结构第一层([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窦娥在绑赴刑场的路上指斥天地。第二层([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窦娥与婆婆诀别。第三层([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窦娥在刑场上发下三桩誓愿。六、内容理解(手法)作者用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内容)渲染突出窦娥冤情深重,并以发愿的方式指斥封建统治者,表现出窦娥的反抗精神;(结构)为第四折中冤案昭雪作了铺垫;(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雷雨(节选)一、识记字音 沉吟chényín无锡xī汗涔涔cén窟窿kūlong哭哭啼啼tí谛dì 听江堤dī混账hùn zhàng昧mèi心财二、作者及文化常识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先后创作了十多部剧本,如《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曹禺的剧作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在深刻的现实主义刻画中融入了作者的诗意激情;力求在多种矛盾冲突中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揭示;个性化的语言,揭示出人物复杂的感情及急剧的心理变化。三、字形识记涔涔:①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地流下。②形容天色阴沉。③形容肿胀或烦闷。谛听:仔细地听。谛,仔细。 昧心: 违背良心。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伺候: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觊觎:希望得到不应得到的东西。6 *哈姆莱特(节选)一、字音辨析匍匐(pūfū) 意旨(zhī) 暴虐(nuè) 祈祷(dǎo) 轻蔑(miè) 难堪(kān) 怪诞(dàn) 忏悔(qiān) 踌躇(chóuchú)迷惘(wǎng) 延宕(dāng) 虔敬(qián) 紊乱(wěn) 劝诱(yòu) 嫁奁(lián) 陨落(yǔnluò)横暴(hèng)二、文学常识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乃至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与戏剧家。1590年左右,他开始编写剧本,很快获得了成功。1623年,莎士比亚的朋友搜集了他的遗作,出版了一部比较完整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当代有名的戏剧家本 琼斯题词,称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强调这位伟大的戏剧家“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马克思也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以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三、词语成语积累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受之泰然:心安理得地接受。伶人:旧时指戏曲演员。傀儡:比喻受人操纵的人。四、写作素材1、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 —— 莎士比亚2、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 -----莎士比亚3、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4、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 ----莎士比亚5、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莎士比亚6、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莎士比亚名言第三单元7(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字音辨析青蒿hāo素疟nüè疾精髓suǐ肆虐nüè 羟qiǎng基衍yǎn生物拯zhěng救砒pī霜 秘bì鲁福祉zhǐ活血xuè化瘀yū 二、词语积累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粟:谷子,即小米。 君臣佐使:方剂学术语,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 三、作者及背景1.作者简介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 2019年5月,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50女性榜单,9月17日,“共和国勋章”,10月22日,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2、写作背景 2011 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上,拉斯克基金会将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这是拉斯克奖设立以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评审委员会认为,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 世纪,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7.2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一、识记字音刨根究底(páo)撒手人寰(huán)湮没(yān)惊诧(chà)棚栏(zhà)畏葸不前(x )五彩斑斓(lán)目眩(xuàn)鄙视(bǐ)冷嘲热讽(fěng)杜撰(zhuàn) — 没有根据地编造虚构怪诞(dàn)— 荒诞离奇古怪二、字形识记斓(lán)斑斓谰(lán)谰言诧(chà)惊诧咤( zhà)叱咤崇( ch6ng)崇敬祟(suì)鬼鬼祟祟遐( xiá)遐想瑕(xiá)瑕疵暇(xiá)目不暇接冥( míng)冥冥瞑(míng)死不瞑目暝(míng)日将暝三、作者文学常识加来道雄(MichioKaku)博士,美籍日裔人,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的理论物理学教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著名的科学畅销书作者,超弦理论的奠基人。他的著作都广受赞誉, 《构想未来》、 《超越爱因斯坦和超空间》、《平行宇宙》,均被《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提名为当年的最佳科学读物之一。他主持着一档全美国联网的科学广播节目,还在《晓闻热线》、《60分钟》、《早安美国》以及《拉里·金直播在线》之类的全美国性电视节目中亮相。四、本文的基本结构文章的题目是“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因此,叙述的顺序主要是历时性的。但是,作者开头就说“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而“童年的两件趣事”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是共时性的叙述。这样的结构安排,使文章既脉络清楚,又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了一名理论物理学者的风格。8 *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识记字音墁地(dì) 接榫(sǔn) 瓦当(dàng)戗兽(qiàng) 穹宇(qióng) 柁墩(dūn)额枋(fāng) 房檩(lǐn) 切削(xiāo)椽子(chuán) 水榭(xiè) 翚(huī)二、字形识记繁缛:fán rù ,多而琐碎。辽阔:liáo kuò,宽阔的,广阔的。遽变:jù biàn,急速。垒砌:lěi qì,堆砌。隔断墙:gé duàn qiáng,叫做办公屏风。滨海之地:bīn hǎi,靠近海边。横拱:héng gǒng,横肱拱立。台随檐出:形容房屋。凤毛麟角:比喻稀罕而又可贵。蜕变:tuìbiàn,蜕变是美好。三、作者作者:《中国建筑的特征》出自作者是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四、 类比说明“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举例说明“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在举例说明中作比较9 说“木叶”一、识记字音灼( zhu6)窸窣(xī sū)尽管(jǐn)筌( quán)涔阳(cén)迢远(tiáo)二、字形识记 恽 灼灼 寒砧 窸窣 筌 冉冉 翩翩 征戍三、作者及文化常识 1.作者:《说“木叶”》是林庚写作的论述,收录在他的《唐诗综论》中。林庚,出生于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北京大学教授。 2.背景: 本文是中通过"木叶"与"树叶"的对比,"来表达独特意境,是很有深度的一篇文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