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事物发展的源和动力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1事物发展的源和动力 课件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导入新课
思考:中美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两国之间的差异和分歧也十分明显,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对立统一
外交部: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有利于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
导入新课
联系(3.1)
发展(3.2)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3.3)
构成、引起
根本 内容
根本 动力
总特征
(基本观点)
实质和核心(根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三框
全书逻辑框架的大思路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什么是哲学)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唯物论)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辩证法)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认识论)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历史观)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价值观)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来)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外来)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未来)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课知识体系
01
事物发展的源和动力
全面理解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2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议题一
1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什么道理?
3
不寻求与中国对抗,但中美将有激烈竞争”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与分享
探究问题:你知道中国和美国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中国和美国
中美之间是既合作又冲突的关系。
合作:中美在许多重大问题分不开,这些问题包括维护世界和平,保护国际环境,管理全球经济,反对恐布主义等等。
冲突:中美又在人权、贸易不平衡、台湾等问题上又出现冲突。
在哲学上,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
矛盾
探究与分享
1、矛盾的含义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的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就是矛盾的一方叫对立,另一方叫统一吗?
“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双方本身。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与统一关系,两者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中美之间是既合作又冲突的关系。
合作关系——统一属性(同一性)
冲突关系——对立属性(斗争性)
斗争性和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探究与分享
2、矛盾的基本属性
(1)同一性:统一性
(2)斗争性:对立性
不对“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双方本身。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与统一关系两者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
合作
对立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矛盾的基本属性
(1)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没有黑,就无所谓白;没有丑,也无所谓美;没有高,就无所谓矮;没有长, 就无所谓短; 没有胖,就无所谓瘦; 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探究与分享
不许供给华为芯片!
我们要有自己的芯片!
被卡脖子
坏事
有自己的芯片
好事
在一定条件下转化
探究问题:被别人卡住了脖子是好事还是坏事?
2、矛盾的基本属性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小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转化为成功)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坏事可转化为好事)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进步与落后可相互转化)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垃圾可转化为资源)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探究与分享
探究问题: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我国要打造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其中内循环和外循环强调的内容是否相同?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内循环主要强调通过扩大内需,来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国内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循环主要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内循环与外循环强调的内容不同。
内循环与外循环作为矛盾双方,强调的内容不同,即矛盾双方存在差异和对立,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
体现
探究与分享
2、矛盾的基本属性
(2)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相互分离的趋势。
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
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教与学。
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
社会生活中的善与恶、福与祸、自由和纪律、战争与和平、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
人民内部不同利益和意见的分歧,思想领域中正确观点与错误观点
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分解与化合
你能列举出我们生活中存在着的对立斗争着的矛盾双方吗?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是一回事吗?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
哲学上所讲的“斗争性”
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
生活中所说的“斗争”
(共 性、抽象、一般)
(个 性、具体、特殊)

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021年3月25日下午,美国总统拜登自上任两个多月以来首次在白宫举行记者会,回应热点问题。其中,拜登在会上谈到中美关系时展示了遏制中国超越美国的决心,但他也透露,已向中方明确表态,尽管中美两国会有激烈竞争,美国无意与中国对抗。美国会继续要求中国遵守“公平竞争”、“公平贸易”及“尊重人权”的国际规则,同时还将继续在人权等领域“无情”指责中国。拜登提到,中国在科研领域正蓬勃发展,而美国则被甩在后面,为此他将寻求通过增加科研方面的投资来遏制中国。拜登称,中国有一个总体目.标....要成为世界领先国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我绝不允许在我眼皮底下出现这种情况”。拜登还威胁称,将与盟友合作,要求中国对在台湾、香港、南海的行为“负责”。
拜登:不寻求与中国对抗,但中美将有激烈竞争
探究与分享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和视频请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知识,说明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发展
探究与分享
美执意打"台湾牌"
中美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各自的特殊利益。
提取关键信息,分析回答探究问题
中美两国存在斗争性,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中美之间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经济上互补、政治上合作、文化上交融。
中美两国存在同一性,双方相互依赖;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在两国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加强中美双方的合作是两国的唯一正确选择。
中美双方要妥善处理各种分歧,共同推动构建协调、合作、稳定的中美关系,促进中美共同发展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探究与分享
中美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各自的特殊利益。
继续探究: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表现会不会趋同 中美之间会不会完全没有竞争、冲突、对抗关系
中美两国存在斗争性,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我绝不允许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NO!
斗争性
是绝对的
探究与分享
继续探究: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毫无任何关联,毫无任何合作,中美之间还会有冲突吗 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如果中美之间在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毫无任何关联,毫无任何合作(不存在同一性),那么双方就没有利益关系,不会发生任何冲突(不会有斗争性)。
NO!
结论: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即存在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探究与分享
继续探究: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表现如果完全一样,不存在差异和区别,双方还会不会合作?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表现如果完全一 样, 即不存在互补关系,那么双方就没有合作的必要了。也就是不存在斗争性,那么也就不会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不存在同一性)。
NO!
结论: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探究与分享
2、矛盾的基本属性
(3)二者的关系:
区别: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联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只有不同的音符,
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中美解决矛盾需要“求同存异”
“求同“
“存异”
包含着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矛盾的基本属性
(3)二者的关系:
联系:
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中美解决矛盾需要“求同存异”
“求同“
“存异”
寓于
假如没有美国的打压,怎样淬炼中国的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制约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矛盾的基本属性
(3)二者的关系:
联系: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 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译文:意为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一周太史史伯《国语·郑语》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周太史史伯《国语.郑语》
译文: 意为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
史伯所说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说明不同的事物结合生成万物,相反相成的事物才能形成统一体。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即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
小试牛刀
下面名言和生活现象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孔子 《论语》
译文: 君子之间虽然观点不同,但心是相和的,君子能做到在差异中求得统一;小人的嗜好相同,但各争其利,貌和心不和,小人之间的交往其实是不和的。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有差异才会有统一,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者差别的同一。
小试牛刀
3、生活中与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为什么?
“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说明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即存在同一性“发生矛盾最多”说明存在斗争性。说明:斗争性寓于(存在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
同一性
斗争性
小试牛刀
比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方法论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
②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即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④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是包含差别的统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原理】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方法论
①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即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要积极创造条件, 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趋利避害)。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方法论】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
基本属性
同一性(统一属性)
斗争性(对立属性)
二者的关系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同一性
区别: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
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