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2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2022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2年春高一(下)期末联合检测试卷
生 物
生物测试卷共 4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人们把细胞周期分为分裂期和静止期,后来发现“静止期”是细胞增殖周期中极为关键的一
个阶段,所以现在把“静止期”叫作间期。下列不属于发生在间期的过程是
A.染色体复制、加倍 B.合成相关蛋白质
C.细胞适度的生长 D.DNA 复制、加倍
2. 酵母菌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的真菌。下列关于酵母菌的代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氧气充足时,酵母菌产生 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B.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产生 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C.酵母菌不能同时依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供给能量
D.酵母菌无氧呼吸时产生 CO2和酒精,并释放能量
3. 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是一种遗传病,患者常表现出 O 型腿、骨骼发育畸形、生长发育缓慢等症状。男性患者与正常
女性婚配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下列关于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男女患病概率和患病程度都相同 B.致病基因是隐性且位于 X 染色体上
C.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 D.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患者有 3 种基因型
4. 有氧运动是指人在机体细胞充分获得氧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体育锻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氧运动能避免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
B.有氧运动时人体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较多能量
C.有氧运动时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彻底分解成水和 CO2
D.有氧运动时葡萄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主要存储在 ATP 中
5. 叶绿体中的色素分为两类,一类具有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作用,另一类具有转化光能的作用。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
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
B.叶绿体中的色素中只有叶绿素可以吸收光能
C.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水和各种有机溶剂中
D.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的光能可以用于分解水
6. 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涉及到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等生理过程。细胞分化不会导致下列哪项发生改变
A.细胞的形态、外观 B.细胞的结构、功能
C.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D.细胞中的蛋白质
7. 暗反应由 CO2的固定和 C3还原构成,如题 7 图。下列关于暗反应及其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2C3 ATP
A.CO2的固定需要酶和 ATP CO NADPH 2
B.C3被还原时只需要 ATP 供能
C5
C.暗反应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 (CH2O)
D.暗反应生成的糖类都是淀粉 题) 7 图
8. 着丝粒是由多种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圆盘状结构,是染色体中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结合起来的区域。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着丝粒的数目等于染色单体的数目
B.着丝粒分开导致染色体和 DNA 都加倍
C.在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细胞板上
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开的同时,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也分开
高一(下)期末联合检测试卷(生物)第 1 页 共 7 页
9. 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题 9 图是核苷酸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细胞生物体内,3 有 8 种 1
B.在 DNA 的双链结构中,碱基的比例总是(A+G)/(T+C)=1 2 3
C.DNA 中 1 和 2 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题 9 图
D.一条 DNA 单链序列是 5′-CATTCG-3′,那么它的互补链的序列是 3′-GTAAGC-5′
10.题 10 图是细胞分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
a b c d e f
题 10 图
A.abcd B.acdf C.cdef D.abdf
11.果蝇的体细胞有 4 对染色体,这些染色体上携带的基因有 1.3 万个,题 11 图是某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图是雄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
6 4
B.图中任何一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个基因 5 3
C.图中有 4 对染色体但只有 3 对同源染色体 1 2
D.果蝇的红眼、白眼基因位于图中 1 号染色体上 题 11 图
12.烟草的烟雾含有几千种化学物质,其中不少物质会影响减数分裂,影响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下列关于精子和卵
细胞及其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烟雾中的某物质能阻止某对同源染色体分离,则精子或卵细胞中一定少一条染色体
B.在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配对和着丝粒分裂现象
C.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形成 2 种精细胞、4 个精细胞
D.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形成 1 种卵细胞、1 个卵细胞
13.单细胞基因组测序可用于测定极体的基因组序列,从而推测出卵细胞的基因组序列,选择不含致病基因的卵细胞
可以获得健康的婴儿。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就是一段 DNA 片段 B.基因不具有双螺旋结构
C.一种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D.基因可以决定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
14.tRNA、rRNA、mRNA 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个 tRNA 只有 3 个碱基、有氢键
B.rRNA 组成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C.核糖体与 mRNA 的结合部位会形成 2 个 tRNA 的结合位点
D.tRNA、rRNA、mRNA 都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
15.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一位年轻正常女子的弟弟患了此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化病和唐氏综合征都属于单基因遗传病 B.白化病患者体内缺少酪氨酸酶,不能合成黑色素
C.该女子带有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为 1/2 D.该女子弟弟的女儿一定患白化病
16.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称为染色体变异。下列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A.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一片段 B.某条染色体缺失了一片段
C.染色体的某一片段位置颠倒 D.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等量交换一片段
17.利用物理因素或者化学因素处理生物可以实现诱变育种,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因素或者化学因素处理生物时能诱导基因定向突变
B.基因突变只发生在个体发育的初期,因此孕妇不能做 X 光检查
C.抑癌基因突变可以导致抑制细胞生长和增殖的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
D.基因中某处碱基种类改变一定会导致新性状出现、降低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18.雷鸟在冬季来临前将羽毛换成白色,有利于适应白雪皑皑的环境。下列关于适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用进废退是适应的来源
C.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 D.生物的种类从古至今是一样的
高一(下)期末联合检测试卷(生物)第 2 页 共 7 页
19.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时间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时间分别是
A.有丝分裂后期、减数分裂Ⅰ后期 B.减数分裂Ⅰ后期、减数分裂Ⅰ后期
C.减数分裂Ⅰ后期、减数分裂Ⅱ后期 D.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
20.脐血中含有大量的干细胞,储存脐血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以备将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某些疾病,如白血病。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细胞是一直保留着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B.干细胞凋亡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基因选择性的表达
C.干细胞每分裂一次,其端粒就会缩短一截 D.干细胞衰老时细胞体积变大、多种酶活性降低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3 分)
为了实现“中国碗装中国粮”,我国今年在全国各地大面积种植大豆。题 21 图是发生在大豆植株体内的物质变化
示意图,其中 A~E 为生理过程,请回答:
A B C D E
C3 CO2 CO2
光 H2O …
C C6H12O6 丙酮酸 [H] 5
O O2 2 H2O
[H]
题 21 图
(1)A 过程中的色素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 ,提取这些色素常用的试剂是 ,在分离这些色素前需
要用含有这些色素的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画滤液细线的目的是 。
(2)B 过程需要 A 过程提供 ,B 过程中突然减少 CO2的供应,C5的含量短时间内将 (填“上升”
“下降”或“不变”)。
(3)C、D、E 中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 ,产生能量的有 。产生的能量的去路是 。
(4)如果在大豆植株叶肉细胞中 A、B 过程速率大于 C、D、E 过程的速率,则该大豆植株 (填“一定”
或“不一定”)能正常生长。
22.(13 分)
题 22 图 1 是某动物(2n=4)体内的细胞分裂图像,图 2 是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中 DNA、染色单体与染
色体的数量关系。请分析回答:

8 a 量
b
c
4
2
甲 乙 丙 ① ② ③ 时期
题 22 图 1 题 22 图 2
(1)图 1 中,甲属于什么分裂的什么时期: ,乙属于什么分裂的什么时期: 。乙细胞含有 对
同源染色体。从染色体行为看甲和丙共同点是 ,从染色体组成上看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
(2)根据图 1 中丙 (填“能”或“不能”)判断该动物是不是雄性,原因是 。
(3)图 2 中代表染色体的柱状图是 (填字母),②时期所示的 DNA、染色单体、染色体的数量关系表明该
时期的细胞处于减数分裂 (填“Ⅰ”或“Ⅱ”)中。图 1 中乙处于图 2 中 (填序号)代表的时期。
(4)请在图 3 坐标图上画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相对含量变化曲线(用实线表示)。
染色体数
4n
2n
减数分裂 时期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前的间期
题 22 图 3
高一(下)期末联合检测试卷(生物)第 3 页 共 7 页
23.(11 分)
题 23 图 1 中 DNA 分子有 a 和 d 两条链,Ⅰ和Ⅱ均是 DNA 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图 2 表示细胞内合成酶
Ⅱ的一个阶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酶Ⅰ、Ⅱ分别是 、 ,
其中酶Ⅰ的作用是 。 ①
Ⅰ —Asn —Ser Gly
(2)从图 1 可看出 DNA 复制的方式是 , a Ⅱ ②
d
1958 年美国生物学家运用 技术 b c CC U
—AACUCGGGAUAGGU—
证明了 DNA 就是以这种方式复制的。 ③
(3)图 2 中②是 ,密码子位于图 2 中的 题 23 图 1 题 23 图 2
(填序号)上。
(4)图 1 中 a 链中的 A 和图 2 中③链中的 A 在组成上有区别吗? ,若有区别请给予说明: 。
14 15
(5)若将含 N 的细胞放在只含 N 的环境中培养,使细胞连续分裂 2 次,则最终获得的子代 DNA 分子中,含
14
N 的占 。
24.(13 分)
番茄为两性花植物,其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具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
质。
Ⅰ.某种番茄果型有圆果、长果,颜色有红色、黄色(控制果色的基因用 A、a 表示,控制果型的基因用 B、b 表
示)。现对不同番茄品种做了下列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一)红色长果①×红色长果②→全为红色长果
(二)黄色圆果×红色长果①→红色圆果∶黄色圆果=1∶1
(三)黄色圆果×红色长果②→全为红色圆果
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的圆果和长果以及红色和黄色在遗传学上称为 。
(2)根据杂交实验 可以判断果色中 为显性。果型中 为显性。
(3)红色长果②的基因型为 ,红色长果①的基因型为 。
(4)如用红色长果①自交,则后代的表型及比例是 。
Ⅱ.另一品系番茄果实有圆形和扁形,圆形和扁形是一对相对性状,
P 圆形果实 扁形果实
由两对等位基因 D/d 和 T/t 控制。某科研小组为探究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规律,进行了题 24 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F1 圆形果实
(1)基因 D/d 和 T/t 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
组合定律,依据是 。 F2 圆形果实 扁形果实
(2)扁形果实植株的基因型是 ,F1 圆形果实植株的基因型
(301 棵) (20 棵)
题 24 图
是 ,F2圆形果实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
25.(10 分)
题 25 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已知其中一种病为红绿色盲。请回答:

正常男女
1 2
Ⅱ 甲病男女
1 2 3 4 乙病男女

两种病女
1 2 3 4 5
题 25 图
(1)等位基因 A 与 a 的根本区别是 。
(2)在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远远 (填“多于”或“少于”)女性。甲乙两病中属于红绿色盲的是 ,
另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性遗传病。
(3)Ⅰ1的基因型是 ,Ⅲ1的 X 染色体来自Ⅰ代的 号个体,Ⅲ5的基因型是 。
(4)Ⅲ2与Ⅲ5结婚,生育一个患乙病男孩的概率为 。
高一(下)期末联合检测试卷(生物)第 4 页 共 7 页
2022年春高一(下)期末联合检测试卷
生物 参考答案
1~5 ACDBD 6~10 CCDAB 11~15 CDDAB 16~20 DCABD
1. A。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但染色体加倍发生于有丝分裂后期。
2. C。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生物,在低氧环境中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 D。抗维生素 D 佝偻病属于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不一定患病。
4. B。有氧呼吸释放能量多而且不会产生乳酸等有害物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一部分转移到 ATP
中。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中分解。
5. D。叶绿体中色素只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分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二者都能吸收光能,色素吸收的光能可以用
于分解水。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只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6. C。细胞分化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7. C。暗反应由 CO2的固定和 C3还原构成,发生于叶绿体基质,CO2的固定需要酶不需要 ATP,C3还原需要酶和 ATP。
8. D。着丝粒的数目等于染色体的数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动物细胞没
有细胞板。
9. A。在细胞生物体内有 DNA 和 RNA,具有 5 种碱基。在 DNA 的双链结构中,两条链碱基互补配对、碱基的比例
总是(A+G)/(T+C)=1,而且在每一条链中 1(磷酸)和 2(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 DNA
的基本骨架。
10.B。图中 b、e 分别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其他是减数分裂图像。
11.C。图 1 和 2 分别是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故为雄果蝇。果蝇有 4 对同源染色体,1.3 万个基因分别在 8 条染色
体上,故一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个基因。果蝇的红眼、白眼基因位于图中 1 号染色体上,即 X 染色体上。
12.D。若烟雾中的某物质能阻止某对同源染色体分离,则精子或卵细胞中可能少一条染色体也可能多一条染色体,减
数分裂Ⅱ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也无同源染色体配对。如果发生互换,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能形成 4 种精
细胞、4 个精细胞。
13.D。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为双螺旋结构。每种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基因可以决定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从而决定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
14.A。tRNA、rRNA、mRNA 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其中 tRNA 由许多核苷酸构成,其部分区段有碱基互补配对,
故有氢键。
15.B。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单基因遗传病,患者体内缺少酪氨酸酶,不能合成黑色素。一位年轻正常女
子的弟弟患了此病,但不知道其父母的情况,故无法确定该女子带有白化病基因的概率。该女子的弟弟的女儿
是否患病还要根据女儿的母亲决定。唐氏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疾病。
16.D。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一片段属于易位,某条染色体缺失了一片段属于缺失,染色体的某一片段位置颠
倒属于倒位,前三者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等量交换一片段属于基因重组,不属于
染色体变异。
17.C。基因突变可以发生于个体发育的任何时候,基因突变发生后性状不一定改变,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故
不能实现定向突变。抑癌基因突变可以导致抑制细胞生长和增殖的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
18.A。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可遗传的变异是适应的来源,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9.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时间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时间都是减数分裂Ⅰ后期。
20.D。干细胞是一直保留着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每分裂一次其端粒就会缩短一截,细胞凋亡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基
因选择性的表达,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变大、多种酶活性降低。
高一(下)期末联合检测试卷(生物)第 5 页 共 7 页
21.(13 分,除说明外每空 1 分)
(1)红光和蓝紫光 无水乙醇 把色素加载到滤纸条上或把色素转移到滤纸条上(2 分)
(2)ATP 和 NADPH(2 分) 上升
(3)E C、D、E 部分用于合成 ATP,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2 分)
(4)不一定(2 分)
解析:图中 A 到 E 分别是光反应、暗反应、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1)光反应中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叶绿体中的色素溶解于无水乙醇,画滤液细线的目的是把色素加载到滤纸
条上或把色素转移到滤纸条上。
(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ATP 和 NADPH,B 过程中突然减少 CO2的供应,CO2的固定过程变慢,C3的还原过程基本
不变,导致 C5的含量短时间内将上升。
(3)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要释放能量,释放出来的能量部分用于合成 ATP,
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当一天内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时植株才能正常生长,但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速率大于呼吸
作用过程的速率时,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不一定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22.(13 分,除说明外每空 1 分)
(1)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分裂Ⅰ中期 2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甲图有同源染色体、丙图无同源染色体(2 分)
(2)不能 丙图是减数分裂Ⅱ后期、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极体
(3)c Ⅱ ①
(4)见下图 (2 分)
染色体数
4n
2n
时期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前的间期
解析:图 1 中甲为有丝分裂后期、乙为减数分裂Ⅰ的中期,丙为减数分裂Ⅱ的后期。图 2 中 a 为 DNA,b 为染色单体,
c 为染色体。
(1)甲有同源染色体,丙没有同源染色体,但二者都发生了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2n=4,乙图中有 2 对
同源染色体。
(2)图 1 中丙不能判断该动物是不是雄性,原因是丙图是减数分裂Ⅱ后期、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极体。
(3)②时期所示的 DNA 数为 4、染色单体数为 4、染色体数为 2,故该时期的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
(4)提示:画图时注意横轴对应的时间
23.(11 分,除说明外每空 1 分)
(1)解旋酶 DNA 聚合酶 将 DNA 双螺旋的两条链解开
(2)半保留复制 同位素标记
(3)tRNA ③
(4)有 二者的五碳糖不一样(前者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后者的五碳糖是核糖)(2 分)
(5)1/2
解析:
(1)图 1 为 DNA 分子复制,Ⅰ和Ⅱ分别为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解旋酶将 DNA 双螺旋的两条链解开。
高一(下)期末联合检测试卷(生物)第 6 页 共 7 页
进入康德教育·备考生小程序,查看更多学习资料
(2)DNA 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1958 年美国生物学家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 DNA 就是以这种方式复制的。
(3)图 2 为翻译过程,①为核糖体、②为 tRNA、③为 mRNA,密码子位于 mRNA 上
(4)图 1 中 a 链为 DNA 链、图 2 中③链为 mRNA,二者中 A 有区别,二者的五碳糖不一样(前者的五碳糖是脱氧核
糖,后者的五碳糖是核糖)。
(5)DNA 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细胞连续分裂 2 次,DNA 复制 2 次,产生 4 个子代 DNA,其中有 2 个 DNA 分子
含有亲链。
24.(13 分,除说明外每空 1 分)
Ⅰ.(7 分)
(1)相对性状
(2)(三) 红色 圆果
(3)AAbb Aabb
(4)红色长果∶黄色长果=3∶1
Ⅱ.(6 分)
(1)遵循 F2性状分离比为 15∶1,为 9∶3∶3∶1 的变式(2 分)
(2)ddtt DdTt 8
解析:
Ⅰ.番茄的圆果和长果以及红色和黄色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根据杂交实验(三)可以判断果色中红色为显性。
果型中圆果为显性。
Ⅱ.F2性状分离比为 15∶1,为 9∶3∶3∶1 的变式,说明圆形和扁形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而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F2有 9 种基因型,其中圆形果实植株有 8 种基因型。
25.(10 分,除说明外每空 1 分)
(1)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2 分)
(2)多于 甲病 常 隐
(3)BbXAXa 2 BBXAY 或 BbXAY
(4)1/6
解析:Ⅰ1和Ⅰ2都不患乙病,他们生出一个患乙病的女儿,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那么甲病就为红绿色盲。
在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远远多于女性。等位基因 A 与 a 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
由图可知Ⅰ 的基因型是 BbXA a1 X ,Ⅲ1的 X 染色体来自Ⅰ代的 2 号个体,Ⅲ5的基因型是 BBXAY 或 BbXAY。
(4)对乙病而言Ⅲ2为 bb,Ⅲ5为 BB(1/3)或 Bb(2/3),他们生育一个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 1/3,男孩的概率为 1/2,
生育一个患乙病男孩的概率为 1/6。
高一(下)期末联合检测试卷(生物)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