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综合实践活动——《栽蒜苗(二)》前置作业——认识折线统计图(作业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综合实践活动——《栽蒜苗(二)》前置作业——认识折线统计图(作业设计)

资源简介

综合实践活动——《栽蒜苗(二)》前置作业——认识折线统计图
作业名称:认识折线统计图
作业目标:
1.经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
三、作业内容/设计:
活动时间:学习《栽蒜苗(二)》之前
活动地点:家里
活动方法:操作法+记录法+文献法
人员分工:学生负责操作和记录,家长负责推荐看点,不可以讲解知识点。
活动步骤:
观察笑笑栽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和统计图,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笑笑栽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
第几天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第12天
蒜苗高/厘米 1 3 7 10 14 15
我的发现
这就是折线统计图,可以让我们形象地看出蒜苗的生长情况。
【设计意图:直接呈现了根据笑笑栽蒜苗的数据而画出的折线统计图,并在引导下对折线统计图进行解读。这是因为对于折线统计图这个知识,凭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不容易自己探索出来,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对折线统计图进行解读,“第一个点是蒜苗第2天的高度,是1厘米……”是对统计图每个点含义的解读;“把每一个点顺次连接起
来……”是对折线统计图画法的解读;“这就是折线统计图,可以让我们形象地看出蒜苗的生长情况”是对折线统计图功能的解读。】
观察折线统计图,说一说这几天蒜苗的整体生长情况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这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的整体走势,判断蒜苗的生长情况,这也是整体把握思想方法的渗透。】
想一想,哪段时间蒜苗长得最快?
【设计意图:这是引导学生在把握蒜苗整体生长情况的基础上,对蒜苗生长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什么时候增加得快、什么时候增加得慢。对变化情况的分析呈现了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统计图得到数据并进行分析:一种是对图中折线的倾斜程度进行分析。将这两种方法有机结合,也是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根据你栽的蒜苗生长情况,在格子纸上绘出折线统计图,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我的发现
【设计意图:这是让学生亲自试一试,借助自己的数据画折线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四、认识作业验收/展示方式:
学生根据记录法、操作法、文献法完成实践作业。
观察统计图表的发现可以录制小视频。
五、作业指导:
器材准备: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统计表、记录单。
操作步骤:
(一)观察笑笑栽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和统计图,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二)观察折线统计图,说一说这几天蒜苗的整体生长情况是怎样的。
(三)想一想,哪段时间蒜苗长得最快?
(四)根据你栽的蒜苗生长情况,在格子纸上绘出折线统计图,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记录内容及形式的建议:
可以用文字符号、数字符号、图形符号表示。
注意事项:在查阅过程中不能及时用笔记录可以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为了更好的课上交流,记录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查阅文献要到新华书店、图书馆或正规出版的电子书籍当中查阅,网络数据可参考,不可全信。
活动过程:描述+活动记录表
学生经历观察笑笑栽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和统计图,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观察折线统计图,说一说这几天蒜苗的整体生长情况是怎样的;想一想,哪段时间蒜苗长得最快;根据你栽的蒜苗生长情况,在格子纸上绘出折线统计图,并与同伴进行交流的活动过程,并完成相应的记录表和任务单,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进行简单预测,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
成果展示:
学生用文字、图画或操作的方式填写学习记录单。
学生用小视频的方式展示观察统计图表的发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