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高考思想政治大一轮复习必修1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学案+课时精练 word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江苏高考思想政治大一轮复习必修1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学案+课时精练 word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课标要求: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解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科学精神: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科学分析和把握探索、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历程。
公共参与:感受近代中国艰辛的探索和复兴之路,领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
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2)任务: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3)探索: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4)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内因 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外因 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维护其在华特权,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提醒]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指在形式上保留有封建社会国家机关及主权所有,同时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与压迫的社会。
2.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涵
指导思想 ①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正确道路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批注:领导阶级是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最主要的区别)
阶级基础 工农联盟
革命动力 人民大众
革命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2)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及其关系
①两个步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②关系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
新旧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外 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方向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道路 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世界 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拓展提升] 如何区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时间节点法
②差异划分法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指导 思想 三民主义、维新思想等 马克思主义
领导 阶级 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等 无产阶级
革命 前途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 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革命 结果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最终革命胜利果实被窃取,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最终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取得胜利
考向一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典例1 习近平总书记把近代中国的国情概括为“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严重”。他明确指出:“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一状况决定了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
①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②争得民族自觉和人民自省,实现社会主义
③改变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面貌
④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同步富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②错误,近代中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反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实现社会主义;④错误,我国要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故选B。
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
变式1 《茶馆》中,秦仲义是维新变法后出现的民族资本家,他企图走“实业救国”的道路,但惨淡经营几十年的工厂却被当作“逆产”没收。以他为代表的各阶层之所以没有成功,原因在于他们(  )
①没有认清革命的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
②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没有提出自己的方案
③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持久的群众运动
④人数太少,分布太广,不能集中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②错误,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民族资产阶级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④不符合题意,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
考向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典例2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是画家蒋兆和的代表作,作于1949年。蒋兆和历尽旧社会磨难,对旧中国劳动人民遭受的欺辱与苦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的幸福都体会尤深,他以仰视的角度描绘了手持镰刀、高举五星红旗的工农群众的伟大形象,表现了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真实感受。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①中国人民在经济上实现小康,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②中国人民在政治上获得解放,迎来当家作主的时代
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开始
④是中国历史进程的伟大转折点,是古老中国获得新生的里程碑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错误,试题限定时间是1949年,彼时的中国人民在经济上尚未实现小康;③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标志。
新中国成立的重大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归纳
(1)从国家发展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2)从革命任务看:标志着一百多年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此结束。
(3)从世界角度看: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变式2 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对“新篇章”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奴役的历史,标志着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②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有了主心骨
③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④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②不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有了主心骨;④不符合题意,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易错点一 混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提醒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训练1 人民英雄纪念碑文:“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碑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下列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就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一部分
③就领导权来说,它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这一点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④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伟大民主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民民主革命;②错误,就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易错点二 误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提醒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训练2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并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由此推断,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①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②参与主体是人民群众
③胜利后将直接确立起社会主义社会
④顺利完成了第一次历史巨变的任务,使人民斗争有了主心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③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还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才能确立社会主义社会。④错误,辛亥革命完成了第一次历史巨变的任务。
核心考点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时间 1949年~1956年
历史 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总路线、 总任务
历史必 然性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伟大 意义 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②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提醒]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2.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1)历史课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
(2)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主要 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 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确立 依据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几千年来的剥削制度已经基本结束
[提醒] 主要矛盾对比
(3)取得的成就和结论
成就 显著 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建筑、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科技等均取得显著发展
实践 结论 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4)艰辛探索的重大意义
①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考向一 社会主义改造
典例1 195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正式宣布:“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材料表明(  )
①我国已实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生活富裕
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③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命脉
④中国完成了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我国正在朝着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生活富裕的目标前进;③错误,国有经济控制我国社会的经济命脉。
变式1 1953年9月25日,党中央正式向全国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大力发展国营和合作社经济之外,采取全面安排,积极改造,逐步将私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到11月,全国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生产高级化,建立起了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这一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有(  )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
③个体农业经济有利于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考向二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典例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艰辛探索,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成功的经验有(  )
①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
②坚持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个法宝”
③紧紧抓住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这个主要矛盾
④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②不符合题意,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个法宝”是革命时期的成功经验,不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功经验;③错误,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变式2 以史为鉴,可以兴党国。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中,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举行的首次全国代表大会,尤其值得我们回顾,其意义有如当时《人民日报》社论标题所说,是“我国伟大社会主义事业的里程碑”。这次大会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①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④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易错点一 混淆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
提醒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训练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认识正确的有(  )
①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和反官僚资本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易错点二 混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
提醒 “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为主体;二是以解放生产力、实现三大改造为两翼。
训练2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列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科学地指明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的完成实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的条件手段
④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历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而不是过渡时期的总路线。④错误,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历程。
课时精练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以后,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这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各阶级和各阶层在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统治者进行的斗争中(  )
①没有认识到日益衰微的国情
②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
③没有广泛团结动员人民群众
④没有同侵略者和统治者斗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2.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瓜分势力范围,封建地主阶级残酷压榨农民,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同时又与封建地主阶级盘根错节,共同压榨劳苦大众,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这表明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  )
①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②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③各帝国主义争夺对中国控制的矛盾
④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原因有(  )
①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其广泛传播奠定了阶级基础
②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③中国人民和中国工人运动急需要斗争的主心骨
④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④错误,马克思列宁主义广泛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
4.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共产党的下列做法符合该论断的是 (  )
①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②全盘吸收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
③认真研究近代中国基本国情,据此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④消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②中“全盘吸收”是错误的;④中“消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错误的。
5.毛泽东阐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即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意味着阶级斗争的消失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民民主革命;③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不意味着阶级斗争的消失。
6.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他指出,“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我们是为着社会主义而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对二者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只有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才算最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③社会主义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
④中国革命分两个步骤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 D
解析 ②错误,只有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④表述本身正确,但不是对二者关系的表述,不符合题意。
7.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有(  )
A.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B.促进中国产业工人成长并使其成为一支日趋重要的社会力量
C.为实现国家解放、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D.彻底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答案 A
解析 B不符合题意,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产业工人已经成长并成为一支日趋重要的社会力量;C不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解放、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D不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逐步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初步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8.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出号召:“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是基于毛泽东思想(  )
①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③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
④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毛泽东思想产生于中国革命中;②错误,毛泽东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共党内曾存在“二次革命论”和“一次革命论”两种错误倾向。毛泽东就是在批判这两种错误倾向的过程中正确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10.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这一伟大变革的完成(  )
A.实现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B.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的重要标志
C.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D.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答案 B
1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这是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到1956年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这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__________。(  )
A.环境基础 B.文化基础
C.产业基础 D.制度基础
答案 D
1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难曲折的初步探索。这一初步探索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
①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②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③为此后的改革开放奠定坚实的基础
④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①错误,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④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故选D。
13.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其历史任务是总结七大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成就,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由此可知,这次会议上可能提到的问题有(  )
①确立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开始进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④国内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不符合题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②不符合题意,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4.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要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法制建设,巩固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
B.优先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C.集中力量改革社会生产关系,使之能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答案 D
15.探索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需要经历复杂的考验。1957~1976年,我党连续发生严重失误,主要表现为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盲目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这两方面的失误相互影响,使探索过程出现了歧途和曲折,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启示我们(  )
①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不应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②生产力必须适应生产关系,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
③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阶级斗争要作出科学、符合实际的分析,不能扩大化
④始终不渝地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②错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④不符合题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故选B。
16.毛泽东说:“照抄是很危险的,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失败。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这启示我们(  )
①要独立自主地确定本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
②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③要立足于中国实际,根据群众愿望建设社会主义
④只有将本国改造成与他国完全一致后才能照搬别国经验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要立足于中国实际,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建设社会主义,③错误;任何时候都不能照搬别国经验来确定本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④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
17.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抚今追昔,继往开来!
材料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布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新生的政权而言,外国媒体和外国人士中,既有友好的,又有敌对的。友好与敌对共同存在,这是正常的。英国的《泰晤士报》、美国的《纽约时报》、日本的《朝日新闻》等著名世界大报几乎都在这几天的同样时刻,简单介绍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生平。相反,在友好国家及其媒体中却是另一番景象。苏联首都莫斯科各报均刊登了中国政协首届会议的消息,并全文发表了毛主席的开幕词。第一个发表专文,热烈赞扬新中国诞生的是英国共产党领袖波立特,新华社全文翻译了文章,并发了通稿。一些地方报纸,如《新华日报》1949年10月1日全文刊登了这篇热情洋溢的长文,该文说:“毛泽东的声音响遍了世界。”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的成立分别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对中国的影响: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2)对世界的影响: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我党制定的第一条基本路线。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48年4月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概括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合乎我国国情的基本路线。在其指导下,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把一百多年来受三座大山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于1952年制定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三大改造,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
材料二 据《纽约邮报》2020年4月2日报道,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造成牛奶供过于求,美国北部几个州的奶农计划将大量优质牛奶倒掉。对此一些经济学家深感忧虑,新一轮的经济危机是否会到来成为美国经济学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上一次见到如此大规模“倒牛奶”事件,还要追溯到1929年,当时的美国农场主大肆倒牛奶进入密西西比河,远远望去犹如一道“银河”一般。彼时的经济危机,直到现在仍是美国民众心中的一道疤。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说明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回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2)①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当矛盾尖锐化时,社会生产结构会严重失衡,一方面社会生产大规模增长,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因资本家的剥削日益贫困化,从而造成社会生产严重过剩。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难以治愈,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