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2023学年上学期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达标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40分)“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温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 )A. B.C. D.2.“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A.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B.多暴雨,城市积水严重C.雾天多,影响交通出行 D.春风和畅,适合爬山踏青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人们的身体健康与天气状况、空气质量休戚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天气预报说:今天的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即指今天的空气质量状况为( )A.优 B.良 C.中度污染 D.重度污染4.下列做法对减轻大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有效的是( )①节约用水②大量燃放烟花爆竹③绿色出行④尽量少吃路边烧烤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气象经济”近几年成为热门话题。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与生产生活活动搭配合理的是( )A.-出海捕鱼 B.-晾晒稻谷C.-外出春游 D.-收摘棉花读“某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6.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正午12点 B.约14时 C.日出前后 D.子夜7.这一天,某市的气温日较差是( )A.16℃ B.5℃ C.10℃ D.7℃泰安的一位同学将某月5~8日的天气和气温状况记录在下图中,并记录了5日日出日落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最适合这位同学晾晒衣服的日期是( )A.5日 B.6日 C.7日 D.8日9.下列关于气温变化的说法,有误的是( )A.一天中的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C.北半球陆地上的最热月一般出现在7月 D.南半球陆地上的最冷月一般出现在1月10.昼长指日出到日落的时间段,根据当地日出日落时间,推断本月最有可能是( )A.1月 B.3月 C.6月 D.12月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11.北半球的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B.从北向南递减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D.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12.下列关于乙地降水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年降水均匀 B.降水集中在冬季 C.降水集中在夏季 D.年降水量稀少图为全球降水与气温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全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球年平均气温从南向北递减 B.全球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C.南北纬30°附近的年平均气温一样 D.全球年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北极地区14.关于全球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球年降水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B.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少C.中纬度地区,南半球比北半球降水量多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降水量多15.下列对全球变暖起到加强作用的人类活动是( )A.大量采伐森林 B.大量捕捞海洋生物C.大范围围海造田 D.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读“四种气候在全球分布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四种气候类型依次是( )A.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热带沙漠气候B.①热带草原气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C.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热带季风气候D.①热带草原气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17.导致④地气候仅分布在沿海狭长地带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18.图示中①②地,地理信息共同点是( )A.气候类型相同 B.植被景观相同 C.人种语言相似 D.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下表是某地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小题。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气温(℃) 10.3 11.2 12.7 14.1 16.5 19.3 21.3 21.8 20.3 17.1 13.5 11.3降水(mm) 86 82 80 54 40 19 4 5 38 82 109 9319.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20.下列大洲中,此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的是( )A.欧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第II卷(非选择题)二、解答题(60分)21.读“我国春季某日东部地区部分城市天气预报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广州的天气是____,____℃;(2)武汉的天气是____,____℃;(3)东海风力____级,风向是____。(4)造成华北地区这种灾害性天气现象频发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下列选项中属于人为原因的是( )A.降水较少,土地干旱沙化B.人类过度垦荒放牧C.春季干燥多风D.本地区霜冻时间过长22.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A、B两地处于同纬度,但是A地气温明显____B地,原因是____。(2)图中低于-10℃的大致范围在____(特殊纬线)以内,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等温线____(平直或弯曲),原因是____。23.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12分)(1)由图可知,赤道地区降水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降水____。(3)在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____,内陆地区降水____。(4)降水在2000毫米以上地区最广的分布在____洲北部。24.世界各地的气候千差万别,许多因素都对气候产生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气候与天气是有区别的。请你写一个(句)描述气候的词语或句子______。(2)纬度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一般来说,纬度较_____(高、低)的地方,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气温较高.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_____(寒、温、热)带的范围大体一致。(3)陆地升温快,因而,在夏季,同纬度地带的陆地气温_____(高于、低于)海洋气温。(4)山脉对空气运动有阻挡作用,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_____(多、少)。(5)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_____洲,最冷的地方位于_____洲。(6)亚洲中部的______地区,年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10℃,这是为什么?______。25.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1)大西洋东岸,由赤道地区到北极地区气候类型依次是:热带雨林气候→A____气候→B____气候→C____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大洲是____,热带雨林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大洲是____,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3)赤道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4)甲地是温带季风气候,乙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5)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____(东、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____(东、西)岸。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2023学年上学期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达标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40分)“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温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 )A. B.C. D.2.“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A.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B.多暴雨,城市积水严重C.雾天多,影响交通出行 D.春风和畅,适合爬山踏青【答案】1.A 2.C【解析】1.读材料可知“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A的天气符号是小雨、雾,A正确;B的天气符号是小雪、大雪,B错误;C的天气符号是台风、沙尘暴,C错误;D的天气符号是小雪、冰雹,D错误。故选A。2.由材料可知“回南天”可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所以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雾天多,影响交通出行,C正确,A错误;一般以小雨为主,少出现暴雨,B错误;雨天多,不适合爬山,D错误。故选C。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人们的身体健康与天气状况、空气质量休戚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天气预报说:今天的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即指今天的空气质量状况为( )A.优 B.良 C.中度污染 D.重度污染4.下列做法对减轻大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有效的是( )①节约用水②大量燃放烟花爆竹③绿色出行④尽量少吃路边烧烤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气象经济”近几年成为热门话题。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与生产生活活动搭配合理的是( )A.-出海捕鱼 B.-晾晒稻谷C.-外出春游 D.-收摘棉花【答案】3.A 4.C 5.B【解析】3.空气质量的好与差通常是用空气污染指数来表示,如某地的空气质量级别是一级,则说明该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为优,空气质量最好,故选A。4.空气质量的好与差往往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绿色出行和少吃路边烧烤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节约用水与提高空气质量无关,故选C。5.A为台风及其中心,不适合下海捕鱼,故A错误。B为晴天,适合晾晒小麦,故B正确。C为沙尘暴,不适合外出春游,故C错误。D为大雨天气,不适合收摘棉花,故D错误。故选B。读“某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6.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正午12点 B.约14时 C.日出前后 D.子夜7.这一天,某市的气温日较差是( )A.16℃ B.5℃ C.10℃ D.7℃【答案】6.B 7.D【解析】6.从图上的气温曲线可以看出,气温的最高点是出现在14时,说明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以前;正午12点时太阳辐射最强,但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再被大气吸收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此时气温没有达到最高值,故选B。7.气温日较差指的是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值。从该气温图来看,其最高点约12°C,而气温最低时只有5°C,所以其温差为12°C-5°C=7°C,故本题选D。泰安的一位同学将某月5~8日的天气和气温状况记录在下图中,并记录了5日日出日落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最适合这位同学晾晒衣服的日期是( )A.5日 B.6日 C.7日 D.8日9.下列关于气温变化的说法,有误的是( )A.一天中的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C.北半球陆地上的最热月一般出现在7月 D.南半球陆地上的最冷月一般出现在1月10.昼长指日出到日落的时间段,根据当地日出日落时间,推断本月最有可能是( )A.1月 B.3月 C.6月 D.12月【答案】8.C 9.D 10.C【解析】8.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图可知,这位同学最适合晾晒衣物的日期是7日,是晴天,5日和8日是多云,6日是雷电天气,故选C。9.一天中的最低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故A不符合题意。一天中的最高温一般出现在14点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北半球陆地上的最热月一般出现在7月,故C不符合题意。南半球陆地上的最冷月一般出现在7月,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上除赤道以外,其余地区的昼夜长短会发生变化,对于北温带的泰安来说,每年的3月21日前后至9月23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由图可知,当天泰安的昼长要大于夜长,最可能是6月,故选C。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11.北半球的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B.从北向南递减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D.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12.下列关于乙地降水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年降水均匀 B.降水集中在冬季 C.降水集中在夏季 D.年降水量稀少【答案】11.D 12.A【解析】11.读图可知,北半球气温分布规律,气温由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即从南向北递减,同纬度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增。ABC错误。D正确,故选D。12.读左侧气温降水柱状图,结合世界地图,可知。乙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均匀。依题意可知,BCD错误。A正确。故选A。图为全球降水与气温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全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球年平均气温从南向北递减 B.全球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C.南北纬30°附近的年平均气温一样 D.全球年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北极地区14.关于全球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球年降水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B.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少C.中纬度地区,南半球比北半球降水量多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降水量多15.下列对全球变暖起到加强作用的人类活动是( )A.大量采伐森林 B.大量捕捞海洋生物C.大范围围海造田 D.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答案】13.B 14.C 15.A【解析】13.读图可知,A、全球年平均气温从南向北先升高再降低,故A错误 ;B、全球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故B正确;C、南北纬30°附近的年平均气温不一样,30°S比30°N气温要低,故C错误;D. 全球年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南极地区,故D错误。故选:B14.读图可知,A、赤道地区降水量多,两极地区降水量少,但不是随纬度的变化而递减,故A错误; B、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多,故B错误;C、中纬度地区,南半球比北半球降水量多,故C正确;D、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年降水量多,故D错误。故选:C15.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所致,大量采伐森林会削弱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加剧气候变暖,故A正确。大量捕捞海洋生物、大范围围海造田、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均与全球气候变暖无关,故答案选择A。读“四种气候在全球分布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四种气候类型依次是( )A.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热带沙漠气候B.①热带草原气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C.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热带季风气候D.①热带草原气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17.导致④地气候仅分布在沿海狭长地带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18.图示中①②地,地理信息共同点是( )A.气候类型相同 B.植被景观相同 C.人种语言相似 D.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答案】16.B 17.C 18.D【解析】16.读图可得,①是分布在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②是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气候;③是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的热带季风气候;④是分布在非洲北部的热带沙漠气候。故选B。17.由图可知,④是分布在北美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之所以呈狭长分布是由于西部是高大的山脉,阻挡了太平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导致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沿海的狭长地带,是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人类活动无关,故选C。18.图中①热带草原气候和②热带雨林气候都分布在低纬度地区;①热带草原气候是草原景观,热带雨林气候是雨林景观;①地区以黑色人种为主,②地区以白色人种为主;故选D。下表是某地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小题。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气温(℃) 10.3 11.2 12.7 14.1 16.5 19.3 21.3 21.8 20.3 17.1 13.5 11.3降水(mm) 86 82 80 54 40 19 4 5 38 82 109 9319.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20.下列大洲中,此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的是( )A.欧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答案】19.D 20.A【解析】19.全球的气温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北半球也不例外,除纬度因素以外,地形和海陆因素都会对气温分布产生影响,海拔越高的地区气温越低,如青藏高原;夏季时海洋气温低于同纬度陆地,冬季时则相反,故选D。20.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故A符合题意,BCD错。故选A。第II卷(非选择题)二、解答题(60分)21.读“我国春季某日东部地区部分城市天气预报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广州的天气是____,____℃;(2)武汉的天气是____,____℃;(3)东海风力____级,风向是____。(4)造成华北地区这种灾害性天气现象频发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下列选项中属于人为原因的是( )A.降水较少,土地干旱沙化B.人类过度垦荒放牧C.春季干燥多风D.本地区霜冻时间过长【答案】 (1)雷阵雨 18-25℃ (2)阴 10-20℃ (3)6 东北 (4)B【解析】(1)由图可知,广州的天气是雷阵雨,气温是18-25℃。(2)由图可知,武汉的天气是阴,气温是10-20℃。(3)风向标宽的一头表示风向,箭尾指向风的去向,即大头吹小头,通过风向标可知,东海风力是6级,风向是东北风,风尾吹向风头。(4)北京的灾害性天气是沙尘暴,造成华北地区这种灾害性天气现象频发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有人类过度垦荒放牧,降水少和春季干燥和霜冻长是自然原因,故选B。22.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A、B两地处于同纬度,但是A地气温明显____B地,原因是____。(2)图中低于-10℃的大致范围在____(特殊纬线)以内,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等温线____(平直或弯曲),原因是____。【答案】(1) 低于 A地海拔高,气温低(2) 极圈/南北纬66.5° 平直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地面状况较均匀【解析】(1)读图可知,A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B地位于海洋上,气温较高;两地气温差异大,地形地势是影响A、B两地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2)图中低于-10°C的大致范围在极圈以内,南半球陆地面积比北半球小,海洋面积更加广阔,地面更均匀,因此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平直。23.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12分)(1)由图可知,赤道地区降水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降水____。(3)在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____,内陆地区降水____。(4)降水在2000毫米以上地区最广的分布在____洲北部。【答案】 (1)多 少 (2)多 (3)多 少 (4) 南美洲【解析】(1)由图可知,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因为赤道地区气温高、水分蒸发快,而两极气温低、空气下沉。(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降水更多。(3)在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丰富,内陆地区降水少。(4)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分布最广的是南美洲北部。24.世界各地的气候千差万别,许多因素都对气候产生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气候与天气是有区别的。请你写一个(句)描述气候的词语或句子______。(2)纬度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一般来说,纬度较_____(高、低)的地方,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气温较高.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_____(寒、温、热)带的范围大体一致。(3)陆地升温快,因而,在夏季,同纬度地带的陆地气温_____(高于、低于)海洋气温。(4)山脉对空气运动有阻挡作用,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_____(多、少)。(5)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_____洲,最冷的地方位于_____洲。(6)亚洲中部的______地区,年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10℃,这是为什么?______。【答案】 (1)昆明四季如春 (2)低 热 (3)高于 (4)多 非 南极 (5)青藏高原 (6)地势高,气温低【解析】(1)气候是指多年内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具有多变性。描述气候的句子,如:昆明四季如春。(2)纬度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方,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气温较高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地区,同五带中热带的范围大体一致。(3)陆地升温快,因而,在夏季,同纬度地带的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4)山脉对空气运动有阻挡作用,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多。(5)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非洲,它被赤道穿过,被称为“热带大陆”;最冷的地方位于南极洲。(6)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10℃,原因是这里地势高,气温低。25.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1)大西洋东岸,由赤道地区到北极地区气候类型依次是:热带雨林气候→A____气候→B____气候→C____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大洲是____,热带雨林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大洲是____,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3)赤道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4)甲地是温带季风气候,乙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5)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____(东、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____(东、西)岸。【答案】 (1)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亚热带)地中海 (2) 非洲 南美洲 温带大陆性 (3)极地气候 纬度因素 (4)温带大陆性气候 海陆分布 (5)东 西【解析】(1)由图可知,沿大西洋东岸从赤道到北极地区,依次是热带雨林气候→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非洲;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南美洲;亚欧大陆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3)赤道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而两极地区是极地气候,造成两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4)甲地是温带季风气候,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造成纬度相近的两地气候差异的因素是海陆位置。(5)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温带海洋性则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2023学年上学期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达标卷)(原卷版).doc 2022-2023学年上学期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达标卷)(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