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测技术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测技术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绍兴市 2021 学年第二学期高中期末调测 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共 50 分)
高二技术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6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D A C C D D D B B A B C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第14小题6分,第15小题9分,第16小题3分,第17小题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1)B(1分) (2)B(1分) (3)C(1分) (4)A(2分) (5)B(1分)
答案 A B C A B A D C D D A C 15.(1)B(1 分) (2)C(1分) (3)(共 4分)① 能驱动刮雨体在位置 1和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其中第 13 小题 9 分,第 14 小题 10 分,第 15 小题 7 分, 置 2范围内摆动,实现较好的刮雨效果(1分);② 采用小型电机驱动,电机只能单向转动
共 26 分) (1分);③ 安装雨刮器装置后不影响头盔的佩戴(1分);④ 装置能牢固安装,不影响头盔
13.(1)B (1分) 整体强度(1分); (4)(共 2分)应标注电机与刮雨体间相关位置尺寸及连接构件尺寸;
(2)① B (1分) (5)C(1分)
② C (1分) 16.(3分)
(3)ABD (2分)
(注:全部选对的得 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 0分)
(4)s ['订购数量'] (2分)
(5)从三个方面:精准营销、供应链管理、智能网站着手分析,例如:实现个性
化推荐、商品自动补货、优化商品配送、挖掘优质客户、开发网站推荐系统
等) (2分) 17.(1)A(1分)
14.(1)① D (1分) (2)(每框各 1分) (3)(1分)
② C (1分)
(2)pin0 会 (2分)
(3)10.0.2.12 (1分)
(4)A(1分)
(4)① len(a) (1分)
(5)(1分)
② a[j][1] >= s (2分)
③ i + m - 1 (2分)
15.(1)C (1分)
(2)① point = head 或 point = 0 (2分)
② word[point] == del_word (2分)
③ point = turn[point] (2分)
技术答案 第 1页(共 3页) 技术答案 第 2页(共 3页)绍兴市 2021 学年第二学期高中期末调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 4~6题。
车牌识别系统是现代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自动提取车辆牌照信息(含汉字、
高 二 技 术 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及号牌颜色),实现汽车“身份”的自动登记及验证,广泛应用于多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信息技术,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全卷共 16页,第一部分 1 个场景。
至 9页,第二部分 10至 16页;2.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4.车牌识别系统完成车辆牌照识别的过程主要应用的技术是
A.人工智能技术 B.虚拟现实技术 C.多媒体交互技术 D.无线通信技术
5.下列关于车牌信息计算机内部编码的描述,正确的是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共 50分) A.车牌中的汉字采用 GB2312汉字编码时,一个汉字对应一个字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B.车牌中的英文字母采用 ASCII码编码时,一个字母占 8位空间
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C.将车牌图像保存为 BMP格式图像,其图像编码为矢量图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 1~3题。
D.车牌中的所有字符在计算机内部存储时都采用十进制编码
某校园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采用非接触式刷卡器(内置 RFID 读写器)识别学生校牌
6.某 APP 根据车牌号码识别结果,给出“限行”的相关提示。实现主要功能的部分流程图
中的无源电子标签来获取学生的姓名、所属班级、签到时间等信息,实现到校签到功能,
如下所示。
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车牌识别结果 s
1.关于学生入校进行非接触式刷卡的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获取签到数据的过程属于数据采集
B.签到数据的记录只能以数字形式呈现
C.非接触式刷卡说明信息可以脱离载体
D.签到数据属于模拟信号
输入车牌“浙 D069BC”,执行完这部分流程后,输出结果为
2.关于 RFID读写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周五限行 B.周四限行 C.周三限行 D.周二限行
A.RFID读写器必须要有相应的电子标签才能完成身份识别
7.下列 Python表达式的值为 True的是
B.识别身份时由无源电子标签先向 RFID读写器发射编码信息
A."9" < "10" B.2022 % 100 == 2
C.RFID读写器的功能为采集电子标签的信息并进行解码
C.3 > 5 and 5 <= 2 D.len("12" + "3") >= 3
D.RFID读写器在识别过程中属于接收端
8.元素 a, b, c, d, e依次入栈,若最后一个出栈的元素是 e,则之前出栈序列不.可.能3 .

.该信息系统所采集到的学生姓名、所属班级、签到时间等,属于信息系统中的
A.a, b, c, d B.b, c, d, a C.d, b, c, a D.c, b, a, d
A.用户 B.软件 C.数据 D.硬件
技术试题卷 第 1页(共 16页) 技术试题卷 第 2页(共 16页)
9.某信息系统根据动态的 8位字符串(包含 2 个英文字母、4 个数字和 2 个特殊符号)生 for i in range(5):
成验证码。对应的 Python程序段如下: for j in range(6):
#获取动态的8位字符串s,过程略 if i % 2 == 0:
num = 0 qp[j][i] = m * 6 + j + 1
p = "" else:
for i in s: qp[j][i] = m * 6 + 6 - j
if "0" <= i <= "9": m = m + 1
num = num + int(i) 运行上述程序段后,编号 17所在的数组元素为
elif "a" <= i <= "z": A.qp[4][2] B.qp[2][4] C.qp[5][3] D.qp[6][1]
p = p + chr(ord(i) - 32) 12.输入一个字符串 S1S2S3…Sn,按如下过程操作:取出第一个字符 S1,将第二个字符 S2放
elif "A" <= i <= "Z": 到字符串的末尾 Sn后面,得到字符串 S3…SnS2;接着将 S3取出,S4放到字符串的末尾
p = p + chr((ord(i) - ord("A") + 3) % 26 + ord("A")) S2后面……直到最后一个字符 Sn被取出。这些字符按取出的顺序形成一个新的字符串,
p = p + str(num % 10) + str(num // 10) 输出该新字符串,实现相应功能的 Python程序段如下:
print("验证码为:",p) s = input("请输入字符串:")
若动态字符串 s为"8Y!5u23_",则运行程序段后,输出验证码为 que = [""] * 100 #该空队列可以满足需要
A.Bw53 B.8Bz1 C.BU18 D.BU81 head = 0
10.编号为 1~10的 10位同学排队做核酸检测,若有一位同学因故中途离开,为保证检测 tail = 0
工作正常进行,队伍需整体向前移动。编写程序模拟队伍移动过程,Python程序如下: for i in range( ① ): #原字符串全部字符依次入队
a=[0]*10 que[tail] = s[i]
#将编号1~10依次存储于数组元素a[0]~a[9]中,代码略 tail+=1
n = len(a) print("加密后的串为: ")
pos = int(input("请输入离队同学的编号:")) while head < tail: #队列非空时
for i in __________: print(que[head], end="")
a[i] = a[i + 1] ②
n = n -1 if head < tail: #队列非空时,出队的元素加入队尾
print(a[0:n]) ③
tail+=1
划线处的代码应为
head+=1
A.range(pos ,n ) B.range(pos - 1,n )
上述程序段 3个方框处的代码分别为
C.range(pos ,n - 1) D.range(pos - 1,n - 1)
A.①len(s) + 1 ②head+=1 ③que[tail] = que[head]
11.利用 5列 6行的二维数组 qp来记录某试场中的座位编号 1~30,生成编号所对应 Python
B.①len(s) + 1 ②tail+=1 ③que[head] = que[tail]
程序段如下:
qp = [[0 for i in range(5)] for j in range(6)] # 0 C.①len(s) ②head+=1 ③que[tail] = que[head]建立二维数组并初始赋值为
m = 0 D.①len(s) ②tail+=1 ③que[head] = que[tail]
技术试题卷 第 3页(共 16页) 技术试题卷 第 4页(共 16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小题,其中第 13小题 9分,第 14小题 10分,第 15小题 7分,
sort_values函数说明
共 26分)
选项 axis=0/1 确定排序的轴向,axis默认值为 0,纵向排序;
13.小明搜集了某网络购物平台 2021年 1月 1日至 2021年 9月 30日时间段内的日用化妆
选项 ascending=True/False 确定升/降序,ascending默认值为 True,升序排序。
品销售数据,原始数据如下图 a所示。
则划线处的代码可为 ▲ (多选,填字母)
A.g.sort_values('订购数量',ascending = False) [0:10]
B.g.sort_values('订购数量',ascending = True).tail(10)
C.g.sort_values('订购数量',ascending = True)[0:10]
D.g.sort_values('订购数量',ascending = False).head(10)
(注:全部选对的得 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 0分)
(4)根据以上数据整理结果,小明对第一季度所在地市的“订购数量”进行可视化处理,如
图 b所示。
图 a
(1)小明对数据进行了整理,下列操作不恰当的是 ▲ (单选,填字母)。
A.发现记录中有 6条重复,对这 6条记录进行了删除
B.发现记录中有 38处数据项缺失,直接删除相关记录
C.将某条记录中订单日期“2050-6-9”订正为“2021-6-9”
D.将某条记录中订单日期“2021#3#11”修改为“2021-3-11”
(2)小明发现数据中仍有极少量时间段外的记录混杂其中,利用 Python 及 pandas模块进
行处理。请回答问题:
① 采用 pandas模块中的 ▲ (单选:填字母:A.Series / B.DataFrame)
数据结构存储全部数据会比较高效。 图 b
② 全部数据保存于变量 df中,为筛选出订单日期为 2021年第一季度内的所有记录, 实现上述功能的 Python程序部分代码如下:
可以执行 Python语句 df1 = ▲ ,则 df1中保存筛选结果。(单选,填字母。 #按“所在地市”对第一季度数据分组并求和,再按“订购数量”升序排序
提示:多条件筛选时,条件之间用“&”连接,表示需要同时满足这多个条件) #选取最后10条数据,存入变量s,代码略
A.df[ (df['订单日期'] <= '2021-1-1' ) & (df ['订单日期'] <= '2021-3-31') ]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B.df [ (df ['订单日期'] >= '2021-1-1') & (df ['订单日期'] >= '2021-3-31') ] x = s['所在地市']
C.df [(df ['订单日期'] >= '2021-1-1') & (df ['订单日期'] <= '2021-3-31')] y =
(3)经过以上两步处理之后,为了解“所在地市”第一季度“订购数量”前 10名的情况, plt.barh(x, y, color = 'r')
编写如下 Python程序段:
plt.show()
#数据整理结果保存于变量df1中,代码略
程序中划线处代码应为 ▲ 。
g = df1.groupby('所在地市', as_index = False).sum()
(5)小明借助大数据技术,对近几年来该网络购物平台的日用化妆品销售数据进行了分析。
print(______________)
应用该分析结果可能提供的数据服务是 ▲ (列举一条即可)。
技术试题卷 第 5页(共 16页) 技术试题卷 第 6页(共 16页)
14.为研究充足光照促进植物生长的情况,小明设计了一个“室内光照强度实时监测系统”。 display.show(".")
主要功能为:光敏传感器每间隔 2 秒采集一次室内光照强度值,数据经智能终端处理 print("connect")
后与设定阈值进行比对,若小于阈值,智能终端连接的蜂鸣器报警;若大于等于阈值, 由以上代码可知,服务器端的 IP地址为 ▲ 。
智能终端屏幕上显示“笑脸”图形。该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 a所示。 (4)为了研究室内光照强度数据,小明从服务器数据库导出了某白天 12小时内的全部光照
数据,查找当日室内光照强度连续不低于设定阈值的最长时间段(若含有多段长度相同
的最大值,输出最早的一个时间段)。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 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
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获取时间点和对应的光照强度值存储于数组a中,
#其中a[0][0]存储第一个监测时间点,a[0][1]存储该时间点的室内光照强度值;
#a[1][0]存储第二个监测时间点,a[1][1]存储该时间点的室内光照强度值…依此
图 a
类推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数组a存储结构如:[[1,300],[2,203],[3,305],[4,300],[5,306]],代码略。
(1)根据该系统的功能要求,图 a中①②两处分别表示的设备名称是:① ▲ ,
s = 300 #s为设定阈值
② ▲ (单选,填字母:A.防火墙 B.智能终端 C.数据库 D.传感器)。 maxlen = 0
(2)将光敏传感器连接智能终端后,智能终端处理光照强度值的部分 Python代码如下: n = ①
maxrv = 300 #设定的阈值 i = 0
while True: p = 0
light = pin0.read_analog() q = 0
if light >=maxrv: while i < n:
display.show(Image.HAPPY) if a[i][1] >= s:
else: m = 1
pin8.write_digital(1) for j in range(i + 1,n):
sleep(2000) if ② :
由代码可知,光敏传感器连接在智能终端的引脚为 ▲ ;若某时间点光敏传感 m = m + 1
器监测数据值为 210,则蜂鸣器 ▲ (选填:会/不会)发出警报声。 else:
(3)智能终端连接服务器的部分 Python break # break表示退出当前循环代码如下:
IP = "10.0.2.12" if m > maxlen:
maxlen = m
PORT = "8080"
p = i
SSID = "PC" #Wi-Fi的名称
q = ③
PASSWORD = "********" #Wi-Fi的密码
i = i + m
uart.init(baudrate=9600, bits=8, parity=None, stop=1, tx=pin2, rx=pin1)
else:
while Obloq.connectWifi(SSID,PASSWORD,10000) != True: #判断网络连接是
i = i + 1
否成功 print("最长时间段为",a[p][0] , "至" , a[q][0])
技术试题卷 第 7页(共 16页) 技术试题卷 第 8页(共 16页)
15.分词是文本数据处理中的步骤之一。基于词典的分词,所采用的词典需要经常更新。 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共 50分)
编写一个在词典中删除单词的程序,功能为:输入需删除的单词,在词典中查找并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其删除。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组织字典中的单词,链表相比较数组的优势有 ▲ (单选,填字母:A.可快
1.如图所示是小型冲压机,下列选项中对人机关系有直接影响的是
速查找任何一个单词 / B.存储空间少 / C.插入、删除操作无需频繁移动单词)
(2 A.Φ50和 150)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 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word = ["yellow", "accent", "call", "excel", "tea", "little", "brother"] #存储结点的数据 B.150和 500
区域 C.Φ50和 45°
turn = [4,-1,6,2,5,3,1] #存储结点的指针区域 D.45°和 150
第 1题图
del_word = input("请输入要删除的单词:") 2.如图所示是一款免洗果汁榨汁机,下列对该
head = 0 #头指针为head
榨汁机的评价中,不.恰.当.的是
pre_point = -1
A.可以制作饮料、煮粥、绞肉等,

非常实用
while point != -1:
if : B.外壳采用绝缘材料,非常安全②
point = turn[point] C.按键切换不同模式,操作比较简单
第 2题图
break #break退出当前循环 D.需要投入研发等成本,成本较高
pre_point = point 3.如图 a所示的榫卯结构,构件 1的结构如图 b所示,构件 2如图 c所示。下列构件 3的设
point = turn[point] 计方案中正确的是
if pre_point == -1: #删除头节点
head = point
elif point == -1: #删除尾节点
turn[pre_point] = -1
else:
turn[pre_point] = point 第 3题图 a 图 b 图 c
point = head
print("删除单词后词典为:")
while point != -1:
print(word[point],end=" ")

A. B. C. D.
print('\n')
技术试题卷 第 9页(共 16页) 技术试题卷 第 10页(共 16页)
如图所示是小明画的零件图样。请根据图 8.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完成第 4—5题。 A.需要定期维护太阳能光伏组件,体现了系统的
4.如图所示的图样中,存在的错.误.共有 动态性
A.1处 B.设计该系统时,要从整体出发,以系统整体功能
B.2处 的最优为目的
C.3处 C.设计时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光照充足时水泵最大
第 8—9题图
D.4处 输出功率,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5.用 8mm的钢板制作该零件,下列说法中 D.选择光伏逆变器,既要考虑太阳能光伏组件,又要考虑水泵的参数,体现了系统分
不.合.理.的是 第 4 5 析的综合性原则— 题图
A.加工流程可以为:划线→钻孔→锯割→锉削 9.下列关于太阳能光伏水泵控制系统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划线时,用划规、划针、钢直尺等工具划出加工部件的基准线和轮廓线 A.该控制系统属于开环控制系统 B.被控对象是蓄水池
C.锉削时,用平口钳夹持后,可用半圆锉锉削外轮廓 C.太阳能光伏组件检测的是输入量 D.太阳光照发生变化不属于干扰因素
D.钻孔的流程为:样冲定位→装夹钻头→装夹工件→钻孔 10.下列元器件中需要区别引脚极性的是
6.如图所示是现代造纸的局部流程,下列关于该流程说法不.正.确.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蒸煮及蒸煮(或浸渍)和磨浆两个环节属于并行环节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B.备料环节,可能需准备多种材料 11.如图所示光控电路,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C.图中的单向箭头表示环节的先后顺序 A.当 V4发光时,V1可能处于放大状态
D.图中的环节是固定的,不能有不同的划分 B.当 V3发光时,B点电位一定高于 A点
7.如图所示是手摇千斤顶,顺时针摇动摇臂使千斤顶上升的过程 C.光线很亮时,V4发光
中,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D.调小 R2阻值,不会影响 V4亮度 第 11题图
A.摇臂受扭转,螺杆受压,连杆 1受弯曲,连杆 2受拉
12.三人表决器,A作为总裁判,需要 A同意且 B、C有一人同意,则表示通过。输入高电
B.摇臂受扭转,螺杆受拉,连杆 1受拉,连杆 2受压
平表示同意,输入低电平表示不同意。输出 F=1表示通过,F=0表示不通过。下列逻辑
C.摇臂受弯曲和受扭转,螺杆受压,连杆 1受弯曲,连杆 2受拉 第 7题图
D.摇臂受弯曲和受扭转,螺杆受拉,连杆 1受弯曲,连杆 2 电路中,不.能.实现三人表决器功能的是受压
如图所示是太阳能光伏水泵系统。光伏扬水逆变器对系统的运行实施控制和调节,根
据太阳能光伏组件检测到的日照强度变化调节水泵转速,使输出功率接近太阳能光伏组件
的最大功率。当日照很充足时,保证水泵的转速不超过额定转速;当日照不足时,若不满
A. B. C. D.
足设定最低运行频率则自动停止运行。请根据示意图及其描述完成第 8—9题。
技术试题卷 第 11页(共 16页) 技术试题卷 第 12页(共 16页)
13.如图所示的温度控制电路,当室外温度低,且室内温度低于下限时,继电器吸合,开 (5)小明准备在通用技术实践室用钢板加工上述连接构件,不.可.能.用到的工具是
始加热;室内高于上限时,继电器释放,停止加热。如果室外温度高,则不加热。下
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13 15.小明是一名外卖小哥,下雨天常常因为头盔的玻璃镜片沾水而影响骑行视线,存在安全第 题图
A.Rt1和 Rt2均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隐患。小明决定为自己的头盔设计一个小型雨刮器装置,用来刮去镜片雨水。小明已经
B.Rt1检测室内温度,Rt2检测室外温度 在高 25cm的头盔上用转轴安装了一个透明刮雨体,请帮助小明完成雨刮器装置剩余部
C.调大 R7,可以调高下限温度设定值 分结构的设计,设计要求如下:
D.J-1错接成常闭触点,温度只能控制在原上限附近 ① 长为 13cm的刮雨体能在位置 1和位置 2范围内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4小题6分,第15小题9分,第16小题3分,第17小题6分, 摆动,实现较好的雨水刮去效果;
共24分) ② 刮雨体采用小型电机驱动,电机只能单向转动;
14.如图所示是小明家的花架(含挂钩),花架可倾斜支撑于墙面 ③ 安装雨刮器装置后不影响头盔的佩戴;
花架顶部
上,单人双手握住立柱即可挪动。请根据图片及描述完成以下 ④ 装置能牢固安装,可在头盔和前挡风板上适当
任务: 开孔,不影响头盔整体强度;
横档
(1)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花架上可同时悬挂多个 第 15题图
⑤ 材料自选。
花盆,符合设计的技术规范原则;B.设计该花架时涉及材
花盆 请完成以下任务:
料学、加工工艺、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1)小明发现问题的途径是 ▲ (A.收集和分析信息;B.观察日常生活;C.技术
C.花架采用竹子制作,体现了技术的复杂性); 立柱 研究与技术试验);
(2)构思设计方案时,参考了梯子的造型,该构思方法属于 ▲
(2)构思该装置的方案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 (A.头盔和前挡风板的材质;B.刮
(A.形态分析法;B.联想法;C.仿生法); 第 14题图
雨体的长度;C.小明的头围);
(3)花盆挂钩的尺寸与横档粗细相匹配,体现了系统的 ▲ (A.环境适应性;B.动
(3)画出装置的设计草图,必要时用文字说明(电机用方块表达);
态性;C.相关性;D.科学性);
(4)在设计草图上标注主要尺寸;
(4)小明认为花架存在滑倒的风险,决定设计构件将花架顶部与墙面连接,要求不影响花
(5)小明设想在刮雨器装置安装完成后进行试验,其中不合
架原有的功能和观赏效果,该连接构件的设计方案最合理的是 ..
理.的试验方案是 ▲
(A.启动电机,观察刮雨体能否在位置 1和位置 2范围内来回摆动;B.佩戴头盔后往
玻璃镜片持续喷水,观察装置的刮水效果;C.用力敲击头盔,观察头盔是否破损)。
A B C D
技术试题卷 第 13页(共 16页) 技术试题卷 第 14页(共 16页)
16.请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 3条图线(超过 3条图线倒扣分)。 (4)小明搭建电路后进行调试,发现电路会出现继电器频繁吸合释放的状况,产生该问题的
原因可能是 ▲ (A.探头 a、b粘在了一起;B.探头 e、f粘在了一起;C.D2
虚焊;D.选用的继电器触点负荷过大);
(5)为了防止控制电路出现故障时水溢出水箱,小明在水箱内设置了极限水位探头 g,当水
位升高至极限水位时,用蜂鸣器实现报警,以提醒手动断开负载开关 K。请在虚线框 4
内完成电路连线。
第 16题图
17.如图所示为小明设计的水塔水位控制电路。地下深井中的水位能随着时间上涨,当水
塔水位低于下限时可启动水泵M从地下深井抽水,向水塔水箱注水,电路能避免出现
第 17题图 b
深井抽干时水泵空转浪费电能的问题。已知 555 集成电路的功能如下表所示,请分析
电路并完成以下小题:
第 17题图 a
输入 输出
2脚 6脚 3脚
<1/3Vcc <2/3Vcc 高电平
>1/3Vcc >2/3Vcc 低电平
>1/3Vcc <2/3Vcc 保持
(1)关于指示灯 L1和 L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塔水箱水位处于探头 d、e
之间时 L2亮;B.地下深井水位低于探头 b时 L1亮;C.L1和 L2不会同时点亮);
(2)在虚线框 1和虚线框 2内选择合适的接线柱进行连线,实现电路功能;
(3)在虚线框 3内选择合适的触点进行连线,并在括号内正确标注触点的符号名称;
技术试题卷 第 15页(共 16页) 技术试题卷 第 16页(共 1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