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州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学业质量统一监测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甘孜州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学业质量统一监测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甘孜州2022学年学业质量统一监测期末统考
七年级语文
总分: 150分
语基单项选择题 3*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选聘(pìn) 昼夜(zòu) 默契(qì)鲜为人知(xiǎn)
B.哺育(bǔ) 粗拙(zhuō) 斑斓(nán)微不足道(wēi)
C.愧怍(zuò)晌午(shǎnɡ)累赘(léi)祸不单行(huò)
D.陡峭(xiāo)拽拉(zhuài) 吞噬(shì) 海市蜃楼(shèn)
2. 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疙撘 诧异 家喻户晓 言外之意 B.胸脯 修葺 颠沛流离 血气方刚
C.镶嵌 烦燥 跃武扬威 耐人寻味 D.钦佩 俯瞰 惊心动魄 心有灵息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
B.我曾俯瞰大渡河,白天它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之间。
C.他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就酣然入梦了。
D.扎西同学带病参加班里的劳动活动,这种行为可歌可泣。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经过老师的再三讲解,他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B.你读书时从不认真思考,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我们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D.雕刻家雕刻出这个英雄的石像,是想让看见石像的人明白这位英雄,认识这位英雄,因而崇拜这位英雄。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甘孜州博物馆展出了收藏的古代艺术品,有青铜器、服饰、陶瓷、工艺品等……
B.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C.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
D.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的一片梨花啊!
6.(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8题。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管理) B.见往事耳(了解)
C.及鲁肃过寻阳(经过) D.即更刮目相待(看待)
(7)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D.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进步巨大,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
B.吕蒙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体现了学习重要性。
C.文章善于刻画人物,主要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生动地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D.吕蒙读书的功效主要通过鲁肃从侧面展现,他的惊叹衬托出吕蒙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纪昀《河中石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默写题(6分)
默写古诗文的名篇名句。
(1)请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2句均可)。
① 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杜甫《竹里馆》)
②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③ 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2) 请默写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或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全诗(任选其一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1(7分)
阅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部分,完成11~13题。
……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1) 选文前三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12) 选文中写了闻一多“说”和“做”的哪三件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13) 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诗歌鉴赏(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16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5) 填空:诗歌的一、二两句中以“ ”和“________________”来烘托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后心情的_________________。
(16) 第三、四句是这首诗的精华,请你作简要赏析。
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7~20题。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使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⑤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节选自朱熹《朱子文集》)
【注释】①义理:言论或文章的内容道理。②膝下:父母跟前。③汩:埋没。④俩:指不务正业。⑤忝:有愧于。
(1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故令汝一行 故:____________
(2)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故旧:___________
(18)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恐 汝 在 家 汩 于 俗 务 不 得 专 意
(1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20) 填空:同为写给儿子的家书,诸葛亮的《诫子书》意在劝勉儿子_________________;本文朱熹意在教育儿子____________,殷殷教诲中都表现出父亲的良苦用心。
名著导读(4分)
请阅读名著选段,完成21~22题。
这时是上午十点,太阳光在相当倾斜的角度下,投射在水波面上,光线由于曲折作用,像通过三棱镜一样被分解,海底的花、石、植物、介壳、珊瑚类动物,一接触被分解的光线,在边缘上显现出太阳分光的七种不同颜色。这种所有浓淡颜色的错综交结,真正是一架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色缤纷的万花筒。总之,它就是十分讲究的水彩画家的一整套颜色!看来实在是神奇,实在是眼福!我怎样才能把我心中所有的新奇感觉告诉康塞尔呢!怎样才能跟他一齐发出赞叹呢!我怎样才能跟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一样,利用一种约定的记号来传达我的思想呢!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我只好自己对自己说话,在套着自己脑袋的铜盒子里面大声叫喊;虽然我知道,说这些空话消耗的空气恐怕比预定的要多些。康塞尔也为眼前的壮丽景致所震撼,停下了脚步。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
(21) 下列对《海底两万里》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海洋三部曲”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B.《海底两万里》中的“诺第留斯号”的船长是尼摩,他的身份还有前印度王子、设计师、建筑师。
C.在陆地上的几天里,康塞尔捕到了一只珍贵美丽的鸟叫极乐鸟,其被捕的原因是被红果灌醉而飞不起来。
D.《海底两万里》中“我”在海底散步时看到了色彩缤纷万花筒似的美景,“我”把这种新奇的感觉用一种约定的记号告诉了康赛尔。
(22) 《海底两万里》是儒勒 凡尔纳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根据你的阅读,请你说一说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现代文阅读2(18分)
阅读文章,回答第22~25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③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⑧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选文有删改)
(23) 阅读第④~⑦段,填写下列表格,每一点不超过8个字。
(24) 文章是回忆奶奶的,为什么要在第③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
(25) 赏析下列句子。
(1)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2)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
(26) 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题有什么好处?
语言应用1(14分)
根据下面的调查表,从以下两个角度概括其主要内容(4分)。
某民意测评机构做了“你更喜欢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还是愚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的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27) (1)从年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城乡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却历久弥新的话题。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班上准备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激发参与热情:请你为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拟写一则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爱国情感:古往今来,诗人们往往以诗词的形式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请你写一句印象深刻的爱国诗句,并说说这句诗给你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宣传爱国人物:请从下列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位,简要说说其爱国事迹。
杜甫 陆游 邓稼先 袁隆平 王焯冉 董存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题(60分)
成长的路上,总会遇见不同的风景,你会遇见春夏秋冬,那里诉说着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美景;你会遇见亲情友情,那里流淌着小日子赤诚相伴的温馨;你会遇见自己,那里安放着单纯、童真等美好的事情……以《与你相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其中的“你”可以是风景,是一个人,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本书,是一种品质等。
要求:(1)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
(2)语言流畅,内容具体,重点突出,有真情实感;
(3)不套作,不抄袭,不透露个人信息。
答案及解析
1. C
【解析】
A.昼夜(zhòu) B.斑斓(lán) D.陡峭(qiào)
2. B
【解析】
A.疙瘩 C.烦躁 D.心有灵犀
3. D
【解析】
A.譬如:比如、与其。此处意在举例说明,使用正确;B.俯瞰:俯视,从高处往下看。从后文“白天它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之间”看,确是从高处往下看的情景,此处使用正确;C.酣然入梦:很舒适地进入梦乡。此处形容因为实在太疲倦而很快入睡,使用正确;D.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此处形容他带病参加班里的劳动活动,大词小用,使用不当。
4. A
【解析】
B.句式杂糅,删掉“是可想而知的”;C.宾语残缺,在句末加“的号召”;D.语序不当,将“认识这位英雄”与“明白这位英雄”调换位置。
5. D
【解析】
A.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省略号与“等”不等同时使用,故不正确;B.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是直接引语,句号应在引号之内,故该选项不正确;C.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与“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是并列分句,且内部有逗号,因此,第二个逗号应使用分号,故该选项不正确。
6.
(6)A (7)AB (8)C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的深刻道理的情况太多了。
【解析】
(6)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的意思是: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治:研究。不是“管理”。故选A。 (7) B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C、D中不含通假字 (8) 此文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刻画人物时主要用了语言描写和对比衬托的手法,并不是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故选C。
默写
(1)①深林人不知
②壮士十年归
③谈笑有鸿儒
④柳暗花明又一村
(2)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承上启下(不用阐述理由) 原文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这三个段落明显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的学者,启示下文革命者。 (12)①起稿政治传单;②发表群众大会演讲;③参加游行示威。
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写了三本书,起稿政治传单,群众游行示威。也可以概括为起稿政治传单;发表群众大会演讲;参加游行示威。 (13)不矛盾。前者指他做学问时不说、不自夸、勤奋踏实的精;后者指他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表现,宣传革命道理,当然要说。
(15)白日斜 天涯 痛苦或愁苦。 (16)示例一: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示例二:诗歌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落红”和“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17)故:所以 故旧:老朋友 (18)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 (19)早起晚睡(勤奋努力),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20)以“静”和“俭”修身养德 改掉旧习,发愤学习,有所作为
(21)BD (22)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作者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学生从尼摩船长的性格特征角度回答也可以,
如:(1)神秘、孤独和追求自由;
(2)虽外表冷郁但内心情感丰富,重情重义;
(3)知识渊博,有创造力和预见,遇事沉着冷静;
(4)同情弱者,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
(5)英勇顽强,不畏艰险,镇定沉着;
(6)具有正义感和反抗压迫的战士。
(23)(1)糊纸袋;
(2)补花和重新洗菜;
(3)扫院子;
(4)灯下学习(学习) (24)①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上的快乐;②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③为下文进一步写“我”与奶奶浓浓的亲情做铺垫。 (25)(1)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体现了“我”敏捷的动作和顽皮淘气的个性。
(2)运用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奶奶对一份有尊严的工作的渴望和对孩子不理解自己的不满。 (26)①以老海棠树为线索;②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与奶奶的形象不能分开;③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27)(1)中老年人比青少年更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
(2)城镇人比乡村人更喜欢过西方节日 (28)(1)(示例)树时代新风,立爱国壮举 我在祖国怀中,祖国在我心中
(2)(示例)爱国诗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启发: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国家,在国家危难之时要敢于站出来,有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
(3)示例:邓稼先。美国打算用更好的科研条件、生活条件把邓稼先留在美国,但邓稼先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毅然回到祖国,为国家建设出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