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科目 历史 年级 九 班级 时间
课题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时 1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审核人 廖美华、曾娟 指导教师签字 (限师徒结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化学工业和新材料;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过程与方法:上搜集或者提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料,对资料进行概括、归纳,以加深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认识;通过举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了解,使学生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不畏艰难、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
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影响
教具 课件
教学内容及过程(含教学方法及手段)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电器?这些电器的使用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那么,这些电器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人类为什么能有这么多伟大的发明创造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我们将认识到更多的发明、创造,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何时开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2、阅读教材,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和特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2)经济上: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思想文化: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W.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提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4、展示图片,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18“相关史事”认识这一特点。提示: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这一科学研究成果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后来,发电机和电动机进入生产领域,促进电的应用,推动工业生产的发展。提示:目标导学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整体认识三大主要成就:电的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的产生和新材料的发明。其中,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家、国籍及其成就,完成相关表格。展示表格:人物 国别时间成 就 培养培养电的应用爱迪生发电机、电动机、电焊、电钻、电话、电车、电报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发明奥托戴姆勒狄塞尔本茨福特 莱特兄弟化学工业的产生和新材料的发明19世纪60-80年代诺贝尔海厄特夏尔多内通过典型例题,对同学们自主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和突破。(1)某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后,为了悼念他,全美国熄灯一分钟,甚至连自由女神手上的火炬也不例外,人们送给他“照亮世界的人”的美誉。这位发明家是( ) A.哈格里夫斯 B.爱迪生 C.瓦特 D.法拉第(2)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新动力的发明”。这种新动力是( )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飞机(3)1921到1925年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 ) A.生产技术改进 B. 蒸汽机的发明C.内燃机的应用 D. 计算机的普及(4)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 ) 年份188019001910产量(亿吨)0.040.210.46A.蒸汽机的改进 B. 火车的诞生C.内燃机和汽车、飞机的发明和应用 D. 电灯的发明 (5)小唐准备编写一部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成果的小作品,他设计了剧中主人公美国人杰克一天的生活,下列有可能发生的是( )(1)早上打电话约生意伙伴詹姆斯面谈生意(2)中午搭乘飞机去洛杉矶与詹姆斯面谈(3)下午杰克改乘汽车回家(4)晚上在微信上抒发一天的感慨A.(1)(2)(3) B. (1)(3)(4)C.(1)(2)(4) D.(2)(3)(4)目标导学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国际关系、社会生活四个方面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一:1870年与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发展比较1870年1900年煤铁钢煤铁钢英国112.25.970.22228.89.104.98德国34.01.390.17149.88.526.65美国36.71.690.07244.714.0110.35结论一:生产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强国。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规模之大,往往控制着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例如德国的电气工业基本上被电气总公司和西门子公司两个集团所控制,从而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结论二:生产关系: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材料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几乎把整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瓜分完毕,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拉大。广大亚、非、拉地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间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尖锐,同盟国集团与协约国集团之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论三:国际关系: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使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尖锐,引发“一战”。材料四:根据以上图片,结合你在个人生活中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作用的认识,全面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结论四:社会生活: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丰富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问题。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请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提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一把双刃剑;既要大力发展科技,也要合理利用科技,造福人类!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扩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取得的重大成就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历史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更加快速地发展。在此基础上,垄断组织逐渐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增强,世界局势将变得更加紧张。四、拓展提升1、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类别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发源国英国美国、德国开始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电的应用动力机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主要发明珍妮机、改良蒸汽机、火车机车、汽船发电机、电动机、电灯、内燃机、汽车、飞机、电话、电报、化学工业和新材料进入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新能源煤炭石油、电力影响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惊人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2、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主要影响有哪些?(1)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史实: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史实: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板书设计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的到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开始时间历史条件主要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电的应用(最显著成就)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的产生和新材料的发明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2、生产关系:3、国际关系:4、社会生活:
作业布置 完成一份小练习(精选习题)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非常重要,属于中考的高频考点,要突破这堂课并不容易。通过对课本的解读,我把本课分解为三大知识板块,包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主要成就、重大影响三部分。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的渗透和培养,并注重提高学生材料阅读的能力等。不足之处在于:准备欠充分,对材料和习题的选用仍需多斟酌、多用心;另外,对垄断组织的形成这一教学难点也突破不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