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部门:某某党支部主讲人:某某某纪念孙中山诞辰155周年HUAI NIANSUNZHOGNSHAN1866-2021民族英雄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1866.11.12—1925.03.12),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日新的粤语谐音为逸仙),别号中山。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孙中山流亡海外,曾化名中山二郎,吴仲。革命者无意间称他为孙中山,民国后成为社会上的习惯称呼。前 言Preface目录孙中山早期经历孙中山主要事迹孙中山为政举措如何评价孙中山01020304第01章节【孙中山】早期经历孙中山早期经历孙中山(1866.11.12—1925.03.12),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日新的粤语谐音为逸仙),别号中山。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孙中山孙中山流亡海外,曾化名中山二郎,吴仲。革命者无意间称他为孙中山,民国后成为社会上的习惯称呼。孙中山早期经历孙中山早期经历幼年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在广东省南部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享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里。幼年的孙中山崇拜英雄,四处学习。后来在哥哥的帮助下到檀香山、香港和广东等地学习,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在校学习期间,萌发了“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愿望。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孙中山认为“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便“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寻求救国途径。孙中山早期经历从“医人”到“医国”1、民族危机的刺激2、受西式教育的影响3、爱国心的驱使此时的孙中山是一个改良主义者,他把挽救危亡的希望寄托在清政府身上。孙中山早期经历上书李鸿章优先发展农业,开设农师学堂,举办农博会,派人出洋考察、开垦荒地、集商经营。“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8000多字的《上李鸿章书》(1894年)第02章节【孙中山】主要事迹孙中山主要事迹兴中会1894.11.24.檀香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纲 领性 质孙中山主要事迹1895年,孙中山策划第一次广州起义。因泄密,起义还没有来得及发动便宣告失败。陆皓东等被捕牺牲。孙中山被迫逃亡,此后,他在海外流亡达十六年之久。1896年10月10日,孙中山秘密将事件告知其老师孟生,四处奔走,终于《地球报》将此事公布于众,震动伦敦的舆论界,引起了英国人民对清朝公使馆的极大不满,在公使馆前每天聚集大量的同情孙中山的群众。10月22日,英国政府提出交涉,首相向清使馆递交备忘录,要求释放人犯。10月23日,孙中山被释放。1895年——第一次广州起义1896年——伦敦蒙难孙中山主要事迹1900年,香港殖民当局不准他登岸,只好又折回日本转渡台湾,打算再从台湾潜入内地。1900年10月,为了取得海外接济,起义军向福建、厦门方向运动。1900年——惠州起义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邀请各省有志于革命的留学生和旅日华侨70余人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会议。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提出“三民主义”1905年——成立并领导同盟会5月命余丑起义于潮州黄冈,历六日而败。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后失败殉难。9月命邓子瑜起义于惠州七女湖, 起义失败。9月王和顺受命在钦州王光山起义。12月黄明堂受命在镇南关起义,孙中山亲临指挥。1907年——五次起义2月倪映典在广州发动新军起义。3月27日黄兴由安南率革命军进攻钦州。4月黄明堂在云南河口起义。4月赵声、黄兴等人在广州领导起义。后收殓到72具烈士遗骸,合葬于黄花岗。1908年——1911年孙中山主要事迹1911-1912年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在美国得知消息后,12月下旬 回国,即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267年的清朝统治和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建立了共和国。孙中山主要事迹1915-1916年—护国运动1915年底,袁世凯撕去“拥护”共和的伪装,公然称帝。他的这一倒行逆施立刻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蔡锷于12月25日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组织讨袁护国军。袁世凯三路攻滇失败,加上在广东、山东等地袁军亦遭到打击,外交上又连受挫折,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撤销帝制,但仍居大总统位。为彻底推翻袁的独裁统治,5月8日,已独立的滇、黔、桂、粤等省在广东肇庆成立对抗北洋政府的军务院,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不久,陕西、四川、湖南等省相继宣布独立。袁益陷窘境,于6月6日病死。孙中山主要事迹1916年——府院之争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副总统黎元洪依法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段以北洋正统派首领自居,依附日本军阀,掌握军政大权,与黎元洪分庭抗礼。先是在国务院秘书长人选问题上,黎元洪和段祺瑞发生了争执。在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的问题上,双方斗争更趋激烈。此时,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黎元洪下令撤销了段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并且指出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的免职令。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所以它们间的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孙中山主要事迹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第03章节【孙中山】为政举措孙中山为政举措孙中山毕生坚持“三民主义”,坚持民族、民主救中国和三民主义救中国的信念与理想。三民主义孙中山为政举措推行以王道为基础的区域合作和政治架构:大亚洲主义,以及向国际投资开放的实业计划。建国方略孙中山为政举措孙中山十分关注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敏锐地认识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变革的重要影响,毅然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赋予三民主义思想以新的内涵。联俄容共第04章节如何评价【孙中山】如何评价孙中山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他系统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了终生。为了国家独立和富强“一往无前,愈挫愈奋” ,连遗言都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推翻封建帝制,制定临时约法,捍卫共和制度。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先生最大的历史功绩。为了维护之后的共和,从护法到北伐,孙中山先生时刻都没有停歇。捍卫共和制度如何评价孙中山孙中山先生晚年更加进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直接推动了国内第一次革命高潮的来临。他对三民主义作新的解释,成为了国共合作的基础。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府支持下,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受当时的时代束缚。我们不能用现代的标准去要求他,也不能用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标准去衡量他。孙中山推翻的封建专制制度并不是封建制度整体。封建制度是随着封建土地制度的消失而彻底消失的。1952年,中国才完全了土地改革。如何评价孙中山“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家,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现在实行的新民主主义就是继承了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刘少奇说邓小平的谈话将孙中山的伟大的历史功绩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二是开创国共合作,导致了北伐战争的胜利。邓小平说部门:某某党支部主讲人:某某某HUAI NIANSUNZHOGNSHAN1866-2021民族英雄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