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自学课】08钠及氧化物 - 2022年初升高衔接化学暑假自学课(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暑假自学课】08钠及氧化物 - 2022年初升高衔接化学暑假自学课(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讲 钠及其化合物(一)
【自学导读】
认真阅读教材32—35页完成下列问题:
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 的形式存在,如 等
2、当钠着火时用来 灭火
3、为什么要把钠保存在煤油中或石蜡中? 。
4、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的理由? 。
【疑难探究】
一、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1、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 :
Na易 电子形成Na+, Na的 性极强而Na+的 性极弱。
探究:阅读教材P32 【实验2-1】
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光泽和颜色,并注意新切开的钠的表面所发生的变化。
实验操作
实验步骤 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 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一端的外皮
实验 现象 钠块表面呈灰黄色 切开后的切口处露出银白色光泽
2、物理性质
钠是 色固体,具有金属光泽,质地 ,可以用小刀切割,密度(0.971g/cm3)比水 ,比煤油、酒精 ,熔点低(97.8℃) 沸点低(883℃) 是热和电的 。
3、化学性质
(1)钠与非金属反应
【疑难探究】
阅读教材P33 【实验2-2】
将一个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切取一块绿豆大的钠,迅速投到热坩埚中。继续加热坩埚片刻,待钠熔化后立即撤掉酒精灯,观察现象。
钠燃烧的现象:
① 与氧气反应
常温: 。
燃烧: 。
② 与氯气反应: ,
现象: 。
(2)钠与水反应
【疑难探究】
教材34页探究
化学方程式 。
离子方程式 。
(3)钠与酸反应:
规律: 。
化学方程式 。
【课堂训练】
4.6g钠与10g36.5%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为 g。
(4) 钠与盐溶液反应(如CuSO4溶液)
【归纳总结】
规律: 。
总化学方程式 。
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总方程式 。
4、钠的存在: 态(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
5、钠的保存: 。
6、钠的制备:电解熔融的氯化钠:2NaCl(熔融)==== 2Na + Cl2↑
7、钠的用途:
①制备过氧化钠。 ②钠钾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③作还原剂制某些稀有金属。 ④用在电光源上(高压钠灯)。
8、钠置于空气中变质过程
【课堂训练】
1、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不能以游离态存在
B.钠离子和钠原子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C.钠能从硫酸铜溶液中还原出来铜
D.钠和钾的合金于室温下呈液态,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2、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灭火的物质是( )
A.水 B.砂子 C.煤油 D.二氧化碳
3、将钠投入下列溶液时,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沉淀的是( )
A.稀H2SO4 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镁溶液
【疑难探究】
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1、钠的氧化物
阅读教材P35 【实验2-3】
将1—2mL水滴入盛有1-2g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入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用手轻轻触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 用pH试纸检验液的酸碱性。
【归纳总结】
名称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Na2O Na2O2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氧元素化合价 -2价 -1价
阴阳离子个数比 1:2 1:2
所属类别 碱性氧化物 不是碱性氧化物
化学性质 稳定性 不稳定 稳定
与盐酸 Na2O + 2HCl ==2NaCl + H2O 2Na2O2 + 4HCl== 4NaCl + 2H2O + O2↑
与H2O Na2O + H2O == 2NaOH 2Na2O2 + 2H2O ==4NaOH + O2↑
与CO2 Na2O + CO2 == Na2CO3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与SO2 Na2O + SO2 == Na2SO3 Na2O2 + SO2 == Na2SO4
保存 密封 密封
用途 供氧剂、漂白剂、强氧化剂
【基础训练】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于1803年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B.Na2O2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
C.当光束通过氢氧化铁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是因为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0-9~10-7之间,对光线的散射形成的
D.电解质受热熔化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是电离
2.下列物质溶于水有气体产生的是
A.Na2O B.Na2O2 C.NaOH D.NaNO3
3.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氯化镁溶液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生成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Ba2+=BaSO4↓
B.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CO+OH-=CO2↑+H2O
C.碳酸钙溶解于盐酸中:CO+2H+=CO2↑+H2O
D.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Na2O2+2H2O=4Na++4OH-+O2↑
5.钠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是
A.抹布 B.水 C.沙土 D.二氧化碳
6.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钠与水反应时浮于水面且呈小球状游动;
②钠可以保存在四氯化碳中;
③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④钠钾合金可做原子反应堆导热剂;
⑤金属钠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7.如图所示,锥形瓶和分液漏斗内的液体均是水,向烧杯内滴加水时,发现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恢复到原温度后,左边低于右边液面,则烧杯内的物质是
A.过氧化钠 B.氯化钠 C.氧化钙 D.氧化钠
8.某实验小组设计下列装置验证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可用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氧气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A中主要仪器名称为锥形瓶、分液漏斗
B.装置B中应加入饱和NaHCO3溶液以除去CO2中的其他酸性气体,以免干扰实验
C.装置C中Na2O2若放太多,容易堵塞,可在装置B橡胶塞上插入一根浸入溶液的长导管
D.装置D中应加入浓硫酸,目的是干燥O2
9.下列有关金属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比水大
B.常温下易被氧气氧化
C.能与水反应放出氧气
D.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不能放回原瓶
10.若mgNa在足量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为(m+3.55)g,则mgNa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的C质量可能为
①(m+0.6)g ②(m+2.0)g ③(m+1.2)g ④(m+1.6)g ⑤(m+3.55)g
A.仅①④ B.仅①⑤ C.仅③④ D.仅①②③④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
③Na2O是淡黄色物质,Na2O2是白色物质
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可
⑤Na2O2和Na2O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A.都正确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④⑤
12.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灼烧氯化钠的火焰呈紫色 B.Na和Na+化学性质一样
C.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13.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的密度比水大 B.Na和Na+化学性质一样
C.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14.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碳源,在470℃、80Mpa下与金属钠反应合成出金刚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B.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为Na2O2
C.二氧化碳转变为金刚石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D.钠被氧化最终生成碳酸钠
15.下列不是Na2O和Na2O2的共同之处是
A.均是碱性氧化物 B.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C.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D.均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
16.下列对于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2O2与CO2反应,Na2O2为氧化剂,CO2为还原剂
B.Na2O2与H2O反应,每消耗1个Na2O2,反应中转移2个电子
C.将62gNa2O和78gNa2O2分别投入同质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
17.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
①钠___________在水面;原因是___________。
②钠块___________成小球;原因是___________。
③钠球四处___________,发出嘶嘶的声音,最后消失;原因是___________。
④滴入酚酞后溶液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18.探究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请按要求填空:
(1)Na、Na2O、Na2O2、NaOH久置空气中最终都是变为_______(填化学式);
(2)Na投入MgCl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写一个方程式)
(3)向足量的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Na2O2粉末,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19.(1)写出钠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分析其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其中被还原的物质是_______;
(2)写出钠在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分析其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其中水作_______剂(填氧化或还原)
20.研究物质时会涉及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用途等方面。
(1)Na2O2属于_______(填物质的类别),检验其组成中所含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
(2)将包有少量_______色Na2O2固体的棉花放在石棉网上,用滴管向棉花上滴几滴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在潜水艇和消防员的呼吸面具中,Na2O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角度分析,在该反应中Na2O2的作用是_______
21.解释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的原因有:
A.钠与水界面各部分产生的量不同,所受推力不均匀;
B.钠的密度比水小;
C.钠与水反应放热,使熔点低的钠熔化成小球;
D.钠不断与水反应,直到反应完全;
E.生成的氢氧化钠使酚酞试液变红。
请在下表填写与描述的现象相对应的原因。
实验现象 原因填以上序号
钠浮在水面上 _______
熔成闪亮的小球 _______
小球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声音 _______
小球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 _______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 _______
电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8讲 钠及氧化物
【自学导读】
认真阅读教材32—35页完成下列问题:
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 的形式存在,如 等
2、当钠着火时用来 灭火
3、为什么要把钠保存在煤油中或石蜡中? 。
4、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的理由? 。
【疑难探究】
一、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1、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 :
Na易 电子形成Na+, Na的 性极强而Na+的 性极弱。
探究:阅读教材P32 【实验2-1】
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光泽和颜色,并注意新切开的钠的表面所发生的变化。
实验操作
实验步骤 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 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一端的外皮
实验 现象 钠块表面呈灰黄色 切开后的切口处露出银白色光泽
2、物理性质
钠是 色固体,具有金属光泽,质地 ,可以用小刀切割,密度(0.971g/cm3)比水 ,比煤油、酒精 ,熔点低(97.8℃) 沸点低(883℃) 是热和电的 。
3、化学性质
(1)钠与非金属反应
【疑难探究】
阅读教材P33 【实验2-2】
将一个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切取一块绿豆大的钠,迅速投到热坩埚中。继续加热坩埚片刻,待钠熔化后立即撤掉酒精灯,观察现象。
钠燃烧的现象: 钠先熔化,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淡黄色固体
① 与氧气反应
常温: 4Na + O2 == 2Na2O 。
燃烧: 2Na + O2 === Na2O2 。
② 与氯气反应: 2Na + Cl2 === 2NaCl ,
现象: 钠先熔化,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产生大量白烟 。
(2)钠与水反应
【疑难探究】
教材34页探究
化学方程式 2Na + 2H2O == 2NaOH + H2↑ 。
离子方程式 。
(3)钠与酸反应:
规律: 钠先与溶质酸反应,若钠过量再与水反应 。
化学方程式 2Na + 2HCl == 2NaCl + H2↑ 。
【课堂训练】
4.6g钠与10g36.5%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为 0.2 g。
(4) 钠与盐溶液反应(如CuSO4溶液)
【归纳总结】
规律: 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碱再考虑能否与盐反应 。
总化学方程式 2Na + 2H2O + CuSO4 == 2Cu(OH)2↓+ Na2SO4 + H2↑ 。
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总方程式 6Na + 6H2O + 2FeCl3 == 2Fe(OH)3↓+ 6NaCl + 3H2↑ 。
4、钠的存在: 化合 态(主要以 NaCl 的形式存在)
5、钠的保存: 少量保存在煤油中 。
6、钠的制备:电解熔融的氯化钠:2NaCl(熔融)==== 2Na + Cl2↑
7、钠的用途:
①制备过氧化钠。 ②钠钾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③作还原剂制某些稀有金属。 ④用在电光源上(高压钠灯)。
8、钠置于空气中变质过程
【课堂训练】
1、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不能以游离态存在
B.钠离子和钠原子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C.钠能从硫酸铜溶液中还原出来铜
D.钠和钾的合金于室温下呈液态,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2、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灭火的物质是( )
A.水 B.砂子 C.煤油 D.二氧化碳
3、将钠投入下列溶液时,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沉淀的是( )
A.稀H2SO4 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镁溶液
【疑难探究】
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1、钠的氧化物
阅读教材P35 【实验2-3】
将1—2mL水滴入盛有1-2g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入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用手轻轻触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 用pH试纸检验液的酸碱性。
【归纳总结】
名称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Na2O Na2O2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氧元素化合价 -2价 -1价
阴阳离子个数比 1:2 1:2
所属类别 碱性氧化物 不是碱性氧化物
化学性质 稳定性 不稳定 稳定
与盐酸 Na2O + 2HCl ==2NaCl + H2O 2Na2O2 + 4HCl== 4NaCl + 2H2O + O2↑
与H2O Na2O + H2O == 2NaOH 2Na2O2 + 2H2O ==4NaOH + O2↑
与CO2 Na2O + CO2 == Na2CO3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与SO2 Na2O + SO2 == Na2SO3 Na2O2 + SO2 == Na2SO4
保存 密封 密封
用途 供氧剂、漂白剂、强氧化剂
【自学导读】
1、化合态 NaCl Na2CO3 Na2SO4
2、干燥的沙土
3、防止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
4、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氧气
一、1、失去 还原 氧化
2、银白色 柔软 小 大 良导体
【课堂训练】
1、AD 2、B 3、CD
【基础训练】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于1803年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B.Na2O2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
C.当光束通过氢氧化铁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是因为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0-9~10-7之间,对光线的散射形成的
D.电解质受热熔化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是电离
【答案】B
【解析】
A.道尔顿于1803年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A正确;
B.Na2O2属于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
C.当光束通过氢氧化铁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是因为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0-9~10-7m之间,对光线有散射作用,形成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
D.电解质受热熔化或溶于水时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是电离,故D正确;
选B。
2.下列物质溶于水有气体产生的是
A.Na2O B.Na2O2 C.NaOH D.NaNO3
【答案】B
【解析】
A.Na2O溶于水时只生成NaOH,没有气体产生,A不符合题意;
B.Na2O2溶于水时生成NaOH和氧气,有气体产生,B符合题意;
C.NaOH溶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只会放热,没有气体产生,C不符合题意;
D.NaNO3溶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没有气体产生,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3.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氯化镁溶液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生成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答案】C
【解析】
钠投入到氯化镁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出现与水反应的现象: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有气体生成;然后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物氢氧化镁沉淀,使溶液变浑浊,溶液底部不会有银白色物质镁生成,故正确答案为C。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Ba2+=BaSO4↓
B.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CO+OH-=CO2↑+H2O
C.碳酸钙溶解于盐酸中:CO+2H+=CO2↑+H2O
D.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Na2O2+2H2O=4Na++4OH-+O2↑
【答案】D
【解析】
A.CuSO4与Ba(OH)2反应,Cu2+与OH-可以生成Cu(OH)2沉淀,离子方程式为SO+ Cu2++Ba2++2OH-=BaSO4↓+Cu(OH)2↓,A错误;
B.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OH-= CO+ H2O,B错误;
C.CaCO3难溶于水,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C错误;
D.Na2O2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O2,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D正确;
故选D。
5.钠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是
A.抹布 B.水 C.沙土 D.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A.抹布中有水,金属钠燃烧生成,可与水反应,因此不能用抹布灭火,故不选A项;
B.金属钠燃烧生成,可与水反应,因此不能用水灭火,故不选B项;
C.加入沙土可使金属与空气隔绝,起到灭火的作用,故选C项;
D.金属钠燃烧生成,可与反应,因此不能用灭火,故不选D项。
故选:C。
6.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钠与水反应时浮于水面且呈小球状游动;
②钠可以保存在四氯化碳中;
③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④钠钾合金可做原子反应堆导热剂;
⑤金属钠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答案】A
【解析】
①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且反应产生氢气,故钠与水反应时浮于水面且呈小球状游动,①正确;②金属钠的密度小于四氯化碳,故钠不可以保存在四氯化碳中,②错误;③由于金属钠化学性质活泼,能与O2、H2O等物质反应,故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③正确;④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可做原子反应堆导热剂,④正确;⑤金属钠在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⑤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③④,故答案为:A。
7.如图所示,锥形瓶和分液漏斗内的液体均是水,向烧杯内滴加水时,发现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恢复到原温度后,左边低于右边液面,则烧杯内的物质是
A.过氧化钠 B.氯化钠 C.氧化钙 D.氧化钠
【答案】A
【解析】
A.过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并生成氧气2Na2O2+2H2O=4NaOH+O2↑,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仍然比右边低,A符合题意;
B.氯化钠与水不反应,溶于水放热不明显,故U形管内液体不移动,B不合题意;
C.氧化钙加入水中反应CaO+H2O=Ca(OH)2放热,但没有气体生成,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恢复到原温度后左边和右边液面相平,C不合题意;
D.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但没有气体生成,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与右边基本相平,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某实验小组设计下列装置验证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可用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氧气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A中主要仪器名称为锥形瓶、分液漏斗
B.装置B中应加入饱和NaHCO3溶液以除去CO2中的其他酸性气体,以免干扰实验
C.装置C中Na2O2若放太多,容易堵塞,可在装置B橡胶塞上插入一根浸入溶液的长导管
D.装置D中应加入浓硫酸,目的是干燥O2
【答案】D
【解析】
A.装置A中主要仪器名称为锥形瓶、分液漏斗,A正确;
B.制备CO2使用大理石与稀盐酸,B中饱和NaHCO3溶液用来除去气体杂质HCl,以免干扰实验,B正确;
C.在装置B橡胶塞上插入一根浸入溶液的长导管起到平衡气压的作用,防止出现堵塞后压强变化过大,C正确;
D.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之前不需要干燥,D错误;
故选D。
9.下列有关金属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比水大
B.常温下易被氧气氧化
C.能与水反应放出氧气
D.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不能放回原瓶
【答案】B
【解析】
A.钠的密度比水小,A错误;
B.钠接触氧气立即反应,B正确;
C.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C错误;
D.剩余的金属钠一定要放回原瓶,因为其能与氧气或水反应,D错误;
故选B。
10.若mgNa在足量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为(m+3.55)g,则mgNa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的C质量可能为
①(m+0.6)g ②(m+2.0)g ③(m+1.2)g ④(m+1.6)g ⑤(m+3.55)g
A.仅①④ B.仅①⑤ C.仅③④ D.仅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Na在氯气中燃烧生成NaCl,m(NaCl)=(m+3.55)g,则m(Cl2)=3.55g,所以n(Cl2)==0.05mol,所以n(Na)=0.05mol,钠与氧气反应可能生成Na2O,也可能生成Na2O2,当只生成Na2O时质量最小为(m+0.8)g,当只生成Na2O2时质量最大为(m+1.6)g,所以C质量在(m+0.8)g和(m+1.6)g之间,故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
③Na2O是淡黄色物质,Na2O2是白色物质
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可
⑤Na2O2和Na2O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A.都正确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④⑤
【答案】D
【解析】
①Na2O和水反应只生成碱,是碱性氧化物,Na2O2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故①错误;
②Na2O2与CO2反应生成O2 不属于置换反应,故②错误;
③氧化钠为白色,过氧化钠为淡黄色,故③错误;
④Na2O2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而Na2O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故④正确;
⑤钠元素焰色反应为黄色,所以Na2O2和Na2O焰色反应均为黄色,故⑤正确;
故选:D。
12.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灼烧氯化钠的火焰呈紫色 B.Na和Na+化学性质一样
C.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答案】C
【解析】
A.氯化钠中含有钠元素,钠元素的焰色试验为黄色,所以灼烧氯化钠的火焰呈黄色,A错误;
B.Na和Na+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二者化学性质不同,B错误;
C.钠不和煤油反应,且密度比煤油大,保存在煤油中可以防止钠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C正确;
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3.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的密度比水大 B.Na和Na+化学性质一样
C.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答案】C
【解析】
A.钠投入水中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A错误;
B.Na和Na+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错误;
C.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且不与煤油反应,可以保持在煤油中防止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C正确;
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固体,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4.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碳源,在470℃、80Mpa下与金属钠反应合成出金刚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B.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为Na2O2
C.二氧化碳转变为金刚石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D.钠被氧化最终生成碳酸钠
【答案】B
【解析】
A.金属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金刚石,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降低、钠元素化合价升高,钠作还原剂,故A正确;
B.金属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降低、钠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的氧化产物不可能是Na2O2,故B错误;
C.二氧化碳转变为金刚石,碳元素化合价降低,二氧化碳发生还原反应,故C正确;
D.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金刚石和氧化钠,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故D正确;
选B。
15.下列不是Na2O和Na2O2的共同之处是
A.均是碱性氧化物 B.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C.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D.均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
【答案】A
【解析】
A.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选;
B.过氧化钠和氧化钠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B不选;
C.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阴离子分别为O2-、,阳离子为钠离子,故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C不选;
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均能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D不选。
答案选A。
16.下列对于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2O2与CO2反应,Na2O2为氧化剂,CO2为还原剂
B.Na2O2与H2O反应,每消耗1个Na2O2,反应中转移2个电子
C.将62gNa2O和78gNa2O2分别投入同质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A.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其中Na2O2既属于氧化剂又属于还原剂,A错误;
B.Na2O2与H2O反应每消耗1个Na2O2,反应中转移1个电子,B错误;
C.将62gNa2O和78gNa2O2分别投入同质量的水中,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由方程式可知,生成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溶质的质量相等,反应后两溶液的质量也相等,则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C正确;
D.Na2O2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D错误;
故选C。
17.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
①钠___________在水面;原因是___________。
②钠块___________成小球;原因是___________。
③钠球四处___________,发出嘶嘶的声音,最后消失;原因是___________。
④滴入酚酞后溶液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浮 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化 钠熔点低,且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游动 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使钠受力不均匀,氢气泡破裂导致有嘶嘶声 溶液变红色 钠与水反应产生碱
【解析】
①钠的密度比水小,所以钠浮在水面上;
②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熔点比较低的钠块融为小球;
③钠球四处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同时听到有嘶嘶的声音,这是由于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使钠球在各个方向受力不均匀,氢气泡破裂发生嘶嘶的声音;
④滴入酚酞后溶液变为红色,这是由于钠与水反应产生碱——NaOH,酚酞遇碱变为红色。
18.探究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请按要求填空:
(1)Na、Na2O、Na2O2、NaOH久置空气中最终都是变为_______(填化学式);
(2)Na投入MgCl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写一个方程式)
(3)向足量的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Na2O2粉末,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Na2CO3 2Na+2H2O+MgCl2=Mg(OH)2↓+2NaCl+H2↑ 2Na2O2+2H2O=4Na++4OH-+O2↑
【解析】
(1)Na在空气中放置,会与空气中的O2反应产生Na2O,Na2O与水反应产生NaOH;与水反应产生NaOH、H2;NaOH吸收水分变为NaOH溶液,然后与溶解在NaOH溶液中的CO2反应产生Na2CO3;Na2O2与空气中的水反应产生NaOH,NaOH吸收水分变为NaOH溶液,然后与溶解在NaOH溶液中的CO2反应产生Na2CO3;Na2O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产生Na2CO3,故Na、Na2O、Na2O2、NaOH久置空气中最终都是变为Na2CO3;
(2)Na投入MgCl2溶液中,先与水反应产生NaOH和H2,NaOH与溶液中的溶质MgCl2发生反应产生Mg(OH)2沉淀和NaCl,故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MgCl2=Mg(OH)2↓+2NaCl+H2↑;
(3)向足量的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Na2O2粉末,二者反应产生NaOH和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19.(1)写出钠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分析其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其中被还原的物质是_______;
(2)写出钠在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分析其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其中水作_______剂(填氧化或还原)
【答案】 O2 氧化剂
【解析】
(1) 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反应中钠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为反应的还原剂,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为反应的氧化剂,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为2,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如下,故答案为:;O2;
(2)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中钠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为反应的还原剂,水得到电子发生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为反应的氧化剂,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为2,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情况如下,故答案为:;氧化剂。
20.研究物质时会涉及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用途等方面。
(1)Na2O2属于_______(填物质的类别),检验其组成中所含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
(2)将包有少量_______色Na2O2固体的棉花放在石棉网上,用滴管向棉花上滴几滴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在潜水艇和消防员的呼吸面具中,Na2O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角度分析,在该反应中Na2O2的作用是_______
【答案】金属氧化物 焰色试验 淡黄色 棉花立刻燃烧起来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放热,并有氧气产生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解析】
(1)Na2O2属于金属氧化物,检验其组成中所含阳离子的方法是焰色试验,火焰的颜色为黄色。
(2)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放热,产生氧气,所以使棉花燃烧。
(3)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中过氧化钠中的-1价氧化合价有升高和降低,所以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21.解释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的原因有:
A.钠与水界面各部分产生的量不同,所受推力不均匀;
B.钠的密度比水小;
C.钠与水反应放热,使熔点低的钠熔化成小球;
D.钠不断与水反应,直到反应完全;
E.生成的氢氧化钠使酚酞试液变红。
请在下表填写与描述的现象相对应的原因。
实验现象 原因填以上序号
钠浮在水面上 _______
熔成闪亮的小球 _______
小球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声音 _______
小球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 _______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 _______
【答案】B C A D E
【解析】
钠与水的反应的实验现象可用浮、游、熔、响、红五个字简单概括,
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答案选B;
钠熔成闪亮的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答案选C;
小球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声音,说明钠与水界面发生反应各部分产生的量不同,所受推力不均匀,答案选A;
小球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说明钠不断与水反应,直到反应完全,答案选D;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说明钠与水反应后的产物中含有氢氧化钠,使酚酞试液变红,答案选E。
点燃
电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