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陋室铭》课件(共1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7课《陋室铭》课件(共16张PPT)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陋室铭
刘禹锡
刘禹锡
了解作者
二十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
后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信任与器重;
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亦迁监察御史。
二十八岁左右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
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字梦得,洛阳人。
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诗人是从上面贬下来的,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后来又将其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最后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诗人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刘禹锡于是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成石碑,立于门前。
写作背景
陋室

简陋的屋子。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该文体多用韵。
一、用于述功记行或警诫劝勉
二、记述死者生平事迹
如:器物铭
《盘铭》:“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座右铭
如:墓志铭
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反复朗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找出文章的韵脚。
(名、灵、青、丁、经、形、亭)
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句式整齐,节奏分明
多用对偶,音律和谐
听范读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只 品德高尚
无案牍之劳形
劳神伤身
谈笑有鸿儒
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调素琴
不加装饰的琴
1.解词
课文讲授
有仙则名
出名,有名
为何称平民为“白丁”呢?
唐朝衣冠制度规定,亲王及三品以上“色用紫”,四品、五品“色用朱”,六品、七品“服用绿”,八品、九品“服用青”,平民、奴婢“色用白”。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和我谈笑往来的都是博学的人,没有平民。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蔓延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2.译句
课文讲授
互文
课文讲授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
2.译句
.
.
宾语前置标志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课文讲授
1.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同桌讨论)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作者是如何引出中心来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类比
对比:特点不同
类比:特点相同、相似
课文讲授
居室环境——清幽别致;
交往人物——高雅不俗;
生活情趣——安静闲适。
3.那作者的“陋室”是什么样的?(小组讨论)
陋室

陋室不陋
课文讲授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作者明明在赞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结尾处还要引用孔子的话?
闲居草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诸葛亮:
扬 雄:
孔 子:
人物事迹
引用
类比
自比古代贤人,表明自己心愿,希望自己可以向他们一样获得别人的尊敬与景仰。
想要搬到九夷山去居住,有人说:“那里太简陋,怎么能住呢?”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潜心修学,博览群书,不追逐富贵、不担忧贫贱。
5.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表现了作者淡泊高洁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结合全文来看,本文运用了什么手法?
托物言志
请大家试着背诵这篇短文。
试着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刻于金石,自我警戒;
对偶押韵,托物言志;
类比结尾,引用收束。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