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学习】2022年版新课程标准(语文)理论测试1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暑假学习】2022年版新课程标准(语文)理论测试1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
理论知识测试题1(含答案)
教师姓名:_______ 得分(共100分):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________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________、________课程。________与__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其课时量占到课时总量的__________。(填百分比)
4.新课程标准增强了课程实施的________和________,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5.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____________和学习状况,注重考察学生的____________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关注学生____________和学习进步。
6.________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________的集中体现。
7.语言是重要的________工具和________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________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
8.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应注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学习设计。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下列属于文化自信的认知范畴的是( )。(多选)
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②热爱中华文化。 ③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 ④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是( )的具体要求。
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3.第二学段要求课外阅读量不少于( )万字。
A.5 B.10 C.40 D.100
4.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默读一般读物时,每分钟不少于( )字。
A500 B.200 C.300 D.400
5.下列几项作品不能反映优秀革命文化的是( )。
A.《丰碑》 B.《七律·长征》 C.《开国大典》 D.《搭石》
6.下列不属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的是( )。
A.情境性 B.实践性 C.综合性 D.科学性
7.“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需要在下面哪一个学习任务群中着力培养?( )
A.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B.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C.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D.整本书阅读
8.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句号、( )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A.问号、逗号 B.逗号、感叹号
C.省略号、感叹号 D.问号、感叹号
9.下列关于语文课程理念,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B.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
C.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
D.倡导课程实施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10.“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在哪一学习任务群内提出的?( )
A.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B.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C.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D.整本书阅读
11.在规划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时,需要注意( )。
①注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②避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③注意幼小衔接,减缓坡度 ④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关于“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建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诵读、积累与梳理,重在培养兴趣、语感和习惯。
文字、修辞等知识,要避免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脱离实际运用进行机械训练。
C.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和信息化平台,引导学生提高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
D.写字评价要考察学生对要求“会写”的 字的掌握情况。
13.在第一学段跨学科学习中,可能涉及到的学科是( )。
A.科学、艺术、信息科技 B.科学、数学
C.道德与法治、科学、劳动 D.生物、历史、地理
14.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 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的是下列哪个学习任务群?( )
A.整本书阅读 B.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C.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D.跨学科学习
15.下列关于第一学段学业质量描述最准确的是( )
①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②看图说话,能描述一幅图画的主要内容。
③把握对话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
④在跨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中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6.下列关于过程性评价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过程性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
B.过程性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参与程度。
C.过程性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D.过程性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考试成绩。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8分)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主线。( )
2.1~6年级需要背诵的古诗文是60篇。 ( )
第二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
4.“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等文学表现手法,描述自己成长中的故事”是第三学段的学习要求。( )
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倡导多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
6.语言与思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
7.学习任务群具有情境性、实践性、人文性的特点。( )
8.“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都属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
9.日积月累,不要贪多求快;提倡熟读成诵,不要死记硬背。( )
10.“社会公德大家谈”这样的主题活动比较适合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开展。( )
11.浏览、略读、精读都是比较好的阅读方法。( )
12.二年级学生要求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
13.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
14.作业完成的实际情况是作业评价的关键。(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其课时量占到课时总量的20%—22%。(填百分比)
4.新课程标准增强了课程实施的情境性_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5.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和学习状况,注重考察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
6._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7.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
8.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应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下列属于文化自信的认知范畴的是(C)。(多选)
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②热爱中华文化。 ③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 ④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是(A)的具体要求。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3.第二学段要求课外阅读量不少于(C)万字。
A.5 B.10 C.40 D.100
4.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默读一般读物时,每分钟不少于(C)字。
A500 B.200 C.300 D.400
5.下列几项作品不能反映优秀革命文化的是(D)。
A.《丰碑》 B.《七律·长征》 C.《开国大典》 D.《搭石》
6.下列不属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的是(D)。
A.情境性 B.实践性 C.综合性 D.科学性
7.“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需要在下面哪一个学习任务群中着力培养?(C)
A.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B.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C.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D.整本书阅读
8.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句号、(D)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A.问号、逗号 B.逗号、感叹号
C.省略号、感叹号 D.问号、感叹号
9.下列关于语文课程理念,表述不正确的是(D)
A.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B.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
C.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
D.倡导课程实施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10.“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在哪一学习任务群内提出的?(C)
A.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B.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C.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D.整本书阅读
11.在规划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时,需要注意(D)。
①注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②避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③注意幼小衔接,减缓坡度 ④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关于“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建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诵读、积累与梳理,重在培养兴趣、语感和习惯。
文字、修辞等知识,要避免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脱离实际运用进行机械训练。
C.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和信息化平台,引导学生提高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
D.写字评价要考察学生对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
13.在第一学段跨学科学习中,可能涉及到的学科是(B)。
A.科学、艺术、信息科技 B.科学、数学
C.道德与法治、科学、劳动 D.生物、历史、地理
14.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 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的是下列哪个学习任务群?(D)
A.整本书阅读 B.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C.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D.跨学科学习
15.下列关于第一学段学业质量描述最准确的是(B)
①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②看图说话,能描述一幅图画的主要内容。
③把握对话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
④在跨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中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6.下列关于过程性评价的表述,错误的是(D)。
A.过程性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
B.过程性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参与程度。
C.过程性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D.过程性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考试成绩。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8分)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主线。(×)
2.1~6年级需要背诵的古诗文是60篇。 (×)
3.第二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4.“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等文学表现手法,描述自己成长中的故事”是第三学段的学习要求。(√)
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倡导多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6.语言与思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7.学习任务群具有情境性、实践性、人文性的特点。(×)
8.“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都属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9.日积月累,不要贪多求快;提倡熟读成诵,不要死记硬背。(√)
10.“社会公德大家谈”这样的主题活动比较适合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开展。(×)
11.浏览、略读、精读都是比较好的阅读方法。(√)
12.二年级学生要求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13.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14.作业完成的实际情况是作业评价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