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质的量【教材分析】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为“物质的量”,是九年级化学(上教版)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初中化学学习物质的量,就我国目前的中学化学教学来讲,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且理解物质的量是连接宏观与微观世界的桥梁,这都尤为重要。由于“物质的量”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中学化学计算的核心知识,因此基于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九年级化学教材(上教版)及教学基本要求的解读与分析,本课需要引导学生明白三个问题,即引入物质的量的意义何在;什么是物质的量;如何运用物质的量将微粒数与宏观世界的质量等联系起来。本课将基于学生学习的起点,结合第二章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学习内容,针对物质微粒的特点——质量很小、数量很大,通过“称一称”与“数一数”的活动,学生会对“一杯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的任务产生疑问,由此明白引入“物质的量”的意义,紧接着循序渐进地导入概念,了解物质的量是七个国际物理量之一,比较物质的量与其他已学物理量(如:物质的质量)的异同点,加深对“物质的量”概念的理念以突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借此,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关系已逐步建立起来,通过“计算1摩尔物质的质量”的活动,引入摩尔质量的概念,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之间的关系,弄清楚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式以突破本节课的学习难点。本课将引导学生加深“微粒观是认识物质世界的基础”这一认识,并且为学生今后理解化学变化中的量化关系奠定基础。【学生分析】初学化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郁,学习也很投入,这有利于更有效地开展化学教学。另外,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且本课的概念性较强,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之间的关系和换算公式也比较复杂,设计“称一称、数一数、赛一赛”等活动,激发他们对学习“物质的量”的自信心和求知欲,体会“物质的量”像一座桥梁,将微粒数与宏观世界的质量等联系起来,知道物质的质量,就能知道这些物质中含有多少个微粒。【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称一称、数一数、算一算”的活动,知道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概念、单位,及了解1mol任何物质均含有阿伏加德罗个相应微粒,知道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与该物质的式量相等。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建立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掌握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之间的简单换算。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基于“微粒观是认识物质世界的基础”的认识,并通过联系生活中事物的计量方式,感受化学计量的特点和优点,体会“物质的量”像一座桥梁,将微粒数与宏观世界的质量等联系起来。【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概念。能进行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之间的简单换算。难点:明白引入“物质的量”的意义,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教学资源】1.实验准备:袜子10只、可乐12罐、16K纸一包、绿豆20粒、电子天平、一杯水等。2.媒体准备:PPT、展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物质的量的意义环节一:物质的量环节二:摩尔质量环节三: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之间的关系 布置任务:1.“称一称”比赛。2.“数一数”比赛。提问:水由什么构成?一杯水内含有多少个水分子?过渡:分子和原子很小,物质所含分子或原子的数目很大,用常规方法计量非常不便,采用“集合体”计量就显得较为简单。引导:是否可以知道物质的质量,就能知道这些物质中含有多少个微粒呢?概念指引:科学家就决定采用集合的形式来表示物质的微粒。这一集合形式我们称之为物质的量。PPT:附表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物理量提问:1摩尔物质含有多少个微粒呢?概念指引:1mol任何物质均含有阿伏加德罗个相应微粒。不因温度压强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概念指引:1mol铁中含有约6.02×1023个铁原子。那2mol铁、3mol铁…amol铁中含有多少个铁原子呢?过渡:请回答 1杯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若不能,还缺少哪些条件?过渡:通过计算所得数据分析,你们有什么发现?概念指引:1mol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常用M表示,其单位是“克/摩尔”,读作“克每摩尔”,符号为g/mol。请注意,它在数量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提问:1mol氧气的质量为多少?2mol氧气的质量为多少?3mol氧气的质量为多少?过渡:通过计算数据分析,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之间有哪些联系呢?布置作业。 活动一:“称一称”、 “数一数”比赛。小组1:袜子、一杯水。小组2:可乐、16K纸。小组3:绿豆、巧克力。思考并回答。了解生活中常见“集合体”的计量方式。2只袜子即1双袜子。12罐可乐即1打可乐。500张纸即1令纸。学习:“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单位。物质的量表示微粒的集合体,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比较“物质的量”与与其他已学物理量(如:物质的质量)的异同点。概念辨析: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符号“mol”表示。1mol大米含有6.02×1023个米粒。1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归纳:微粒数(个)=物质的量( mol)×6.02×1023物质的量=微粒数(个)÷(6.02×1023)完成自主检测(一),并评价。活动二:“算一算”比赛计算下列1摩尔物质的质量。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7×10-26kg.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2.9914×10-26kg.计算:1摩尔碳原子、铁原子、水分子的质量辨析概念:1)1mol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2)氧气的式量=氧气的摩尔质量思考并回答。归纳:公式3: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公式4: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完成自主检测(二),并评价。归纳: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之间的关系小结:说一说今天学习了哪些新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疑问,并明白引入“物质的量”的意义。通过生活物品“集合体”的计量方式,从而初步形成微粒集合体的想法。知道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及物质的量与其他已学物理量(如:物质的质量)的异同点,做到新旧内容的衔接与融通,加深对物质的量的认识。通过思考与归纳,建立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关系。知道摩尔质量的概念及单位。通过思考与归纳,建立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能进行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之间的简单换算。【板书设计】定义: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质量 物质的量 符号:n 微粒数(个)单位:摩尔,简称“摩”,用符号mol表示。1mol任何物质均含有约6.02×1023个相应微粒×6.02×1023÷6.02×1023÷摩尔质量×摩尔质量3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